大唐杨国舅(校对)第1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453

  高力士笑道:“你这家伙挺会办事的,我身边怎没如此好助手?哈哈,回去后把事都传达到,两日后我会亲自答谢为迎圣出大力之人。”
  使者道:“东都士绅早就盼您亲临指点。”
  “去吧。”
  高力士点头,“下次让他们别破费了,以后少不得常来东都,送这么贵重的礼物,久了他们也吃不消。一切从简!”
  ……
  ……
  送走使者,高力士的近侍过来在他耳边说了一番话,把刚才送来礼物清点出的数字详细汇报。
  高力士摆摆手:“都是下边一片心意,给我多少不打紧,只要贡品能让陛下满意就好……先挑选几件还算入眼的,明儿一早我给陛下送去。”
  高力士很“懂事”。
  下面给他送礼,他借花献佛送给李隆基。
  这样他就等于是代皇帝收礼,最多是那些不起眼的“下等货”扔了可惜,自己收藏起来。
  别人想告他受贿都没办法。
  而且高力士对李隆基真的很忠心,这也是他能在玄宗一朝风头无两的根本原因。
  夜已深,高力士跟在长安皇宫一样,没有回私宅休息,而是到皇帝銮帐旁的小帐篷安歇,方便侍候和传话。
  普通人要接近皇帝寝帐难上加难,但他进出却易如反掌,快到皇帝寝帐时,远远有婀娜妇人带宫女过来,正是武惠妃。
  “阿翁,你这是自何处来?”武惠妃问道。
  高力士手持拂尘,行了礼数,这才回道:“见了东都来使,问了迎圣筹备情况。娘娘还未安寝?”
  武惠妃问道:“陛下酒可醒?”
  高力士笑道:“正睡着呢。”
  武惠妃白了高力士一眼道:“不会又被哪个狐狸精迷住,你帮忙掩饰吧?”
  高力士赶紧摆摆手:“这我哪儿敢啊?娘娘是担心陛下另结新欢?陛下虽带了其他妃嫔来,但这一路上除了娘娘可没人能面圣,足见大家对娘娘情深意重,若娘娘再因此等事无风起浪,就怕惹陛下不悦。”
  被高力士这一说,武惠妃才释怀。
  “还以为刚才有咸宜在,你不肯对本宫说实话。”
  武惠妃身为皇帝宠妃,也不敢跟高力士对着干,为自己的行为做了解释,“就算陛下动恼,不是还有你在?”
  “娘娘抬举。”
  高力士惭愧一笑。
  他突然记起什么事来,凑上前道:“东都送来一些贡品,御赐估摸明日就会到娘娘处。”
  武惠妃笑着点点头,不甘心看了皇帐一眼,神色转冷,转身就走。
  高力士拉长声音道:“娘娘走好。”
  武惠妃扬长而去,无回头相望之意,等人走远,高力士绷着的脸终于松弛。
  ……
  ……
  月黑风高。
  高力士回过头来,重重叹口气。
  旁边早有太监见机行事。
  见武惠妃走,一名太监出来想要请示什么,高力士却不耐烦地摆摆手,那名太监赶紧进内安排事项。
  不多时,一名体态婀娜的女子被宫女扶着出来,颤颤巍巍往远处的营帐去了。
  高力士招招手让太监回来,问道:“幸否?”
  太监笑道:“爷,这您看不出来?不过陛下以为是惠妃娘娘,酒醒后有些不高兴,怕被惠妃娘娘得悉。”
  高力士板起脸来:“藏住了,天知地知。”
  “那……”
  那太监显得很踟躇。
  高力士比划个手势:“明早问过主子再定,带在行伍中。脑袋瓜机灵一些,嚼舌根走漏风声,那可是杀头的营生。”
  “是,是。”
  太监忙不迭应着。
  ……
  ……
  高力士回到自己的营帐,一个眉清目秀的暖被窝的小太监从里面出来。
  高力士搓着手钻进被褥,正要睡下,地动山摇。
  “啊?”
  高力士一惊而起。
  他顾不上穿衣,一路跌跌撞撞往皇帝的寝帐奔去,刚跑出几步路,他住的营帐已坍塌。
  “二兄,二兄!”
  李隆基的声音从大帐内传来。
  高力士顾不上招呼门前侍卫,直接掀开帐帘进入外帐,又一把推开守夜的太监,跨步进入内帐。
  “陛下,老奴在这儿。”
  高力士摔倒在地,几乎是爬着到了睡榻前,挣扎着站起,伸手往榻上摸去。
  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没摸到李隆基的人,高力士正惊恐间,却有人一把抱住他的腿。
  原来李隆基地震时一个骨碌从榻上滚下来,跌落地面,刚才是趴在地上喊人。
  “陛下,出事了!”
  高力士想扶起李隆基,谁想主仆二人一起摔倒在地。
  李隆基问道:“怎么了?”
  高力士没回答,努力站起,扯着李隆基便往帐外走,但李隆基躺在地上,他用尽全身的力气,二人才挪动一小步。
  “救驾!”
  高力士一把抓过旁边架子上的木盆,双手举起放在李隆基上方,防止坠物伤及龙体,一边扯着嗓子大喊。
  侍卫从外进来,把寝帐塌陷一角的布料撕开,先把外围的几个太监和侍卫挖出,然后又齐心协力把李隆基和高力士从帐内救出。
  李隆基和高力士躺在地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背心感受到地面的震动逐步平息,此时皇帝的寝帐尚未完全倒塌,不过营地内其余营帐,十个倒了九个,御林军和侍卫乱哄哄的,像没头苍蝇一般救人。
第一五六章
灾情中的机遇
  李隆基脱险后惊魂未定,派人将中书令萧嵩给叫了过来。
  李隆基一身白色的单衣,披着虎皮大氅,寒风中打了个寒噤,冲着萧嵩问道:“亲家,到底发生何事?”
  萧嵩字乔甫,号体竣,南兰陵郡人,梁武帝萧衍之后,梁明帝萧岿玄孙,神龙元年出仕,历任洺州参军、宋州刺史、尚书左丞、兵部侍郎、河西节度使等职。在担任河西节度使期间,他施反间计除掉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任用名将张守珪等人,大败吐蕃,因功入朝为相,拜中书令,封徐国公。
  萧嵩的儿子萧衡娶了玄宗的女儿新昌公主,所以如今既是宰相位极人臣,又是皇帝的姻亲,李隆基器重有加。
  但萧嵩的能力相当平庸,很多事上没有主见,如今被皇帝逼问,目光不由瞄向李隆基身侧站立的高力士。
  高力士道:“徐国公有事直言便可,刚刚是不是地动了?”
  萧嵩忙不迭应声:“是,刚刚确实发生地动。”
  李隆基神色有些不悦,继续问道:“哪里地动了?长安?还是洛阳?”
  萧嵩想了想,不知该如何回答。
  高力士接话:“估摸是洛阳周边地区,地动应该不是很强烈……幸好有龙威庇佑,这不营地没事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