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1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8/453

  杨云转向何五六,苦笑着解释:“我跟这位夫人有点债务纠纷,你有事吗?”
  何五六道:“漕帮帮主想让小的做中人,给小官人送点礼。”
  杨云刚开始用何五六就知道,这家伙是漕帮的人,靠漕帮关系,在洛水北岸吃得开。
  现在杨云于大空观一举立威,漕帮便想跟他拉关系。
  “回头约个时间,请他过来喝杯酒,我做东。”杨云道。
  “好,好。”
  何五六兴奋异常。
  本来很难启齿的请求,未料杨云一口答应,让他很有面子。
  何五六兴高采烈出门去了。
  宁岚望何五六的背影消失在门后,叹道:“小道长走到哪儿都吃得开,黑白两道的人都给面子,现在连圣上都称呼您为天师,以后在朝中必定是风生水起。”
  杨云道:“你如此说,更应明白松梅道友不该来,以他的肩膀实在挑不起重担。”
  “小道长,您还是再思虑一下吧,我家夫君很有诚意,若您应允,他说何事都听您的,以后明面上他是师父,暗地里您才是师父,他愿意给您做弟子。”宁岚道。
  杨云想硬下心肠,但在宁岚苦苦哀求下却有所犹豫。
  在于他也没想好该怎么解决自己凭空捏造的师傅的问题,他很担心别人对他的推崇会转嫁到虚无缥缈的武尊身上,但若让松梅充任,又很容易被拆穿身份。
  乙丹夹在中间很尴尬,宁岚母子也是无辜的。
  松梅这个人不入流,但始终不该祸及妻儿。
  “你先回去吧,这件事我再做思量。”杨云道。
  ……
  ……
  宁岚带着失望离开,跟何五六的满怀期冀形成鲜明对比。
  何五六回来在杨云面前说了一堆好话,以他的意思,已得到漕帮帮主赏识,很快便要在漕帮中位居高位,这一切都是得益于跟杨云相识。
  “杨小官人,那女人家里跟您有债务纠纷?嘿,我看她家里就是看准您年岁小,好说话,派个女人来哀求……这事儿不如交给漕帮,若她家里拿不出钱归还,就拿她来抵债……啧啧,这位可真是个美娘子呢。”何五六嘿嘿笑道。
  杨云没好气地道:“不知因果,莫要乱说话,小心闪了舌头。”
第一七三章
师弟
  洛阳皇宫,瑶光殿。
  李隆基坐在水榭前,笑看身前正躬身行礼的罗公远。
  距离大空观法会结束已逾三天,李隆基突然想到召罗公远谈及当日之事。
  陪同的人除了高力士,只有武惠妃。
  “朕一直都以为,罗天师是当今法术最强的方外人士,大空观一行让朕很失望啊。”李隆基脸上笑意不减,好似有意刁难罗公远。
  罗公远谨慎地道:“正是因为是方外人,才不会计较道法高低,只有尘世间的人才注重比较,人为分出强弱来。”
  高力士立即纠正:“天师这话,岂非说陛下乃是凡人?”
  “哈哈,如此说也无妨,朕本就是肉体凡胎,只是对道法有向往罢了。”
  李隆基洒脱地摆摆手,笑着问道,“不过罗天师这么败给一个年轻后辈,是否会让天下人耻笑,觉得罗天师技不如人?毕竟凡人的议论,涉及修道者的名声,不容小觑。”
  罗公远摇头道:“名声乃身外物,再者当日贫道也未跟那位道门小友真正比试过。”
  李隆基认真地想了想,点头道:“也对,当日是朕安排你去主持法会,不过更多是按照高卿家的指示在做……却不知换作罗天师上阵,是否会取得跟那小道士一样的结果?”
  罗公远继续摇头:“贫道不如也。”
  武惠妃掩口笑道:“那就是说……天师承认自己落败?”
  高力士在旁打圆场:“罗天师都没跟小道友比过,怎能轻易认输?”
  “无须比较,他所擅长的,贫道远不及,即便没有他,也有的是道友修为在我之上,圣上不也在找寻张果道友?”
  罗公远语气平和。
  李隆基脸上露出少许失望之色,或许是没能让罗公远破嗔戒,也有可能是罗公远的表现让他对道门修士产生一定怀疑。
  高力士突然提议:“陛下,不如找个时间,让那小道士来皇宫,跟罗天师比上一场如何?正好可以见识一下他们道法孰高孰低。”
  “哦?”
  李隆基眼睛里闪耀着异样的光彩。
  武惠妃大感振奋,道:“到时候由陛下出题,若罗天师觉得自己某方面不如那小道士,可以请陛下往罗天师擅长的法术出题,到时候宫里也可以热闹一下。”
  李隆基满意点头:“朕从长安过来,一路辛苦,到洛阳这些天,均忙于救灾事务,未得开怀。若能举行这么一场比试,想来十分有趣,届时让孩子们一起过来,开开眼界。”
  高力士笑眯眯地道:“圣上还要请诸位王子和公主前来?”
  “多几个人见识一下也好,道法是真是假,多几双眼睛也能看得清楚,到现在朕都没想明白那小道士是怎么把祖师像给修好的。”
  李隆基面有不虞之色,似对当日高力士的处理结果以及事后的情况总结感到不满意。
  高力士紧忙上前:“陛下放宽心,这次老奴定会安排妥当,让陛下可以看那小道士是如何施展道法的……只要届时罗天师莫要临阵退缩才好。”
  罗公远点了点头,道:“我自当听从圣上和高公的吩咐,跟这位小友来一场真正的较量。”
  ……
  ……
  李隆基对斗法之事很感兴趣,这与其最近生活枯燥乏味有关。
  一来洛阳地震,连皇宫内苑每日都在修修补补,叮当声不绝于耳,哪里开心得起来?还有便是西南边陲王昱战败,吐蕃人趁机犯境,五诏作乱愈演愈烈,加上河北和关东地区灾害不断,一时间心烦意乱。
  开元年间李隆基还算开明,朝中大小事务都会过问,朝廷官员不敢隐瞒,李隆基即便享乐的时候也会考虑军国大事。
  李隆基去接见大臣时,武惠妃从瑶光殿出来,往落榻的同心阁而去。到了同心阁外桥,已有一名穿着锦衣华服的男子等候。
  武惠妃屏退左右,迎了过去。
  “参见娘娘。”来人行礼。
  武惠妃问道:“按我说的,去找过那小道士了?”
  来者正是去醉仙楼找杨云,奉上请柬那位。
  来人道:“娘娘吩咐,卑职不敢有违,他已应允出席宴会了。”
  “好。”
  武惠妃神色淡然,道,“让咸宜先跟他会会……对了,寿王到洛阳了吗?”
  “寿王殿下明早抵达东都,明晚的宴会,不知是否请殿下出席?”来人请示。
  武惠妃摆摆手:“这种事让寿王自己定,不过要防着太子,若让他们先见到小道士,或许对我们有害……陛下说要请小道士到宫中斗法,跟罗公远分个高下……现在看来,那小道士未必会输,到时再招揽怕有些迟了。”
  来人行礼:“卑职明白怎么跟寿王说。”
  “你很会办事,陛下赞许有加,本宫也会安排你跟咸宜成就好事。”武惠妃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来人恭敬道:“卑职定不负娘娘所望。”
  ……
  ……
  杨云准备参加宴会。
  他不打算以道士的身份出席,更想以杨家四公子的身份与会,好歹他也是弘农杨氏的族人,就算是没落的旁支,始终这是他以后从政的根基。
  就在举行宴会当天上午,刘衡政派人请杨云到府衙。
  二人在偏厅见面,刘衡政上来便惊讶地问道:“杨天师,令师抵达东都之事,怎未跟本官提及?这不害得本官在迎接礼数上有所怠慢?”
  杨云稍微顿了顿,问道:“刘府尹从何处听闻此事?”
  刘衡政指了指外面,道:“乃是小天师一位同门师弟前来通禀,说来此人大有来头,乃是金吾卫王将军的公子,他拿出王将军亲手书函,岂能有假?”
  杨云心想:“我不去见松梅和王籍,他们便先跑到刘衡政这里来兴风作浪,逼迫我就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8/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