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453

  ……
  松梅因做法事后喝酒出了事,虽说在刘衡政帮忙下,没有对簿公堂,但对“武尊”这块金字招牌还是有影响的。
  年底本来是道士做法事的密集期,加上大雪后人人都被堵在家里,办个堂会、法会什么的,让家里热闹一番,年底冲冲喜,除除晦气,松梅的生意应该门庭若市才对。
  但松梅出事后,买卖就停了,再没人请松梅去做法事。
  你是有名气,也得到皇帝的认可,奈何你人品不行,我们办法事图的是喜气,不是招惹晦气,你哪里凉快哪儿呆着去。
  本来杨云以为年前这件事就算过去了,一切等年后再说,谁知第二天松梅的妻子宁岚亲自上门拜访,替丈夫向杨云道歉。
  “……他这个人本心不坏,就是喝不得酒,一喝酒就控制不住自己,放浪形骸,不仅败坏尊者的名声,还连累他人……王公子已说明您的意思,他保证不会再犯错,以后滴酒不沾。”
  宁岚生怕杨云把松梅赶走,一再给丈夫说好话。
  杨云面对如此一个知书达礼,却每次给他找麻烦的妇人,分外无奈。
  “他做错事,我该说的都说了,夫人何必再来?”杨云摇头道。
  宁岚红着眼,泫然欲泣:“以后我们想在洛阳立足,哪怕是做点小法事,只要能维持生计便可,这件事后他连出门都没面子,谁见了他都指指点点。您既找到他冒名,现在他坏了尊者的名声,您不出来帮忙挽救一下?”
  杨云叹道:“他犯下的错,不该由我来承担责任,洛阳百姓不会议论太久,大不了换个地方立足。”
  宁岚很不情愿,大约觉得,既然丈夫是在洛阳皇宫出的名,就该在洛阳扎根,混口饭吃,走出洛阳根本没人认识。
  “刘府尹那边,我会去问问目前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有事等年后再说吧。”杨云最后实在碍不过情面,叹息一声道。
第一八七章
新年
  新年到来。
  洛阳北市、西市和南市在年初闭市,但这并不影响民间庆祝活动举行。
  新年第一天早晨,杨云给家里所有女孩都发了“压岁钱”,每个人份额都不少,除了吴元看起来心事重重外,其余几个女孩都兴高采烈。
  早上吃过饺子,杨云便去拜会杨玄璬,顺带想见姐姐一面,却被门房告知,杨玄璬年初不会见任何客人。
  大概意思,杨玄璬年初不想让同乡、族人来见,免得被请托。
  杨云回到醉仙楼。
  醉仙楼闭门歇业,但辰时刚过,就有上林坊的街坊邻居前来恭贺新喜,杨云俨然是整个上林坊最受瞩目之人。
  董奇容也来了,给杨云送来新年礼物。
  杨云没有照单全收,太过贵重的都退了,本来当天他作为徒弟要去见松梅这个假师傅,但因松梅招惹事端,杨云便临时把计划取消。
  如此过了中午,河南尹刘衡政到来。
  作为东都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亲自来给一个没有官品的道士恭贺新年,算是奇闻。
  杨云请刘衡政到了醉仙楼二楼,送上茶点,刘衡政对杨云表现得很客气,只字不提松梅的丑事。
  “刘府尹,有关家师的情况,我想跟你谈一下。”杨云主动挑开话题。
  刘衡政脸上带着讳莫如深的笑意,好似早就知道杨云会提这个,摆摆手道:“天师乃世外高人,有不拘泥于常礼之事,实属寻常……杨道长根本不必与小官说及。”
  能把松梅调戏良家妇女说成“不拘常礼”,杨云察觉出刘衡政的确是“诚意”十足。
  刘衡政指望着松梅和杨云能让他官运亨通,哪怕松梅真的道德层面有问题,对他来说也无伤大雅。
  杨云面有惭色:“此番多亏刘府尹出面斡旋。”
  刘衡政略微有些生气:“也是那户人家不谙世事,天师不过是进了内宅,又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非要闹得不可开交,如今东都很多人议论,是官府未能尽到平息谣言的责任,希望杨道长您别见怪才好。”
  说着刘衡政起身向杨云深鞠一躬,脸上满是歉意。
  杨云赶紧还礼,解释道:“作为徒弟,本不该议论家师长短,但现在事情闹得太大,我也劝过家师,让他暂时离开洛阳避避风头,但他我行我素惯了,并不以为意,唉……总归是给刘府尹找麻烦了。”
  刘衡政对于杨云的“通情达理”很意外,好像杨云才有师傅的风范,反而是那个自称杨云师傅的,在刘衡政这样见惯场面的人看来,更像是个没品的徒弟。
  “份内之事,何足挂齿?”
  刘衡政打了个哈哈,就此把事揭过。
  之后杨云跟刘衡政谈及有关年后安排,刘衡政非常关心皇帝是否会邀请武尊师徒进宫。
  刘衡政道:“小官未从宫内听说此事,想来两位道长均被圣上以天师相称,该会经常出入宫闱才对……不过宫里的事外界不好议论,到底两位道长在宫内没有任何人脉和关系,小官之后向高公送礼时,会替两位道长问问。”
  以刘衡政之意,你们师徒有本事,但想在皇宫内混,光靠一身法术还不行,需要有人照应,我可以帮你们打点。
  杨云笑着摇了摇头:“我们师徒本就是草莽人士,不懂官场礼仪,所长不过是对道法的一些感悟,加之平日行事无忌惯了,怎敢在宫闱走动?再者,家师跟我都想过几天平淡日子,争名逐利恐怕与修道者的心境不符。”
  “哈哈,两位道长真是洒脱,不过小官既然说了,就定会办到,两位道长只管等候,小官在官场混迹多年,关系还是有的,门路打点好,只要将来两位道长莫要忘了小官便是。”刘衡政笑着说道。
  ……
  ……
  宁岚希望杨云跟刘衡政说情,通过刘衡政的关系,让松梅可以继续在洛阳做他的天师,当神棍招摇撞骗。
  但刘衡政似乎根本就没有怪责之意,毕竟修道门类众多,远古时期黄帝御女三千而白日飞升,道家中有许多支流专攻男女之事,就是李隆基身边,也有这种教派的道士存在,加之唐朝民风开放,所以刘衡政是见怪不怪。
  杨云不知从何开口,最后到刘衡政离开,杨云也没提让刘衡政去跟洛阳大户人家说和之事。
  在杨云看来,大户人家请不请松梅回去做法事,并非刘衡政这个父母官能决定,现在是松梅自己把声誉搞砸了,好在他杨云从不靠做法事赚钱,这件事可以先放一放,或许回头风头过了情况便会好转。
  一连两天,杨云都在招待上林坊的客人。
  上林坊内大户人家不少,虽说他们也听闻松梅的劣迹,但并未把此事跟杨云的德行联系到一起。
  头年里洛阳地震,杨云提前预警而避免上林坊出现人员伤亡,上林坊的世家大族还是感恩的,趁着新春佳节来给杨云送礼,顺带亲近一下。
  邀请杨云回去做法事的人不少,但都被杨云婉拒。
  这些大家族的人算是看明白了,杨云跟“武尊”好像两个不同的体系,师傅热衷于做法事,徒弟却喜欢做生意,醉仙楼顾客盈门生意爆棚他们看在眼里,不觉得杨云会缺那点钱。
  春节头几天,米家没人来跟杨云谈独家售卖高度酒的事情,倒是之前杨云去过的茶苑的女掌柜茹女带着礼物上门。
  杨云并未拒绝,带茹女在醉仙楼内外参观一番,茹女惊讶地道:“这就是洛水以北最好的酒楼?看起来没什么特别,场地也不够大,也就普及了胡桌胡凳,但这些年洛阳许多酒楼也开始流行这个,并不多稀奇。道长做生意的能力,可见一斑啊。”
  茹女望着杨云的目光带着几分尊崇,但斧凿的痕迹很明显,杨云能感觉到茹女更像是有事相求。
  杨云不动声色,请茹女到了楼上,让茹女品尝醉仙楼的美味佳肴,但在倒酒时,茹女却婉言谢绝。
  “奴家不胜酒力,再者听闻醉仙楼的酒烈得很,只怕不消几杯便醉倒不醒,做客人的岂能失礼?”茹女微笑着说道。
  杨云笑了笑:“那就以茶代酒好了,不过醉仙楼的茶可比不上茹小姐铺子里的。”
  茹女白了杨云一下,脸上浮现一抹笑意,道:“不过是经营久了,熟悉了茶道,若道长觉得奴家的茶好,奴家可以送一些到这里来,让客人品尝。”
  茹女话里透露的意思,似乎是想跟杨云联合经营,你开酒楼卖我的茶,我茶肆那边也顺带卖卖酒水,大家一起扩大销路。
  但杨云从未想过让人染指他的生意,他不懂茶道,而且以他的年岁,跟一个死了未婚夫至今没有再嫁的“寡妇”裹到一起,实在不合适,而且这个寡妇一看就不是简单的女人。
  杨云碍于情面,没有直接回绝,笑着道:“有机会的话,我会介绍客人前去贵处品茗。”
  茹女听明白杨云表露出的拒绝的意思,脸色未有变化,后面也不提有关提生意上的事,小口小口品尝醉仙楼的菜肴,赞不绝口。
  ……
  ……
  吃过饭,杨云亲自茹女出来,她步履缓慢上了马车。
  等杨云回身往醉仙楼内行去的时候,茹女还从马车车厢里掀开车帘向外看了看,脸色略微失望,伴随着幽幽感慨。
  马车平稳行驶,不多久便停在茶苑外,进到里面,一名戴着斗篷故意遮住脸的女子正在等候,见她回来有些不耐烦,上前问询。
  “谈好了吗?”
  茹女螓首轻摇,叹息一声,道:“小小年纪便名扬东都,若无一点道行,怎么可能做到?跟这样的人谈生意,刚露个话头就被人家堵住,实在难办啊!再者,人家生意好,日进斗金,怎会想跟我一起做生意,分薄利润?”
  女子坐回席位,给自己倒上一杯茶,喝了一口,略微有些不满道:“我还以为只要你出马,就没有搞不定的事情……你以前不是自诩任何男人在你面前都没有招架之力么?”
  “连妹妹也取笑我?”茹女说了一句,听起来像是开玩笑,但语气明显有些重,更像是一种无力的反击。
  女子变得严肃起来,道:“你别忘了,你不过是我们聘请的掌柜,这里不是你的产业,自从去年地动后,你这边营业额急转直下,照此下去,茶苑迟早要关门,你也不希望自己的心血付诸东流吧?”
  语气中透露出一抹威胁。
  茹女沉默不语,贝齿咬着下唇,眉头微蹙,对如此恐吓之语非常不悦。
  女子一把拨开面前的茶杯,站起身往外走,语气冷漠地警告:“最多给你三个月时间,如果不行,你就去扬州……如果你不想做声色娱人之事,就让那个小道士听你的,他赚钱的能力,对我们的事业大有助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