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2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3/453

  为了跟松梅斗法,居然有道士破窗而入?
  这跟土匪强盗有何区别?
  松梅真正的本事是故弄玄虚,真让他跟人斗法,以他的身子骨可招架不住。
  所谓的斗法,杨云只能理解为私斗。
  “先把他转移到隐秘的地方,别让人跟他接触,这样一来他就不会惹是生非了。”杨云嘱咐道。
  “这……把他送到哪儿?这老道很不安份,他还想在这次道家盛会上重新树立威信呢……其实这些人根本就是他招来的,没事就拿入宫之事显摆,成天吹牛打屁,今天若不是我拦着,他还说要出去跟昨天打伤他的那个道士斗法……真以为自己有那能耐?”
  王籍提到松梅就一脸愤恨,俨然把自己当成真正的武尊真人的徒弟。
  杨云道:“你这次从长安回来,带了人手过来吧?”
  “啊!?”
  王籍怔了怔,随即点头,“身边随从自然有几个。”
  “那就用你的随从把他看押起来,不许他出门,每天找人盯着,这对你来说不是很困难吧?”
  杨云语气强硬。
  王籍想了想,有几分为难:“就这么把他给关押起来,是不是……不太好?”
  杨云没好气地道:“你都怕他丢人现眼,还担心开罪他不成?知道他是假冒的,也知道他会惹事,为何不能将他看管好?他的那些徒弟暂时别管,给他们一点钱,让他们自己找出路,等这次道家法会结束,再想办法把他们送出洛阳。”
  王籍得到杨云吩咐,好似找到靠山,做事也有了底气,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随即脸上露出发狠的表情,大概是想回去怎么修理松梅。
  杨云眼看快到约定的时间,准备先回家换衣服再去见张九龄,便道:“赶紧去吧,免得他又惹是生非,我还有别的事要做。”
  王籍满脸热切:“师兄现在做的都是大事吧?不如带我去见见世面如何?我在你身边打打下手,或者你先传授我一点师门道法?你看我拜入师尊门下,却一点法术都不会,遇到事也完全不能挑起师门大梁,情何以堪啊?”
  杨云很想说,你没有超能力,我怎么传授你法术?
  “以后吧。”
  杨云随便搪塞一句,便把一脸失望的王籍给打发走。
  杨云知道,松梅要倒霉了,至少在法会举行前,松梅会被王籍当犯人一样看押,做几天阶下囚。
  ……
  ……
  杨云乘坐马车往张府去。
  马车虽是单马车驾,车厢却很宽,可以容纳杨云和张国器同时坐在里面。
  张国器提到杨云修道之事,热心地问了几句,似乎年轻人都对那些鬼神莫测的法术感兴趣,谁都想成为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杀人于千里之外的仙人。
  杨云直言不讳道:“道家修炼法术,基本都是障眼法,身上道袍内藏有很多机关,还需要有助手在旁,辅佐完成一些看似神迹但不过是欺骗世人的小把戏,完全不值一提。”
  张国器听到这里不由一阵惊讶,居然还有自揭行业之短的?
  其实杨云是不想跟张国器过多解释,免得张国器成为王籍第二,不过人家到底是宰相府的长孙,追求的是仕途,想来不会在修道上下工夫。
  “那道长您……”张国器面带热切之色,立即让杨云想起刚跟王籍见面那会儿的情景,二人神色一般无二。
  杨云摇摇头:“若我把事情挑明,恐怕你会对法术失去兴趣。”
  张国器凝眉思索半晌,认真地点了点头,脸上的失望之色也跟适才王籍离开时的脸色十分相似。
  到了张府门外,发现不过是个门脸低矮的寻常宅院。
  张九龄到底不是在洛阳长住,因此也就没有在本地置办产业,寓所不过是朝廷调拨的临时宅院,张九龄真正的府邸在长安城。
  “到了。”
  张国器说着,陪同杨云一起下了马车。
  正好张府门前有人等候,此人一袭白衣,背对马车,一副桀骜不驯的模样,腰间悬有佩剑,说明此人会剑法,立即让杨云想起之前那个很不靠谱的“游侠”盖雄。
  杨云心想:“这家伙看起来牛逼轰轰的,不会跟盖雄是一伙的吧?”
  张国器没有理会站在自家门前之人,好像他已经习惯家里时常有不请自来的拜访者,就算有些人在门口苦苦守候,也没什么用,家仆会明确告知张九龄不会赐见,久候无果,这些人最后只能灰溜溜离开。
  百试不爽!
  “少爷。”
  张府正门打开,里面出来一名老仆。
  宰相门前七品官,老仆可不是寻常白丁,对于官场迎来送往那一套非常熟悉。
  白衣男子眼睛一亮,赶忙走过去对老仆道:“不知前日在下送的拜帖,可有交到博物公手上?”
  博物乃是张九龄的号,张英器闻言瞥了他一眼,并未理会,径直带杨云往里走。
  杨云经过那白衣男子身边时,也往其脸上看了一眼。
  看到此人的脸,杨云第一印象是气度不凡。
  再看第二眼,有种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总觉得好似哪里见过他,却又不记得在何处见过,很是亲切。
  “真是盖雄的亲戚?”
  杨云心中只能如是想。
  只听那门子直言:“李相公,您的诗作的确送进去了,我家郎君看过,觉得您的诗写得很好。”
  “那为何不让我进去拜谒?”白衣男子很生气,尤其见到一个比他年轻很多的男子可以入内时,心中更是不平。
  门子解释:“不过奉和诗之事,已经过去了,我家郎君现在并不以此来选拜谒之人,所以您只能先回去等候,若我家郎君有意召见,定会派人前去邀请。”
第二一四章
两大文豪
  杨云听了这话,忍不住想笑。
  门子的话好似在说——恭喜您,您的彩票中了大奖,但现在我很遗憾地通知您,您的彩票已过期。
  那白衣男子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
  “张令公岂非出尔反尔?”
  白衣男子也生气了,直接开口质问。
  可惜他的质问没有任何效果。
  本来规矩就是张九龄定的,这次活动的所有解释权都在张九龄,张九龄说活动结束外人也没办法。
  张英器见杨云瞅那白衣男子,侧过头提醒:“不必理会这些前来拜会的酸腐读书人……每天府门前都会有不少,以往可没有这种现象,也就是家祖出任中书令后,这样的人才莫名多了起来。”
  言外之意,这些人根本不是仰慕张九龄的才学,完全是一群想要投机取巧的文人,准备通过巴结张九龄,取得政治上的便利。
  杨云未多想,跟张英器一起进到府内。
  随着大门关上,那求访的白衣男子彻底被阻挡在大门外,杨云走了几步,突然意识到什么,转过头问道:“不知刚才那位是何人?”
  张英器仔细想了想,有所迟疑:“我见过他的拜帖,姓……好像姓李,叫什么就不知道了,字是太白……”
  姓李,字太白?
  呀!?
  那不就是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
  杨云脑门就好像被谁猛敲一下,一阵晕晕乎乎,忍不住转身就往大门口走去。
  “杨道长?”
  张英器不知杨云为何突然为了个不相干的人表现失态,居然不顾主人家的面子,转身要出门去?
  杨云顾不上跟张英器解释,他自打来到大唐,不是没想过见李白或杜甫这些名人,但这些人基本都不在自己的故乡老老实实待着,而是趁着年轻到处游历,几乎都是把他乡当做故乡。
  杨云之前记挂到洛阳来找杨玉环,虽然觉得可能会在洛阳见到这些当世文豪,但并未把心思过多放在这上面。
  谁能想到会在张九龄府门前偶遇李白呢?
  可惜待房门重新打开时,李白已离开,门前一个人都没有,杨云心中顿时生出一种极大的失落感。
  “少爷,这位……?”
  门子见杨云开门,不由好奇问询追过来的张英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3/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