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3/453

  前面一通铺垫,目的是为献仙丹,感情是把杨云当跳板,想借助杨云,跟皇帝攀上关系。
  杨云听到后哭笑不得,反问道:“董坊主可有亲自服用过仙丹?”
  “这……仙丹何其珍贵,鄙人怎敢服用?”董奇容苦笑道。
  杨云再问:“那董坊主如何确定这仙丹就一定有功效?万一没有效用,反而人用下后,反受其害呢?”
  “不会吧?”
  董奇容大惊失色道。
  杨云很想问,这亲戚不会是你随口杜撰的吧?
  其实你们之间并无关系,就是不知从何渠道搞到以为是灵丹妙药的东西,想让我进献,事成后功劳在你,出了事责任归我吧?
  杨云直言不讳:“董坊主,不是我不肯相帮,实在是这种事关系重大,圣上没理由服用来历不明的丹药。”
  “这不有小天师进献吗?”董奇容急切道。
  杨云摇头道:“正因为如此,我更加不能冒险了……这丹药因何而来我都不知,功效如何、利弊如何皆茫然,上呈后出了事谁都担待不起。”
  董奇容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道:“鄙人说了,这是我亲戚,不可能做那伤天害理之事,就算出了事,把他推出去顶罪便可,不会让小天师有任何罪过。”
第二三二章
深知帝心
  杨云心想:“这董奇容是利欲熏心,以至于心智错乱吧?谁给他的勇气,让他觉得自己敬献的仙丹能有功效?后世科学早已证明,任何丹药都不可能做到延年益寿,所谓的仙丹不过是重金属超标的安慰剂罢了,我信你个大头鬼!”
  当然,就此拒绝不妥,毕竟以后还要长久在上林坊居住和做生意,于是委婉地说道:“此等事,我并无决断的资格,要请示过家师才能做决定。”
  “令师?”
  董奇容略显为难。
  武尊真人名义上是杨云的师傅,可在如今的洛阳却属于名不见经传那种人,且武尊真人没有落榻上林坊,他不知该如何请示并获得同意。
  杨云未等董奇容继续出言相逼,再道:“家师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他炼制的丹药虽不能活死人肉白骨,但强身健体还是能做到的,若贸然以旁人丹药进献,只怕……不甚合适。”
  “啊?”
  董奇容无比震惊地问道,“小天师的师门,居然也精于炼丹之道?”
  杨云点头道:“家师对丹药之道知之甚深,但并未传授于我,所以我在这方面不见长,所以……董坊主怕是要另请他人进献丹药了。”
  杨云的意思是,我师门也研究丹药,你介绍你那亲戚给我,属于戗行,恕难从命。
  董奇容听到这话,脸上全都是为难之色,好不容易找到丹药,以为可以凭此一飞冲天,却没法进献丹药,他实在不甘心。
  “鄙人身微言轻,哪里去找人小天师这样的高人向陛下进献丹药?这一次请务必帮忙,若成功,鄙人定不会亏待小天师。”
  董奇容眼神中满是哀求。
  杨云想了想,像是找到折中之策,但其实不过是敷衍,道:“此番法会,圣上是为见张果张天师而举行,我能否有机会面圣尚是未知数,若有机会的话,或可跟家师商议之后,向张果天师举荐,那样的话或可事半功倍……此事就此定下,不过圣心难测,董坊主还是不要多寄希望于此才好。”
  董奇容感觉杨云又是在推诿,但别无他法,更不可能就此跟杨云撕破脸,毕竟时值道家盛会举行之前,皇帝对道家分外尊重,真要翻脸,也要先看看武尊师徒在这次道家盛会上的表现如何。
  “那就拜托小天师您了。”董奇容非常无奈,百般请托后黯然告辞离开,一看就知道还有下文。
  ……
  ……
  洛阳皇宫,李隆基终于结束闭关,于道家盛会召开前一日出关,他此时面容略显憔悴,以往明亮有神的眼睛像是蒙上了一层雾霾,好像这次闭关消耗了他极大的精元。
  “陛下,张果张天师即将抵达洛阳,所有迎接事项均已完成。”
  李隆基面前,前来奏报事情的黄门侍郎李林甫毕恭毕敬,俯首帖耳。事情本不该李林甫来管,可李林甫了解皇帝的心思,知道能把张果的事处理好,就能在皇帝这里再赢一筹,所以他主动承揽迎接之事。
  高力士站在李隆基身后,闻言笑道:“陛下,对于迎接仙人入京一事,李夕郎出力不小,张果张天师到东都这一路,都是他在打点,让张天师这位享誉上百载的仙人见识到大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嗯。”
  李隆基满意地点了点头,突然想到什么,问道,“寿王呢?之前朕不是让他去处置这些事吗?怎么全是李夕郎在做事?”
  换作别人,李林甫一定在皇帝面前告黑状,把人贬低一番,以体现自己忠君体国。
  可现在对象是李瑁,乃是李林甫在宫里仰仗的武惠妃的儿子,李林甫就改换姿态,笑着恭维道:“寿王殿下做事兢兢业业,从联络工部,再到跟道家各宗门联系,以及布置法会会场等等,事必躬亲,臣不过是辅佐他做了一点力所能及之事,功劳还是寿王殿下的。”
  李隆基稍显惊讶:“十八郎初出茅庐,性子又一向软懦,却有如此本事,把一应事项都打点好了?”
  显然李林甫片面之词,属于孤证不立。
  旁边高力士当然要帮衬一番,说道:“寿王殿下虽然没有多少从政的经验,不过胜在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他怕误了陛下的谕旨,近来基本是衣不解带,用心做事……再者说了,不是还有李夕郎这样的能臣相助吗?”
  会不会做事暂不予以评价,先给定性一个“做事勤恳”的基调,让皇帝知道李瑁没有偷懒,如此就会给皇帝留下个好印象。
  高力士了解李隆基,知道光是夸赞会引起李隆基怀疑,不如先从态度上入手,这符合皇帝的期望值。
  李隆基果然精神一振,笑着说道:“真是难为他了,朕本以为,他不能胜任此职。”
  李林甫体会到其中诀窍,顺着高力士的口风道:“寿王得陛下教导,忠厚宽仁,待人以诚,做事未有丝毫懈怠。”
  “嗯。”
  李隆基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问,“除了张果张天师外,别的道门中人,可有接待好?”
  不等李林甫回答,高力士抢先道:“陛下,这也是寿王殿下负责的事项,组织工作非常出色……各地道长都到了东都,现在城里那叫一个热闹,只不过因为张果张天师突然说有要事不能久留,法会只能提前几日,于明日举行……”
  李隆基伸手打断高力士的话,道:“此事朕已知晓。”
  高力士道:“原先的安排,法会持续一个月,让天下人都感受到陛下对道家的推崇,但因为张天师要着急走,所以……法会期限不能太长,以十天为宜。”
  “十天?”
  李隆基重复一遍,没有表态。
  李林甫抢白:“明日法会开启,仪式定在大空观举行,乃是最热闹的一日,接下来两日,张天师或会出席,而后面几天……则不需朝廷另做安排。”
  以李林甫的意思,法会持续十天,但其实只有前三天是重头戏,后面七天属于道门中人自由活动时间,体现出朝廷与民同乐的姿态,百姓可以参与其中,官府只需派人维持秩序便可。
  “如此甚好。”
  李隆基想了想,满意点头。
  高力士请示:“那陛下,您是否要出席此次法会?你乃九五之尊,去的话只露一下脸就好,您何时与会,那日大空观内外便要加强戒备,那天也将是法会重中之重。”
  “如此的话……朕还没想好,不过去一次也是可以的。”
  李隆基显然没提前想过这问题。
  筹备工作都是下面的人在做,直至现在他才知道法会将持续十天,且只有前三天张果可能会现身,然后就会离开洛阳。
  李隆基是很推崇道教,可也没打算多去几回,就算只是去一次,也只会在那边停留不到一个时辰时间,露个脸表示一下皇帝的态度便可。
  主要还是道门中人自己欢庆的盛会。
  李林甫试探地问道:“不如,陛下就在……明日出席?”
  高力士察言观色,见李隆基未有表示,重新请示:“明日法会才刚开始,必定人员繁杂,不胜其扰。既然陛下决定要出席,定要提前有所准备,第二日最为妥当。”
  李林甫有些不解。
  既然皇帝要出席,定是压轴出场,通常来说,要么是第一天要么是最后一天,怎么还有半道出席的安排?
  可李隆基对高力士的建议却很满意,点头道:“那就定在后天吧,正好这两日朕休整一番,闭关实在太累了。”
  李林甫不敢问李隆基闭关修炼,为什么会如此疲累,高力士肯定知晓内情,但他却不能拿这种问题去烦扰高力士。
  “后天让罗公远陪朕去,朝臣方面,让张卿家伴驾便可,哦对了,李卿家也随朕前往,旁人就不必烦扰了。”
  李隆基顺口把陪同的人圈定下来,突然又问,“之前入宫跟罗公远斗法打成平手那两位……叫什么来着?”
  李林甫望着高力士,显然这件事他全无头绪。
  高力士提醒:“那小道士姓杨,他师傅叫武尊真人……”
  世人都以为武尊师徒入宫一趟,必然是简在帝心,功成名就,但其实在李隆基心目中,这些道士不过是平日生活的点缀,宫里斗法也不过是瞧个热闹,怎会长久挂怀于心?
  “他们师徒现在怎样了?还在东都吗?”李隆基问道。
  这下高力士无从回答,反倒是李林甫好似想到什么,道:“平时寿王殿下跟前,有一位小道长跟进跟出,想来就是那位杨姓道长?”
  “是吗?”
  李隆基望着高力士,想要求证真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3/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