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2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9/453

  旁边有个年轻公子抻着头看大空观里面的情况。
  其实当日大空观内人并不多,加起来可能也就四五百人,跟首日两三千人的规模还是有差距的,这正是现场控制人数带来的结果。
  杨云感知很强,很快便在大空观内找到王籍和松梅的身影,王籍四下张望,显然是在找寻他。
  大空观内临时搭建起一处高台,五丈见方的样子,不算太大,今日就将在上面斗法,而高台一侧相隔二十米左右的地方,搭建了一处观礼台,上面设有席位。
  李林甫已携同寿王李瑁,以及六部一些官员到来,李林甫正在跟李瑁交谈着什么,这充分说明李林甫从一开始就没把杨云当回事。
  杨云感慨不已:“李哥奴果然不是什么贤臣,光是待人接物这方面,便让人不悦,完全就是个两面三刀的小人,难怪历史上留下“口蜜腹剑”的坏名声。答应过的事情却不履行,以为事后打个招呼便糊弄过去了?呵呵!”
  ……
  ……
  “吐蕃人来了!”
  道观外的大街上突然热闹起来。
  杨云在酒楼三楼看热闹,效果比在场内都要好,居高临下,可以将场内场外的情况一览无遗。
  大约两三百名吐蕃士兵,排成四列,从西边大街往大空观门口靠近,一个四五十岁长相富态的高僧被保护在队列中,他穿了一身红色法袍,头戴黄色冠帽,因为这时代黄色在民间属于禁色,以至于这帽子被阳光一照,在队伍中显得鹤立鸡群。
  “那就是吐蕃国师?”
  “好大的派头!”
  酒楼三楼顿时热闹起来,贵族子弟都探头往西边看。
  杨云也在观察这吐蕃国师的装束。
  以杨云看来,这个高僧穿着打扮跟后世喇嘛的服装并不相同,帽子是平帽,袖子相对紧窄,跟大唐服饰差异明显。
  一行过来,有大唐官兵开道,避免普通人与之对上,招惹上不必要的麻烦,事实上也没人敢阻路,所以吐蕃人顺利来到大空观门前,有人立即进门通传,杨云从现场情形判断,李林甫和李瑁并无出门迎接的打算。
  吐蕃人进入大空观,大空观内又是一阵喧嚣,道士们对吐蕃人报以非常大的敌意,这属于竞争对手间的仇视。
  酒楼三楼突然有人问道:“今天不是说天师道的张天师会出战吗?不知张天师是哪位?你们谁认识?”
  说话的公子哥一口关中口音,好像是跟父辈从长安来的。
  “这么多人,谁能认得出来?等会儿上台斗法不就知道是谁了?”有人不耐烦地答道。
  杨云这才想起尚未见到今日另外一位主角,也就是天师道的掌教张高。
  之前属于他跟罗公远联手坑了张高一把,令张高“捞到”上台斗法的机会,今天没见罗公远出面,张高也不见人影,青羊宫的法凌却在观内。
  杨云心想:“张高不会临阵当逃兵吧?若是逃了,以后朝廷这边,天师道可是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张高不出面怕没人能跟吐蕃国师斗一斗。”
  恰在此时,街道东侧那边突然一阵骚动。
  杨云看过去,却是张高带着天师道的人到来,居然比吐蕃人现身还晚。
  之前天师道并未在此番法会上有作为,以至于道门同行都有意无意将天师道给忽略掉,不过天师道毕竟在民间有很强大的群众基础,加上这次张高又是代表大唐道门出战吐蕃国师的代表人物,一下子为天师道赢得民心。
  “来了来了!真是好戏不怕迟啊。”
  酒楼三楼再次热闹起来,一个个都探头眺望。
  张高这边来,并无官兵开路,但百姓自觉让开一条道,让张高一行顺利通过。
  张高身后有几个熟悉的身影,之前多次出现的李青观赫然在列,此外多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道士,这小道士让杨云觉得有些不太对头,虽然彼此距离有些远,但杨云总觉得这小道士非比寻常。
  另一头,吐蕃人进入会场后,发现未得到任何礼遇,只是给他们找了一块空地作为暂时落脚处,茶水这些一概没有,顿时有几分不满,开始跟维持秩序的大唐官兵交涉,观礼台上的李林甫和李瑁等人根本就没有下去跟吐蕃人打招呼的打算。
  而当有人把张高到来的消息通传后,李林甫非常重视,跟李瑁低语一声,居然起身,带着李瑁主动迎出去。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套路,杨云看着眼熟,这不就是昨日里李林甫迎自己时的架势?
  “真会装啊。”杨云心道。
  当李林甫和李瑁等人快到门口时,张高一行抵达,李林甫非常高兴跟张高打招呼,听不清楚说什么,但也知说的都是恭维之言。
  李林甫甚至做出谦卑的举动,让张高走在前面,而他跟李瑁紧随在后。
  张高进入大空观内,吐蕃人都用不屑目光看过去,至于吐蕃国师本波泰宝却神情淡定,在张高尚未走到斗法台前时,已先一步登上台子,且不是用寻常手段,而是用类似轻功的身法,一跃而上。
  虽然台子高度只有两米多高,但能以如此轻盈的身姿上台,没有任何助跑,连腰都没弯一下,足以说明他本事很大,在场道士都紧张起来。
  这里不是吐蕃人的地盘,吐蕃人远道而来显然没什么准备,如此轻易便展露“神功”,即便不能说明对方法术高明,但至少说明人家有备而来。
  李林甫对张高说着什么,这次杨云特地用了感知力,听清楚李林甫的话:“这里就交给张天师你了……本官静待你凯旋,寿王殿下,请您跟本官移步旁处,莫要干扰张天师施法。”
第二六六章
攻防之战,矛盾之争
  随着李林甫、李瑁和众多官员回到观礼台,斗法即将开始。
  大空观外百姓并不知里面的情况,喧嚣声四起,到处打探情况,稍有风吹草动便鼓噪一片。
  而场地内观战的道士也都打起精神,想知道吐蕃国师和大名鼎鼎的天师道掌教的实力。
  杨云瞅这架势,心里琢磨开了:“弄得好像后世的拳王争霸赛一样,只是不知比试的项目是什么?连个标准都没有,怎么定输赢?”
  不过当事者并不在意规则。
  总归是斗法,就算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还是能从手底下见真章,一般来说这种没标准的擂台赛,必是要打到一方完全失去抵抗力才算完事。
  张高走到高台前,没有像本波泰宝那般直接跳上擂台,而是走台阶,一步步登上去,李青观紧随其后。
  张高上台后,在一角站定,将身上披着的大衣解下,交给李青观,身上穿的道袍看上去相当普通,甚至朴素得有些过分,因为掉色严重,甚至还有补丁,显然穿了很久。
  本波泰宝和张高在擂台上各自站一方,相互对视,现场逐渐安静下来,都屏气凝神看双方出第一招,因为高手过招很可能一回合就分出胜负。
  不过台上两位不急着开始,也没个裁判催促,双方只是站在各自的位置上,不往前走。
  难道说想用目光把对方给瞪死?
  “快开打啊。”
  台下终于有人忍不住喊出来。
  台上两位依然不为所动,终于观礼台上的李林甫忍不住站起来喝道:“两位,可以开始了,不要让观众久等。”
  本波泰宝双手合什,做足佛家的礼数,而张高则将一只手负在身后,颔首致礼。
  随即二人一起往中间走去。
  二人从相距大概四丈远,慢慢靠近,所有人屏气凝神,以为双方要发大招,不料两人越来越近,一直没有出手的迹象。
  所有观众心中都升起疑问。
  “斗法不是该隔空比试么?为何要靠得如此近?”
  还未等人们想明白,本波泰宝和张高已走到距离两米远的地方,双方伸出拳头差不多便能接触到对方身体。
  难道这不是斗法?
  成了打架?
  “张道长,快出手啊,不然要吃亏。”
  台下观众自以为见识广博,大声提醒台上的张高。
  虽说道门各宗派互相打压的情况非常严重,可涉及大唐和道家的荣誉,这些道士基本都站在张高一边。
  可台上的张高和本波泰宝仍不为所动,还在靠近,终于到了肉搏的距离,只见本波泰宝突然举起拳头,猛烈击向张高胸口。
  “啊!?”
  这种斗法方式,对在场道士来说闻所未闻,这不就是平常人打架的姿势么?
  堂堂吐蕃国师,还有个大唐信众最多的天师道掌教,居然用这种类似于小孩子打架的方式,不用法术用拳头?
  更让在场人不解的是,张高居然没有出拳还击,而是站在那儿,做出一副硬挨拳头的姿态,另一只手依然负到身后,双臂居然不在身前抵挡,等于将命门完全暴露给对手,如此空门大开的迎战方式让人匪夷所思。
  张高故意上去找输?
  “砰!”
  一瞬间,拳头正中张高的胸口,发出一声闷响。
  力道非常大,张高纹丝未动,不过他脚下的高台却剧烈晃动,还有“咔嚓”木头断裂的声音传来。
  到此时,台下的观众都收起轻慢之心,显然这不是普通的小孩子打架,而是一场真正硬实力对抗的“斗法”,一个攻,一个守,本波泰宝的拳头力大无穷,而张高的防御也是滴水不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9/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