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453

  “哦。”
  女孩刚应了一声,联系突然中断。
  杨云睁开眼,向四周看了看,然后指向前方:“走,翻过前面那个山头,有座村寨,这次到了地方我们就不用再挪窝了……到时候各位便可好好休息。”
  “啊!?”
  一群人以为杨云是在望梅止渴,不情愿地站起来,随后在胡县尉的吆喝声中,跟着杨云往前走。
  ……
  ……
  翻过一座小山,终于见到一座村寨。
  这座村寨修在半山腰,山下是大峡谷,远远听到水声潺潺。顺着山坡,开辟出一块块梯田,村寨就掩映在一片片高粱地中。
  杨云虽然不十分确定,但结合几次得到的讯息,判断这里应该就是女孩居住的地方,心想:“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
  胡县尉问道:“小真人要进山寨?看这山寨规模不小,要进去怕是不那么容易……要不等天亮再看看情况?”
  杨云道:“你们不想去?我独往便可。”
  胡县尉赶紧道:“哪里能让真人以身犯险?你们几个还不上前去探路?”
  显然胡县尉前来的目的不单纯是陪同,而是要维护杨云的安稳,确保不出事……现在杨云是节度使王昱点名要的人,若有个三长两短他可承担不起。
  林耿举着火把,带着几名府兵前行,一直来到山寨正门口,便听到巨大的木栅栏后边传来人声:“你们是过往的商旅?还是剪径的贼人?”
  林耿朗声答道:“我们是官差,到你们村寨来办事……叫你们村长出来说话。”
  “深更半夜的,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就算真是官差,也乖乖在外候着,等天亮再说,否则我们的弓弩可不认人!”
  里面的人态度强横,明显因为最近闹南蛮,这一片村寨的人都提高了警惕。
  林耿不敢直接带人往里硬闯,回来向杨云禀报:“真人,您看他们不给开门啊。”
  杨云往前走了七八步,来到距离山寨大门十多丈的地方,精神力急速聚集,随即将其外放,很短的时间内杨云身前便形成一股强大的气浪,带着沉闷的惊雷声,以山崩地裂之势向前扑去,那村寨大门瞬间便在这强大的气浪攻击下四分五裂。
  “哗啦啦……”
  铁桦木制成的大门被震得粉碎。
  这一手不但把杨云身边的人给惊呆了,村寨里面的人更是完全不知所措,要知道这座大门经过南蛮几次攻打都安然无恙,谁知道今晚莫名其妙就崩裂了,“呜哩哇呀”的声音此起彼落。
  随即村寨里大批人扛着锄头、竹枪、竹弓等“兵器”出来,这些人并没有马上发起攻击,因为他们认得林耿等人身上穿着的官服。
  “你们是谁?”
  一个二十多岁,长得浓眉大眼,相貌粗犷的男子厉声喝问。
  胡县尉走过去道:“本官乃什邡县尉,随真人到此地公干。”
  那发问的男子穿着粗布麻衣,手里拿着一把锄头,头上扎着的方巾洗得都发白了,一看就知道家境不怎么好,但为了全村人的利益,他还是硬着头皮问道:“什邡县?这里是绵竹县地界,什邡的官可管不到绵竹的百姓……再者,就算公干,为何要把我们村寨的大门给弄坏?”
  胡县尉不知该如何解释,转头看向杨云。
  杨云上前几步,与胡县尉并列,嘴上道:“我是来此找人的,找到人自然会走……至于你们的大门,我会酌情予以赔偿。”
  男子道:“找什么人?我们村里没人作奸犯科,更未窝藏朝廷钦犯,你们再不走的话,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话是这么说,但此人脸上带着极大的忌惮之色,显然是被杨云刚才显露的那一手给吓着了。
  胡县尉恼火地道:“你胆子不小,可知跟官府作对的下场?”
  杨云抬手打断胡县尉的话,再次上前几步,手一招,散落四周地上的树叶“嗖”的一声飞了起来,在他身后穿梭盘旋,慢慢形成一道落叶做成的墙,见到这诡异的一幕,山寨里的人吓得连连后退。
  杨云朗声道:“我来这里找一对姐妹,她们孤苦伶仃,没有父母,我要带她们离开,至于条件你们可以提,或者我跟你们的族长谈谈也行。”
  “凭借一点障眼法就想吓唬人?休想!”
  男子提着锄头就朝杨云冲了过来,谁知他没走出两步,锄头猛然挣脱手,自动地飞到杨云手里。
  杨云掂了掂,随手扔到一旁的地上。
  男子一惊不老小,还未等他惊呼出声,人就像撞到了无形的墙上,仰头倒地,再也爬不起来了。
  “不识相……”
  林耿马上就要带着府兵上前拿人。
  恰在此时,寨门里传来一声苍老的声音:“官爷请停手,有话好好说。”
  一名五十岁上下,穿着一身单薄布衣的老者走了出来,他白胡子白发,满面横皱,看上去饱经沧桑,近前先跪下来给胡县尉和杨云磕头,然后道:“官爷、兵爷,我们从未得罪过官府,现在闹兵灾,我们只是想守着山寨吃几天安稳饭,求高抬贵手放过我们。”
  胡县尉过去道:“你是这里的村长是吗?”
  老者回答:“正是,同时也是附近这片山区的里长。”
  胡县尉点头:“那就好办了,这次本官陪同真人来找人,找到人的话就要带走,随便你们开条件,只要你们配合,一定不会给你们找麻烦。”
  老者在两名少年搀扶下起身,苦着脸道:“官爷是来募兵的?年年闹南蛮,这村里的壮丁没剩下几个了,孤儿寡妇倒是不少……年景不好,地里收成欠佳,都快活不下去了。”
  *********
  PS:求一波收藏啊!开书半月,还没两万收藏,实在太丢脸了……请大家行行好,满足天子的心愿吧!
  稽首拜谢!
第三十六章
功夫不负有心人
  老村长的担心有其道理。
  大唐初期推行的府兵制的基础是均田制,这种制度的特点是国家掌握大量土地,将其按照军功分给农民种植,农民将赋税直接交给国家。农民生计得到解决,国家才有条件实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
  依靠府兵制,隋朝和唐朝初期对外战争,取得一系列辉煌胜利。
  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兼并出现并日益严重,府兵制的生存土壤大大恶化。大批农民失去土地,被迫依附地主,生活日益困苦,国家掌握的公田逐渐变成大小地主控制的私田,府兵制赖以生存的均田制逐步瓦解,府兵制无以为继。
  到了开元年间,有的兵府出现无兵可调的局面,募兵制便应运而生。
  募兵制即国家招募职业军人,提供军饷和装备,招募的兵士由专门的军官进行训练,长期服兵役,执行作战任务。
  像林耿这样的府兵,也基本都是募兵。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当兵,出生入死博取一个虚无缥缈的前程,所以强征的情况便不可避免出现。
  像眼前这个山寨,村民自小生活在山区,爬山涉水如履平地,是优秀的兵源,所以折冲府每次征兵,都会前来抽丁,导致青壮越来越少。由于近年来朝廷连续对吐蕃和南蛮用兵,损伤巨大,虽然朝廷也会给予一定抚恤,但慢慢形成孤儿寡母众多的局面,对于官府持续的募兵充满畏惧。
  胡县尉凑到杨云身边,低声提醒:“小真人要找什么人只管带走,跟这些乡野村夫讲道理没用,您要给他们好处,也等把人找到再说……若是真人不方便,就让在下出面吧。”
  杨云心想:“公开抢人是不可能的,怎么都得补偿一二……不过一切都只能等见到那会开传送门的少女再说。”
  杨云颔首:“一切就劳烦胡县尉了。”
  有胡县尉上前去“沟通”,果然事情顺利很多,虽然杨云带来的人不多,但都是带着真刀真枪且经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府兵,寨门又被杨云毁坏,连据守都没资格,寨里人根本就不敢跟官府作对。
  村里人很快便臣服在胡县尉的淫威下,唯唯诺诺。
  等杨云把要找的人特征一说,老者为难了:“官爷,不是小老儿不肯交人,只是寨里的小丫头片子太多,加上缺衣少粮,平日少有出门……实在不知您们要找的是谁。”
  胡县尉趾高气扬道:“那就把所有符合特征的女孩都带来,请真人一观。”
  “好。”
  老者马上去安排。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人被带了过来,十几对符合条件的小姐妹出现在杨云跟前。
  杨云先将这些女孩大致观察一番,心中便有了数。
  “这些女孩虽然也是破衣烂衫,但基本有衣遮体,虽面有菜色,但看精神尚可,没到几天吃不上一口饭的地步。”
  随即他用精神力探查一番,果然如同所料,这些女孩身上没有一人拥有能跟他精神力发生共鸣的能量波动,随即摇头。
  胡县尉恼火地喝斥:“好你个糟老头子,连官府都敢戏弄?你可知只要我回去给绵竹县衙递一封公函,你这村寨就要被夷为平地?”
  老者赶紧辩驳:“官爷随便带走谁都可,其实只要赏她们一口饭吃,全带走也成啊……小老儿哪里敢戏耍您?”
  胡县尉怒道:“你当本官是来挑丫鬟的?这穷乡僻壤的丫头,送给我我都不要!要不是真人要找人,且事关天机,本官这辈子都不会到这破地方来。”
  杨云这才明白村里人的用意。
  “他们听说官府要找女孩,以为是给哪个官员挑选奴婢,便琢磨把相貌和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女孩选出来,如此既让官府满意,也好让这些孩子有个较为光明的前程,不然窝在这山沟里,明珠也会蒙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