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3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0/453

  杨云听到这话,用古怪的目光打量吴元。
  真是个多愁善感的徒弟,居然考虑到未来他官越做越大,甚至成家后的情况。
  她大概是说,即便我想在你这里学道法,可等你当了大官,身边妻妾成群,就顾不上修道,这样我还不如留在长春真人那边,图个清静。
  杨云笑着问道:“你说这话,是想点醒我,让我一心求道?”
  吴元摇头:“我只是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说出来,师傅若是觉得弟子无礼,便当没听到。”
  杨云笑了笑道:“你能想到这些,说明你做事有规划,走一步看三步,这很好,但你想的未免太多了,即便我将来真的成家立业,甚至在朝廷也有了作为,也断不可能放下道法修为……我们有强大的法术,为何不好好利用,拿来改变这个社会?不过具体还是得你自己拿主意,尽快把答案给我,我好做下一步安排。”
  “嗯。”
  吴元想了想,认真点了点头,意思是回去会仔细考虑这个问题。
  等吴元进房后,杨云心里琢磨开了:“吴元跟别的女弟子真的不同,别的一个个都是乐天派,包括张镜彦在内,都不会考虑太过长远的东西……或许是因为吴元很早就离开家在外求道,自强自立惯了,所以才会想到旁人未思虑到的细节。”
  ……
  ……
  杨云没多想吴元的事,总之他不会强人所难,吴元说想留下,他才会具体安排落实,反之则会尊重吴元的意见,任其离去。
  第二天上午,杨云很早就带雅柔出门,到了洛阳宫墙外,准备接杨玉环出来,至于当天御史台有什么差事,好似跟他全无关系。
  春暖花开,洛阳城风景如画。
  杨云坐在翠绿枝条遮蔽头顶的柳树下,足足等了一个时辰,才跟杨玉环取得联系,得知其已把玄女观内的事安排妥当。
  而后杨云让雅柔打开空间门,将杨玉环接了出来。
  “真不容易啊,终于看到宫外的太阳了。”杨玉环乍一出来,显得很激动,就好像坐牢终于得见天日一般。
  杨云笑道:“姐姐别太眷恋外面,既然入了宫,就该逐步适应宫墙里面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安下心……以后无论是修道,还是当皇妃,不至于乱了本心。另外,今天不能在外逗留太长时间……”
  杨玉环白了杨云一眼,没好气地道:“知道了,你个小唠叨鬼,姐姐没见过你这么啰嗦的男人,以后成家了怎么办?”
  被杨玉环埋怨,杨云只是笑笑,在杨玉环面前,他尽可能装天真就行了。
  杨云亲自赶车。
  杨玉环在车厢里换上一身男装,脸上和脖子、手都用炭粉抹黑,眉毛画得很粗,而后掀开车帘,道:“我看看我这样如何?”
  杨云回头看了一眼,点点头道:“还行,不特别注意的话,倒是看不出来,但姐姐切记,不管到哪里都别用法术,不然总会有人发现姐姐女儿家的身份。”
  杨云必须先把话挑明。
  杨玉环的魅术太过厉害,随便施展就会让男人魂不守舍,现在她就算是个黑炭头,但依然明眸皓齿,照样有吸引男人的能力。
  平时杨玉环总喜欢用自己的魅术换取一些便利,习惯成自然,这也成为她必须要规避之事。
  “好了,别絮叨,再说的话,姐姐要不高兴了。前面就是洛水吧?我们过桥,到城南,我以前不常去,今儿想去南市看看……还有春风巷,听说那是整个洛阳最热闹的地方……总之,今天不到日落,绝不回宫……”
  杨玉环打定心思要在宫外疯玩一天,什么皇妃、玄女的身份,早就被她抛诸脑后。
第三一七章
偷香窃玉
  杨玉环出宫就如同脱缰的野马,到了南市,下马车后到处游逛,东瞅瞅西看看,流连市井,杨云一时间竟然跟不上她的节奏。
  杨云只能把马车寄放,跟随杨玉环穿行于各个店铺和摊子间,充当着钱袋子和跟班的角色。
  “四郎,不是姐姐跟你叫苦,即便姐姐没入宫前,出来的机会也不多,即便偶尔出游也没几天像今日这般尽兴。”
  中午在一家小吃店吃羊肉泡馍时,杨玉环兴冲冲地对杨云说道。
  杨云心想,可不是么,你以前只是寄居叔父家的小姑娘,自主权可以说是没有,出门基本是学习礼仪和道法,寥寥几次上街闲逛也是跟在别人身后,必须循规蹈矩,而且眼巴巴望着别人买东西自己却没份儿。
  现在出来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随心所欲,不要太爽。
  “可惜这阳春三月好风景,没剩下几日了。”杨云随口说了一句,语气略带惆怅。
  杨玉环白了杨云一眼,道:“怎么我听你说话,像是伤春的女人呢?小小年纪,一点朝气都没有……对了,春风巷名气很大,下午你带我去走走如何?”
  杨玉环心玩野了,不记得什么修道之事,更不在意自己是贵妃,只想着怎么玩尽兴。
  杨云把春风巷的情况大致跟杨玉环说了一下,杨玉环再次白了他一眼,道:“还用得着你来提醒?以为姐姐不知那是花街柳巷?可那是全京城最繁华热闹,也最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不是吗?”
  “还有,我听说大唐最好的舞者公孙大娘,来洛阳也都住在春风巷,很多文人墨客都会前去拜访……他们能去,为何我不行?”
  这话没毛病,反正杨玉环一身男装,去春风巷走一圈见识一番,似乎并不打紧。
  文人墨客是为了寻消遣而去,杨玉环去不过是凑凑热闹,增长一番见识,难道说她是为了找小白脸?
  何其谬也!
  杨玉环的眼界有多高,杨云见识过,杨玉环从来不把儿女之情放在心里,就像李瑁这样对她一往情深的风度翩翩的皇子,她转眼就抛诸脑后。
  “行,不过我跟姐姐说清楚,这春风巷要晚上去才热闹,下午去会减色不少。”杨云介绍道。
  “没事,姐姐就是去看看,等晚上生意兴隆时我们正好撤……快些吃,别耽误了时辰。”杨玉环心里念叨着去春风巷凑热闹,急声催促。
  杨云呼噜呼噜喝完羊肉汤,便跟杨玉环上路。
  ……
  ……
  皇宫内苑。
  李隆基闭关潜修已有数日,这天他提前出关,因为高力士多番催促,出兵突厥之事必须要由他来定。
  再者这几天清心寡欲,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竹篾地席,醒来就参详《道德经》。经过这么多年纸醉金迷的生活,一时间李隆基竟然有些适应不了,干脆早些出关,先满足一下口腹之欲。
  “陛下,这出兵之事,张令公的意思是谨慎处之,说近来草原上不太平,不如趁草原各部族内乱,以钱财贿之,挑拨离间,坐收渔翁之利……”
  高力士把这些天积压的奏本逐一向李隆基转述,取舍及轻急缓重均由他来定夺,李隆基丝毫也不怀疑他弄虚作假,甚至懒得事后验证。
  这也是高力士可以在朝中呼风唤雨的根本原因所在。
  玄宗一朝,高力士的权力从来没被制约过,哪怕李林甫也动摇不了高力士的地位,而高力士对李隆基的忠心也非普通朝臣可比,这对君臣的情义若非经历安史之乱,足以全始全终。
  李隆基神色有几分颓丧,摆摆手道:“力士,你的意思呢?”
  高力士被问及自己的意见,神色变得谨慎许多,想了想,道:“陛下,如今草原内乱,正是出兵的好时机……遥想太宗高祖时,名将辈出,草原任我朝将士驰骋,青史铭记,到陛下这里……治国功勋绝对比太宗高祖强出不少,但在威慑四夷上……则显得有几分欠缺。”
  这话简直说到李隆基心坎里去了。
  李隆基想了想,点头道:“可是,若出兵出现偏差,朕岂不是贻笑大方?”
  高力士笑道:“此番张守珪提出出兵,准备充分,想他如此老将,能攻善守,任瓜州都督时屡败吐蕃就不说了,就说移镇幽州后,几次出击契丹、突厥等部族均未出现偏差,功绩足以铭记史册,难道他不想更进一步,千古留名?如今草原一盘散沙,完全无法抵挡我大唐铁骑,不趁其病要其命,不然对不起大唐如今的盛世。”
  “嗯。”
  李隆基听到这话,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很符合他对战事的期许。
  高力士请示:“那陛下,这场战事……就此批准?”
  “行。”
  李隆基点头。
  高力士再度请示,道:“那就跟张守珪说,让他把战事扩大,可以自行选择出兵时机……不必谨慎处之,对吧?”
  李隆基皱皱眉头,问道:“你所说的谨慎处之,是张令公的意思?他不想打这仗,或者是……收着打?”
  “是啊,陛下。”
  高力士毫不犹豫应了。
  李隆基稍微思索一下,摆摆手道:“既然决定了出兵,还瞻前顾后,实在有损我大唐威仪,不如就遂了边疆将士的心愿,让他们深入草原,获得功绩,但必须有言在先,若出兵不利,朕要追究相关人等的责任!”
  “是,是。”
  高力士脸色马上变得拘谨起来,心里琢磨如何操作,才能防止火烧到自己身上。
  对外族作战,谁都没法保证能取胜,为了防止出现最坏的局面出现,最好的办法就是两不沾,但他又是主战派,任何时候主战派都不讨好。
  说完出兵事宜,李隆基问道:“这几日朕闭关,玄女观内情况如何?朕想去见见玄女……没问题吧?”
  “啊!?”
  高力士迟疑地道:“这……不太方便啊,陛下……玄女娘娘深居简出,从不出玄女观一步,平时派人去送东西,也很难见到玄女本人。”
  李隆基道:“可朕还是想见见她……日思夜想,朕还是去看看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0/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