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3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8/453

  “姐姐,你别开玩笑了,你也知道我最近没回家。”
  杨云表现得好像个天真无邪的孩子。
  “那就是你的不对了,早点有个孩子,让杨家有后……你要知道,我们这一脉,现在只剩下你这个男丁了。”
  杨玉环一副关心家族命运的架势。
  杨云笑着打趣:“那姐姐你呢?”
  “你是问姐姐要不要孩子吗?你傻啊!孩子是我想要就能有的吗?”
  杨玉环嗔怪地看了杨云一眼,随即有些向往地说道:“是不是我的儿子有可能当太子呢?”
  一句话切中正题。
  杨云试探地问道:“姐姐是否想有个孩子,来坐大唐的江山呢?”
  杨玉环眼神中多了一丝疯狂,显然这很符合她对权力的向往。
  “有个儿子当太子是好,但皇帝健在,也不知几时才能当皇帝……若是姐姐不用跟那皇帝苟合,直接有个太子就好了。”
  杨玉环提出个看起来极度荒诞可笑的想法。
  但这想法,杨云恰恰可以满足。
  杨云笑着问道:“姐姐是想让陛下觉得跟姐姐有肌肤之亲,继而让姐姐看上去跟十月怀胎一样,最后诞下皇子?”
  “这个……可行吗?”
  杨玉环觉得杨云所言大大超出了她的认知……那种事情有可能神经质地以为做过,对此丝毫不怀疑不说,还能凭空出现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孩子?
  这也太过梦幻了吧!
  杨云道:“姐姐别忘了,我可以让人产生幻觉,想让一个人以为自己经历过任何事情,但姐姐得全力配合……但一切都要看姐姐自己的意愿。”
  杨玉环眼神中充斥着野心,问道:“那孩子从何而来?”
  “从宫外找一个呗,姐姐认为如何?”杨云提出个让杨玉环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的计划。
  “哦。”
  杨玉环有点不情愿。
  又不是自己的孩子,直接让其当太子,有何意义?
  还不如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只不过父亲不能是李隆基……
  “如果弟弟你有个孩子就好了,这样我们杨家的血脉就能当太子……”杨玉环又提出一种假设。
  但在杨云听来,同样很疯狂。
  他现在是有妻子,还有两个,但孩子这种事可不是随便就能有的,杨云也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有资格当太子,甚至做皇帝。
  杨云问道:“那姐姐到底想不想这么做?”
  杨玉环笑道:“若是我能当女皇帝的话,倒是可行,若不然……就没什么意思了。”
  本以为杨玉环只是开玩笑,可看到杨玉环炙热的眼神后,杨云知道她并没有言笑,应该发自肺腑。
  杨玉环想当女皇?
  那意思是……谁当太子根本就不重要,至于是不是她的孩子也不重要,反正最后都是她自己上位。
  杨云点点头。
  之前他不太想让杨玉环接触更多的政治,但现在看起来,好像一切都在朝相反的方向发展,既如此,那不如直接一点,让杨玉环接触权力核心,那他杨云也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只要姐姐愿意,我便尽一切力量帮姐姐完成这一切。”
  杨云给了杨玉环坚定的回答。
  一个看起来极度疯狂的计划,逐渐形成。
第三八二章
谁说要帮你
  杨云回到住所,还在琢磨之前跟杨玉环的对话。
  李隆基现在对杨玉环到了痴迷的地步,趁此让李隆基产生幻觉,以为跟杨玉环之间发生了什么,问题不大。
  只要运用得当,李隆基不会怀疑。
  再进一步,伪造出杨玉环怀孕的样子,以他和身边女徒的超能力,完全能做到。
  不就是让杨玉环看上去肚子鼓起来么?
  只是这孩子……
  杨云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到底是否应该顺着杨玉环的意思,让她当女皇?
  等杨玉环真的当了女皇,会放过他这个亲弟弟?
  再者说了,李氏江山的根基非常稳固,这跟武则天在高宗李治活着的时候治理朝政二三十年有本质区别,那时候武则天可是栽培了无数党羽,朝中各个关键位置都是她的人,才最终谋朝篡位成功。
  杨玉环真有实力当女皇?
  “师傅,您没日没夜地做事,不累吗?”
  张镜彦见杨云正在想心事,走进来好奇地问道。
  吴元和王莲都到了空间门另一边,如今留在洛阳的弟子中以张镜彦年岁最大,张镜彦更好像是杨云座下“二师姐”。
  杨云道:“我在想事情,你先去休息吧,回头还要招募人手……”
  杨云本来已经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如何殖民美洲上,但现在必须要想一想,如何才能在大唐立足。
  总不能直接带一批人过去,从此不回来,说到底大唐才是他的根基所在。
  要在大唐征调人手到美洲,若是没有强有力的政治根基做保证,怕是无法完成如此壮举,因此控制朝堂有其必要性。
  ……
  ……
  白天杨云本来可以多休息一会儿,但现在他已是御史大夫,跟以往大不相同。
  这不,张九龄派人请他过府,好像有要事商谈,这也是他履任御史大夫后,张九龄第一次正式跟他见面。
  杨云有些疲乏,还是强撑着去见了张九龄。
  当天张九龄休沐,在书房见到杨云有几分惊讶,他本来以为杨云办完公事后才会来,谁知杨云当天根本没有去御史台应卯。
  “坐吧。”
  张九龄之前在杨云面前始终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态,但这次相见,却显得有几分颓废。
  大概是因为宰相的职位被褫夺,而杨云距离他这个右相其实只是一步之遥,他已经失去在杨云面前拿捏的本钱。
  “找你来,是跟你说及有关吏部核查之事……今年是四年大考之期,核查比往常年要早许多,有部分地方官员要到京师来,需要御史台稽核,到时候你这个监考使或许还会接见他们。”
  张九龄言下之意,利用杨云御史大夫的身份帮他做点事。
  至于是不是保党羽,杨云不清楚,不过看张九龄的态度,觉得这位忠直老臣现在正犯难,不然不会低声下气主动邀约。
  杨云问道:“吏部核查年年都有,朝廷有系统完善的考课体制并实行严谨周密的考课办法,不会出什么乱子,考虑到今年陛下不在长安城,想来会松懈许多……”
  杨云建议不要小题大做,大有公事公办之意。
  张九龄道:“你可知,这两年相位更迭频繁,出了不少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员,致奸邪当道,若不秉公处置,指不定有多少奸邪之徒被派出去继续牧守一方,地方乱政日久,弊政非一日能扫除。”
  他这一开口,杨云便感觉到二人不在一个频道上。
  张九龄到现在想的都是为国为民,明明他一片丹心被李隆基辜负,现在依然是一副忧国忧民的姿态,相较而言,牛仙客和李林甫等人都是在确保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再谈及其他事情。
  说张九龄大公无私也好,说他傻也罢,总之杨云觉得,跟张九龄当政治上的盟友不是好选择,肯定会被张九龄坑得很惨。
  “张令公觉得在下能为此番吏部考核做什么,只管说,在下对于御史台的差事本就有诸多不解,若有许多出力的地方,张令公发话便可。”杨云没有跟张九龄过多计较。
  张九龄道:“具体的事,我会让瑜儿跟你说,你先回去便是。”
  杨云听了一阵无语。
  明知道他跟张瑜间徒有夫妻之名,张九龄还想利用他跟张瑜的关系,让张瑜代为传达,意思是老头子不想背负干扰御史台行事的骂名。
  让别人来传话,就不是你张九龄授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8/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