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4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7/453

  “姐姐接下来要陪同陛下出宫,参加一些道家法会,到时姐姐可要隐藏好,具体该怎么做我会在活动时通过耳语告诉你,你就按照我说的办便可。”
  因为李隆基要带杨玉环出宫参加活动,又到了杨云配合演戏时,之前姐弟二人做得很不错,但杨玉环总会有很多临场发挥,如此一来,杨云对杨玉环不是很放心,现在杨玉环觉得自己有了身份和地位,怕是这种自我发挥的空间更大,到时杨玉环不按剧本演出,出了偏差,又是问题!
  杨玉环果然又是一脸无所谓的神色:“要骗那个昏聩的老皇帝,有多难?姐姐听你的便是,别啰嗦了,赶紧给姐姐准备一些好吃的,吃完便回宫去。”
  ……
  ……
  李林甫筹备法会之事进展顺利,因为此时的李林甫急于表现自己,所以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办事效率非常高。
  与此同时,杨云让雅柔和吴元跟踪放走土著男女之事也有了进展。
  经过四天逃亡,这对印加男女似乎通过一些痕迹找对了目标,正往一个地方前进。
  第五天夜里,杨云通过雅柔,在这对男女前进的方向不断开传送门搜索,终于找到一个隐藏的部族。
  这个部族的规模不大,比之前那个部族可能还要小一些,但这个部族生活的地区相对开阔,半个部族住在树林里,半个部族在一片湖湾地带搭建起吊脚楼,跟上个部族主要靠打猎和种植为生不同,这个部族对半还会打渔,这通过码头附近的舟楫就可以看出来。
  “师傅,这里有一百多野人。”雅柔跟杨云到了目的地探查时,迅速判断出营地的规模。
  杨云把营地位置确定,知道现在是夜晚,土著人都在休息,心里好奇之前那两个土著男女是跟这部族是老相识,还是说只是靠部族间潜在的联络方式找到目标。
  现在他要趁着夜色,把这营地拿下。
  “师傅,那两个野人怎么处置?”
  吴元带着几分好奇。
  她本以为杨云会下令把那对土著人男女给提溜回去,谁知杨云很不在意道:“当然是放他们继续走,能找到一个部族,肯定还会找到别的,不然让我们自己去找,绝对是大海捞针!”
  现在那对男女正在睡觉,还在做一些不可描述之事,大概是觉得马上要找到重新生存的地点,这对男女以为自己彻底恢复自由,开始解放天性。
  却不知一切都在杨云掌控之中。
  杨云回去后,马上让徐起去将之前攻打第一个部族的战士都聚拢起来,让他们穿上厚重的盔甲。
  “当家的,是不是又要打野人了?”经历了之前兵不血刃的一场胜利后,这些人意识到,自己要对付的敌人只是野人。
  这些土著人毫无威胁可言,一群靠石头、骨刺和简单青铜器做武器的部族,面对他们这样身穿铠甲装备钢刀的武装,半分胜算都没有。
  谁获准前去,那就是白送的功劳,回来就能拿到犒赏,而且战后还能在野人营地进行一番搜刮。
  杨云道:“这次也是一个营地,不过人不多,大概只有一百二三十人,比上次的规模小一些,但这次地形更为复杂,还是派之前打过仗的人去,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伤亡。”
  上一次战事前,杨云进行过动员,这次也不例外……既然这批人选择跟他一起出去打仗,那以后还得倚靠这些人。
  勇敢的人在关键时候不会退缩,那些胆怯不敢出战之人,若是跟着去打顺风顺水的仗还好说,万一碰上硬茬子,出现伤亡,别当逃兵才好。
  一行人准备齐备后,又跟之前一样,被雅柔直接开传送门送到土著人的营地。
  还是一场兵不血刃的战事。
  本来杨云已勒令不允许杀人,但这次遭遇到相对顽强的抵抗,还有土著准备搭乘木舟逃跑,双方在简陋的码头上爆发了相对激烈的肢体碰撞。
  土著人死了三个,受伤五六个,至于杨云带来的这群人,有一个穿着厚重铠甲落水,等捞上来时已经没气了。
  杨云带人到美洲垦殖,第一次碰上死人的情况。
  即便这场仗仍旧是大胜,几乎将整个营地的土著人俘虏,但因为带来的人出现死亡,一股压抑的情绪在队伍中蔓延。
  这可能比之前一号营地遇到蟒蛇和眼镜熊袭击的情况都要来得糟糕。
  杨云把人带回二号营地,此时营地里其他人陆续醒了过来,得知有同伴在战事中死亡后,营地内一片死寂。
  留守的人没真正见识过一边倒的战事,心中大概觉得,既然是战事,有死亡能够理解。
  “当家的,这……”
  徐起等几个头目,神色凝重。
  杨云道:“我会带着他的尸体回大唐,将他好好安葬,也将他的家眷好好安置,你们不用担心。”
  杨云想安慰一下身边的人,却发现说什么都很苍白。
  一群连未来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跟他一起殖民美洲,将来遇到的恐怕不是眼前个把人的死亡,还会面临更大的麻烦,那时候便会后院起火。
第三九七章
殖民扩张
  活着的人没法离开,只有死了才能被带回大唐。
  经历此事后,整个二号营地内充满了压抑的气氛。
  这个时代,死个人或许并不太当回事,生活的艰辛和医疗条件的落后,导致了人们普遍寿命不长,但现在身处异国他乡,人们对死亡越发畏惧。
  杨云没有爽约,带着人回到大唐,联系好漕帮的人,安顿好死者的家眷。
  由于是淹死的,安置起来相对容易,杨云只是说外出做工时不慎失足落入河水中,抢救不及,那人的家眷虽然悲痛,但也能理解,毕竟这世道太容易出安全事故了,只要安家费给足,一切都好商量。
  自古都是民不举官不究,死去那人还没有娶妻生子,在杨云开出五十贯的天价赔偿后,那人的父母立即三缄其口,生怕东家反悔,私下找人带话询问还需不需要劳力?
  从洛阳城外回到家中,杨云整个人都很疲惫,终于可以坐下来认真思考一下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师傅,之前您让冶炼的金属,已经有进展了。”张镜彦出现在杨云面前,把实验室的最新成果相告,杨云闻言心情终于好转了些。
  看张镜彦欲言又止的样子,杨云好奇地问道:“还有别的什么事吗?”
  张镜彦点点头,道:“家父已到洛阳,准备参加朝廷举行的法会……家父希望能先跟师傅见上一面。”
  朝廷刚安排李林甫筹备法会,张高就现身洛阳,说明张高一直就没离开两都地界,或者干脆就是一直在洛阳附近转悠。
  因为张镜彦的关系,对杨云而言张高算是盟友,若是能跟张高好好合作的话,可以在道门内部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必要时他甚至可以把天师道引为可以利用的力量。
  只是张高在道门的名望跟别人对他的敌视成正比,很多人忌惮天师道的威名,生怕失去自己的自主性,不肯跟张高掌管的天师道沾边。
  杨云自然不会拒绝跟张高会面。他整理了一下心情,便跟张镜彦一起离开家门,前往住家同一街坊的客栈见到风尘仆仆好像从远处赶来的张高。
  “见过杨国师。”
  张高行作揖礼,对杨云非常尊重,毕竟眼前这个年轻人是他女儿的老师,又贵为御史大夫,乃是道门中人在朝中地位最高的存在。
  杨云抱拳还礼后,跟张高相对坐下,略微交谈,便谈到即将由李林甫主持的道家法会。
  张高直接问道:“有件事想打探清楚,国师是否跟李夕郎间有协议?李夕郎之前派人送信给我,说请我协同他操办法会,不知是否是国师从中穿针引线?”
  杨云本来没打算对张高说实话,听对方这么一说,不由叹了口气,决定还是把实情相告,有意压低声音道:“李夕郎想通过操持法会重新获得陛下器重,我帮助他完成心愿,为的是跟宫里那位总揽朝政之人抗衡。”
  张高是聪明人,马上意识到杨云和李林甫针对的那个人是高力士,其中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不好应付啊。”
  张高看似方外之人,但对于朝廷事务非常清楚,当然知道现在的高力士可说是一手遮天,别人想动摇高力士的地位,太过艰难。
  杨云继续跟张高说了有关法会之事。
  其实很简单,不过是皇帝觉得自己独占九天玄女有些过意不去,于是便想祭拜天地,找一些知名道士前来参与,以彰显皇帝对道家的推崇。
  未来一段时间,皇帝会经常跟杨玉环一起出现在道会现场,与民同乐。
  张高听了非常高兴。
  皇帝器重道教,还把一位信奉道教的少女奉为上仙并娶回去当贵妃,以这位贵妃为后宫三千佳丽之首,还把贵妃的弟弟、同样是修道者的杨云拔擢为御史大夫……
  种种迹象表明,大唐道门的春天来了,张高作为天师道掌教,在道门拥有崇高的威望,自然也想从中分一杯羹。
  杨云道:“我会跟陛下陈奏,以龙虎山为天师道祖庭,在原有观舍的基础上再兴修部分建筑,在天下名山大川额外修建一些道观,开枝散叶,并赐予土地作为私产,让天师道可以在大唐积极发展教众,扩大影响。”
  “哦?”
  张高没想到会有如此好事,如果杨云说的真能兑现,那天师道成为道家第一名门指日可待,心中不由越发庆幸老早就跟杨云取得联系,并建立起非常良好的关系。
  杨云也有自己的考量,形势逼人强,他不得不这么做,看起来张高跟他是盟友,但谁知道对方真实的样子是如何?
  为了达成同盟,不能只是动动嘴皮子,必须互利互惠,既然现在他在朝中有一定地位,能在皇帝跟前递上话,就要帮张高争取一下,本来历史上天师道也是从张高这里一跃而成为大唐道门之首,在发展道家文化上张高的贡献首屈一指。
  有了杨云的承诺,张高做事的动力十足。
  杨云试探地问了一下,高力士是否有派人跟张高取得联系,得到的是否定的答案。
  看来高力士在道门的布局明显迟缓许多,或许高力士心目中根本就看不起道门中人,也不觉得杨玉环和杨云姐弟能在朝中兴起多大风浪。
  闲谈良久,张高突然又问:“听说李夕郎想请张令公一起出来主持道会……却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杨云摇了摇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7/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