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4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4/453

  杨云记得吴元对他的那番“分析”,尽量避免不去谈这个问题,但一时话题又绕不开。
  “恭喜了。”
  杨云发现只能用如此言语敷衍。
  咸宜公主闻言不由抿嘴一笑,道:“从你口中说出恭喜,实在难得,不过以后我们就是道友,我在道学方面遇到不懂之处,可以求教于你吧?”
  杨云想了下,勉强点了点头。
  ……
  ……
  二人一起往城内走,虽有马车相随,但二人宁可步行。
  好像性格方面二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杨云面对这么个宛若邻家女孩一般的公主,心中感觉更为复杂。
  咸宜公主因为已经确定可以当道姑,心情开朗许多,仿佛人生得到了升华,说话时语气非常友善,不再对杨云抱有敌意。
  “其实皇姑对我出家为道之事,反对声音最大,她觉得我没有当道士的潜质,或许是她觉得,半生为道的结果,就是要一个人去承受太多事情,她想帮我,但我没有领情。”咸宜公主说出这番话,隐约间好像看透人情世故。
  一夜间,这个小公主长大了,连说话都那么富含哲理。
  杨云挠挠头,装作稚气的样子道:“当道士不好吗?无拘无束的,我觉得挺不错的啊……”
  咸宜公主道:“你这个道士能官至中书侍郎,已经不再单纯是道士,不过一切还是取决于父皇对贵妃娘娘的信任,而不是对你……”
  咸宜公主似乎有意贬低杨云在道术上的成就,故意揶揄道,杨云全当听不出来。
  就算真的是靠裙带关系才爬到今天的位置,那有什么关系?
  咸宜公主脸色突然一沉,问道:“母妃过世后,我已不再对父皇抱有什么奢求,只希望他能治理好这个国家,不要辜负黎民百姓的期望才好。”
  “嗯?”
  杨云听到这话,心情有些压抑。
  咸宜公主说出了很感性的话,大概她觉得尘世间最大的牵绊,就是与李隆基的血缘关系,她不希望李隆基按照眼下的模式发展下去,逐渐成为一个昏聩的君主。
  但她又知道,李隆基之所以会对道家崇拜到如此地步,跟杨云有莫大关系。
  杨云心想:“她这算是在劝说我吗?”
  咸宜公主道:“十八哥他的人生算是毁了,现在整日闷闷不乐,我本以为他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忘那个人,但只怕他一辈子都会生活在阴影中。我已经帮不到他。”
  说到这里,咸宜公主终于不想跟杨云同行,转身招呼自己的车驾过来。
  在上马车前,又是一句话都没跟杨云说。
  此时此刻,杨云突然感觉自己好像陷入到一种孤家寡人的境地。
  来到大唐一年多时间,经历的事太多,他都不想去仔细回忆,只是大唐最近的变故,其实都跟他的出现有关。
  “真要为了我的理想,让大唐陷入到无尽的动乱中?”杨云突然觉得应该反思自己的作为,但仔细思索,却又毫无头绪,一时间痴了。
第四一〇章
同样招数用两次
  当天晚上,杨云接杨玉环出来吃饭时,有意无意地提及了姐姐的情感问题。
  他没有再遮掩有关李瑁的消息,告诉杨玉环,李瑁现在为她日渐消沉,整日迷迷糊糊,日渐消瘦,原本以为杨玉环会毫不介意,只是随口发出一声不屑的折损之言就把事情揭过,但发现杨玉环听到李瑁这个旧情郎的消息后,俏脸上居然露出稍微伤感的表情。
  杨云心想:“姐姐今天是转性了么?”
  杨云试探地说道:“可惜姐姐跟寿王不能长相厮守,本来你们郎才女貌,简直是天生一对璧人。”
  “你懂什么?他性格那么懦弱,不过只是个普通的皇子罢了,既不能当太子,又不能当皇帝,大男子家家一点追求都没有,将来别的皇子登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还算是真正的男人吗?”
  刚才还在为李瑁感到伤悲,现在骂起人来,却是毫不留情。
  人性之复杂,可见一斑!
  杨云问道:“若是寿王能当皇帝的话,姐姐会选择嫁给他吗?”
  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就把杨玉环给问住了。
  杨玉环愣在当场,神色极为复杂。
  “四郎,姐姐知道你对寿王有好感,也遗憾我没跟他在一起,但你千万别乱说话啊……以他的性子,怎么可能做皇帝?你觉得当今天子会立他为太子吗?”
  杨玉环听到杨云的问题后,脸色潮红,显得有几分激动,但并不是生气杨云说李瑁能当太子,更多地却是对李瑁恨铁不成钢。
  杨云看出来了,杨玉环一直在掩饰,但其实她对李瑁还是有一定感情的,毕竟那是杨玉环经历过的“初恋”,在心底一角留有美好的回忆。
  再怎么掩饰都抹杀不了真实的情感。
  杨云笑了笑,道:“姐姐,你就当我没说过吧。”
  杨玉环正色道:“你既然说到这一茬,不会是想扶持寿王当太子,甚至拥戴他做皇帝吧?”
  杨云摇头道:“姐姐别忘了,陛下曾见过天机,是姐姐你为他诞下太子,换作别人就等于将神仙的预警给破坏,到时候陛下还会相信我们吗?”
  “嗯。”
  杨玉环认真想了想,严肃点头道,“所以说你别乱来,为了家族,姐姐宁可将此人忘记……就算他对姐姐一往情深,姐姐跟他之间也没有任何可能。”
  ……
  ……
  杨玉环看起来意志极为坚定,但这种态度依然让杨云发愁。
  毕竟是他的出现,硬生生改变了历史上李瑁迎娶杨玉环之史实,再怎么说杨玉环跟李瑁之间过了几年夫妻恩爱的日子。
  不过既然杨玉环现在表现出跟李瑁一刀两断的姿态,杨云当然也要尊重杨玉环的选择。
  眼看七月要结束,杨玉环的肚子一天天隆起来。
  终于有了怀孕的样子,中间李隆基终于有机会入玄女观探视,还派了女官检查杨玉环的身体,确定杨玉环怀孕之事不是摆乌龙后,李隆基对杨玉环的态度更加亲热了。
  就在此时,朝中局势稍微发生一点变化。
  高力士称病有半个月未参与到朝事中,只是偶尔会到皇宫去陪李隆基,外人根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天杨云奉诏入宫,李隆基说是有要事相商。
  杨云见到李隆基后,才知道李隆基有意让李林甫接管张九龄卸下的中书令之职,如此一来李林甫便一跃而成为朝中次相。
  “臣对于朝中之事,并无见解,请陛下不要因臣的意见而乱朝纲。”杨云在李隆基面前表明态度,说明自己无意参与到朝中重要人事的更迭上。
  李隆基笑道:“朕的意思呢,这次朕不让你来接替中书令之职,主要是看你太过年轻,为官履历也不够丰富,怕下面的人不服……但你放心,朕对你绝对信任,就算再次破格提拔,也没人敢乱说什么。”
  杨云想了想,这他娘的不是废话吗?
  没把我提拔起来,还说这么多,有个屁用啊?
  李隆基再以热切的态度道:“朕准备让你将此消息告知李林甫……他怎么说也是你的岳丈,以后中书省那边有什么事,你们可以商议后决断。”
  听到这里,杨云大概明白了李隆基的意思。
  李隆基是让他这个小舅子名义上做中书侍郎,但行的却是中书令的职权,但因为他对于朝中很多事不懂,所以让李林甫顶在前面。
  但其实遇到重大事情,商议出的结果以他的意见为主,也就是说杨云比李林甫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杨云没想到李隆基居然会对他如此信任,看来为了讨好杨玉环,皇帝已到了不把朝事当回事的地步,这大概也是天宝后大唐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皇帝行事太过随心所欲,把朝事交托给他自认为可予信任却不问能力和品性如何之人。
  杨云恭敬行礼:“臣遵旨。”
  ……
  ……
  杨云见过李隆基,出来后准备去李府见李林甫。
  就算这件事不是他去传话,想来李林甫也能看出其中门道,现在李林甫已经完全不把他当女婿对待,早就当上司给供着了。
  杨云还没出宫门,一名太监走了过来,恭恭敬敬地说道:“国师在上,高公请您过府一叙。”
  杨云皱眉,高力士居然会请他见面?
  以前入宫,每次都能见到高力士,这次没见到权倾天下的大太监的面,看来高力士出了什么状况,且问题很严重。
  杨云没有回绝,跟太监一起出宫后,来到高力士私人宅邸,就见大白天高力士坐在院子正中央,整个人都显得很颓丧,面无血色,嘴上在念叨着什么。
  “高公,奴婢已将国师请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4/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