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453

  他们都在想:“节帅一直看不起这个碌碌无为的女婿,这次出击派给江明冲最危险的差事,兵马也只有两千出头,简直是要让江明冲去送死,现在结果印证了这种揣测,正是出去容易回来难啊。”
  公孙简知道王昱对江明冲的态度,见王昱脸色阴沉,落井下石道:“无论江都尉是否立功,但终归延误了撤回的时间……就算顺利回来也该按军法处置!令行禁止,这才是取胜之道。”
  “嗯。”
  王昱微微点头,算是同意公孙简的说法。
  “报——”
  恰在此时,远处传来传令兵的呼喊声,因为吐蕃人暂且没有出兵的迹象,在场人纷纷猜测,应是江明冲部有了消息。
  “传!”
  王昱下令道。
  随即有快马往帅府这边高速奔来,到门前紧急刹住,战马发出高亢的嘶鸣声。俄而,传令兵快步进入帅府大堂,在帅案前单膝下跪行礼。
  “禀报节帅,都尉江明冲奏报,所部于茶马古道大败吐蕃兵马,正发起追击,请求节帅出兵驰援。”
  “啊?”
  帐内所有军将、官员和幕僚都被这个消息镇住了。
  王昱眉头紧锁:“你再说一次。”
  传令兵重复了一遍,他手上有关江明冲奏凯的卷轴也被转呈王昱面前。
  王昱一把将卷轴抓过,将上面的内容仔细看过,脸上的阴沉之色并未冲淡,又将卷轴丢给白启元。
  白启元看过后,发现所有军将和幕官都在看着他,希望他能给出解释。
  白启元道:“节帅,之前从什邡县运来的火符咒,战前调拨了一千斤给江都尉,他将火符咒装入石棺和陶罐中,埋在茶马古道险要处,引吐蕃兵马来攻。待吐蕃大军经过时引燃,现场发生剧烈爆炸,声音响彻天地,现场烟尘遮天蔽日,吐蕃兵马大乱,昏头转向之下竟然自相残杀。”
  “江都尉又在两侧山顶抛掷巨石,射火箭,吐蕃兵马大败,一役便折损三四千人,而江都尉所部几乎毫发无损。经此一战,吐蕃寇边兵马元气大伤,我军已可发起反击。”
  “火符咒?”
  在场将官皆面面相觑,根本不知军中有这东西。
  “这是什么玩意儿?有如此大威力?”
  “江都尉连带兵的经验都没有,给了他一些符咒,他就能取得大胜?”
  “难怪战局如此紧张,节帅还不慌不忙,感情我们军中有这么厉害的东西……节帅威武。”
  “吐蕃人腹背受敌,必定军心打乱,我们趁胜出击,必打得他们满地找牙!”
  众将和幕官七嘴八舌,均对王昱报以崇高敬意,好像之前战场上一系列不利局面是王昱有意安排,为的是让吐蕃人掉以轻心,方便后续战略实施。
  王昱觉得面子有些挂不住,毕竟连他都没看好江明冲能全身而退,不想自己这个女婿居然能立下奇功。
  恰在此时,又有传令兵进入帅府奏报:“报——城外吐蕃兵马开始撤退。”
  白启元行礼:“节帅,眼下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时机。请您下令出兵吧。”
  王昱道:“众将听令……吐蕃被我先锋兵马所败,军心大乱,我军立即出击,务求一击得胜!”
  众将刚从之前的挫败中走出,闻言精神振奋,一齐领命:“得令。”
  ……
  ……
  江明冲绕道敌后取得一场辉煌的胜利,吐蕃中军不战自乱,选择退兵,王昱立时出兵,于当日取得金川大捷。
  这里说明一下,金川就是后世的大渡河,通往会野的河流叫做会野河,江明冲取得的胜利,便是在会野河南岸山谷取得。
  前后两役,唐军斩杀吐蕃人马超过一万,将吐蕃大军彻底驱出金川两岸,退往西边的会野城,凭城死守。
  捷报于三日内传到成都。
  王籍亲自到工坊向杨云报喜,却被告知杨云不在。
  “我大唐兵马全靠真人的火符咒才取得辉煌的胜利,为何高人会不在工坊?”王籍对着韩青烈大发雷霆。
  韩青烈既惊且喜还很害怕,道:“公子莫要怪罪,前几日工坊缺少原材料,并未开工,所以真人今日未到工坊应卯,或在府中。”
  王籍道:“之前谁都不认为符咒有大用,现在已证明符咒威力甚大,不抓紧时间生产干什么?你赶紧去节度使衙门申请,把原材料准备齐全……没有足够的符咒供应前线,如何扩大战果?”
  “公子所言甚是,下官这就去办。”
  韩青烈兴高采烈去了。
  王籍匆匆离开,先去官学找,结果没找到人,最后只能去杨云所住小院,进去便发现不对头,前院摆着很多瓶瓶罐罐,后院天井里居然垒了个很大的灶台,灶上和顶部放着两口大铁锅,中间用木甑相连。
  杨云正在灶台旁,优哉游哉地拿着本书看。
  “高人,您这是作何?”王籍迫不及待问道。
  杨云瞥了王籍一眼,没有回答。
  王籍略一思索,笑着说道:“高人一定是在炼丹,在下听说修道之人都会炼丹,但……丹炉多为铜铁铸造,您这木甑……”
  杨云仍旧不答,问道:“你来作何?”
  王籍这才想起前来的目的,赶紧道:“这不前线取得金川大捷,靠高人您制造的符咒,我大唐兵马取得胜利,不仅顺利击退吐蕃人,还一举把战线推进到会野城下……高人不愧是高人。”
  “哦。”
  杨云轻描淡写地点了点头。
  王籍惊愕不已,随即越发佩服:“高人不为所动,想来早就算到此战会以胜利收场?高人果真高明啊!”
  此时王籍已把杨云奉为神明,心中不自觉将杨云神化,恐怕连杨云放个屁都认为是香的。
  王籍道:“高人炼丹不用急于一时,此时前线战事尚未结束,且节帅有意趁机收服会野城,需要您大批制造火符咒呢。”
  杨云道:“就算要造,也得给人喘口气不是……目前原材料尚未齐备,是否需要一两日筹备呢?”
  “这……这是自然。”
  王籍搓着手道,“高人您真是见地不凡,等节帅回来后我必定大力推荐,回头再给高人送来犒赏。”
  杨云摇头:“火符咒我会尽可能多造一些,但我早就说过,我在益州待的时间不会太长,等差事完成便往洛阳,完成家师嘱托。”
第五十五章
谈崩(求收藏、推荐)
  金川大捷的消息,传到成都当日便街知巷闻。
  当天杨云还在家里继续改良蒸酒,这边又有人来访,却是成都县县令崔荣通等人。
  崔荣通听说因世外高人制造的火符咒,唐军取得歼敌过万的金川大捷,趁着杨云尚未被王昱器重前,去工坊打听到杨云的住址,带了十几个衙差,抬了大箱小箱的东西来给杨云送礼。
  崔荣通三十岁上下,头戴乌笼方纱帽,脚穿六合乌皮靴,颌下长须,鼻直口阔,长相富态,说话带着一口浓重的蜀地口音。
  “……在下乃眉州彭山人氏,靠祖萌得一官半职,听说道长来成都,为朝廷造仙符,本该早些前来拜访,只是公务缠身,实在是抽不开身,略备薄礼还望笑纳。”
  崔荣通客客气气地对杨云道。
  杨云一听崔荣通的说辞,便知此人是世家门阀出身,靠关系在朝中当官,所求根本不是为了发财,而是广结善缘累积名声,希望在仕途上有所建树。
  这种人做官就是为了上位,有时候为了攀关系,不惜做那散财童子。
  就像杨云跟崔荣通之间,本无瓜葛,而崔荣通知道杨云的本事后,立即前来送礼,就是在赌他未来会飞黄腾达。
  杨云笑道:“崔县令客气了,我不过是受王节度使征调,到成都为朝廷做点事,等任务完成便会离开。”
  崔荣通笑着点头:“道长乃世外高人,节帅请您来主持仙符工坊,正是人尽其才,在下听说青羊宫的仙长请您过去……大概要商讨修道要领。这不,在下跟青羊宫宫主有几分交情,不如回头一同前去拜访?”
  杨云想起之前青羊宫的人来请他,他找理由推搪过去了。
  当时他奉调成都,王昱领兵出征,他制造的火药没得到特别重视,以为这件事就此拖延过去了。
  但现在他制造的火药在金川大捷中出尽风头,他知道再难避开青羊宫等地方道家势力的纠缠。
  杨云心想:“之前青羊宫的人邀请我不得,肯定已有对付我的预案,但现在听闻我制造的符咒大发神威,忌惮之下想探寻究竟,于是便改弦易辙。如今连成都县的县令都出面了,看来我非要跟青羊宫的那群道士见上一面不可。”
  杨云笑着说道:“此事回头再议。”
  崔荣通赶紧道:“不急不急,您的差事要紧,等哪天有空了,只需一纸书函递到县衙便可。在下不多打扰,这就告辞。”说完带着人风风火火离开。
  等崔荣通走后,安伦一溜小跑过去,看过箱子里的东西,道:“这次的东西挺多,但都是陶瓷、茶叶、布帛之类,不怎么值钱。”
  杨云道:“不管值不值钱,都属于正常的礼尚往来……安伦,你估个价,然后记录下来。崔县令送我礼物,是想从我这里得到回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回头看看怎么回报这个人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