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453

  这些衙差本来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的中下层皂隶。
  大唐的衙差地位着实不高,作为“下九流”的一员,更是有着“不良人”的称呼,因为其来历多为有劣迹的街头混混、地痞流氓,这些家伙别的不行,消息比谁都灵通,认识的三教九流也比谁都多。
  有什么比让熟悉作案手法的人,去管束作案的人,更好的招数呢?
  官府将这些人招安,也有将“不良人”抓在手中,让不安定份子变成安定份子的意思。既能管住这些不良分子,还能让他们帮官府办事,简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说铃续云,缉事番役,在唐称为不良人,有不良帅主之,即汉之大谁何也,立名甚奇”。
  比如这衙差领班,比较正式的说法就叫“不良帅”,平日看起来风光,但只要上官不高兴,随时都会被拉下去打得皮开肉绽,还不敢伸冤抱屈。
  眼见对方提着的都是明晃晃的宝剑,身材魁梧,训练有素,俨然是军人做派,那衙差领班唾沫往下咽,强装镇定:“我们有点私事,想要跟这位小兄弟谈谈,识相的让开。报上家门,以后再找你们算账。”
  王籍不屑地道:“算账?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瞧你们这身黑皮,应该是成都县衙的小役,居然有胆子让本公子报家门?就算你们县令来了,本公子也不放在眼里。”
  衙差们脸色大变,心里都在想,这位爷好大的口气,一看就非善茬,莫不是哪家权贵的公子哥?
  今天的王籍穿着一身崭新的白色武士服,头戴纱帽、腰束革带,脚蹬乌皮靴,显得神采飞扬。先前没注意看,此时再一仔细端详,发现武士服乃是上好的锦缎制成,价值不菲,说明其家庭很不简单,一时间一帮衙差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收场。
  杨云作为当事人,淡淡地笑了笑,他可没打算跟眼前这帮衙差一般见识,上前道:“几位看着面善,可是最近照过面?前日里,成都县的崔县令曾到过我那里拜访,还送了一点东西,你们中间是否有人适逢其会?”
  衙差领班听了,一惊不老小,虽然他们不是每个人都去杨云那里送过礼,但也听说过此事,衙差领班凑上前仔细辨认一下,突然将刀收起,换上恭敬之色,抱拳道:“这位就是制仙符退敌的小仙长吧?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前日在下的确跟随县令抬礼物到您府上……眼前这事纯属误会,都是被奸佞小人挑唆,您老千万别见怪。”
  说着一众衙差赶紧把兵刃收起,冲着杨云点头哈腰。
  奇叔的儿子怎么都不会想到,眼前的少年居然跟官府中人有来往,一看情形不对便准备开溜,没等他走出两步,已被王籍的侍卫给擒了回来。
  王籍火冒三丈,怒不可遏:“怎么个意思?误会?唐突高人你们来一句误会就想息事宁人?今天这事,就算高人肯作罢,本公子也绝不会善罢甘休!走,带着这些不开眼的家伙,本公子要跟那糊涂县令见见,找他好好理论理论。”
  衙差这下都慌了手脚。
  那衙差领班就差给杨云跪下了,哭丧着脸道:“道长,还有这位公子爷,小人实在是有眼无珠,跟县令半点关系都无,小人这就把挑唆之人拿回去好好审问,看看是否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就当是恶狗挡了道……两位请。”
第五十七章
不计前嫌(求收藏!)
  衙差对杨云和王籍不断赔礼道歉,王籍这才稍微平息怒火,本来以他的性格,非要追究到底。
  “成都作为剑南道首善之地,竟然也有如此恶吏。”
  王籍送杨云到家门口后,脸色仍旧很难看,“这群人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他们下次还是会蹬鼻子上脸……我回去就让人去成都县衙申饬整顿一番,免得他们再来打扰高人。”
  杨云道:“不用了。”
  王籍态度却很坚决:“现在高人正在为节帅做事,他们不给你面子,就是不给节帅面子,就算不打他们的板子,至少也要下一道公函,好好训斥一番,让他们长点儿记性,不至于那么快便忘记这次教训。”
  杨云没有再跟王籍争论。
  到了自家门口,杨云没有邀请王籍入内的意思,毕竟后院此刻还在蒸酒,这属于“商业机密”,他不想让王籍知道。
  ……
  ……
  翌日一早,杨云准备去文翁坊的益州官学露个面,来到成都后他只是去官学报了个到便再没去过。
  起床后他把酿好的酒装进大坛子,放在院中,对于成品酒的效果始终不是那么满意。
  “酒的纯度是够了,但香气却不够浓郁,需要添加些香料,这就涉及到调酒的工作……难道要加一些花瓣进去?或者到市集去找一些可以让酒味变得更醇香浓郁的香料?”
  杨云对于调制高浓度酒仍旧不是很有心得,这可以慢慢研究,但他却迫不及待想把高浓度酒推向市场。
  “如今跟那食肆闹掰了,怎么推广高度酒,尽快打开销路也存在问题。”
  杨云准备从官学回来后继续调酒,没等他出门,安伦过来道:“师父,门口有人跪着,是个小姑娘,哭个不停。”
  “哦?”
  杨云很好奇,跟随安伦一起出门,却见门前跪着个十四五岁钗荆裙布的小姑娘,正嘤嘤哭啼,那梨花带雨娇楚可怜的模样,让人心里一阵酸楚。
  杨云不认得这女孩,上前问道:“姑娘在此作何?”
  少女抬头见是杨云,连忙向杨云磕头:“善人,您老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父兄无意得罪,他们现在被官府的人拿走,望善人您能放过他们。”
  杨云这才知道是食肆掌柜奇叔的女儿前来求救。
  之前衙差吃了那么大的瘪,当然气不过,把奇叔跟他那惹事生非的儿子给抓回成都县衙并不出奇。
  以杨云想来,那些衙差不会对父子俩客气,无端招惹来硬茬,节度使衙门还特意派人送去训斥的公函,县令崔荣通对他们撒了多大的火,他们便会加倍施加在这对父子身上。
  一通皮肉之苦是免不了。
  杨云语气转冷:“我好心好意给你们酒卖,你们不想合作也就罢了,居然想通过官府中人施加压力……幸好我在官府那边有几分薄面,不然的话现在被关进大牢里的人便是我了吧?”
  少女听出杨云言语间的恼恨,啜泣着磕头:“父兄并不想劳动官差,乃是官差上门,逼迫我们交出酒,兄长才说鄙店只是代卖酒水……兄长乃无心之失,善人您若不出面,只怕父兄在牢里熬不住,他们本身也未犯王法……呜呜呜……”
  说到最后,少女口齿不清,只知道哭。
  本来杨云打定心思不管这事,但听女孩哭得伤心,再硬的心肠也不由软了下来,再者他也的确不想赶尽杀绝。
  杨云心想:“说到底这场是非还是因我而起,若我不找他们合作,就没这么多事了,说起来他们是承受了无妄之灾。”
  杨云板着脸,冷声道:“我本跟你们无冤无仇,既然你登门认错,我不再追究。我这便去官府一趟,至于官府是否会给我面子,另当别论。”
  “多谢善人开恩,善人大恩大德,我全家必定粉身碎骨相报。”女孩喜极而泣,不断磕头,声声作响。
  ……
  ……
  杨云带着安伦和女孩一起到了成都县衙。
  成都县作为附郭两县之一,县衙显得很不起眼,低矮的门口竟然连个匾额都没有,只有两名衙差当值站班,听说杨云前来,衙差吓得赶紧前去通传,县令崔荣通鞋都没穿,光着脚一路小跑出迎。
  “仙长大驾光临,本官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崔荣通上来就向杨云行礼,俨然下属见了上级。
  安伦并不觉得怎样,却把那女孩吓得不轻。
  堂堂县令见了杨云都要行礼,已不是门口值守的衙差对杨云客气那么简单,少女终于知道为何自家父兄会被抓进县衙,分明是惹了开罪不起的人物。
  杨云笑了笑,道:“前日崔县令送来厚礼,未及回访,今日特地登门拜谢。”
  崔荣通一脸荣幸之至的神色,笑道:“怎么好劳烦仙师亲临?不过是一点薄礼……仙长里面请,快奉上好茶,再准备酒宴,本官定好生款待。”
  杨云道:“崔县令不必麻烦,在下不过是来拜访一下,讨杯茶喝便可。”
  “哈哈,仙长里边请。”
  崔荣通也知道这不是吃饭的时候,日头未上三竿,直接说要摆宴席还是显得有点夸张。
  到了衙门后堂,杨云跟崔荣通临窗席地对案而坐,安伦和那女孩只能站在身后,下人把茗茶奉上,很快房间内便茶香袅袅。
  崔荣通面带歉意,道:“本官听闻昨日衙门里有几个不开眼的家伙,半路骚扰仙长,本官已将他们严词教训,未唐突到仙长您吧?”
  崔荣通再犯浑,也知杨云来者不善,很可能是来兴师问罪,所以一开始他的语气便恭维中带着客气,现在更是主动认错。
  杨云笑道:“只是一点误会,不打紧。”
  崔荣通松了口气,道:“就怕仙长见怪,也是本官驭下无方……听说昨日有一位姓王的公子跟仙长同行,可是节帅府上的三公子?仙长请见谅,本官也是偶然听闻,说是节帅府的三公子跟您相交莫逆……”
  杨云道:“崔县令消息倒是挺灵通。”
  崔荣通吸了口凉气,心里暗自打鼓,他终于知道为何事情一发生,节度使衙门就派人发来公函喝斥。
  感情得罪了节度使王昱的嫡子王籍,还有王籍的朋友。
  “这群不开眼的家伙,真该把他们的腿打折了……这不是给本官惹事吗?”崔荣通非常懊恼,当下就想把几个差役叫来痛打一顿,避免影响他的官途。
  杨云摇头:“既是误会,事后也都澄清了,此事便作罢。我此番前来,其实是想为昨日被县衙所拿之人求情,望崔县令既往不咎,将涉事父子给放了。”
  “啊?”
  崔荣通始料未及,大惑不解地问道,“有这回事?那父子……”言语间竟有问询之意,显然捉拿奇叔父子并非崔荣通亲自下令,或许他知晓却故意装作不知。
  旁边有属官过来在他耳边低语两句,崔荣通一脸释然,道:“原来是有小人挑唆,量这些兔崽子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唐突仙长,人拿了好,确实应该给他们一点教训。”
  杨云道:“他们也是无心之失……我本修道之人,不想在凡俗招惹太多是非,所以特地来请崔县令,希望可以既往不咎。”
  崔荣通道:“哎呀,仙长可真是虚怀若谷……这父子二人开罪您,您还如此仗义,真乃高人也……既然仙长开口了,本官怎好拒绝?来人,把那对父子提来。”
  崔荣通下令,不多时奇叔父子二人便被押送到县衙后堂门口。
  父子俩皆披头散发,脸上有淤青,显然在牢房内遭到衙差拳脚相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