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453

  “不为别的,就为他们烧得那一手好菜!”
  杨云笑着应了一句,又道:“再者说了,得饶人处且饶人,我做这买卖不能自己出面,必须找个行家里手出面维持……不找他们找谁?”
  自己挂了个仙师的招牌,不可能亲自出面开饭馆。这时代要找个合适的大厨不那么容易,奇叔做菜很有一套,烧菜和腌卤都是一绝,稍加点拨还可以学会直至宋元时期才流行开的炒菜,雇佣这一家子乃最佳选择。
  关键是他已立威,这家人知道他跟官府有关系,肯定不敢玩猫腻,这比随便在外面找人更有把握。
  “为什么要开馆子呢?”
  安伦支着头,一脸疑惑,大眼睛一眨一眨的,非常可爱。
  杨云食指在安伦头上弹了一下,道:“你这小脑袋瓜可真笨,不开馆子我们酿出的酒卖给谁?这么好的酒如果只等人来沽,便宜不是全让人给占了?我们要做就做产销一条龙,把所有环节的钱都赚了。”
  三个女孩听得云里雾里,不过从她们看过来的小眼神中,杨云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崇拜,心里不由一阵飘飘然。
  ……
  ……
  说做就做,而且要做到最好。
  杨云留意到乐言坊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交汇处,有个不错的二层小楼,算是乐言坊中心位置最显眼的建筑,但不知为何一直闲置,或许是都觉得租这样的楼做小买卖,投入太大,容易亏本。
  但杨云就是舍得投资。
  找来之前的牙子跟房东谈了价格,杨云发现并不贵,以他的本钱完全可以买下小楼,但想想还是作罢。
  “手里这笔钱,确实可以在成都安家落户,如果我想在大唐过随遇而安的生活,这倒是个不错的选择,终归安史之乱,不伤蜀地分毫,以后成都会越来越繁华……但我乃未来的国舅爷,岂能窝在这样的小地方?”
  铺子谈妥,接下来就是找人装饰。
  杨云不打算久拖,准备简单收拾过便开张。
  此时奇叔父子找上门来,同时过来的还有那少女。
  二楼楼梯口,临窗的位置。
  杨云坐在从北曲家中拿来的木椅上,父子三人站在那儿聆听教诲。
  杨云道:“这工钱呢,按人头算,一人一月四十文,有问题吗?”
  父子三人都有些惊讶。
  这年头雇工人直接给铜钱的不多,开元通宝在这时代购买力很强,大唐再繁盛,市面上的买卖半数以上都是以物换物。
  而杨云开出的工钱,竟然比他们以前每月劳心劳力经营赚的还要多。
  更不用承担任何风险!
  奇叔有些激动地问道:“东家的意思是……一月八十文?”
  杨云看了眼少女:“你们一家不是三口人么?你闺女也算。哦对了,之前你们的伙计也可以请过来,但他那边我一月只开三十文,看他做事是否勤快。”
  奇叔老实巴交道:“东家,不是小老儿泼冷水,您这么做买卖……不怕亏本?乐言坊虽然繁华,但也只是成都一百二十坊之一,还不比富春坊、锦官坊、碧鸡坊那般富户云集,购买力有限,以前也有人租这栋楼做食肆……只支撑三个月就做不下去了,欠了一屁股钱,最后在楼里上吊自杀了……这小楼因为不吉利,一直租不出去。”
  杨云这才知道为何这栋楼地理位置如此优越,却一直空在那儿,当即笑道:“买卖是我的,不用你们考虑盈亏问题,如果亏钱我会及时止损,反正你们给我做事,不拖欠你们工钱,剩下以后再说。”
  “好,好。”
  奇叔也不跟他儿子商议了,直接答应下来。
  杨云所开条件,远远超出他们一家人的预期,可以让他们抛下所有顾虑。
  杨云道:“买卖开张宜早不宜迟,三天后开业……我准备玩点不一定的东西。”
  杨云要怎样造成“轰动效应”,广而告之,就不是奇叔一家人能理解的了。
  杨云心想:“当初在什邡制造出火药的时候,我就想过搞鞭炮,现在自己的买卖开张,何不趁机推出来?这可是鞭炮首秀,肯定具有非同凡响的推广效果,到时候不用宣传,全城人都知道有这么个新铺子……”
第六十章
强人所难
  新店新气象!
  这个酒肆杨云不准备采取这个时代流行的席地而坐分别进餐的方式,而是推出桌椅板凳,一家人或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聚餐,不用盘膝或者跪坐那么辛苦。
  底楼的大堂采取八仙桌加四根长条凳,尽可能多地安排位置,二楼则隔成一个个雅间,雅间里布置圆桌和靠背椅,方便兜里有点钱喜欢显摆的顾客进餐。
  杨云找来木匠,让他们加班加点做,尽快赶制出领先这个时代的家具。
  回到工坊,杨云开始制作鞭炮。
  其实鞭炮的原理并不复杂,只需要完成密封的过程,外面包裹纸张便可。
  杨云小时候曾拆过鞭炮,对于卷鞭炮还有如何用泥浆密封颇有心得,上次在什邡县城他便制作过“二踢脚”,用来作为开战的信号,二踢脚可比普通鞭炮复杂多了,因此他不怎么费力便把鞭炮做了出来。
  “道长,这是何等神物?”
  杨云正准备在工坊后院的空地试验鞭炮,韩青烈笑呵呵出现在他身后。
  杨云放下准备点鞭炮的火折子,侧过头回答:“符咒的应用千变万化,这种火鞭就是其中之一,可以在节庆以及红白喜事时燃放,驱邪避凶,遇难成祥,作为修道之人,当掌握其中奥妙……韩支使有事吗?”
  韩青烈笑道:“工坊门口有位青羊宫的仙长,说是前来拜见,这是拜帖。”
  杨云好心情顿时消失大半,暗忖:“一直想避开青羊宫的人,现在人家又一次找上门来,执礼甚恭,我这是避无可避啊。”
  “有请。”杨云道。
  ……
  ……
  杨云回到工坊,在专门待客的花厅见到青羊宫使者。
  来人四十岁上下,一张脸很白净,没有蓄胡须,两耳间可见白色鬓发,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这次来的人一看就很有气势,对方穿着整洁的道袍,旁边四名道童怀抱拂尘、法剑等物,这隆重的模样不由让杨云想起初见青鹤时的场景。
  杨云心想:“是不是这年头稍微有些名望的道士,都喜欢摆排场?”
  那中年道士右手接过道童递来的拂尘,轻轻在空中一扬,架到左臂臂弯处,和颜悦色地道:“无量天尊,贫道乃青羊肆法凌。”
  杨云则没那么多讲究,道:“在下乃武尊真人座下弟子,俗名杨云。”
  法凌好奇地问道:“小道友莫不是没有道号?却不知在哪座仙山清修?”
  杨云道:“师尊并未赐予道号,素以俗名相称,至于山门……家师云游四海,居无定所,并无拘泥。”
  “哦,原来如此。”法凌释然。
  这时代修道路子杂得很,既有像青羊宫这样有着悠久传承的“名门正派”,也有不拘于山门修炼的“野路子”,不能说“野路子”便一定不行,相反大唐至今成名或者得势的道士,以“野路子”居多。
  行内都很清楚,修道多用障眼法,组团忽悠的情况屡见不鲜,成功则功成名就,失败也不过暂时蛰伏,等风头过了再出来骗人……之前的青鹤便属于“野路子”。
  杨云问道:“不知法凌道长前来,有何事?”
  法凌冲着杨云笑了笑,眼睛里多了丝精芒,道:“为庆贺王节帅统兵获得西川大捷,青羊宫准备召集剑南道八宫十六门六十四山的修道人士一起举行法会……贫道特来送邀请函。”
  杨云闻言皱眉。
  站在旁边恭听的韩青烈面露兴奋之色,赞叹道:“如此多高人驾临成都,真可算得上是道家盛会。”
  法凌拿出请柬便要递过来,杨云没接,摇头道:“在下事务繁忙,怕是没时间参加这次法会。”
  法凌面带看穿一切的灿烂笑容,好像早就料到杨云会如此说,继续心平气和地道:“这邀请并不单纯是请道友你,同时还请尊师一同参与此次盛会,其实算是给令师的一份邀请函。”
  杨云接过一看,果然是邀请他师傅武尊真人与会的请柬。
  杨云心道:“青羊宫这帮人老谋深算,他们知道邀请我,我很容易以公务繁忙为由拒绝,同时又觉得只上门请我一人显得太具有针对性,便把目标放到我名义上的师傅上,这时代的人尊师重道,作为弟子我不可能代替师傅做决定……青羊宫举办这个法会,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杨云道:“师尊云游四海,居无定所,怕是不易找寻。”
  法凌笑呵呵道:“这个无妨,青羊宫会遍传剑南道各处山门,令其帮忙通传,务必让令师得知此消息,相信他得消息后会往益州来,法会定于一个半月后举行,时间完全来得及,只要他在蜀地,便有足够的时间参加。”
  看到法凌自信满满的样子,杨云心里很不屑。
  你们自以为神通广大,甚至可以号令整个剑南道所有道门,但一个压根儿就不存在的人你们怎么可能找得到?
  “再者。”
  法凌板起脸来,用威胁的口吻道,“此番举行法会,一方面是庆贺朝廷兵马在金川地区取得一场辉煌胜利,另一方面则是为下一步攻取会野城祈福……法会举行时,节帅会亲临,若令师明知关系重大却不现身,一来是不给剑南道各山门道友面子,再就是不愿为节帅分忧,居心叵测啊。”
  法凌随即一笑,改换脸色道:“不过相信令师通情达理,忠于朝廷,此等为国为民的盛会,他必不会缺席。”
  恩威并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