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杨国舅(校对)第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453

  “他倒是什么都敢说。”
  杨云没好气地道,“既然你已知悉情况,也该知道他的债跟我没关系,别想让我替他还钱,而且只要我不爽,随时都可能揭穿他的身份,让他在剑南道混不下去,如此你们的债也就难讨到了。”
  贾贵连忙摆手:“高人您可别如此,您既然都成全他了,不如成全到底,您老吃肉我们跟着喝口汤也成啊,总归不能把事情做绝了。”
  杨云早就料到贾贵不敢拆穿松梅的身份。
  明知揭穿会鱼死网破,没人会放着眼前的利益不要,觊觎虚无缥缈的东西。若真撕破脸了,那定是某方撕毁了契约。
  杨云道:“明日他就跟着节帅出征,你有何打算?”
  贾贵笑道:“我们自然也会跟着,这里人生地不熟,留下来只会坐吃山空。不过您老请放宽心,我们帮您盯着,不会让他乱来的。”
  “嗯。”
  杨云并未拿出什么好处给贾贵,转身折返回院中,扔下一句话,“记住了,只有他混得好,你们以后才能跟着沾光,谁要拆穿他的身份,就是你们共同的敌人,千万别乱了章法。”
  贾贵朝杨云行礼:“高人提点的是,我们把他当财神爷一样供着,谁想动他,就是动我们共同的钱袋子,非弄死不可。不过他是财神爷,您老就是玉皇大帝,总归你最大!有事尽管吩咐……”
  ……
  ……
  松梅随军,百般不情愿,却身不由己,这天黄昏时分,他和一帮弟子被节度使府派来的侍卫“请”去了城西校场,准备次日一早出发。
  杨云没去送行,也不打算翌日一早去校场践行。
  当晚王籍本想邀请杨云去参加雅会,被杨云婉拒,他到酒楼处理了一下账务,正要回家,却在半路被人截住。
  刘清媛带着十多名随从,挡住杨云去路,一脸气恼之色。
  今天刘清媛穿着一身白色的武士服,头发简单地扎成马尾,脸上薄施粉黛,短襟上衣,下面是肥大灯笼裤脚,显得精干简练,英气勃勃。至于她带的随从,靠前的是两名一身劲装的丫鬟,后面则是黑压压一拨短打小厮,俨然是上门挑衅来的。
  “说好了卖酸汤给我,这才几天工夫就反悔了?我没给够你钱?”刘清媛叉着腰叱问。
  杨云道:“这已经是七月,很快就是中元节,夏天很快就要过去,为何还要弄酸汤?再者你以为要在夏天造冰,是简单的事?冰用完了!”
  刘清媛不知道冰是怎么造出来的,只当是杨云用“法力”造冰,对身体损耗太大,又或者是去年冬天从成都西部的雪山里挖来放入地窖库存的冰块已告罄,当下不满地说道:“就算你造不出冰来,普通的酸汤也可以啊,本小姐在家中请闺中好友做客,跟她们夸下海口说随时都能弄到酸汤,这才几天就断供了,不是让我沦为笑柄吗?你分明是言而无信!”
  “呵呵。”
  杨云看刘清媛生气的样子,耸肩笑了笑。
  刘清媛一看越发气恼了。
  “认认真真跟你谈事,笑什么笑?”刘清媛气鼓鼓地问道。
  杨云笑道:“若是我把制作酸汤的秘方教给你,你觉得如何?”
  “当……当真?”
  刘清媛脸上的怒气顿时消失不见,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吐气如兰,脸颊潮红,神情非常激动,好像有了配方,能随时随地喝到可口的酸汤就是她人生的最高目标。
  杨云道:“我的秘方,千金不换,若是你有东西能跟我交换,我就给你,若不然……”
  “什么?给钱都不行?岂有此理!”刘清媛急了。
  杨云说了给秘方,却不收钱,要她拿东西交换,刘清媛实在想不到有什么能换到在成都世家大族小姐闺蜜圈里最流行的酸汤秘方。
  杨云道:“想必你也看到了,天下间只有我有秘方,拿出来卖了一个夏天,赚了个盆满钵满,若把秘方给你,我就不做这买卖了,在这益州之地会调制酸汤的就只有你一个,你想拿来做营生,或是自己享用,全凭你的喜好。”
  “果真只有你一人知晓?”
  刘清媛刚才还很生气,但想到酸梅汤的美味,再回忆自己之前每次拿出来请客,那些闺中姐妹欣然向往的模样,心中那得意自豪……
  “独此一家。”杨云笃定地道。
  刘清媛道:“那好,你开条件吧,只要我能拿出来,定答应你。”
  杨云不想跟刘清媛过多纠缠,总归他马上就要离开成都,就算把酸梅汤的秘方送出去也没什么大不了,这东西其实很容易被人研究出来,不过是用乌梅和糖一起煮,这跟蒸酒、火药秘方大不相同。
  杨云凑过去,在刘清媛耳边低声说了一番话,刘清媛听到后俏脸马上红了。
  “你……无礼。”刘清媛娇叱道。
  杨云笑道:“我的秘方只赠红粉佳人,花前月下一起品茗赏月,何等快哉?若小姐觉得我无礼,就当我没提吧。”
  杨云有意刁难一下刘清媛。
  就在他准备抽身离开时,刘清媛突然道:“好,你的条件我应允了,今晚二更时分,城西别院,我请你赏花品月。”
  “啊?”
  杨云没料到刘清媛居然会答应。
  刘清媛道:“是你自己提出来的条件,要是再爽约的话,你不是男人!”
  ……
  ……
  刘清媛对酸梅汤配方的热衷程度,大大超出杨云的预期。
  这让杨云觉得“有机可趁”,本来不是很成熟的计划,开始付诸实施。
  跟刘清媛约好夜会的地点,杨云拱手作别,回到家中,跟家里几个小萝莉交待一番。
  “师父,什么叫跑路啊?”
  等杨云把话说完,几个女孩都不解地望向他。
  杨云道:“跑路的意思,就是收拾好东西,前往他处,大概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暂时离开成都,到新地方生活。”
  “哦。”
  因为杨云早前已说过要搬家的事,安伦、雅柔和雅清三姐妹对此并无异议,她们的心思就是杨云到哪儿她们跟到哪儿。
  乙丹却带着不舍地说道:“成都是我长这么大见过的最繁华的地方,而且……这里离家近,我们不走……行吗?”
  显然乙丹舍不得离开亲人,她跟杨云认识时间不长,平日吃得再好,杨云给她再多的尊重,心目中的地位也不能跟照顾她多年的松梅夫妇相比。
  现在松梅夫妇都在成都,她自然希望不走。
  杨云道:“现在一切安好,不过之后好不好就难说了……你叔叔婶婶跟随王节度使出征,可战场上的事谁能预料到?若前线兵败,我们想走都走不了。”
  乙丹螓首微颔,没有出言反驳,但杨云依然看出她眼中对家乡浓浓的眷恋。
  杨云叹了口气,道:“现在不是商议的时候,总归你们要听我的,今晚我不在家,你们先搬到东门那边的客栈住,马车已备好,我们随时都可以离开!”
第一〇三章
不同的前途
  杨云估摸王昱不会轻易放他走,他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到王籍身上。
  以王籍对他的推崇和重视程度,不可能不让他留下来辅佐王昱,打仗不离父子兵,儿子肯定偏向老子,最初杨云还寄希望于王籍能“网开一面”,但现在看来,只有另外想办法才能安然离开成都。
  傍晚时杨云带着四个女孩到神仙楼吃饭,王籍又来了。
  王籍本来正在参加雅会,得知松梅翌日要跟王昱一道出征,立即放弃吃喝玩乐,来劝说杨云跟松梅一起为国效力。
  “……高人您还是随军好,有您跟尊者双保障,想来攻取会野城不在话下,拿下这颗吐蕃顶在大唐咽喉部位的钉子后,功名利禄唾手可得,仅凭军功就可以直接做官,不比得到乡贡的身份后还要赴京赶考千军万马挤那条独木桥强多了?我大唐许多名将都起于微末,功成名就后显赫一时,青史留名。”
  王籍对杨云急于离开成都一事有所察觉,现在王昱领兵出征,王籍很怕父亲遭遇失败,尽可能地让有能力的人随军。
  如果没有姐姐杨玉环这条线,凭借军功做官未尝不是一条捷径。
  比如安禄山,此时还是草原上一个无业流民,靠偷鸡摸狗维持生计。张守珪出任幽州节度,安禄山偷羊被抓住,张守珪拷问他,准备乱棍打死,紧急时刻高声喊叫:“大夫不欲灭奚、契丹两蕃耶?而杀壮士!”张守珪见他长得白白胖胖,语言豪壮,就放了他。从军后安禄山屡立功勋,张守珪心喜之下把他收为义子,短短七年便做到平卢兵马使,又过两年出任平卢节度使,成为一方诸侯。
  但不是所有人都是安禄山,能遇到张守珪这样胆识谋略过人的上司,虽然跟王昱只是简单照过面,但杨云已确定王昱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从他轻视家道中落的女婿,任用公孙简、青鹤这等庸人便知不是良主。
  杨云微笑着说道:“有家师在军前效力,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难道以家师的神通,还不足以帮到王节度?”
  “这……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王籍道。
  杨云笑了笑:“家师不推荐我随军……你知道我年岁尚小,会野城地处高原,乃穷山恶水之所,灵气缺乏,置身其间会折损修为,你也不愿意看到我打一场仗下来,法力全失吧?所以我还是留守好。”
  “没尊者说的那么玄乎吧?我父亲领军,三番五次去雅州西边的大山作战,也没什么啊,听说偶尔会有头痛、疲倦、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只要好好休息就没什么大碍,高人道行高深,更应该没问题才对。要不……高人跟我一起去见见家父,让家父知道高人的本事?”王籍仍旧不死心地劝说。
  见王籍如此执着,杨云非常失望……王籍现在不但不能帮助他离开成都,反倒成为阻碍,就像狱卒看守犯人一样时刻盯着他,让他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杨云满肚子火气不知向谁撒,见雅柔、乙丹她们吃得差不多了,摆摆手叫她们先回去,然后对王籍道:“君子不强人所难,况且我现在年纪还小,不足以承担大事。”
  王籍很着急,还在琢磨怎么才能劝服杨云。
  杨云不想跟王籍过多纠缠,道:“今夜我还有事,不能在此久留,改日再聊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4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