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将召唤系统(校对)第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354

  原本一百多年前,这片绿洲之上,只有安西城这一个城池,不过如今高昌国为了封锁安西城,在这片绿洲上修建起了六座大型军堡,依靠着这片绿洲复杂的地形,把安西城对外的所有通道,都给封死了,安西城的人,如果想要离开这片绿洲,就必须从这六座大型军堡通过。
  高昌国在这六座大型军堡平时就驻扎了超过十万的军队,都是东方大都督罕尔阿普杜麾下的部队。
  军团长穆台迟勒皱眉问道:“大都督,莫非安西城的晋人还敢走出安西城,对我们的军堡发动进攻?”
  罕尔阿普杜随即说道:“安西城的晋人倒是没有再敢攻击我们的军堡,不过他们一直想打通与外界联系的道路,与晋国的朝廷联系上,这次他们竟然不知道从哪里又探出来了一条通道,根据得到的消息,竟然有一小股晋人,神不知鬼不觉的穿过了六座军堡的封锁,目前本都督正在调集军队,围杀这一小股晋人,绝对不能让他们返回晋国。”
  军团长赛俩木说道:“大都督,安西城不能再留了,我们是不是再组织一次进攻?在我们高昌国的境内,有安西城这个顽疾,有损我们高昌国的国威!”
  罕尔阿普杜叹气说道:“本来本都督准备让哈那提拉木在近期调集至少三十万的军队,把这个在我们高昌国境内一百多年的顽疾拔除,可是现在哈那提拉木却……不过,安西城能在我们高昌国的攻击下坚持了一百多年,也不是那么容易攻克的,等祝其国和须句国的事情平息之后,本都督将会亲自聚集大军,再攻一次安西城。”
  随后罕尔阿普杜挥了挥手,“先不用去理会安西城,现在当务之急是把祝其国和须句国夺回来,把晋国人重新踏入西域的这只脚斩断。”
  军团长阿奈斯这时朗声说道:“大都督放心,别的不敢保证,但是祝其国和须句国,我们一定夺回来!”
第三百一十六章
圣火教的营救队伍
  高昌国的塔拉斯城,不但是东方大都督罕尔阿普杜的都督府所在地,还是圣火教的七大圣地之一。
  在高昌国东方大都督罕尔阿普杜召见三位讨伐军的军团长之时,在塔拉斯城内圣火教的东方教区总部一间书房内,东方教区主教奥斯一脸笑意的对圣火教东南教区的圣女安伊娜和东北教区的圣女拜莱盖丝说道:“这次得谢谢两位圣女伸出援手,从东南教区和东北教区的圣地卫队,带来了一百多名圣火卫士,不然凭借我们东方教区损失惨重的圣地卫队,还真没有把握能救回可怜的阿古依丽。”
  圣火教东南教区的圣女安伊娜娇声说道:“奥斯主教不必客气,阿古依丽与我们亲如姐妹,而且是我们圣火教六位圣女之一,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把阿古依丽救回来。”
  东北教区的圣女拜莱盖丝接着说道:“接到奥斯主教的飞鸽传书之后,我们东北教区的伯哈义主教非常重视,就让我们东北教区圣地卫队的副团长阿兑弗,带领东北教区一半的圣火卫士,赶来塔拉斯城,我是自己强烈要求跟来的,阿古依丽被那些邪恶的晋人抓住了,我不能袖手旁观。”
  圣火教的七大圣地,除了教廷之外,其他六处圣地分别是六个教区的总部,包括东方教区、东南教区、东北教区、南方教区、西方教区和北方教区。
  东方教区主教奥斯犹豫了一下对两位圣女说道:“安伊娜圣女、拜莱盖丝圣女,这次我们圣火教的营救队伍,将与高昌国的讨伐军一起赶往祝其国和须句国,此去不但有数千里之遥,而且必定爆发一场激战,两位圣女不如留在塔拉斯城等待消息,战场毕竟十分危险。”
  安伊娜和拜莱盖丝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安伊娜微笑着说道:“奥斯主教,我已经得知,这次高昌国的讨伐军,集中了高昌国十二万骑兵和十六万步兵,还从几个仆从国抽调了五万骑兵和七万步兵,这样加起来,仅仅战兵就达到四十万,还不算押运粮食的民夫,有这么多军队,高昌国的讨伐军必胜无疑,我们两人不会有危险的。”
  拜莱盖丝接着说道:“我们既然来了,那么就一定要跟着圣火卫士们去救阿古依丽,对了,奥斯主教,这次东方教区还能调动多少圣火卫士?”
  东方教区主教奥斯若有所思的看了看安伊娜和拜莱盖丝说道:“这次我们东方教区的圣地卫队,只能抽调出来三名钻石级的圣火卫士、五名黄金级的圣火卫士、十二名白银级的圣火卫士和二十名青铜级的圣火卫士,这些已经是我们东方教区圣地卫队目前一半的力量了。”
  本来东北教区的圣地卫队,是除去教廷之外,在六个教区里面实力最强的,不过跟在圣女阿古依丽身边以及借给哈那提拉木的圣火卫士,占了差不多东北教区圣地卫队一半的人数。
  安伊娜说道:“这次我们东南教区一共派来了五名钻石级的圣火卫士、七名黄金级的圣火卫士、十四名白银级的圣火卫士和二十四名青铜级的圣火卫士,加起来五十名圣火卫士。”
  拜莱盖丝跟着说道:“我们东北教区派来了五名钻石级的圣火卫士、九名黄金级的圣火卫士、十六名白银级的圣火卫士和三十名青铜级的圣火卫士,一共六十名圣火卫士。”
  东方教区主教奥斯点了点头说道:“加起来这支营救队伍就能有一百五十名圣火卫士了,既然安伊娜圣女、拜莱盖丝圣女,非要亲自带队,那么这支营救队伍就交给两位圣女负责了,务必要把可怜的阿古依丽救出来。”
  安伊娜和拜莱盖丝随后离开了主教奥斯的书房,一起来到安伊娜所临时居住的房间,两女把房门关上,拜莱盖丝就一脸担心地说道:“安伊娜,奥斯主教一定想到了阿古依丽失身的事情,如果阿古依丽真的失去了贞操,那么我们必须在救出阿古依丽之后,让她逃走,不然她就会被剥光衣服,绑在铜柱上活活烧死的!”
  安伊娜苦笑了一下,叹气说道:“阿古依丽的美丽不比我们两人差,你想一想平时那些男人看我们的眼神,现在阿古依丽落到了那个晋国太守的手里,我不认为阿古依丽还能保住她的贞操,说实话我其实不想把阿古依丽救出来,也许救出来之后,她将会遭受更加可怕的命运,可惜这不是我能决定的事情。”
  拜莱盖丝忧心忡忡地说道:“安伊娜,那可怎么办?我们不能看着阿古依丽活活被烧死!”
  安伊娜说道:“所以我们才必须亲自跟着营救队伍,只有这样也许还能给阿古依丽留下一丝生机。”
  东方教区主教奥斯在两位圣女离开了书房之后,就让人把东方教区的哲娜妮长老找了过来,很快一位绝色美女来到了书房。
  主教奥斯沉声对哲娜妮长老说道:“哲娜妮,想必你也知道了现任圣女阿古依丽出事了?”
  “主教阁下,这件事情我已经知道了。”
  “我们圣火教东方教区、东南教区和东北教区,将会派遣一支联合的营救队伍,去祝其国和须句国营救阿古依丽,这支营救队伍里面的圣火卫士达到了一百五十人,同时东南教区的圣女安伊娜和东北教区的圣女拜莱盖丝也将一起去,我希望你也加入这支营救队伍。”
  “主教阁下,我可不会什么武艺。”
  “我让你加入这支营救队伍,是为了维护我们东方教区圣女的名声,哲娜妮,你作为上一任的圣女,这件事情只有交给你,我才能放心!”
  “哦,主教阁下的意思是?”
  “如果阿古依丽失去了贞操,那么我不希望她活着回到塔拉斯城,当然也不允许她逃走,我们必须给教徒们一个交待,我会让我们东方教区圣地卫队的拉希德团长配合你,一个为了保护贞操而自杀的圣女,才是我们圣火教需要的。”
  “唉——那好吧!为了维护我们东方教区圣女的名声,我愿意加入这支营救队伍。”
第三百一十七章
让人无语的朝廷重臣
  大晋426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的一大早上,在苍龙城皇宫太源殿内的早朝刚刚开始,大晋天子刘恒坐在皇帝宝座之上打着哈欠,看着大殿两边上百名大晋朝廷的高官,而周太后则坐在了刘恒的身后,并用一个帘子隔开。
  站在刘恒前面的一位太监,用公鸭嗓一样的声音高声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兵部太尉窦岩突然出列朗声说道:“启禀太后、皇上,黔州传来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黔州玳安郡太守、游击将军刘基,擅自对西域的高昌国开启战端,如今已经攻占了高昌国的两个附属国祝其国和须句国,臣认为刘基这种蔑视朝廷的行为必须进行严惩,不然各地官员纷纷效仿刘基,那么我们大晋可就乱套了!”
  紧接着吏部太尉杨仲也出列说道:“臣附议,黔州玳安郡太守、游击将军刘基简直是胆大妄为,要知道高昌国可是西域四大强国之一,不但本身拥兵数百万,还可以调动数十个属国的数百万兵马,刘基私自出兵西域,等于给我们大晋招惹了一个强敌啊!”
  “臣附议!”“臣附议!”……
  兵部太尉窦岩和吏部太尉杨仲说完,数十位大臣纷纷出列,都希望朝廷对刘基进行严惩。
  大晋天子刘恒昨夜并没有睡好,他昨天接到了黔州州牧刘崇的密报,而这封密报的上面,详细介绍了刘基在击败了一支契丹大军之后,出兵西域的前因后果,并且附上了刘基攻占祝其国和须句国的经过。
  刘恒看完了这封密报,心情久久不能平息,作为一名志向远大的皇帝,刘恒希望自己能成为大晋开疆扩土,不过现在的他,还没有亲政,手中的权利非常有限,别说是为大晋开疆扩土了,就连大晋的朝堂,刘恒都掌控不了。
  而那位比自己仅仅大两岁的玳安郡太守,却已经领兵去西域收复故土,这让刘恒在惊讶的同时,心里不禁有些羡慕,昨天夜里,刘恒拿着黔州州牧刘崇的密报,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觉都没有睡好。
  听到兵部太尉窦岩、吏部太尉杨仲等数十位朝堂大臣以刘基对西域擅启战端为理由,参了刘基一本,刘恒脸色顿时一变,就想开口反驳这些大臣,要知道在一百多年前,什么祝其国、须句国,可都是大晋的属国,刘基此举是在收复故土,朝廷不嘉奖就算了,怎么还能进行惩处呢?
  不过刘恒张了张嘴,想到自己根本没有参与政事的权利,在朝堂上只是一个摆设而已,大晋朝廷的政事,目前是由六部太尉和周太后来决定的,刘恒随即双拳紧握,没有说话。
  在帘子后面周太后,看到数十位大臣都来出列要求严惩刘基,周太后的眉头不禁一皱,“黔州玳安郡太守、游击将军刘基擅启战端,确实应该对其严惩不怠,问题是如今刘基已经打下了祝其国和须句国,高昌国就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惩处了刘基,那么谁来抵抗高昌国的军队?还有那个刘基麾下听说已经有数十万大军,要是逼反了刘基又该如何?”
  兵部太尉窦岩、吏部太尉杨仲、礼部太尉王之焕、刑部太尉赵伯然、工部太尉孙明韬和户部太尉郑楷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随即兵部太尉窦岩恭声说道:“太后,刘基如果敢谋反,臣愿意带领禁军亲自去一趟黔州,至于高昌国,我们可以派出使臣,向高昌人进行解释,把祝其国和须句国无条件还给高昌国,还可以适当的做一些赔偿,想必高昌国不会太过分的。”
  之前大晋十三个最顶级的世家,有好几个都派人去拉拢刘基,可惜刘基是油盐不进,既然不能上同一条船,那么十三世家的朝廷重臣们,自然不会对刘基再有什么善意,这才有了数十位大臣联合参了刘基一本。
  并且有几位十三世家的重臣,已经有了对刘基麾下军队和整个玳安郡的窥视之心,如果朝廷能把刘基治罪,接下来他们就会各施手段,去争夺刘基麾下的军队和整个玳安郡。
  听了兵部太尉窦岩的话,大晋皇帝刘恒终于忍不住了,“窦太尉,朕看还是应该以稳妥为主,宿州张明奇的例子,已经让我们大晋有些焦头烂额了!”
  刘恒的话,顿时让下面很多大臣的脸上,都露出了尴尬之色。
  宿州位于大晋的东南,下辖九个郡和一个州府利江城,张明奇本来是宿州的一名县令,并且是当地一个豪强家族的子弟。
  因为宿州今年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水灾,使得宿州灾民众多,相应的也成了流寇的乐园,整个宿州境内,流寇肆虐,数量更是成几何倍数的增长。
  张明奇作为县令,响应朝廷的号召,在自己所在的县,组织了一支归属于县衙的地方军队,张明奇本身武艺高强,麾下还有几员猛将,在张明奇的带领下,他的军队先是扫清了本县境内的流寇,随后又接连击败了多股入侵的流寇,张明奇还多次出兵附近的郡县,帮助这些郡县,剿灭当地的流寇。
  张明奇在对流寇的作战当中,每次战后,都挑选出流寇俘虏里面的青壮男丁,补充到了自己的军队之中,使得张明奇手中的军队,如滚雪球一样,兵力迅速膨胀起来,短时间内就达到了四万余人。
  这个时候张明奇的这支军队,突然就落入了十三世家某些重臣的眼里,于是想把这支四万余人的军队收入囊中的某些重臣,就给张明奇扣了一个私通流寇的罪名,准备把张明奇治罪之后,就安排自己家族的子弟,接管这支四万余人的军队。
  结果没有想到弄巧成拙,那个张明奇得知朝廷以私通流寇的罪名,要对他抄家灭门,毫不犹豫的就反了,立即对周边郡县发动了进攻,并且连克连捷,宿州的一些流寇,得知张明奇反了朝廷,纷纷投靠到张明奇麾下。
  如今张明奇麾下的军队,已经扩张到了数十万人,大半个宿州都落入了张明奇之手。
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捡了一个大便宜
  在苍龙城皇宫太源殿内,大晋皇帝刘恒的一句话,让众多大臣都露出了尴尬之色,这时候周太后说道:“既然皇上提到了张明奇,那么哀家想问一问,宿州的事情什么时候能平息?要知道东南几州,可一直是我们大晋赋税重地,如果没有了东南几州的赋税,那么朝廷连北方四州边军的最后一点儿钱粮也将拿不出来了!”
  兵部太尉窦岩微微咳嗽了一下说道:“启禀太后、皇上,如今骠骑将军李弘亲领京城的二十万禁军,已经快要抵达宿州的境内,另外骠骑将军李弘还召集了宿州周边几个州的十五万厢军,再加上宿州境内的朝廷军队,想必张明奇那个逆贼的覆灭之日已经不远了。”
  厢军是各州府驻守的军队,受大晋兵部统管,也有步兵和骑兵两个兵种,战斗力稍弱于大晋的禁军和边军,同样是大晋军队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像之前大晋各郡县的驻军,只属于辅军,主要任务是筑城、制作兵器、修路建桥、运粮垦荒,以及负责官员的安全、迎送等,一般情况下没有作战任务,不过自从大晋朝廷让各地的州牧、太守、县令,组建归属于州郡县的地方军队,以剿灭各地的匪患之后,辅军已经变成了各地官员手中的战斗部队了。
  周太后叹了一口气说道:“难道非要打仗不可?前些日子派到宿州,去招降张明奇的人,有没有消息?”
  吏部太尉杨仲这时说道:“启禀太后,派去招降张明奇的人,还没有什么消息。”
  周太后摇了摇头说道:“如今我们大晋属于多事之秋,能不打仗最好还是别打仗,另外黔州玳安郡太守、游击将军刘基对西域擅启战端的事情,就做两方面的安排,一方面给刘基送一道旨意,对他训斥一番,责令他务必挡住高昌国对我们大晋的报复,必须把高昌国的军队挡在黔州之外,另外一方面让黔州州牧刘崇做好迎战高昌军队的准备,一旦刘基的军队败于高昌军队,刘崇必须利用黔州境内一切的力量,把高昌军队缠在黔州,给朝廷调集大军争取时间。”
  顿了一下周太后接着说道:“哀家看了一下黔州的地图,玳安郡与西域还隔着一个永靖郡,为了刘基抵抗高昌国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再下旨把永靖郡的岚关县、姚关县、西竹县和西屏县,都划归给刘基,四个县的边军和政务以后都归刘基管辖。”
  永靖郡下辖七个县和一个郡府,岚关县、姚关县与北方草原接壤,西竹县、西屏县则与西域地区相连,永靖郡其余的三个县以及郡府地区,并没有与北方草原、西域直接相邻。
  周太后话音一落,兵部太尉窦岩就急声说道:“太后,这样一来不是助长了刘基的气焰了吗?刘基对西域擅启战端,朝廷不但不惩处,反而还奖励了他四个县的地盘和边军,是不是有些不妥?”
  周太后断然说道:“窦太尉,如今刘基既然已经弄出了这一档子事情,那么接下来挡住高昌国的军队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事情,以后再去研究,另外窦太尉不要忘了,一百多年前,刘基现在攻占的祝其国和须句国,可都是我们大晋的属国,先皇在世之时,就希望能收复西域的故土,可惜……唉——”
  兵部太尉窦岩与身边其他大臣交换了一下眼神,不禁都露出一股无奈之色,本来是想搬倒刘基,没有想到最后却让刘基名正言顺得到了四个县的地盘和四个县驻守的边军。
  周太后又说道:“刘基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你们这些朝廷重臣,接下来要把精力都放在宿州的事情上,不管是剿是抚,宿州必须尽快安定下来,我们大晋的东南几州绝对不能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3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