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将召唤系统(校对)第1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354

  刘基笑了一下说道:“东蕃族这一下子,绝对会让那位高昌国的东方大都督罕尔阿普杜头痛的厉害,不知道那位东方大都督接下来是准备聚集军队与我们玳安军展开决战,还是抽调军队先把东蕃族和安西都护府解决掉?”
  廉颇笑着说道:“本来我们西进军团已经开始在鲁德内行省、科斯塔行省和奈卡雷克行省的各个城池整军备战,准备迎战高昌国军队的反攻,现在东蕃族又弄出了这么一个大动静,弄不好我们西进军团又有浑水摸鱼的机会了。”
  顿了一下廉颇接着说道:“一旦高昌国的那位东方大都督,把东蕃族和安西都护府作为首要目标,那么我们西进军团就可以继续向西面的靼克尔兹行省和卡明普泰行省发起主动进攻,甚至进攻萨尔马行省也不是不可能的!”
  靼克尔兹行省和卡明普泰行省,位于萨尔马行省一左一右,靼克尔兹行省的面积大约有十三万平方公里,人口一百万左右,拥有八座城池,卡明普泰行省的面积大约有九万平方公里,人口七十万左右,拥有七座城池。
  刘基笑了笑说道:“萨尔马行省是高昌国东方都督府的老巢,我们想要攻占萨尔马行省绝非易事,不过要是那位东方大都督,又把我们玳安军扔到一边不理会,那么我们趁机再攻下靼克尔兹行省和卡明普泰行省,倒是也不无不可。”
  “对了,主公,那位东蕃族的万夫长上官丘希望能见您一面,应该是希望我们玳安军出兵去接应东蕃族以及安西都护府的队伍。”
  “唉——本太守对愿意东归的东蕃族,还有独守西域一百多年的安西都护府,那是佩服的很,可惜我们玳安军距离安西都护府所在的绿洲太远,有些鞭长莫及啊!”
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平静的安西城
  一百多年前,大晋在西域与高昌国的三年战争结束之后,战败的大晋就退出了西域,不过当时大晋在西域所建立的四个都护府,安西都护府、金山都护府、昆陵都护府和蒙池都护府却因为通往大晋的道路被多支高昌军队所截断,使得四个都护府的上百万晋国百姓和驻军没有来得及撤回大晋的境内。
  对于大晋在西域统治象征的四个都护府,高昌国当然不会放过的,于是集结了重兵,准备把大晋在西域的这最后四个据点清除干净。
  当时金山都护府和蒙池都护府所在的金山城和蒙池城,都不利于守城,于是金山都护府的军队和百姓,在高昌国的军队包围金山城之前,就撤到了安西都护府所在的安西城,蒙池都护府的军队和百姓则撤往了昆陵都护府所在的昆陵城。
  之后四个都护府的军队和百姓,就靠着两座易守难攻的城池,挡住了高昌国军队多次的进攻,直到六十多年前昆陵城才被高昌国军队攻下来,不过昆陵城残余的晋人也突出重围,撤到了安西城。
  所以安西城虽然是安西都护府的所在地,不过却集中了大晋在西域四个都护府的后裔,甚至在安西城内,安西都护府、金山都护府、昆陵都护府和蒙池都护府还都存在,只是以安西都护府为首,安西城对外也只以安西都护府自称。
  大晋427年六月二十一日,在安西城的安西都护府一间议事厅内,聚集了数十名安西城的掌权人物,包括安西都护府的都护赵师望、金山都护府的都护冯仲坤、昆陵都护府的都护李善态和蒙池都护府的都护孙曦保,以及负责安西城民生的十几名文官,还有三十六名各个都护府的将军,包括九名游击将军和二十七名偏将军。
  按照一百多年前大晋朝廷的规定,西域的四个都护府,都有自行任命偏将军乃至游击将军的权利,所以这里一下子出现三十六名将军并不奇怪。
  安西都护府的都护赵师望朗声说道:“各位想必都已经知晓,本都护的女儿语嫣,这次带着三百名我们安西都护府的精锐将士,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魔蛇堡和天马堡之间的崇山峻岭,成功突破了高昌人六座军堡的封锁,并且带回来了东蕃族的义军,攻克了魔蛇堡这座要塞,打通了我们安西城通往外界的道路。”
  顿了一下赵师望接着说道:“现在摆在我们安西城面前的选择有两条路,其一是跟着东蕃族一起东归大晋,其二则是继续留守安西城,只派遣一支精锐部队,跟着东蕃族的队伍一起回到大晋,把我们四个都护府在西域坚持了一百多年的情况禀告给朝廷,至于我们四个都护府是去是留,则由朝廷来决定。”
  赵师望的话音刚落,金山都护府的都护冯仲坤就叹气说道:“据我所知,这次语嫣侄女虽然带回了东蕃族的义军,还把魔蛇堡也夺了下来,不过语嫣侄女却答应东蕃族,我们整个安西城的军民将会跟着东蕃族一起回归大晋,这样一来,如果我们只派遣一支精锐部队,跟着东蕃族的队伍一起回大晋,不免有些失信于人,不如趁此机会,我们四个都护府就离开西域吧!”
  安西城目前一共有近五十万人口,其中青壮大约有二十万,为了抵抗高昌人,这二十万青壮有一半都被编入了四个都护府的军队,就算另外十万青壮平时也是一边劳作一边进行军事训练,一旦发生战事,安西城的军队瞬间就会从十万扩大到二十万。
  这十万安西城的军队,其中隶属于安西都护府的就有六万,隶属于金山都护府的有三万,至于昆陵都护府和蒙池都护府的名下,仅仅各有五千人的军队。
  昆陵都护府和蒙池都护府因为六十多年前昆陵城被高昌国军队攻破,损失非常之大,六十多年过去了,昆陵都护府和蒙池都护府的元气依然没有恢复过来。
  金山都护府原本在一百多年前,是大晋西域四个都护府里面,实力最弱的,不过因为金山都护府早早就迁移到了易守难攻的安西城,实力得以保存,如今在安西城四个都护府之中,实力稳居第二。
  金山都护府都护冯仲坤的话,让赵师望的眉头一皱,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安西城的四个都护府在面对高昌人之时,倒是能够团结一心,不过关起门来,四个都护府可不像表面上那么一团和气。
  赵师望对于自己女儿的擅作主张,其实有些恼火,他派遣赵语嫣是去联系大晋朝廷的,可是赵语嫣却擅作主张,与东蕃族结成了联盟,承诺安西城的军民会与东蕃族一起东归大晋。
  对于回到大晋,赵师望内心当中还是非常期盼的,不过前提是得有大晋朝廷让四个都护府返回大晋的旨意。
  安西都护府以及其他三个都护府的军民,在一百多年来,不管是自愿还是不自愿,都一直在守卫着大晋在西域最后一块领地,为了守卫四个都护府仅存的安西城,一百多年来,死掉的人何止百万,赵师望的爷爷、父亲、叔叔、兄弟、儿子,都死在了安西城的城墙之上,对于赵师望来说,安西城不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
  在这次四个都护府的会议之前,赵师望接到密报,金山都护府的都护冯仲坤,秘密联系了其他两个都护府的都护李善态和孙曦保,准备联合向赵师望施压,让赵师望同意放弃安西城,甚至冯仲坤还联系了一些安西都护府的将军。
  果然在冯仲坤说完之后,昆陵都护府的都护李善态就跟着说道:“如今我们安西城面临着缺水的窘境,要是这种缺水的情况一直得不到缓解,或者越来越严重,那么我们安西城的几十万人可就没有活路了,现在趁着东蕃族攻下了魔蛇堡,离开安西城应该是最正确的选择。”
  蒙池都护府的都护孙曦保笑着说道:“既然语嫣侄女已经答应了东蕃族,咱们可不能让东蕃族的人说我们安西都护府言而无信,本都护赞同东归!”
  赵师望叹了一口气说道:“回归大晋是我们四个都护府一百多年的期望,不过就这样把安西城放弃了,实在有些可惜,只要安西城在,大晋朝廷就得承认我们四个都护府的功绩,不然就算我们四个都护府几十万回归了大晋,朝廷也不一定会多重视我们,唉——本都护也有些为难啊!”
  金山都护府的都护冯仲坤急声说道:“赵都护,如果安西城不缺水,我们继续守下去倒也不无不可,问题是安西城内一大半的水井已经干枯,连从普峨峰流下来的几条小溪也干涸了,这次趁着东蕃族攻下了魔蛇堡,我们四个都护府还是离开安西城为好!”
  这时几名游击将军也相继出言赞同离开安西城,就连安西都护府的游击将军赵文亮也对赵师望劝道:“义父,现在是我们安西都护府返回大晋最好的时机,一旦错过了,以后我们安西都护府再想回到大晋可就非常困难了。”
  游击将军赵文亮不但是赵师望的义子,更是安西城目前的第一勇将,赵文亮这时也赞同东归,让赵师望的眉头不禁又是微微一皱。
  “东归的事情,本都护还得再考虑考虑,现在我们安西城的首要问题,是守住魔蛇堡,就算我们四个都护府要离开安西城,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走的,那么魔蛇堡的重要性,本都护就不需要细说了。”赵师望沉声说道。
  目前魔蛇堡控制在东蕃族的手中,不过东蕃族东归故土的决心非常坚定,所以安西城的军队要做好接手魔蛇堡的准备,如果四个都护府的军民这次不跟着东蕃族一起返回大晋,那么魔蛇堡对于安西城来说,重要性都能上升到生死存亡的层次了。
  接下来四位都护经过商议,决定征得东蕃族同意以后,先把魔蛇堡接手过来,以防出现什么意外。
  四个都护府的会议结束之后,金山都护府的都护冯仲坤、昆陵都护府的都护李善态和蒙池都护府的都护孙曦保一起来到了安西城内的金山都护府。
  在金山都护府的一个房间内,冯仲坤沉声对其他两名都护说道:“赵师望看来这次是不想离开安西城了,你们两个都护府有什么打算?”
  李善态立即大声说道:“我们昆陵都护府这次无论如何也要返回大晋,我们昆陵都护府所在的昆陵城早在六十多年前就陷落了,大晋朝廷承认不承认我们昆陵都护府的功绩都无所谓,本都护只想把我们昆陵都护府还剩下的几万人,安全的带回大晋,给我们昆陵都护府几万人找一条活路。”
  孙曦保跟着说道:“我们蒙池都护府的情况和昆陵都护府差不多,什么功绩不功绩的,其实都无所谓,我们蒙池都护府那几万人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蒙池都护府也愿意跟着东蕃族一起回大晋,留在安西城早晚是死路一条。”
  冯仲坤拍了一下手说道:“李都护和孙都护的想法与冯某人一样,我们金山都护府也不愿意留在安西城等死,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安西城的地下水很快就会彻底干枯,这次东蕃族攻下了魔蛇堡,是给了安西城近五十万人一丝生机,我们必须抓住了!”
  李善态这时叹气说道:“可是赵师望不愿意东归的话,我们三个都护府想要离开安西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里毕竟是安西都护府的安西城啊!”
  冯仲坤冷笑说道:“东归不东归,是我们安西城几十万人生死攸关的大事,赵师望虽然是安西都护府的都护,但是这个时候他想凭一己之力,就把几十万人的性命拴在他们赵家的前程上面,那绝对是妄想,我们安西城数十万军民是不会答应的!”
  孙曦保皱眉问:“冯都护的意思,莫非是让东归的事情在安西城内传开?”
  冯仲坤点头说道:“安西城内的几十万军民一旦知道可以东归大晋,那么安西城内的任何人,都是没有办法拦住的。”
  四个都护府的会议结束之后,赵师望把他的义子赵文亮留了下来。
  “文亮,这次四个都护府的会议之前,冯仲坤是不是私下去找你了?”
  “启禀义父,冯仲坤确实在之前私下里找了孩儿,希望孩儿能支持安西城四个都护府的军民东归大晋。”赵文亮点头说道。
  “唉——文亮,你知道为父为什么要坚守安西城吗?”赵师望叹了一口气,一脸无奈的表情。
  “义父,您也知道,安西城的地下水已经不多了,有了东蕃族创造的这次机会,您为什么执意还要坚守安西城呢?孩儿实在想不明白!”
  赵师望苦笑说道:“我们安西都护府坚守安西城一百多年,难道你以为朝廷真会不知道?要知道我们安西都护府的存在,在整个西域并不是什么天大的秘密,我们大晋与西域诸国通商多年,朝廷怎么可能一点儿消息也没有收到呢?”
  “义父,那朝廷为什么不派兵来救援我们安西城?”
  “我们安西都护府,以及其他三个都护府,要是没有意外的话,已经成了朝廷的弃子,如果我们贸然回到大晋,为父真不知道朝廷会怎样对待我们安西城这数十万军民?”
  “义父,不管怎么说,我们四个都督府一百多年来,也算是在为大晋一直尽忠,现在的朝廷再昏庸,也该善待我们安西城这数十万军民,而且我们安西城二十万男儿也不是吃素的!”
  “可是一旦我们安西城的四个都护府,与东蕃族的队伍一起东归,凭借我们四个都护府与高昌国多年的恩怨,高昌国势必会调动大军进行拦截。”
  “义父,东蕃族可是还有近十万军队,而且大晋那位实力强悍的玳安郡太守,可是已经带兵打到了高昌国的腹地。”
第三百七十五章
磨刀霍霍向牛羊
  就算经过义子赵文亮的劝说,安西都护府的都护赵师望心中,依然还抱有一点儿继续坚守安西城的想法。
  不过很快东蕃族攻占魔蛇堡以及四个都护府即将东归的消息,就在整个安西城内传开了,安西城的军队和百姓顿时群情激昂,返回大晋是四个都护府好几代人的梦想,没有想到如今终于有圆梦的机会了。
  赵师望心里清楚,上述那些消息在安西城内流传开,必定与其他三个都护府的人有关,可是事已至此,赵师望也不准备去追究,按照目前安西城的局势,四个都护府的近五十万军民,东归大晋已经是势在必行,赵师望没必要再节外生枝,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大晋427年六月二十二日的上午,安西城内的四名都护、三十六名将军和十几名文官再次齐聚一堂,正式决定与东蕃族结成盟友,一起东归大晋,而后就在当天下午,安西都护府的都护赵师望就与东蕃族现任族长南宫敬,在安西城的安西都护府官邸内,歃血为盟。
  安西城近五十万军民,不是说走就能走的,毕竟安西城之前并没有做好东归大晋的准备,赵师望和南宫敬商量了一下,决定让东蕃族的军队和族人,暂时就在魔蛇堡内以及魔蛇堡附近休整几天,安西城的军民将会再最短的时间内,收拾好行囊,与东蕃族一起东归大晋。
  另外安西城还将派遣一万精锐步兵,入驻魔蛇堡,与东蕃族的军队一起,防备高昌人对魔蛇堡的反攻。
  南宫敬对于安西都护府的人不能马上就启程,还是颇有微词的,不过在赵语嫣柔声细语的道歉声中,南宫敬也就大度的不去计较了。
  在高昌国首都高昌城的王宫内,高昌国国王穆杰希德叹了一口气,才对高昌国丞相孟台绥尔说道:“唉——没有想到东蕃族的叛军会还和晋国留在西域的那个安西都护府有联系,如今围困安西都护府的一座军堡,被东蕃族的叛军攻占,等于把安西都护府的几十万人也放了出来,事情越来越复杂了。”
  丞相孟台绥尔皱眉说道:“国王陛下,这次围剿东蕃族叛军的计划失败,罕尔阿普杜一下子损失了将近三十万的军队,就连国王陛下派去的二十万军队,也损失了八万人,现在东蕃族的叛军与安西都护府的余孽联合到一起,我们想要阻止他们东归晋国,可就非常困难了!”
  “绝对不能让东蕃族的叛军还有安西都护府的余孽回到晋国,那样的话,简直是在打我们高昌国的脸面。”国王穆杰希德斩钉截铁地说道。
  丞相孟台绥尔苦笑说道:“可是罕尔阿普杜用信鸽送来的书信上面表示,那个晋国玳安郡太守刘基麾下的军队,一直咄咄逼人,更是趁着东方都督府清剿东蕃族叛军的时候,出兵攻占了大量东方都督府的领地,现在东方都督府有六个行省都落入了刘基的玳安军手里,玳安军的兵锋已然直指东方都督府所在的萨尔马行省,以罕尔阿普杜目前手中的军队数量,是无法两线同时作战的。”
  国王穆杰希德沉吟了片刻问道:“本王麾下的军队数量,补充的怎么样了?”
  当初得知东蕃族要从高昌国东归大晋,愤怒的国王穆杰希德,立即调动了自己麾下的军队,对东蕃族进行围剿,可惜穆杰希德麾下的军队,接二连三被东蕃族的护族军击败,在东蕃族的队伍离开了国王穆杰希德的直属辖区之时,国王穆杰希德麾下军队的损失就超过了十七万,这还没有把原本属于国王穆杰希德麾下的四万三千名东蕃族将士也算上。
  这么大的损失,让国王穆杰希德心疼的够呛,早知道就不抽调东蕃族的人去打玳安军了,他麾下的高昌军队,在东蕃族叛变前,大约只有七十万,这七十万军队是国王穆杰希德制约非常高四位大都督的本钱。
  急于补充本钱的国王穆杰希德,在派出了二十万军队继续追击东蕃族的叛军之后,立即下令在自己直属辖区内的五个行省,征召大量高昌人的青壮,补充到自己的军队之中。
  丞相孟台绥尔说道:“回禀国王陛下,不算派去东方都护府的二十万军队,我们五个行省内的军队已经恢复到了五十万的规模,现在派去东方都护府的二十万军队又损失了八万人,看来我们在五个行省内,还得接着征召青壮加入军队。”
  国王穆杰希德随即说道:“那就从本王麾下的军队当中,再抽调十万派给罕尔阿普杜,另外让其他三位大都督尽可能再抽调一些军队,派到东方都督府那里,最好各不少于十万,东蕃族的叛军和安西都护府的余孽需要剿灭,玳安军也必须被赶出西域!”
  “国王陛下,就算其他三位大都督还能各抽调出来十万军队,加上我们这十万人,也不过才四十万,罕尔阿普杜手里就算多出了这四十万军队,也很难维持两线同时作战的。”
  “嗯——告诉罕尔阿普杜,剿灭东蕃族的叛军和安西都护府的余孽必须优先考虑,至于那个刘基麾下的玳安军,早晚会被我们高昌国的军队撵出西域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3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