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将召唤系统(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354

  另外刘基还把刘猛、陈浩和陈忠这三员猛将,配给了王贲担任副将,同时为了以防万一,刘基从自己身边抽调了刘哈、刘麦、刘旺、刘凉四名武力值都是99点的傀儡保镖,以及刘通和刘霖两名武力值都是103点的傀儡保镖,跟随王贲、刘猛、陈浩和陈忠一起赶赴京城。
  在童斌这位征虏将军府唯一供奉的教导下,刘猛、陈浩和陈忠三人的武艺都有了不小的进步,刘猛的武力值达到了99点,按照童斌所说,刘猛距离绝世猛将也只有一步之遥,陈浩和陈忠的武力值也都上升到了96点。
  本来刘猛、陈浩和陈忠三人一直缠着刘基,希望这次刘基返回西域,能让他们一起去,不过刘基在心里把他们三人已经当成了自己的弟弟一样看待,所以并不愿意他们跟着自己去西域,毕竟这次破虏军面对西域四大强国的联军,并不占据优势,上了战场必定是凶险异常。
  这次派兵去京城接礼部侍郎周青尧以及他的家人,危险性应该并不大,于是刘猛、陈浩和陈忠三人直接被刘基扔到了去京城的队伍当中,为了防止三人出现什么危险,刘基还抽调了六名傀儡保镖跟在了他们的身边。
  大晋428年七月二十八日的一大早,刘基就带着九名拥有绝世武将实力的傀儡保镖和十六名拥有顶级武将实力的傀儡保镖,辞别了自己的家人,踏上了返回西域的归途,刘基以及傀儡保镖们,依然是一人配备了三匹战马。
  同时赶往苍龙城的队伍,也在王贲的一声命令下开拔了,三千名汉朝虎贲军的将士,每人都配备了两匹高头大马,就连三千名唐朝重甲陌刀兵,也每人配备了两匹战马,以保证整支队伍的行军速度。
  就在刘基离开了成阴城不久,广寒宫的四位宫主和四位副宫主,也一起离开了成阴城,她们八人准备返回广寒宫所在的广寒岛,刘基交给了她们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她们必须回到广寒宫之中才能完成。
  赶往苍龙城的队伍,离开了成阴城之后,王贲看到刘猛、陈浩和陈忠三个人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不禁问道:“刘猛兄弟、陈浩兄弟、陈忠兄弟,你们这是怎么了?”
  陈浩叹气说道:“王哥,俺们三人一直跟主公请战,希望这次主公能把俺们三人带到西域去,可是没有想到主公把俺们给扔到这支队伍里面了,去京城接人哪里有仗可打!”
  陈忠闷闷不乐的嘟囔着:“主公咋就不让我们三个人去西域呢?去京城接人太没有意思了!”
  刘猛跟着说道:“唉——我大哥,是害怕我们三人去西域会有危险,可我们是武将,怎么能不上战场呢!”
  王贲突然笑着说道:“刘猛兄弟、陈浩兄弟、陈忠兄弟,谁说我们此去京城没有仗打了?你们难道没有听说京城目前的局势吗?”
  王贲的话,让刘猛、陈浩和陈忠三人眼前一亮,刘猛忙说道:“王哥,我们三人这些天一直跟随师傅习武,对京城的消息还真不太清楚。”
  王贲随即向刘猛、陈浩和陈忠三人解释了一番目前苍龙城的局势,然后王贲说道:“我们破虏军的主力正在西域苦战,也许十三世家以为我们破虏军这个时候好欺负,不会轻易把礼部的周侍郎给放了,那样的话,我们就得加深一下十三世家对我们破虏军的印象了。”
  陈浩摩拳擦掌地说道:“十三世家最好不识抬举,也好让我们几兄弟显一显身手!”
  王贲接着说道:“如果我们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碰到宿州厢军的部队,与他们较量一番。”
  陈忠一扫郁闷之色,兴奋地说道:“如此说来,我们这趟去京城,就不会太无聊了!”
  王贲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三千名唐朝重甲陌刀兵和三千名汉朝虎贲军,豪情万丈地说道:“凭借主公派给我们的这六千精锐,什么禁军,什么宿州厢军,我是一点儿也没有放在心上,最好他们都来找一找我们的麻烦!”
  其实王贲本来也是性格很沉稳的人,他的武力值达到了94点,智力值达到了80点,统帅值也高达91点,绝对能归为帅才之列。
  不过昨天下午,刘基命令三千名唐朝重甲陌刀兵和三千名汉朝虎贲军,给王贲展现出来了一番实力之后,王贲一直到现在还处于兴奋之中,心情根本难以平静下来。
  唐朝重甲陌刀兵和汉朝虎贲军,绝对是任何领兵将领,最梦寐以求的军队,而他王贲一下子能统领这样的六千精锐,让王贲的自信心顿时膨胀了起来,就算刘基让他去夺取苍龙城,王贲也敢带着这六千精锐去试一试。
第四百七十二章
十三世家的底蕴
  大晋428年八月一日的下午,在苍龙城皇宫之中的乾元宫内,新晋的太后赵氏搂着刚刚登基年仅九岁的皇帝刘盛,哀声对黔州州牧刘崇、邳州州牧刘垣和钦州州牧刘笃说道:“三位爱卿就不能在京城多留一段时间吗?如今哀家和皇上,能依靠的也只有三位爱卿了,三位爱卿要是也离开了京城,只剩下我们孤儿寡母可怎么办啊?”
  乾元宫是赵氏和刘盛一直在皇宫内居住的宫殿,当初在刘辩暴毙,刘恒登基称帝之后,垂帘听政的周太后,看到刘辩其他几个儿子还年幼,就没有让几个年幼的皇子出宫居住,赵氏和刘盛也因此,这些年一直能居住在宫中。
  赵氏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宫女,因为容貌秀丽,被挑选到了皇帝刘辩身边,皇帝刘辩一次酒醉之后,占有了赵氏,后来赵氏更是母凭子贵,被册封为了皇帝刘辩的嫔妃之一。
  赵氏本来安心的在宫中照顾自己的儿子,周太后已经告诉她,在皇帝刘恒十八岁亲政之后,就给几名亲弟弟册封爵位,可是万万没有想到风云突变,短时间内周太后和皇帝刘恒都被人害死,她年仅九岁的儿子刘盛却被一群朝廷重臣推举成了大晋的新君。
  赵氏对于自己的儿子当上皇帝,内心之中的恐惧比喜悦还要多一些,毕竟上一任皇帝刘恒的例子摆在那里,而且整个宫内盛传,周太后和皇帝刘恒都是被十三世家给害死的,于是赵氏不禁迫切希望在朝堂有一些自己人来保护她的儿子。
  赵氏在入宫之前,父母就已经双亡,家里剩下的亲人也多年没有过联系,在几乎被十三世家控制的朝堂上,赵氏唯一能依靠的也就是一些宗室子弟了,而黔州州牧刘崇、邳州州牧刘垣和钦州州牧刘笃,都是宗室当中有军队有地盘的实力派。
  黔州州牧刘崇苦笑说道:“太后,我们三人与十三世家有过约定,在皇上登基大典结束之后,我们三人就得各自带着部队返回黔州、邳州和钦州。”
  赵太后马上说道:“如今宿州州牧张明奇即将带兵北上,京城正是军队紧缺之时,三位爱卿麾下加起来也有八、九万的军队,这个时候应该留在京城才对,哀家这就召见兵部的窦太尉,与之相商这件事情,务必得让三位爱卿留在京城。”
  刘崇、刘垣、刘笃三人一听赵太后此言,眉头都不禁微微皱了一下,其实不止是十三世家不愿意他们三人的军队留在京城,就是他们三人心中,也不愿意在京城这个是非之地久留,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宿州厢军又将与朝廷军队展开一场大战,京城这里弄不好也得成为战场。
  赵太后看到刘崇、刘垣、刘笃三人突然都沉默了下来,不禁流着泪说道:“三位爱卿都是宗室子弟,如今京城的情况,三位爱卿也非常清楚,加上皇上还年幼,说一句不中听的话,大晋四百余年的基业,已经摇摇欲坠,这个时候你们这些宗室子弟如果不站出来的话,仅仅依靠我们孤儿寡母是撑不住刘氏江山的!”
  可能是赵太后这番话起了作用,黔州州牧刘崇最终咬了咬牙说道:“如果太后能劝兵部的窦太尉改变了主意,臣刘崇愿意留在京城,誓死维护皇上和太后!”
  钦州州牧刘笃跟着叹了一口气说道:“臣也愿意留在京城,誓死维护皇上和太后!”
  邳州州牧刘垣看到其他两位州牧都表了态,才吞吞吐吐地说道:“那……那臣也愿意留下,不过……不过窦太尉未必会答应。”
  刘崇、刘垣、刘笃三人没有想到,赵太后与兵部太尉窦岩一提让三位州牧麾下军队暂留京城之事,兵部太尉窦岩竟然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
  原来就在新皇刘盛登基的前一天,宿州州牧张明奇发布了讨伐十三世家的檄文,历数了十三世家二十八条罪责,其中包括杀害了两任皇帝以及毒杀了周太后,并且还有已故皇帝刘恒的密旨为证,随后张明奇就带领十五个宿州厢军卫挥兵北上,从宿州北部重镇武进城进入了琼州境内。
  兵部太尉窦岩准备让刘崇、刘垣、刘笃三人的军队,也加入到抵抗宿州厢军的大战当中。
  八月一日的深夜,在苍龙城的兵部太尉窦岩的府邸,吏部太尉杨仲叹气对窦岩问道:“窦太尉,能把宿州厢军挡在琼州境内吗?”
  兵部太尉窦岩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琼州各地的厢军以及地方军,刚刚重新筹建不久,根本不可能挡住一百八十多万宿州厢军北上,我们现在只能尽快向苏州的秦淮城调兵,争取在秦淮城能挡住张明奇的宿州厢军。”
  这时骠骑将军萧素一脸担忧地说道:“如果张明奇的宿州厢军选择绕过秦淮城呢?这次张明奇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直取京城,我认为最好还是把兵力留在京城为好!”
  兵部太尉窦岩沉声说道:“老夫也有此担心,所以并不准备调集禁军赶赴秦淮城,如今京城的城郊还有三十四路平叛军,老夫准备调派秦州州牧齐伯、襄州州牧冯子桓、梅州州牧聂隆、皖州州牧孙友皓、达州州牧陈立坤、秦州山绥郡太守王世达、秦州武丽郡太守李博、襄州雄易郡太守沈子通、襄州河东郡太守高轨、梅州宣安郡太守张举、皖州葛山郡太守赵策、达州富寿郡太守谢洪德,一共十二路的平叛军,总计二十五万军队赶赴秦淮城防守。”
  顿了一下兵部太尉窦岩接着说道:“另外苏州州牧孙德珍手里还有几万军队,从秦淮城内以及周边的村镇,至少还能征召十几万甚至二十几万的青壮帮助守城,就算张明奇的宿州厢军想要攻克秦淮城,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办到,至于我们禁军则与其他二十二路平叛军坚守京城,就算张明奇的宿州厢军绕过秦淮城,我们也无需担心!”
  刑部太尉赵伯然对窦岩问道:“窦太尉,听你的意思,是不准备让黔州州牧刘崇、邳州州牧刘垣和钦州州牧刘笃的军队离开京城了?”
  窦岩点头说道:“如今新皇已经登基,他们这些宗室如果还想让刘氏的江山继续存在下去,就必须与我们十三世家一起抵抗张明奇的宿州厢军,他们这些宗室心中也清楚,我们十三世家只是掌控朝权,而张明奇却很可能夺取了刘氏的江山,所以老夫以为可以把黔州州牧刘崇、邳州州牧刘垣和钦州州牧刘笃的军队暂时留下来,帮助我们十三世家一起对抗张明奇的宿州厢军。”
  听了窦岩的分析,其余十三世家的朝廷重臣纷纷点了点头,接着骠骑将军李弘说道:“各位大人,宿州厢军是由红巾军改编而来,如果十五个宿州厢军卫抵达京城,说句丧气的话,就算京城有七十万禁军以及其他二十二路平叛军的五十五万军队,但是本将军依然没有信心能击败一百八十多万宿州厢军,本将军希望能在京城聚集更多的军队。”
  骠骑将军何光宗跟着赞同说道:“李弘将军言之有理,红巾军的战斗力非常强悍,当初如果不是有破虏军也去了东南,红巾军是没有那么容易屈服的,如今破虏军被牵制在了西域,一旦十五个宿州厢军卫抵达京城,仅凭着七十万禁军和五十五万战斗力不强的杂牌军,还真有点儿悬,确实应该向京城调集更多的军队。”
  兵部太尉窦岩环视了其余十三世家的朝廷重臣,然后朗声说道:“各位,如今的情况可是与红巾军在东南几州作乱不同,当初红巾军针对的是大晋朝廷,而现在宿州厢军却是挖了我们十三世家的根基,我们十三世家必须竭尽全力以应对宿州厢军引发的这次危机!”
  吏部太尉杨仲点头说道:“窦太尉说的对,这个时候各家可不能再藏着掖着了,我们杨家愿意立刻调遣五万家丁来京城!”
  十三世家之所以能成为大晋最顶级的十三个世家,并且存在了数百年,与其所拥有的私军是分不开的。
  当然这十三世家的私军,并不是以军队之名而存在的,都被冠以了家丁之名,各个世家众多商队的护卫,还有众多农庄的护卫,以及众多商铺的护卫,基本上都是由家丁充当,每一个世家都拥有着数以万计的家丁,各个世家的家丁,也是各个世家的最核心力量。
  户部太尉郑楷突然对吏部太尉杨仲说道:“杨太尉,你们杨家可是号称有家丁二十万,这次面对宿州厢军这个大敌,你们杨家怎么才调遣五万家丁来京城?”
  杨仲撇了户部太尉郑楷一眼说道:“我们杨家产业遍布大晋多个州郡,家丁也大多分散在了这些产业之中,短时间内只能聚起五万家丁来京城,不知道郑家这次能调集多少家丁来京城?”
  户部太尉郑楷嘴角微微一撇:“我们郑家没有杨家那么庞大的产业,我们郑家的产业主要都在雍州,短时间内应该能向京城派遣七万家丁,帮助禁军抵抗张明奇的宿州厢军!”
  十三世家也不是铁板一块,各个世家之间也存在着不小的矛盾,杨家和郑家前不久,就因为商业上的纠纷,闹的非常不愉快。
  紧接着兵部太尉窦岩说道:“我们窦家短时间内可以在京城聚集八万家丁,如果需要的话,我们窦家还可以继续向京城调遣家丁。”
  接下来礼部太尉王之焕代表王家,表示愿意向京城调派七万家丁,刑部太尉赵伯然所代表的赵家、工部太尉孙明韬所代表的孙家以及兵部尚书韩仁吉所代表的韩家,都准备向京城调派五万家丁。
  吏部尚书吴子豫所代表的吴家、户部尚书张顺然所代表的张家以及刑部尚书陈斯凯所代表的陈家,则都会在短时间内向京城调派四万家丁。
  骠骑将军萧素、骠骑将军李弘和骠骑将军何光宗所代表的萧家、李家和何家,各表示会拿出六万家丁聚集到京城,在十三世家当中,萧家、李家和何家一直是大晋军队当中最大的将门,这三个世家的家丁,战斗力一直以来都非常强悍,甚至有传言,萧家、李家和何家的家丁,比禁军还要厉害。
  十三世家的底蕴真不是吹的,很轻易就将在京城聚起七十二万人的家丁,而且如果局势对十三世家不利,各个世家还可以继续向京城增派家丁队伍。
  算了一下各个世家所承诺的家丁总数,兵部太尉窦岩的脸上顿时轻松了很多,随即对骠骑将军萧素、骠骑将军李弘和骠骑将军何光宗说道:“萧将军、李将军、何将军,这次与宿州厢军交战,还是得依仗你们三位,各家的家丁聚拢到京城之后,也将全部由你们三人来指挥,最好能把宿州厢军挡在苍龙八关之外。”
  骠骑将军李弘这时自信地说道:“七十万禁军再加上我们各家的七十二万家丁,以及其他二十二路平叛军的五十五万军队,别说是把十五个宿州厢军卫挡在苍龙八关之外,就是击败十五个宿州厢军卫也不是不可能的。”
  骠骑将军萧素笑着说道:“增添了各家的七十二万家丁,我们三人甚至可以筹谋怎么把十五个宿州厢军卫都灭掉了。”
  骠骑将军何光宗跟着点头说道:“只要这七十二万的家丁能及时聚拢到京城,京城必是万无一失!”
  兵部太尉窦岩的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凶光说道:“宿州的那个张明奇,如果这次有机会,我们一定要把他宰掉,不然有他在东南,对我们十三世家来说,将会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吏部太尉杨仲恶狠狠地说道:“这次张明奇发布的那个檄文,给我们十三世家编造出来了二十八条大罪,与我们十三世家再无和解的可能,无论如何也要取了他的性命,让天下人看一看,招惹我们十三世家的下场!”
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临孟津关
  十五个宿州厢军卫在张明奇的带领下,从宿州北部重镇武进城进入了琼州之后,根本不需要对琼州的各座城池展开攻击,这些城池的守军和官员,就已经望风而降了。
  毕竟宿州厢军的前身红巾军,在不久前还控制着整个琼州,虽然后来红巾军因为朝廷的招安条件,退出琼州所有的地区,但是在琼州,红巾军的影响力依然非常之大。
  目前琼州各地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是红巾军统治时期的,朝廷还没有来得及对这些红巾军提拔起来的琼州官员进行清洗。
  张明奇对这样的结果当然是大喜过望,并且在他麾下几名谋士以及几名领兵大将的建议下,张明奇从带领的麾下直属三个宿州厢军卫当中,抽调出来了宿州厢军第七卫,留在了琼州,张明奇给宿州厢军第七卫的任务,是趁着这次机会,收复琼州所有的城镇,把琼州重新收入囊中。
  另外张明奇还派人给留守宿州的领兵大将赵连晋和陈洪昕送去了一条命令,让他们从留守宿州的十个卫,抽调一些部队攻占廉州。
  当初廉州也全部被红巾军所攻占,廉州的情况与琼州差不多,既然琼州各城的守军和官员会望风而逃,那么宿州厢军想要把廉州再次收入囊中,应该也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
  在琼州留下了一个宿州厢军卫之后,张明奇带领剩余的十四个宿州厢军卫,没有再耽误什么时间,快速从整个琼州横穿而过,挺进了苏州境内。
  红巾军当初在苏州境内,也攻占了大部分的城镇,不过因为苏州州府秦淮城并没有陷落,使得朝廷在苏州境内的势力并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宿州厢军进入了苏州境内,并没有碰到城池的守军和官员望风而降的情况。
  张明奇这次起兵的目标,是夺取苍龙城,以掌控整个大晋的权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3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