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将召唤系统(校对)第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354

  “多谢刘校尉来祭拜家父,另外本官还要谢谢刘校尉解了沧源城之围,如果没有刘校尉带着兵马来援,说不定本官已经成了擎天龙张鼎那伙流寇的刀下之鬼。”赵策一脸感激之情的向刘基说道。
  刘基黯然说道:“昨天还和赵太守推杯换盏,没有想到今天就阴阳两隔,真是造化弄人,赵长史还请节哀啊!”
  赵策眼圈发红地说道:“家父为了葛山郡的百姓一直殚精竭虑,没有想到却被奸人所害,接下来本官将会继承家父的遗志,继续造福葛山郡的百姓!今天请刘校尉过来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和刘校尉商量,昨天晚上家父和刘校尉制定的条件依然有效,只要刘校尉能带领队伍在沧源城外多停留一个月的时间,本官除了愿意支付给刘校尉1万两黄金之外,这期间刘校尉麾下兵马的伙食,也由本官负责。”
  顿了一下赵策接着说道:“另外本官会通过朝廷里面的关系进行疏通,延长刘校尉领兵去黔州戍边的限期,如果刘校尉愿意留在沧源城,本官甚至可以向刘校尉保证,通过朝廷关系的运作,免除刘校尉这次去黔州戍边的任务!本官对刘校尉这样的少年英才可是求贤若渴,而且本官的志向绝不是做一个葛山郡的太守就够了。”
  刘基没有想到这位刚刚见面的长史,竟然想要招揽自己,不过刘基可不想投靠其他人,自己虽然需要带领队伍去黔州戍边,面对凶残的胡人骑兵,但是怎么说自己也是自由之身,数千兵马完全由自己说了算,这要是投靠到这位长史的麾下,自己那好不容易聚起来的数千兵马,还不一定归谁呢!
  “谢谢赵长史的好意,但是刘某是一定要去黔州戍边的,如果您能把刘某去黔州戍边的延期公文,在五天之内交到刘基手里,那么刘基愿意在沧源城外停留一个月,不过那1万两黄金必须在今天就送到刘某的营地之中,如果五天时间延期的公文还没有办下来,那么刘某只能抱歉,带兵离开沧源城,而那1万两黄金刘某也不会还给赵长史的。”
  听了刘基的话,赵策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对于刘基麾下这数千精锐,胸有大志的赵策希望能掌控到自己的手中,可惜刘基一口拒绝了,而且就连在沧源城外停留一个月,也开出了比较苛刻的条件。
  赵策接着苦笑说道:“刘校尉,沧源城距离京城就算是快马日夜兼程也得五、六天的时间,再加上在京城需要疏通关系,以及返程的时间,至少得在二十天以上,仅仅五天时间是不可能把延期公文拿回来!另外黔州边陲现在情况非常恶劣,几乎成了游牧民族的狩猎区,虽然刘校尉麾下有数千精锐,但是游牧民族动辄就几千数万的骑兵,刘校尉要不再考虑考虑留在沧源城的建议,只要刘校尉愿意辅助本官,本官保证刘校尉以后必定飞黄腾达!”
第九十五章
明媒正娶的承诺
  听到葛山郡长史赵策说延期的公文需要二十天以上才可能送到沧源城,刘基心里就决定不去挣那1万两黄金了。
  二十天以上绝对不行,要是二十天之后,这位赵长史没有把延期的公文送到自己手里,那么自己可就有些麻烦了,仅剩下的一个月时间,自己这支戍边队伍就是一路急行军,都不一定保证能在大晋426年二月十日之前就赶到黔州玳安郡的成阴县。
  刘基摇头说道:“刘某现在还不想投靠某个世家,想自己闯荡一番事业,只能辜负赵长史的好意了!既然赵长史没有办法在五日之内取得延期的公文,那么恕刘某不敬,今天下午刘某就会带着队伍上路,继续赶往黔州,现在距离刘某戍边的最后期限,只有不到2个月的时间了,如今张鼎那伙流寇已经被刘某麾下兵马击退两次,想必已经不敢再来沧源城逞威风了!”
  赵策一看刘基这样不识抬举,脸色不禁冷了下来,“既然如此本官希望刘校尉再多考虑考虑,如果刘校尉改变主意,本官随时欢迎刘校尉,今天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本官亲自忙活,就不陪刘校尉了。”
  刘基不以为然地说道:“刘某也需要回到城外的营地准备启程,那刘某就告辞了赵长史,以后有缘再见。”
  随后刘基带着六员武将就离开了太守府,这时候赵忠走到赵策身边低声说道:“大哥,不如让弟弟带着太守府的侍卫,把这个年轻的校尉除掉,然后大哥再出面招抚城外的数千兵马,这样一来我们手中立即就能有数千精锐,也不用惧怕什么流寇了!”
  赵策摇头说道:“如今太守府的侍卫仅仅剩下不足50人,这些精锐都是我们的根本,不能再有所损失了,而跟在那个刘基身后的六名护卫,都是勇武之士,想要拿下这个年轻校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另外我们对城外这支数千兵马并不了解,就算解决掉了那个刘基,我们也不一定能把城外数千兵马掌控住,如果引起反弹,那就得不偿失了!”
  赵忠点了点头说道:“还是大哥考虑的周全,只是可惜了这数千精锐,等他们抵达黔州边陲之后,可能用不了多久,就得在胡人骑兵的围攻下全军覆灭。”
  赵策冷笑一声,“那也是那个刘基自找的,既然他要去逞英雄,那就要做好被胡人骑兵砍掉脑袋的准备。”
  刘基带着六员武将回到了沧源城外的营地之后,就下令让麾下将士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沧源城,继续赶往黔州。
  刘基麾下的兵丁正在收拾行囊之时,周兰琪突然要求见刘基,随后刘基就让周兰琪进入了自己的布帐之中。
  周兰琪经常戴着的面纱,此时并没有戴,对着刘基露出一个迷人的笑容说道:“刘公子,想必您已经知道我是谁了,多谢您把我们姐妹带出了沧源城,我有一些话希望单独跟刘公子谈一谈。”
  说着周兰琪用眼睛瞥了一眼布帐内的陈浩,意思是希望陈浩能暂时离开一下布帐,不过一根筋的陈浩可没有听出来周兰琪是什么意思,依然坐在布帐的一角,往嘴里塞着牛肉干。
  刘基看到周兰琪的绝色面容虽然突然感觉到嘴里都有些发干,但是理智却没有全部失去,要知道周兰琪可是一名货真价实的二流武将,万一她不满妹妹周兰馨与自己商定的协议,而要对你自己不利,如果没有了陈浩的保护,周兰琪想要弄死自己,简直和弄死一只蚂蚁没有什么分别,自己目前的武力值,在周兰琪面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兰琪小姐,这位是刘某得贴身护卫陈浩,刘某有什么事情都不避他,如果兰琪小姐有什么事情可以直说。”
  刘基琢磨周兰琪是不是想要推翻妹妹周兰馨与自己商定的那份协议,毕竟周兰琪并没有中毒,完全是一件乌龙之事,自己还记得周兰馨得知姐姐周兰琪没有中毒,脸上那个纠结的样子,自己强忍着才没有笑出声来。
  如果周兰琪真的说这件事情,刘基也不准备强求,就当做了一件好事,避免两位如花似玉的大美人香消玉殒,不过自己也不能白忙活一阵,怎么也得刮下来一些好处。
  周兰琪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不过随即就舒展开了,毕竟刘基与自己并不熟悉,自己姐妹又刚刚把葛山太守给宰了,刘基防备自己也理所应当。
  “刘公子,既然当初我妹妹兰馨与您有了约定,您又把我们姐妹安全带出了沧源城,那么我们姐妹手里价值上百万两银子的产业,遍布皖州境内的情报网,还有剩余的四百多名周家精锐武士,都将属于刘公子,就连我们姐妹也会按照约定,成为你的女人!不过……”周兰琪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
  “不过什么?”刘基赶忙追问道,没有想到这对绝色姐妹花竟然愿意遵守之前定下的协议,这让刘基顿时兴奋起来,不说别的,仅仅眼前的这位大美女,就足够让刘基兴奋不已了。
  “不过希望刘公子能明媒正娶我们姐妹二人,我们姐妹必须都得是妻,我知道兰馨在青楼的身份可能让公子为难,但是兰馨屈身明月楼,完全是为了给周家惨死的数百口人报仇,我作为姐姐必须帮她争取这个名分,而且兰馨在明月楼一直卖艺不卖身,如今依然是清白之身,希望公子能成全,我们姐妹今后一定尽心伺候公子!”说到伺候两个字,周兰琪的秀脸不禁平添了一丝红润。
  刘基一听周兰琪竟然仅仅要求自己明媒正娶她们姐妹二人,立即笑着说道:“兰琪,就算你不提出,我刘基也会明媒正娶你们姐妹二人的!兰馨在明月楼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不会有任何介意,兰琪你就放心吧!”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好美的诗句,这是谁作的啊?兰琪从来没有听过!”
  “呵呵,这是我以前闲暇之时写出来的一首词,是描写莲花的。”
  “什么!是公子您自己作的!”
第九十六章
谁占了便宜
  周兰琪听到刘基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诗词,是刘基自己所作之时,周兰琪看向刘基的目光不禁一亮,随后周兰琪娇声说道:“公子,那您能不能把整首词都念给兰琪听一听?”
  “这首词我取名为‘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自大晋以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当刘基把爱莲说跟周兰琪念了一遍之后,周兰琪眼中已经满是小星星,对刘基说话的语气都变的更加温柔,“公子,没有想到您竟然还有如此文采,公子的这首‘爱莲说’还没有传颂开来,不然公子之名早就传遍整个大晋了。”
  “呵呵,诗词不过是小道,如今大晋危机四伏,正是我辈奋起之时,这次去黔州戍边,虽然也有不得已的原因,不过能提三尺剑,保我大晋边境百姓的安宁,刘基当尽力而为,与胡人血战到底!”刘基越说越激昂。
  而周兰琪看着刘基的眼光,在这短短时间之内已经变的尽是爱慕之色,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样的少年郎简直是千里难寻,没有想到机缘巧合之下,竟然能让自己姐妹碰到,而且刘基也承诺将会明媒正娶她们姐妹二人,周兰琪顿时感觉到妹妹兰馨是一个福星。
  “公子,兰琪虽然是女流之辈,但也愿随公子去黔州,保我大晋边境百姓的安宁!”
  刘基笑着点了点头,“兰琪,我即将带领队伍出发,继续赶往黔州,按照公文上面的期限,我必须在大晋426年二月十日之前赶到黔州玳安郡的成阴县,如果你们姐妹随我一起出发,那你们姐妹在皖州的产业、情报网和四百多名周家精锐武士,该如何是好?”
  “公子放心,按照赶往黔州的路线,我们接下来将要路过定新县的县城,到时候我们姐妹就可以联系下属,让周家四百多名精锐武士尽快来和公子的队伍汇合,至于皖州境内的产业和情报网,完全可以由明月楼的郑三娘代为掌控,郑姨是我们姐妹已故娘亲的贴身侍女,对我们姐妹忠心耿耿,皖州境内的产业和情报网交到郑姨手里,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
  “如此最好,不管怎么说你们姐妹也刺杀了葛山郡的太守,万一事情败露,你们姐妹留在皖州太危险,就跟着我一起去黔州吧!凭借刘基手中的实力,想必就算到了黔州玳安郡的成阴县,自保应该不成问题的!”
  周兰琪离开刘基布帐不久,周兰馨又闯了进来,看到刘基一脸不可思议地问道:“那首‘爱莲说’真是你作出来的?”
  刘基不禁对周兰馨翻了一个白眼说道:“当然是我作出来的,难道你还从其他人的口中听过这首词?”
  “本小姐还真不相信你能作出这样优美而又意思深远的诗词,要不你再作一首质量差不多的诗词,我就相信那首‘爱莲说’是你作的!”
  “嘿嘿,看来今天不拿出一点儿本事出来,我刘基就要被你认成是文坛大盗了!丫头你听好了,这也是我以前闲暇之时写出来的一首词,取名为‘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吾曰:何陋之有?”
  原来时空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陋室铭”,被刘基修改了一下,就朗声念了出来,原文当中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一句被刘基直接抹掉了,最后的“孔子云”也被改成了吾曰,毕竟这个世界里面没有诸葛亮,没有扬子云,也没有孔子。
  虽然刘基稍微的改动,让“陋室铭”逊色不少,但是依然够震撼的,周兰馨目瞪口呆的看着刘基,老半天才说了一句话,“没有想到真是一个大才子,看来是我们姐妹占了大便宜啊!”
  刘基听了周兰馨这句话,顿时哈哈大笑,笑的眼泪都要出来了,而刘基的笑声却也让周兰馨变的不好意思起来,对着刘基噘着嘴跺了一下脚,就转身离开了刘基的布帐。
  周兰馨走进自己和姐姐周兰琪的布帐之内,就看到姐姐周兰琪正蹲在一个木榻的前面,拿着毛笔在木榻上面的一张纸上写着东西,“姐姐,你在写什么?”
  “我把刘公子所作的那首‘爱莲说’写下来,这样的一首词,找机会一定要传播出去,那么刘公子必定会扬名天下的!”
  说着周兰琪把毛笔搭在了木榻上面的砚台上,然后把写着“爱莲说”这首词的纸拿起来,扭头对周兰馨笑着说道:“你去找刘公子怎么样了?像‘爱莲说’这么优秀的词,要是其他人所作,早就流传开了。”
  周兰馨走到周兰琪身边,把“爱莲说”拿起来又看了一遍,叹气说道:“真是没有想到这个刘基还有如此文采,刚刚我去找他,他竟然又说出了一首以前作出的诗词,据我看来也算是惊世之作。”
  “什么?刘公子还作了一首,兰馨,赶快给姐姐念一遍!”
  周兰馨和周兰琪的记忆都非常不错,周兰琪听了一遍“爱莲说”就能默写了出来,周兰馨听了一遍“陋室铭”,也一字不差的给周兰琪念了出来。
  周兰琪随即又把“陋室铭”默写到了纸上,然后感叹地说道:“刘公子的才气现在还不为人知,一旦‘爱莲说’和‘陋室铭’传颂出去,刘公子一定会名扬天下的!兰馨,如今你已经十七岁,姐姐也十九了,马上过了年就又长一岁,也到了许配人家的时候,只是以前我们姐妹一心报仇,从来没有想过这方面,现在我们大仇得报,结果机缘巧合却能委身于刘公子,也算是我们姐妹的造化,以后你的脾气一定要收敛一些。”
  周兰馨对姐姐的话倒是很认同,这样才气的少年郎,模样又不差,手底下还有一群能征善战的将士,绝对是所有女人心目中最佳夫婿的人选,自己和姐姐一定要牢牢抓住。
第九十七章
离开沧源城
  大晋425年十二月十九日的下午,刘基麾下的这支戍边队伍从城外绕过了沧源城,继续向北而行。
  此时刘基麾下的这支队伍,比来到沧源城之时已经又庞大了许多,仅仅战兵的数量就达到了四千五百人,其中骑兵就有了一千三百骑,从葛山郡太守赵珉成那里,得到了400匹战马之后,刘基又从战兵的步卒里面,抽调出来三百人加入到了骑兵之中。
  这些新骑兵以前都不会骑马,不过刘基麾下原先刚刚组建的一千骑兵里面,会骑马的也不足三分之一,如今刘基麾下这支被他寄以厚望的骑兵,只能先把规模组建起来,至于战斗力,也只有以后慢慢进行训练了。
  把一千三百名骑兵的战马去掉之后,刘基手里面还留了一百四十多匹备用的战马,毕竟骑兵就算是不作战,战马也经常会有所损失,再加上刘基要求增加骑兵的训练强度,必须留有一些备用的战马,替换训练中损伤的战马,而且之后刘基再召唤出来新的武将,也需要配备战马的。
  一千三百名骑兵虽然只是花架子,但是装备相对于大晋境内一般朝廷的骑兵来说却非常奢侈,每名骑兵都配备了铁甲、铁盔、长枪、钢刀和弓箭,目前刘基手里的铁甲有1900余具,除了给一千三百名骑兵都配备了铁甲,还给战兵之中的六百名步卒也配备了铁甲,其余二千六百名战兵步卒则全部装备了皮甲。
  同样得益于葛山郡太守赵珉成的慷慨,刘基把麾下四千五百名战兵全部配甲之后,还余出来1800多件皮甲和33具铁甲,这些盔甲则全部装上了马车,留着以后扩军之用。
  刘基麾下辅兵也有一千七百余人,剩余的皮甲足够把所有的辅兵都配甲,不过刘基并没有把皮甲配给辅兵,只是给每名辅兵配上了一把防身的兵器,主要是轻便的单手刀,就连辅兵之中的三名大夫和四十多名工匠,也都配有了一把单手刀。
  辅兵在行军途中还要照看400多辆四轮马车,加上被分到辅兵里面的男丁,都是身体瘦弱或者年龄大的,一件皮甲对大部分的辅兵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至于给辅兵配备兵器,则是为了防备队伍突然遭到某些势力的袭击,比如大股的流寇,辅兵们配有武器,到时候不至于毫无反抗之力。
  除了四千五百名战兵和一千七百多名辅兵之外,刘基的队伍当中还有三百名特殊的辅兵,就是从土匪山寨里面救出来的三百名年轻女人。
  这三百名年轻女人也穿着与战兵、辅兵一样的绛色衣服,并且每个女人还用一块同样绛色的布料做成了头巾,把自己的长发包了起来,这样如果不走近的话,是看不出她们是女人。
  从沧源城外离开之时,浩浩荡荡的队伍拉出去了好几里远的距离,而就在刘基麾下这支戍边队伍离开之时,葛山群长史赵策一脸阴沉的站在了沧源城的城墙之上,看着远处宛如一条长龙的队伍。
  赵策昨天夜里得知父亲赵珉成遇刺身亡的消息之后,就一直忙着操办父亲赵珉成的丧事,就在今天中午,赵策抽空查了一下郡府库房以及赵家自己库房的账本,赵策才发现,沧源城内的战马已经所剩无几,铁甲不足七百具,皮甲还剩下二千多件,弓和箭剩下的也不多,唯一让赵策稍微欣慰的就是,父亲留给自己的钱粮还十分充足。
  这时候赵策才得知,父亲为解沧源城之围,已经送给了刘基3万两黄金、400匹战马、900具铁甲、1700件皮甲、1800把弓和17万只箭,这还不算需要还给赵家四房的那批财物,这让赵策对刘基的印象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3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