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将召唤系统(校对)第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354

  天子刘恒随即点了点头说道:“这倒也是一个办法,刘崇是宗室子弟,还是可以信赖的,那朕即刻派人给刘崇送一份密旨,让他务必把刘基拉拢到朕的阵营当中。”
  大晋426年七月四日,在成阴城内的县衙之中,刘基还不知道他已经成了香饽饽,不但黔州境内的一些人在打他的主意,连大晋最顶级的世家,都有好几家派人准备拉拢他,甚至连大晋的皇帝都准备通过黔州州牧刘崇,对刘基进行拉拢。
  也许刘基组建起来二十五万的军队并不算什么,但是刘基的军队却能击败草原十六族五十二万大军,这就让所有人不能不重视刘基了。
  刘基今天把麾下一些武将召到了县衙,包括了十六名骑兵营的都尉杨再兴、周凯、华雄、苏烈、吴谅、屈突通、乐进、于禁、陈武、潘璋、臧霸、曹休、严颜、冯胜、林冲和关胜,还有十位步兵营的都尉乐毅、韦孝宽、高顺、徐荣、张归霸、张归厚、张归弁、程普、黄盖和韩当。
  刘基对二十六名都尉说道:“如今十六个骑兵营和十个步兵营的兵员已经配备齐全了,接下来各营要抓紧练兵,虽然我们击败了以楼烦族和乌恒族为首的草原十六族五十二万大军,但是我们不能放松警惕,要知道北方大草原广阔无垠,游牧民族众多,比楼烦族和乌恒族实力还要强悍的游牧民族就有三个,匈奴、鲜卑和契丹,这三个草原上实力最强的游牧民族,和我们绝对不是朋友,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们就可能与他们对上。”
  杨再兴随即说道:“主公放心,有我们这么多兄弟在,就算匈奴、鲜卑和契丹,我们成阴军也毫不惧怕,谁敢招惹我们,那草原十六族的五十二万大军就是例子!”
  刘基笑着说道:“有你们这么多猛将在,本将军当然不惧怕草原任何一族的胡虏,等你们把各营的士兵都训练成精锐,本将军还准备带兵直接出击草原,去抢东西呢!”
  这时屈突通对刘基问道:“主公,我们如今手里面的牲畜,倒是完全可以养活二十五万战兵、十一万辅兵和数十万百姓一段时间,不过一直以肉类为主食是不是太奢侈了一些,而且单单依靠宰杀牲畜为食,消耗牲畜的速度太快了一些。”
  刘基还没有说话,乐毅就出声说道:“主公已经联系了雍州昌平郡珙县的一名大粮商,这名大粮商是主公在剿灭了阎王岭之后结识的,现在他正把第一批二十万石粮食,运往我们成阴县,以后每个月我们都会从这名大粮商那里购买一批粮食。”
  一石粮食就等于是120斤,刘基向那名大粮商购买的都是大米、小麦、小米、大豆,并且出了高价,每斤的价格是8枚铜钱,要知道在雍州这些谷物每斤不超过5枚铜钱,不过得把人家运费算上,还得让人家多挣一些,不然谁愿意冒险把那么多粮食,送到成阴县这个大晋的边陲县城。
  刘基接着说道:“大家放心,我们成阴县的军民是不会饿肚子的,除了外购粮食之外,成阴县和陇昌县的一些土地已经耕种了,秋天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收获不少粮食的。”
  陇昌县之前已经没有人烟了,于是刘基毫不客气的把陇昌县也归到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内。
第二百零二章
准备建一座城
  在成阴县的县衙内,十六个骑兵营和十个步兵营的都尉们听刘基说,成阴县和陇昌县的一些耕地,今年秋天可以收获不少粮食,不禁脸上都露出了笑意。
  要知道仅仅依靠向外购粮,来养活数十万军队和数十万百姓,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只有自己的地盘上能产粮,才能真正解决军队和百姓的吃饭问题。
  刘基接下来又笑着对二十六名都尉说道:“今年因为草原十六族联军的原因,我们在成阴县和陇昌县的境内,耕种的土地并不多,不过现在我们辅兵的数量已经达到十一万,明年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就可以把两个县的三百万多亩耕地都利用起来,那么明年秋收之后,我们甚至不需要再向外购买粮食了。”
  大晋耕地的粮食产量一般都在二石左右,如果刘基真能把三百万多亩耕地都种上粮食,那么就算北方的农作物只是一年一熟,刘基一年也差不多能收获六百万石粮食。
  屈突通随后向刘基建议道:“主公,成阴县和陇昌县的面积都不算小,而且所处地区大多属于平原地形,又因为安兴河多条支流的存在,水资源也不缺,我们完全可以多开垦一些耕地,属下觉着凭借成阴县和陇昌县的条件,再开垦七、八百万亩耕地都不是问题。”
  刘基点了点头说道:“本将军也正有此意,今年秋收结束之后,本将军就准备组织辅兵以及百姓,在成阴县和陇昌县的境内开荒,我们目前手里有数万头牛,明年就算是上千万亩的耕地,应该也能全部种上庄稼。”
  顿了一下刘基又说道:“本将军把大家召集过来,是准备近日就开始重建溪山口的要塞,这样一来就需要动用大量的劳动力,也许明年春天耕种之时,我们无法开垦出太多新的耕地,不过成阴和陇昌两个县目前的三百万多亩耕地如果都种上庄稼,明年秋收之后,我们就至少能收获六百万石粮食,足够我们养活上百万人了。”
  听到刘基要重建溪山口要塞,不少都尉的眉头皱了起来,骑兵都尉周凯对刘基说道:“主公,黔州和邳州以北的安兴山脉,秦州和襄州以北的云雾山脉,在大晋建国之初修建的众多峡口要塞,此时都已经不存在了,这样一来就算是我们能重新把溪山口要塞建起来,但是草原的胡虏依然可以从其他的峡口进入大晋境内,然后绕路进入我们成阴县,我们此时修建溪山口要塞还有意义吗?”
  这时步兵都尉黄盖也说道:“是啊,主公!我们现在已经占据了溪山口以北的大片草原,现在还修建溪山口要塞不是多此一举吗?”
  刘基早就知道众将听到他要重建溪山口要塞,一定会提出反对意见,对此刘基并没有在意,他保持着笑容说道:“重建溪山口要塞,本将军是这样考虑的,大家看,这里是溪山口,而溪山口以北这一片草原,目前都在我们骑兵部队的掌控之中,如果我们能在溪山口这里重新修建一座要塞,一旦草原胡虏组织大军攻击我们在溪山口以北的军队和牧民,我们的军队又难以抵挡,就可以带着牧民撤入溪山口要塞,凭借溪山口要塞来挡住胡虏大军,而有了溪山口要塞,就不至于如这次这般,让草原胡虏的大军直接来到成阴城下。”
  苏烈听了刘基的话点了点头说道:“按照主公这样说来,重建溪山口要塞之后,就等于让我们多了纵深的空间,毕竟我们现在数十万军队和百姓,只有成阴城这一个城池,连第二个据守的地方都没有。”
  不少名都尉也纷纷颔首,认为刘基所言在理,要是溪山口这里真的能修建起来一座要塞,那么在溪山口以北那片草原上的骑兵部队,就有了一个相对安全的退路,不至于非得一口气逃到成阴城内才变的安全。
  刘基继续说道:“这次重建溪山口要塞,本将军不准备仅仅在峡口通道之中修建一个屯堡就完事了,本将军准备依托溪山口这个峡口,直接在溪山口以南修建出来一座城池,与成阴城互为犄角,就算胡虏从安兴山脉其他峡口绕路进入我们成阴县境内,也会面临溪山口要塞与成阴城的夹攻。”
  刘基话音刚落,骑兵营都尉于禁就说道:“属下赞同主公修建溪山口要塞,一旦溪山口要塞修建完成,那么驻扎在溪山口以北草原的骑兵部队,就能进可攻退可守,不管在战略上,还是战术上,可选择的余地就增加了很多,另外属下建议主公最好能把陇昌县被毁的陇昌城也能重建起来,这样我们有三座城池在手,战略空间就更大了一些。”
  听到于禁建议把陇昌城也重新建起来,刘基点了点头说道:“陇昌城也必须要重建的,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那就这样决定了,先把溪山口要塞建起来,至于重建陇昌城之事,等溪山口要塞建起来再说。”
  刘基麾下这二十六位掌控兵权的都尉,除了周凯和吴谅之外,都是从系统召唤而来的,对刘基可谓是死忠,就算周凯和吴谅对刘基也是真心效忠,刘基既然已经决定要重建溪山口要塞,而且刘基还是从战略方面考虑才要重建溪山口要塞的,二十六位都尉就再也没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
  接下来刘基扭头对乐毅说道:“如今本将军麾下没有信得过的文官,所以本将军准备麻烦乐毅你,来负责重建溪山口要塞这件事情,至于你麾下那一营士兵的训练,暂时先交给三名校尉,重建溪山口要塞目前对我们来说,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乐毅犹豫了一下就点头说道:“既然主公信得过乐毅,那么乐毅一定为主公尽快把溪山口要塞建起来,其实凭借溪山口的地势,要在溪山口的通道之间,建起一道高耸的城墙并不太难,只是想要依托溪山口建起一座城池,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将会非常巨大。”
  刘基斩钉截铁的对乐毅说道:“今年秋收就算没有十一万辅兵也可以,那么这十一万辅兵就全部交给你,总之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物给物,无论付出多少人力和物力,溪山口要塞一定要建起来!”
  乐毅随即点头说道:“主公放心,只要人力和物力都跟的上,半年之内,乐毅必定给主公建起来一座要塞城池!”
  “时间上不需要着急,只要在溪山口的通道之间建起一道坚固的城墙,就可以让我们在溪山口以北的军队和牧民有了一条退路,而依托溪山口修建的这座城池,本将军准备建的大一些。”
第二百零三章
抽疯的系统
  成阴城每一面的城墙都只有三里长,总面积不过2.25平方公里左右,而刘基准备修建的新城,刘基希望至少要有四、五个成阴城这么大,面积怎么也得在10平方公里以上,反正就是越大越好。
  对于刘基的要求,准备负责建城的乐毅没有提出异议,随即在溪山口那里修建一座新的城池就这样定下了。
  刘基搓了搓手对二十六名都尉又说道:“等以后我们实力到了一定的程度,本将军准备直接在草原上修建城池,要想控制草原就必须有能保护我们晋人的城池,如果我们能在溪山口以北的那片草原上,修建一座城池,那么这片草原,胡虏就很难再夺回去了。”
  二十六名都尉互相看看,对于刘基的话不置可否,在草原上建城,这是从来没有人干过的,如果刘基真要在草原上修建一座城池,说不定刘基立即会成为草原所有游牧民族的死敌,想想那样的后果,绝对会让人非常酸爽的。
  还好刘基此时还有着自知之明,知道凭借他目前的实力,想要在草原上建城无疑是自寻死路,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去实施这个脑洞大开的想法。
  商量妥了在溪山口那里修建一座新城池的事情之后,十六个骑兵营和十个步兵营的都尉们,除了乐毅之外,立即全部离开了县衙,毕竟现在各营几乎等于都是初建,各个都尉为了练兵可是忙的很,他们随后都返回各自的驻地,继续投入到大练兵之中。
  刘基和乐毅又商量了一些建城的细节之后,乐毅直接返回了成阴城内的兵营,去安排他麾下这个步兵营的练兵事宜,接下来乐毅将会投入到新城的建设当中,他麾下的步兵营只能交给三名校尉了。
  等乐毅也离开了,这时刘基向系统询问了一下,自己现在是否可以召唤三流武将?
  系统的回答让刘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九十天的限制时间已经过去,刘基又可以继续召唤一流武将、二流武将和三流武将了,不过系统随后的话,却让刘基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不见了。
  “尊敬的使用者,为了您麾下武将的配置更加合理,每个级别的武将,在一百八十天内,您只有100次使用灵魂值的召唤机会,如今顶级武将、一流武将、二流武将和三流武将都有100次召唤机会!”
  原来的限制不是九十天吗?怎么突然变成了一百八十天?这对刘基来说绝对是一个坏消息!
  要知道刘基现在手里面的灵魂值还有十万点以上,按照他目前的武力值,召唤三流武将的成功几率为四分之一,按照原来九十天的限制,一百八十天是两个循环,刘基只需要消耗2万灵魂值,就能差不多得到五十位三流武将。
  现在限制的时间增加了一倍,他在一百八十天内能召唤出来的三流武将数量也将会缩小一倍,至于省下来的1万点灵魂值,照比减少了大约二十五名三流武将,那真是无法相比的。
  刘基立即询问系统,为什么限制的时间由九十天增加到了一百八十天,结果系统说,因为刘基九十天内没有使用灵魂值成功召唤出来一位顶级武将,只召唤出来了其他三个级别的武将,系统判断刘基麾下武将的配置不合理,于是又延长了限制的时间。
  刘基随后十分憋屈的对系统埋怨道:“为什么不在之前提醒我一下?如果我知道九十天里面使用灵魂值没有成功召唤出来一位顶级武将,限制的时间就会增加一倍,我哪里还会心疼灵魂值,一定不惜代价消耗灵魂值召唤出来一位顶级武将的!”
  “使用者的问题资料缺失,无法回答!”
  系统又来这套,刘基不禁翻了一个白眼,这个中华武将召唤系统,给力是给力,就是时不时的会抽疯,最近不但有了这个一定时间内召唤次数的限制,还把对召唤一流武将的幸运加成给抹掉了。
  “在接下来的一百八十天之内,如果我不能把每个级别的武将都召唤出来至少一位,是不是限制的时间还会增加?”
  “使用者的问题资料缺失,无法回答!”
  系统虽然还是没有给出答案,不过刘基琢磨自己的推断应该是正确的,这就逼着刘基在一百八十天之内,必须四个级别的武将都得召唤出来,一流武将、二流武将和三流武将都好说,只是看着召唤一次顶级武将所需要的6400点灵魂值,以及目前只有三十二分之一的成功几率,刘基感觉自己的牙根有些发酸。
  刘基长长吐了一口气,决定不和系统去计较,那纯属于自己找气受,现在既然又能召唤一流武将、二流武将以及三流武将了,自己还是再新召唤一批武将再说吧!
  接下来刘基就消耗了1万点灵魂值,直接让系统召唤了100次三流武将,最后成功召唤出来了三十位,其中三国时期的武将有七名,分别是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成宜、马玩和杨秋,这七位三流武将都属于马超的八健将,武力值全都在65点以上。
  还召唤出来了宋朝时期方腊麾下杭州二十四将里面的二十三位,分别是厉天佑、吴值、赵毅、黄爱、晁中、汤逢士、王绩、薛斗南、冷恭、张俭、元兴、姚义、温克让、茅迪、王仁、崔彧、廉明、徐白、张道原、凤仪、张韬、苏泾和米泉。
  不过这二十三位宋朝时期的三流武将,武力值都不算高,没有一位达到65点的,都在60点与64点之间。
  按照召唤三流武将四分之一的成功几率,100次召唤机会正常的标准应该能召唤出来二十五位三流武将,而刘基这次却一口气召唤出来了三十名三流武将,绝对算是人品小小的爆发了一下。
  刘基都不禁猜想,这是不是系统因为限制时间的翻倍,而对自己的补偿呢?不过接下来刘基就知道,自己想多了。
第二百零四章
上源城来人
  在消耗了1万点灵魂值,成功召唤出来了三十位三流武将之后,刘基趁热打铁,随即就让系统连续召唤了100次二流武将,又消耗了4万点灵魂值。
  在连续召唤了100次二流武将之后,刘基知道自己真的想多了,系统根本没有给自己什么补偿,反而还在抽疯当中。
  按照刘基如今的武力值,召唤二流武将的成功率应该是八分之一,那么100次的机会,至少应该能成功召唤出来十二名二流武将,要知道前不久,刘基用了86次召唤二流武将的机会,就成功召唤出来十二名二流武将。
  然而现实就是那么的残酷,召唤了100次二流武将之后,仅仅成功召唤出来了十位,莫非没有了幸运加成之后,倒是多出来了霉运加成?
  对于刘基的抱怨,系统倒是解释了一下,每次召唤确实存在运气的情况,不然之前就不会有幸运加成这个隐藏功能了,所以说八分之一的成功几率,并不代表着召唤八次就一定能成功一次。
  召唤出来的十位二流武将,都属于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太保之列,分别是二太保李存勖、四太保李存信、五太保李存进、六太保李嗣本、七太保李嗣恩、八太保李存璋、九太保符存审、十太保李存贤、十一太保史敬思和十二太保康君立,这十人的武力值都在75点以上,而且好几个人的智力值和统帅值都不低。
  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太保里面,只少了曾经当过皇帝的大太保李嗣源和三太保李嗣昭,还有那位“王不过霸,将不过李”的十三太保李存孝。
  刘基吐了一口气,还好召唤出来的十名二流武将三维值都不错,也算是一个安慰,接着刘基看了看还剩下的59639点灵魂值,刘基一口气就连续召唤了30次一流武将,结果在第十四次和第三十次召唤成功了。
  李信,武力值89、智力值75、统帅值86,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参与攻伐赵国、灭燕国、楚国、齐国等战役,李信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
  蒙武,武力值87、智力值74、统帅值78,战国时期秦国将领,公元前224年,蒙武担任副将,跟随王翦率军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斩杀楚将项燕,公元前223年,蒙武再度与王翦率军攻打楚国,击败楚军,俘虏楚王,灭亡了楚国。
  能把李信和蒙武召唤出来,刘基还是非常满意的,两人的三维值都非常不错,不过蒙武是秦国名将蒙骜之子,蒙恬之父,刘基琢磨自己要是把蒙骜和蒙恬也召唤出来,这三个人之间应该如何称呼?
  要知道系统召唤出来的武将,基本上都在二十多岁,这祖孙三代都是二十多岁,不知道得怎么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3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