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奇英传(精校)第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69


接着又有几个受过“天山剑客”恩典的人,各自谈起他们的故事,在每个不同的故事中,天山剑客都以不同的相貌出现,但有两点相同的是:天山剑客乃是一个汉人,他有一把宝剑。
“天山剑客”究竟是不是李逸?武玄霜也给他们弄得糊涂了,在众人闹哄哄的议论声中,八年前的往事一幕幕在她的心头翻过:几番遇合,几番离别,树林中的琴歌酬答,骊山上的恩怨纠缠,而最后一次的离别,则是李逸在悬岩上跳下去,她遣小丫环去探听他的消息,从丫环如意的口中,知道他驱车远赴穷边,以后就再也听不到他的消息了。她欣慰李逸还在人间,但生离比死别却更要令她伤心,这八年来,她已不知几次独向西风洒泪?她知道李逸是绝不肯回头的了,她也不指望和李逸再见的了。然而天下往往有料不到的事情,武则天这次却差遣她去找寻李逸。
武则天如今已是七十岁的老妇人了,她迫切需要决定继承帝位的人选。她的侄儿武承嗣很想继承她的位子,她觉得武承嗣的才干不够,同时狄仁杰等一班大臣又向她劝谏,她一想自己的儿子虽然是碌碌无能,但帝位既不能传给外人,与其传给侄儿会引起大乱,不如传给儿子,这才决定了将来以卢陵王李显复位为帝。她有了这个决定,却尚未向大臣宣布。由于她还要找寻唐室中有才干的人辅佐她的儿子,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李逸。她要武玄霜必须为她把李逸找到。这便是武玄霜来到天山脚下的原因。
八年长的时间过去了,他对武则天的仇恨,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冲淡了呢?如果他知道了武则天的决定,知道江山仍将回复李姓的手中,他会不会回去呢?哦,还有,在这漫长的八年之中,他可也曾想起过我么?这八年的时间他是怎么过的?是孤独行吟,还是已经有了知心的伴侣?
这些都是武玄霜所要知道的问题,她在幻想着和李逸相见的时刻,不知是欢喜还是悲哀?此际,她来到天山脚下,已经抑制不住心情的激动了。
众人在闹哄哄的声中,从谈论“天山剑客”又说到了逃避兵役的苦况,有几个哈萨克族的姑娘弹起东不拉,唱出草原流行的小调:
妹到草原去牧羊,
哥在家里擦刀枪;
大汗下了点兵令,
分离就要在眼前。
羊群一人难照料,
父母有谁来供养?
天山北面寒风烈,
为了求生也只得逃到那一边。
闹哄哄的人们静下来了,这歌声唱出了他们共同的遭遇和心境,有人垂泪,有人叹息,有人叫道:“换一个情歌唱唱吧,让大家愉快一些。”哈萨克姑娘重调弦索,又唱出了一个草原流行的小调:
大风卷起了黄沙,
天边的兀鹰盘旋欲下;
哥呀,你就是天边的那只兀鹰,
你虽然不怕风沙,你也不要下来呀!
大风卷起了黄沙,
天边的兀鹰盘旋欲下;
我不是不怕风沙,
妹呀,我是为了要见你的面,
我要乘风来找你回家!
歌声粗迈缠绵,表现出草原男女的真情挚爱,不很愉快,却极动人,武玄霜听得痴了,心中想道:“我虽然不是兀鹰,但我也要冒着风沙来找他回家。”
静寂中忽听得有马蹄声响,只见两个突厥武士疾驰而来,已到了营帐外面,这些人都是逃避兵灾来的,想不到在天山脚下,还碰到有武士追来,都不由得心中一沉,但随即人人都这样想道:“我们这里有一百多人,他若是要捉拿我们,一人一块石头,都能把他打死。”
那两个武士翻身下马,正巧有一匹大骆驼挡着他们的去路,那两个武士忽地喝道:“让开!”一人抱着骆驼的前脚一人抱着骆驼的后脚,竟然把那匹骆驼举了起来,一摔就摔出数丈之外,这匹骆驼少说也有千斤气力,竟被这两个武士制服得不能动弹,众人都吃了一惊,有几个暴躁的少年本来想发作的,这时也不敢作声了。
那两个武士挤进人堆,搓搓手道:“好冷,好冷!”没有人和他们答话,在他们两旁的人像逃避瘟神似的,挪开了位置,那两个武士好生没趣,厚着面皮坐了下来,伸出手去烤火。
刚才闹哄哄的气氛霎时间都静止下来,连孩子们也受了感染,有一群孩子本来在地上堆砂石玩“砌宝塔”的游戏的,这时也停止了,砌到一半的“宝塔”哗啦啦倒塌了,有个孩子叫了一声,碰到那两个武士的目光便不敢喊了。孩子们虽然不懂事,看到大人惧怕,他们也惧怕起来,只有一个孩子全无惧意,露出好奇的神色盯着那两个武士,忽地“呸”的一声叫道:“斫你的头!”一掌斫在“宝塔”还未倒下的那块“塔基”上的石头上,那块石头应声而落,飞出了一丈开外。武玄霜心头一动,看这孩子最多不过六七岁,居然有这样的掌劲,自是练过“童子功”的无疑。那两个武士并不生气、哈哈笑道:“好,好气力。”这个孩子正是那维族妇人的孩子。
所有的人都对那两个武士怀有敌意,只有武玄霜那匹白马,却和那两个武士骑来的战马玩在一起,这匹白马吃饱了草料之后,恢复了力气,见到同类很是欢喜,三匹马挨近来互相擦摩,踢踢蹄子,发声嘶鸣,好像欢迎朋友一般。
那两个武士坐了下来,目光注视到武玄霜的身上,武玄霜心道:“敢情是来追捕我的?”傲然不惧,将目光迎了上去。一个武士道:“这匹白马是关内来的吧?真是一匹好马,谁骑来的?”武玄霜道:“我骑来的,怎么?”另一个武士道:“阁下靠一匹马就通过了沙漠,来到了天山脚下么?哈哈,确是值得佩服!”拿出半边野猪,在火上烤熟,拔出佩刀,割下一块,递给武玄霜道:“阁下辛苦了,你远来是客,咱们没有什么款待,你不嫌弃,请尝一块野猪肉吧。”武玄霜接过来便吃,准备和他动手,那武士客客气气地递过来,殊无动手之意。
那武士又割下几块野猪肉,送给几位老年人。大家在沙漠上走了将近一月,吃的是干粮、骆驼乳,那野猪肉烤得黄湛湛的,香油欲滴,实足引起食欲,可是那几个老人连望也不望,也不伸手去接。
那两个武士讪讪的将手缩回,把半边野猪肉切开来自己吃了。一个武士道:“大雪封山啦。”另一个武士道:“咱们去探一探谷口道路吧,看明天能不能走?”众人心中大喜,以为这两个武士自觉不受欢迎,所以走了。
那两个武士走过那群孩子的身旁,其中一个将吃剩的一块野猪肉递给那维族妇人的孩子,那孩子看了母亲一眼,大声说道:“我不要你的东西!”那武士忽然哈哈大笑,抱起这个孩子,倏的跳上马背,那维族妇人怔了一怔,大叫一声,立即飞身跃起!
这一连串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围坐烤火的这群维人固然是措手不及,未曾阻拦,连武玄霜也因为事出意外,怔了一怔,就在这瞬息之间,但见那两个武士已策马疾奔;而那个维族妇人也已飞越了两重帐幕,抢了武玄霜那匹白马,赶去追了。就在这时,那孩子尖锐的叫声冲破了凝冷的空气,他在大声叫唤“妈妈”,叫出的竟然是标准的长安口音!
那维族妇人的卓越轻功已是令武玄霜大感惊异,而她的孩子会说中国话,而且是标准的长安口音,这就更令武玄霜惊奇。看那孩子清秀的相貌,莫非他本来是汉人的孩子?但他为什么刚才装做不懂汉语,她母亲又不准他接受汉人的东西?这孩子到了危急的时候,自自然然地说出长安口音的陕西话来,足见他平日在家中必定是和父母说这种家乡话的。
武玄霜一怔之下,但觉这里面含有许多难于索解的疑团,但此时此地,已不容她细心推究了,就在众人纷纷起哄的时候,她疾忙展开了绝顶轻功,向前追去,众维人但见她脚步一起,便似一阵风的在眼前掠过,转眼之间,雪地上便只见一点黑点,他们哪曾见过跑得这样快的人?惊愕不已,有人叫道:“对啦,对啦!这个少年才是天山剑客!”
武玄霜已听不到背后维人的议论了,她一心一意追赶前面那三匹骏马,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十多里的路程之内,她不过落后少少,但仍然是暗器打不到的距离,她大声呼叫,那维族妇人不知是急疯了,还是因为对她怀有敌意,没有答她半句话。过了十多里后,武玄霜的轻功纵然极好,也无法与日行数百里的骏马相比,好在雪地上马蹄的痕迹非常清楚,她跟着马蹄的痕迹,一直追到了前面的山脚,马蹄的痕迹不见了,想必那两个突厥武士和维族妇人都已上山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