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奇英传(精校)第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69

那突厥武士露出诡异的笑容,笑道:“殿下,你洪福齐天,我们的大汗决心帮你恢复大唐天下。请你去商量大事”。李逸诧道:“你们的大汗要帮我恢复大唐天下,这从何说起?”那突厥武士道:“不错,正是要帮你登中国天子的宝座,重光你大唐李姓的江山,实在告诉你吧,你们中国现在的这位女皇帝太可恶了,她要起兵打我们,我们的大汗只有先发制人,先打进中国去,将她消灭。哈哈,这岂不是你的机会来了!”
李逸心头一沉,想道:“原来是突厥可汗用这等威迫利诱的手段,想我顺从于他,帮他抢夺中华的锦绣江山!”那突厥武士等了半晌,不见回答,诧道:“殿下,这真是百载难逢的机会呵,你还有什么疑虑?”李逸勃然说道:“烦你回复大汗,我李逸宁死也不会从他。”那突厥武士道:“咦,这倒奇了,武则天抢夺了你们姓李的江山,你就不恨她么?”李逸道:“我恨武则天是另一件事,我若引你们入关,占领中国的土地,蹂躏中国的百姓,我岂不成了禽兽不如的叛国之徒?”突厥武士笑道:“抢来了中国皇帝的宝座,可是交给你坐的呵!”李逸怒道:“我岂是做儿皇帝的人?你再多说,吃我一剑!”
那突厥武士退后一步,奸笑道:“皇帝宝座你可以不要,你的亲生儿子也不要了么?”李逸面色铁青,又气又怒,长孙璧忽地一声尖叫,拔剑出鞘,刷的就刺将过去,喝道:“你抢了我的儿子,我先要你的命!”她激动过度,这一剑用力太猛,那突厥武士一个闪身,顺手一带,长孙璧站立不稳,先跌倒了!
李逸再也忍受不住,立即一掌拍出,那突厥武士用一招“霸王卸甲”,双掌回环牵引,解拆李逸的攻势,岂知李逸的武功比长孙璧高明得多,他这一掌拍出,早已料到对方要如此解拆,立即抢进一步,反手一勾,将突厥武士的手腕勾住,左掌立即跟着拍出,那突厥武士侧身一闪,已是闪避不开,只听得“啪”的一声,吃了李逸一记耳光。那突厥武士手腕一沉,挣脱了李逸的反手擒拿,踉踉跄跄地倒退三步。
李逸见他武功不弱,正待再施杀手。那突厥武士忽地哈哈笑道:“你敢杀我?你杀了我,你的儿子就要给我偿命!大汗早已防到你们这些南蛮不可靠,我来的时候,他就对我说道,你放心一个人去,那姓李的敢动你一根毫毛,哼,哼,我就拿那个小蛮子去喂狼。你的儿子现在已经用快马送到大汗那儿去了,你愿喝敬酒还是愿喝罚酒,随你自便!”李逸气得浑身发抖,但一想杀了他也没有用,只好由他去。那突厥武士出门之时,还在哈哈笑道:“大汗给你一个月的期限,若然过了期限,不见你来,那可休怪我们无情。”
李逸将妻子扶了起来,那突厥武士已走得不见了。长孙璧嚷着要追,李逸道:“追他有什么用?哼,哼,想不到一国大汗,却做出这种卑鄙勾当!”歇了一歇,突然下了决心说道:“待我自己去见他!”长孙璧惊道:“你真的要去见他,你、你!”李逸道:“我当然不是去顺从他,我是去想法子把敏儿救回来。璧妹,你在家里要自己小心。”
长孙璧道:“咱们夫妻生死与共,决不分离,我与你一同去。”李逸轻轻抚摸她的秀发,柔声说道:“璧妹,你放心,他们要的是我这个人,即算被他们擒住,他们也不会将我杀了的,我自会相机而逃。何况未必会落在他们的手中呢。多少大风大浪我都经过来了,武则天我都不怕,还怕区区一个突厥可汗吗?你受的震动过甚,精神尚未恢复,还是在家静养的好。至迟一个月后,我就会与敏儿回来的。你一向相信我,听我的话,这回就不相信了吗?”长孙璧知道丈夫的武功智计都胜她十倍,若然同去,只怕真的反会拖累于他,想了好一会子,幽幽说道:“逸哥哥,我相信你。只是,我怕,我怕……”李逸微笑道:“怕什么?”长孙璧说道:“我失掉了哥哥,失掉了父亲,现在又失掉了儿子,我怕,我怕连你也失掉了!”李逸笑道:“我怎么会失掉?除非突厥可汗把我杀了。我敢斗他,就不怕他!不过,凡事多些顾虑也好。万一我有什么不幸,璧妹,你千万不可自寻短见,定要替我报仇!”长孙璧眼眶一红,说道:“不要说这些不吉利的话,我不是指这个,我是怕你走出家门之后,也许就忘记我了,也许就从此不回来了!”李逸笑道:“你又说糊涂话了,我怎会忘记你呢?我救出了敏儿,又怎会不回来呢?璧妹,你安心静养吧,别要胡思乱想了!”说罢,轻轻地抚拍她的香肩,好像大人哄孩子一样,哄得长孙璧安静下来,李逸便出门去了。
长孙璧表面已安静下来,心头却是波涛起伏,殊不宁静。她怕李逸去见可汗,会遭遇凶险;更怕他在山中便遇见了武玄霜,她怕武玄霜会夺走她的丈夫,更甚于怕突厥可汗!
武玄霜在雪地上踽踽独行,她的心中也是波涛起伏,殊不宁静,“去见他呢,还是不见他?”虽然她刚才已下了“决心”,可是每向前行进一步,长孙璧的影子就越发鲜明,那幽怨的目光也好像迫到了她的面前,令她心悸!终于武玄霜是走两步停一步的,但仍是往前走了。
武玄霜走了一程,她没有碰见李逸,却碰到了另外一件奇怪的事,她转过了一处山坳,忽然在一块岩石上发现有人画着一付骷髅头骨,下面还有两行汉字:“欲全性命,赶速回乡!”武玄霜精神陡振,心中笑道:“突厥武士原来也学会了江湖上的这套恐吓手法,拿来吓我,这岂不太可笑了吗?”她认定这是懂得汉文的突厥武士所画,说不定就是掳走了长孙璧孩子的那个武士,再走一程,又发现了同一的图画和文字,好像是用刀剑新刻上去的,石屑还撒满雪地。武玄霜想起了一个妙法,折下了两支枯枝,运用“弹指神通”的功夫,将枯枝“嗖”的弹出。
那两支枯枝飞出了十来丈远,一前一后,落在雪地之上,发出了极轻微的“嚓嚓”的声响,就像一个具有轻功本事的人,足尖点在雪地上所发出的声音一样。与此同时,武玄霜却用最上乘的“踏雪无痕”的功夫,向相反的方向,滑出了数丈,丝毫没有声息。过了片刻,只见在那枯枝射去的方向,一块岩石后面,有两个武士探头探脑地出来张望。
敌踪一现,武玄霜身形立起,捷如飞鸟,霎眼间就到了那两个武士的身后,娇叱一声:“站住!”手腕一翻,用大擒拿手法,向那武士的后心便抓。
那两个武士的功夫甚是不弱,武玄霜这闪电般的一抓,竟然落空。只见那两个武士身形一俯,倏地一个盘旋,已是转过身来,一对判官笔呼呼挟风,双点武玄霜的“期门穴”,另一个武士也早已拔出了一柄短刀,就在武玄霜施展擒拿手法之时,突然便欺身进步,刀锋一划,削武玄霜的手腕。
武玄霜喝道:“来得好!”左手一招,右手早已拔剑迎上,铮铮几声,将一柄短刀一对判官笔全都荡开,兵器碰击,那两个武士虽然给她震退,武玄霜的虎口亦微微发麻。这两个武士不但能够硬接武玄霜的一剑,而且还有反击之力,在江湖上也算得是一流好手了。
说时迟,那时快,这两个武士一退即上,左右包抄,使判官笔的那个武士,以攻为守,双笔一晃,猛扑武玄霜的中盘,左点“期门穴”,右点“精白穴”,出手迅捷,点穴奇准,武玄霜横剑一封,飘身闪过,那使短刀的武士抡刀俯腰,便斩武玄霜的双脚。武玄霜飞身跃起,青钢剑凌空下击,再度把这两个武士杀退,疾忙喝道:“你们两个是胡人还是汉人?”
原来这两个武士,穿的虽是突厥武士的服饰,却并不是掳走长孙璧儿子的那两个武士。最奇怪的是他们都罩着面罩,一声不响,只是和武玄霜哑斗,而且他们所使出来的武功,一个是青城派玄门正宗的点穴手法,一个是万胜门的“五虎断门刀法”,都是中原武林的上乘武功,即使是这两派功夫传到西域,也决不能使得如此精妙。武玄霜曾见过这两派的掌门,拿来与这两个武士一比,也并不见得比这两个武士高明,但从他们的身形体态看来,又决非这两派的掌门。
那两个武士被武玄霜一喝,在面罩上露出来的眼睛炯炯发光,但仍然没有答话。
武玄霜道:“你们快说实话,免得自误!”那两个武士“哼”了一声,短刀飞舞,铁笔穿梭,不退反进,攻得更紧了。他们仍是闷声不响,哑缠哑斗,看他们的神气,似乎并不相信武玄霜便能杀败他们。
武玄霜道:“你们不露真相,可休怪我宝剑无情!”冷笑一声,剑招倏变,宝剑挟风,呼的一声,从两人头顶削过,使判官笔的那个武士还了一招“横架金梁”,被武玄霜的剑锋划过,铮铮声响,溅出了点点火星,使短刀的那个武士见状惊心,急忙抢上,联手防御,奋力挡开。说时迟,那时快,武玄霜在瞬息之间,连攻七剑,有如长江浪涌,前浪未逝,后浪又来,那两个武士极力解拆,仍是被她杀得手忙脚乱!
激战中,那使判官笔的武士一拖一带,笔锋颤动,一招之内,连袭武玄霜的灵台、至阳、风府、居谬、阳关、愈气、命门七处大穴,这七处穴道分布在不同的部位,距离颇远,而那武士用左笔一拖,右笔一带,居然能够把武玄霜的宝剑黏出外门,而且就在这瞬息之间连袭七处不同的方位,的确是一流高手的点穴功夫!
武玄霜是何等样人,焉能给他点中,那武士出手已算快极,但她的身法更是迅逾飘风,但见她往前一探,一记“夜叉探海”,解开了敌人的黏劲,宝剑迅如电掣,扬空一划,回削使短刀那个武士的手腕,又把他的攻势解开。她身法轻灵,俨若行云流水,使判官笔的那个武士虽然使出平生本领,笔尖竟然连她的衣裳也没有沾着!
武玄霜笑道:“你的玄门点穴手法着实不错,可是还略嫌驳而不纯,如今,你也看我的吧!我要用剑尖刺你背心的灵台穴,刺他胸口的璇玑穴!”刺什么穴道,先说出来,这已是一奇;那两处穴道,一在背心,一在前胸,而且是同时分袭两人,武术中尚未听过有这等骇人听闻的点穴功夫。那两个武士耸了耸肩,各自用手中的兵器封紧门户,虽不说话,神态表露,却是绝不相信!
武玄霜笑声未绝,长剑倏的展开,剑势飘忽无方,似是攻向使判官笔的那个武士,又似是攻向使短刀的那个武士,两人连用几种身法,遮拦封闭,却是封闭不住,但觉剑气森森,冷透肌肤,使判官笔的那个武士,似觉剑尖就要触到他的背心;使短刀的那个武士也觉剑尖就要刺及他的胸口,两人使尽平生本领,怎样也摆脱不开,吓得同声叫道:“武郡主手下留情!”当啷啷一片声响,两人都扔下了手中的兵器!
武玄霜笑道:“原来你们果是汉人,我还当你们是哑吧鞑子呢!”剑势一收,却突然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法,揭下了他们两人的面罩,这一揭开,登时令武玄霜也吓着了!
这两人似曾相识,武玄霜陡然想起,乃是在堂兄武承嗣家中见过的门客,回忆当时情状,这两个人好像还是她堂兄的心腹。“他们为什么改了突厥武士的服饰,而且居然敢来和我动手,莫非是造反了么?”饶是武玄霜聪明机智,只因这事情太不寻常,一时间也令她猜想不透。
只见这两个武士现出尴尬神色,扔掉了武器,便在雪地上跪下去,向武玄霜叩头禀道:“小人封牧野、祝见章叩见郡主,适才多多冒犯,求郡主恕罪。郡主剑术,妙绝天下,我等无知,班门弄斧,尚望郡主一笑置之。”这两个名字一报出来,武玄霜心道:“原来他们是和我试招来了。”想这封牧野与祝见章两人是青城派与万胜门的名宿,论起武林中的辈分,在自己之上。武林中的成名人物,行径每异常人,想是他们要见识自己的剑术,却又不方便按武林的规矩,来请试招,故而蒙面改装,布此疑阵?但随即想到,若是他们有心要和自己较量,在长安之时,尽多机会,何须万里跟踪,远来漠外?何况自己这次奉了天后之命,事情极其秘密,他们又从何得知自己的行踪?
武玄霜道:“两位请起,我虽姓武,并未受封。咱们同是武林一脉,岂可行此大礼。”两人站了起来,封牧野讪讪说道:“听说郡主在八年之前,于峨嵋金顶,曾剑败群雄,威震四海,适才承蒙赐招,果然名下无虚,奴才输得心服口服!”他们再一次解释何以前来试招的原因,武玄霜听了越发怀疑,当下面色一端,正容说道:“论起武林辈分,还当推两位为尊,什么奴才郡主的称谓,请即废去。咱们只以武林之礼相见。武林之中,彼此琢磨,事亦寻常,但两位改了突厥的服饰,万里远来,深入天山,难道就只是为了要和我试招吗?这事情可就有点不寻常了!”祝见章讷讷说道:“这个,这个——”武玄霜道:“这个怎样?现下突厥正在兴兵,意欲犯境,两位莫非是叛汉归胡,以试招为名,实是想来暗杀我么?若在中原,我自当尊重两位前辈,此时此地,如此相遇,请两位恕罪,我非问个清楚不可!若有含糊,休怪无礼!”武玄霜留心他们的面色,这番话一说出来,只见祝见章倏然色变,封牧野也是微微一抖,但随即便镇定如常,微笑说道:“武姑娘,有甚怀疑,请问便是。”武玄霜道:“你们在岩石上刻字画图,请问‘欲全性命,赶速回乡’,这是什么意思?”封牧野道:“这意思明白之极,就是要请武姑娘速回中土呵!”武玄霜道:“为什么你们想我回去?”封牧野道:“不是我们想你回去,是你的皇兄,千岁爷想请你回去!”武玄霜道:“胡说八道,承嗣他要我回去作甚?”封牧野道:“这个小人又怎能知道?好在千岁爷有亲笔书信在此,请姑娘自己看个明白!”
十七
江湖空抱幽兰怨
武玄霜一看,果然是她的堂兄武承嗣的字迹,信上写道:“惊闻吾妹远赴漠北,欲召回李唐遗孽,作旋乾转坤之谋;吾妹冰雪聪明,奈何欲自召灭门之祸?此为愚兄所大惑不解者也!皇帝春秋已高,惑于狄仁杰之邪说,圣聪容有闭塞,圣虑容未周详,吾妹未加劝谏,反从而助之,万一归宗李唐,果成事实,则不但今日之繁华富贵,化作云烟,吾武氏其尚有噍类耶?吾妹其再思三思!盼吾妹见此信后,速返长安,从长计议。兄承嗣。”
原来自武则天称帝之后,改唐为周,关于帝位继承的问题,一直就在朝廷上争论得很激烈。本来按照“家天下”的观念,既然是姓武的做了皇帝,就该姓武的子孙继位。可是一班有力的大臣,却主张武则天传子不传侄。武承嗣一心想做皇帝,另外也勾结了一班大臣拥护他。在武则天称帝的第二年,武承嗣便运动了一班人,以凤阁舍人张岑福为首,几百人签名上表,请武则天明令以武承嗣继承帝位,当时的宰相岑长倩极力反对,事卒未成。武则天为了缓和两派的争执,一方面以自己的第四个儿子李旦改姓武氏,封为“嗣皇”,一方面立其侄儿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其他诸侄皆为郡王,姓武的势力大大压倒了姓李的。武则天本来要封武玄霜做郡主的,武玄霜不愿受封,但却因此更得武则天的信任。
武则天的第四子李旦虽受封“嗣皇”,顾名思义,似乎武则天已准备把皇位传给他,但李旦极为平庸,武则天始终没有明令立他为太子。武承嗣仍然极力图谋继承帝位。狄仁杰担心会造成内乱,劝武则天召回她的第三子卢陵王李显,立为太子。他上表道:“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大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袝姑于庙者也。”他明明白白地反对立武承嗣,指出了即以亲疏而论,儿子也要比侄儿亲得多。这几句话很打动了武则天的心,再看一看当时的情势,立武氏为帝,内乱势将不免,再一想李显的才能虽然也并不高,可是武承嗣也不行,而李显却有一班有能力的大臣拥护他,权衡之下,武则天终于决定接纳狄仁杰的主张,将卢陵王召回,准备将来立他为天子。武承嗣听到这个消息,把狄仁杰恨得牙痒痒的,但狄仁杰是武则天最信任的人,武承嗣不敢动他。
武玄霜看了这封信后,心头大震,想道:“将来李氏为帝,武氏确有灭门之祸!只能看谁做皇帝对天下较好一点了,一家一姓的利害,又算得了什么?我姑姑也不是曾经屡次这样说吗?”想到此处,豁然开朗,把武承嗣的信撕碎,纳入口中,一口便吞下去了。
那两个武士愕然相顾,猜不透她心意如何。武玄霜冷冷道:“我不回去,你们是否便要取我的性命?”封牧野急忙陪笑说道:“不敢,不敢!那两句话不过是想劝姑娘回去而已。千岁爷但求姑娘能够回去,他说,最好不必露面,便能劝阻姑娘前行。是小人们斗胆,用了江湖上的虚声恫吓的手段。姑娘你也是惯走江湖的了,这种江湖上的套语,难道还会放在心上吗?姑娘若然见怪,小人在这厢给你赔罪。”武玄霜听他言之成理,猜测武承嗣的本意,大约也是希望非到必要之时,不必将这封信交出来,便道:“既是我哥哥的意思,何须你替他赔罪?”眼珠一转,扫了他们一眼,祝见章道:“我们穿上这突厥武士的服饰,姑娘想必见疑,这是为了便于行走的原故。”武玄霜冷笑道:“那是为了便于追踪的原故吧?哼,哼,你们敢冒突厥武士,这胆子可真不小!若然碰上了真的突厥武士,或者碰上了天山剑客,你们可就要自找苦吃。你们回去时,换上了老百姓的服装吧。”封牧野道:“多谢姑娘处处替我们着想,姑娘金玉良言,自当遵照。那么咱们是不是现在就回去?”武玄霜道:“什么咱们?你们回去告诉王爷,就说他的信我已经看过了,一切听从圣上,请他不要自作主张。”封牧野与祝见章面面相觑,见武玄霜执意不回,他们只好自己回去。
武玄霜目送他们的背影下山,长长地叹了口气,心中想道:“我姑姑改唐为周,做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个女皇帝,她岂是只为一家一姓着想?承嗣他们这样胡搞,不但武家要蒙上恶名,黎民也要受他灾祸。但求上天保佑,让我姑姑多活几年,有我姑姑在世,他也许还不敢乱作非为。”
武玄霜尚未知道,她堂兄武承嗣为了想继承帝位,已经和突厥可汗暗通消息,突厥可汗得知李逸隐居天山,便是武承嗣派人给他报讯的。武承嗣想突厥可汗杀掉李逸,突厥可汗却另有打算。至于那封祝二人,便是给武承嗣送信的人,他们早已见过突厥可汗,他们那一身武士服饰,便是突厥可汗赐给他们的。他们隐藏面目,本来想把武玄霜擒着,献给突厥可汗,领功请赏,不料反而险丧武玄霜剑下,这才迫得他们献出武承嗣的信件,将事情都推到武承嗣的头上。
武玄霜将那两个武士打发之后,继续追踪长孙璧的足印,越上越高,到了一座山峰,忽见一间屋子,座落在林木丛中,武玄霜心弦颤抖,心乱如麻,想了好一会子,终于鼓起了勇气,上前敲门,好久,听不到人声回答,武玄霜大为奇怪,想道:“除了他们,还有谁住在这里?或者是他们不愿见我么?”鼓起勇气,叫了一声长孙璧,又叫了一声李逸,仍然听不见回答,武玄霜咬了咬牙,下了决心,一下子便把门推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