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奇英传(精校)第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9


李逸刷的一鞭,催得那匹瘦马四蹄疾走,上官婉儿笑道:“你这瘦马其貌不扬,跑得却是甚快!”李逸摇手示意,说话之间,两人已距离十数丈地,上官婉儿催动青驴,跟在他的后面,始终保持着十数丈的距离。
前面是一座小山,驿道在山的南面,小路则在山的北面,上官婉儿绕着小山,策驴疾走,隐隐听得山的那边,战马嘶鸣,大军行进的声音。心中想道:“他要我与他稍稍分开,想必是怕连累于我,呀,我身负血海深仇,矢志刺杀仇敌,还怕你连累什么?倒是你要起兵讨伐武则天,却真要连累老百姓呢。”
两人轻骑疾进,中午时分,绕过了那座小山,上官婉儿回头一望,只见旌旗招展,大军就在背后数里之遥,心道:“好在咱们已赶过前头,否则纵无意外,行程亦将受阻。”心念方动,忽听得一声号角,一员武将带两骑快马,疾追上来,那武将大声喝道,“前面走的是什么人?给我留下!”
上官婉儿怒道:“大路之上,谁走不得?我又没犯王法,你凭什么留我?”那武将斥道:“好一个刁嘴的丫头!”弓弦一响,利箭穿空,竟然向上官婉儿射来,上官婉儿大怒,心中想道:“耳闻是假,目见为真,武则天手下的将军,却原来是这样欺凌百姓!”反手一扬,一柄匕首飞了出去,但听得铮的一声,匕首竟然给利箭射落;那利箭给碰歪了准头,斜斜地落在青驴脚下。
上官婉儿心中大骇:这武将好大的手劲。急鞭青驴,那驴受了惊吓,竟然离开了大路,跑到路旁的农地去了。那武将策马追上,喝道:“还不停下来吗?”弓如霹雳,箭去弦惊,嗖的又是一箭。
上官婉儿正待拔剑拨箭,忽见蔗田里跳出一个农夫,怒声斥道:“天后有令,保护农田,你为什么践踏我的蔗田?披上了老虎皮,就不讲理了么?”拾起两块石头,向那将军便打。第一块石头打落了射向上官婉儿的利箭,第二块石头正正打中那匹战马,战马一声厉鸣,四腿跪地,登时把那个将军摔倒了。
上官婉儿这一惊更甚,她做梦也想不到一个普通的农夫竟有这样高强的武功,方自一愣,后面那两骑快马也已追到了。
那农夫叫道:“好哇,这几年来我未曾见过如此不讲道理的大兵,我揪你们到主帅面前讲理去!”迎着那两骑快马,双臂一振,两骑快马飞奔而来,冲力何止千斤,给他两臂一拦一勒,竟然都翻倒了。那将军拔出马刀,就要动手,忽听得号角长鸣,回头一望,只见一个牙将,挥舞着一面大旗,那是召他们归队的讯号,将军面色一变,将马拉起,急急跨上,飞奔而回。他的两个随从摸出了几钱碎银,抛在地上道:“别嚷,别嚷。算我们怕了你,践踏了你的蔗田,这是赔给你的。”那农夫咕咕噜噜地嚷道:“几钱银子就想封住我的嘴么?”听来竟是还不服气。
上官婉儿的青驴已驰出一箭之遥,听后面的声息,农夫已把将军赶跑,她本来想回去向那农夫道谢,但见李逸在马背上轻轻摇首,刷刷刷一连几鞭,打得那匹瘦马跑得更快了。上官婉儿转念一想:大军就在后面,既已脱险,还回去惹什么麻烦?此时她虽然知道了这个农夫决非常人,也只得抑下好奇之念,鞭策青驴赶路。
到达巴州,已是黄昏时分,上官婉儿装作与李逸不相认识,待他进了客店之后,自己再在街上逛一会。但见市容整洁,只是各处街头,都有兵士站岗,想是准备迎接丘神勋的大军的。上官婉儿不敢乱走,回到那家客店投宿,却不知李逸住在哪间房子,又不便向店小二查问。吃过晚饭之后,正准备再出去探望,忽地有人影在窗外一晃,啪哒一声,丢了一颗石子进来。上官婉儿推窗一望,只见李逸的背影已走出店门。上官婉儿拾起那颗石子,石子是用纸包着的,上官婉儿把那张纸展开来看,上面写道:“我有急事出去,今晚未必回来,请你在三更之前,务必去探望太子,叫他小心在意,不可与丘神勋相见。”上官婉儿心中想道:“丘神勋奉了武则天之命而来,太子岂能不见?难道武则天真的会害自己的儿子吗?”再一看,那张纸上还绘有详图,指示太子所住的地方。
歇了一会,听得二更鼓响,上官婉儿换了夜行衣服,悄悄溜出,外面正下着细雨,无星无月,天色沉暗,上官婉儿轻功本高,这一来更是无人发现,但在黑夜之中,却走错了许多冤枉路才找到废太子所住的王府。
废太子李贤因为是被贬谪的,武则天又决意要他磨练,给他所建的“章怀王府”并不很大,只有七八栋房子,一个小花园,外面虽有一道围墙,也只有一丈五六高,论起气派,还比不上知府衙门。上官婉儿跳入花园,见花园东侧一座小楼,楼中还有灯火,心中想道:“太子最喜读书,敢情就是他在里面。”飞身掠上楼顶,使一个“珍珠倒卷帘”的姿势,勾着飞檐,探头内望。
只见房中有一个瘦削的青年,一个年老的太监,案头有一部翻开的《史记》,上官婉儿小时也曾见过太子,依稀还认得出来。
正想进去,忽听得废太子李贤说道:“王公公,这两日来我总是心神不安,丘神勋的大军已到城外,明日一早,必来见我,我看咱们还是连夜逃走了吧。”
那老太监面色极为诧异,说道:“殿下,天后派丘大将军前来探望于你,正是天大的喜讯啊,说不定就是派他迎你回朝,你怎么还要逃走?”
李贤道:“不,不!我心里害怕得很。母后早就说要派郑温来探望我,论日程郑温十天之前就该到了,而今不见郑温,却反而派丘神勋来,郑温是文官,我没猜疑,这,这丘神勋却是武将,他,他带兵前来……莫非,莫非……”
那太监道:“殿下怕丘将军带军前来,将有不利于你么?”李贤默不作声,看神情,太监正说中他的心事。
那太监叹了口气,忽地跪下去向李贤磕头,说道:“奴才有一句该死的话,请殿下恕罪,奴才方敢说。”
李贤急忙将他扶起,说道:“王公公,你是服侍过我父皇的人,我当你自己人一样,有什么话不可以说?”
那太监道:“如此我敢冒死请问殿下,天后对待殿下如何?”李贤反问道:“你看如何?”太监道:“依奴才看来,天后虽然忙于朝政,不能常与殿下相聚,对殿下却很是体贴关心。”李贤道:“比起对我的哥哥来,母后对我总算是宽厚的了。”
那太监道:“如此请再恕我冒犯,请问殿下何故猜疑母后?”
李贤面色大变,忽地颤声说道:“王公公,你说实话,我是不是她的儿子?”太监道:“什么?我不懂殿下的意思。”李贤道:“宫中有人谈论,说我不是天后的亲生儿子!”那太监道:“嗯,有这样的谈论吗?”听他的语气,似乎早已知道宫中有这样的传言。
李贤道:“她们说我的母亲是天后的亲姐姐韩国夫人,我的母亲是给天后毒死的!我的亲哥哥先太子李弘,他也不是天后的儿子,后来他也是给天后在合璧宫里毒死的!”
上官婉儿心头一震,只听得李贤颤声续道:“自从我听到这件事情之后,这几年来我魂梦不安,生怕天后也要将我暗害,于是,于是——王公公,我都对你说了吧,你知道我为什么被天后贬到巴州?”
那太监道:“天后是想殿下到民间历练历练,将来好治国治民。”
李贤道:“不,不!因为我怕天后暗害我。我在东宫伏下甲兵,我想先下手为强,我想从她的手中夺回我李家的天下,呀,不料事机不密,给她先发觉了。”
那太监道:“殿下呀,你怎能做出这样的事来?那么,天后对你,也确实算得是宽厚之极了!”
李贤道:“你也帮她说话?”脸上的神色非常痛苦,颤声续道:“就因为她对我太宽厚了,所以有时候我又怀疑宫中的传说是不是真的?有一次我患了重病,半夜醒来,见她泪光莹然,坐在我的身边,凝望着我,真像是天下最慈爱的母亲,在那一刹那,我几乎想向她悔罪,把心中的怀疑都对她说出来。”
那太监道:“那么殿下为何不说?”李贤道:“我又怕她是故意装出来的,呀,我的心乱得很,乱得很,真真假假,是是非非,都好像一团迷雾!”
那太监忽地一声长叹,道:“宫中的谣言最多,幸喜今天殿下对老奴说了,这些事情,老奴知道得最清楚。”
李贤急忙说道:“王公公,你快把真实的事情说给我知道!天后到底是不是我的母亲?”
那太监道:“你和你的哥哥都是天后的亲生儿子!不过宫中的谣言也不是无因而至,本来我不敢说,但殿下对母后如此猜疑,逼得奴才非说不可了。你哥哥先太子弘是先帝永徽三年正月生的,你是同年十二月生的。那时天后还在感业寺里做尼姑。”李贤面上一红,他也知道母后曾是他祖父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妃子,李世民死后,武则天被赐令出家。心中想道:“如此说来,我母后还在感业寺时,就和我父皇私通了。”虽然太监证实了武则天确是他的母亲,他也大感羞耻。
那太监说道:“那时先帝还没有将天后接回宫中,怕招物议,于是将你们两兄弟都托韩国夫人抚养,谣言就是这样生出来的。”
李贤道:“那么我的哥哥呢,他是怎样死的?”太监道:“十多年前有一个乌荼国的婆罗门给先帝配了不死药,天后劝阻先帝,说是千万不可轻信婆罗门的邪说,世间哪有不死之药?先帝因此并不服食,但却把它藏在合璧宫里。不料你的哥哥却把它偷去了,你的哥哥也像你一样,身子很虚弱,吃了婆罗门的所谓不死药,当晚就七窍流血,死在合璧宫里,这些都是奴才亲眼见到的事情。某些人乱造谣言,污蔑天后,真是罪该万死!”李贤听了,呆呆发愣,做声不得。
那太监又道:“至于韩国夫人的死,那更与天后无关。请恕奴才斗胆,殿下既然见疑,我将不该说的都说了吧。说起来那是先帝的糊涂,天后替他管理国家大事,一天到晚,忙个不了,那时韩国夫人常在宫中,先帝,呀,先帝和她做出了对不起天后的事,给天后发觉了,韩国夫人自觉无颜,愧对妹妹,便服毒自尽了。”
李贤道:“这么说,那些话都是谣言?”老太监叹口气道:“天后称帝,不知招了多少人之忌!偏偏她掌管国事又管得好,那些人无法议论她,便只好在私事上造她的谣,呀,也就偏偏有许多不识大体的人相信!”
李贤面上一阵红一阵白,心中有愧,想道:“连我做儿子的也猜疑自己的母亲,何况他人?”只听得那老太监又道:“奴才这次侍奉殿下,出京之时,天后也曾殷殷嘱咐,说殿下不知道自己保重身体,叫奴才小心在意,劝殿下饮食要有定时,读书不可过劳。天后还自怨自艾,说自己忙于国事,对儿女都照料得不够,奴才还陪了天后伤心了好一阵。天后可没有半句话提起殿下在东宫伏下甲兵的事。”
李贤眼光一瞥,只那老太监眼中已涌出泪珠,不由得又愧又悲,要不是顾着太子的身份,真想抱着那老太监大哭一场。
那老太监将这许多宫闱秘密尽都说了,心中惴惴不安,忽听得李贤啜泣之声,吃了一惊,急道:“奴才该死,嗯,殿下你怎么啦?”
李贤心情激荡,忽地抓起笔来,叫道:“王公公,你一点也没有罪。该死的是我!母后为我操劳国事,我却半点也不谅解她的苦心。徐敬业要造反,上个月派了密使来见我,我还与他私通消息,意欲与他一同举兵反掉自己的母亲!古往今来,哪有我这样不孝的儿子,哼,我还自命是读书明理之人,我如今便要向母后请罪,我要告发徐敬业,我要请母后给我处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