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趾(校对)第1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204

  一边笑,一边厚道地伸手去拉对方:“看来明日让桑扎给我们换屋子的时候,得让他记得把床底也先打扫干净!”
  贺融内心翻了个白眼,起身的同时顺手扯起床上的被子擦了擦脸。
  其他侍卫可没有他们这样淡定,俱都大惊失色地跪下来请罪。
  贺湛待要说话,贺融按住他,就这么由得这些人跪在地上,旁边是哀哀叫唤的刺客们。
  不多时,整座寨子陆续亮起灯火,脚步声纷至沓来,桑扎与桑林等人气喘吁吁,很快出现在贺融他们面前。
  “这、这是怎么回事!”桑扎看着眼前倒了一地的刺客,震惊道。
  贺融负手而立,一言不发,摆明让贺湛处置。
  也不知是兄弟间心有灵犀,还是贺湛福至心灵,他忽然明白刚才三哥按住他,没让他训斥几个侍卫的用意,敢情是想让他当着桑扎来了才开骂。
  于是贺湛也不搭理桑扎他们,冷下脸,对几名侍卫道:“你们的确是有罪,贼人在熏香里作了手脚,你们竟然丝毫没有察觉,若非安王殿下事先有所防备,让我在房里守着,今日只怕就要折在这里了!”
  他冷笑一声:“堂堂安王,为表朝廷招纳南夷六部的诚意,特地亲自赶过来,结果却在这里遭了暗算,传出去朝廷颜面无存不说,你们几个就得先被大卸八块!”
  他如今虽不过二十出头,但带兵之后威仪日重,此刻沉下脸色,杀伐之气浓重,更令人噤若寒蝉,半声不敢出,连桑扎等人也一时被吓住。
  那几个侍卫自知严重失职,更是跪伏在地,连求饶一声都不敢。
  一片诡异的氛围之中,除了几名刺客的哀叫声,竟无人出声说话,直到贺融终于开口。
  “好了,清安,你也不必责怪他们,毕竟谁也想不到,桑家寨里头,竟还会闹出这样的事来,今日我能捡回一命,也是上天眷顾。”贺融叹了口气,遗憾道,“离京前,陛下特意将我叫到面前,叮嘱我说,桑家寨众人,俱是归义夫人的后人,夫人有功于朝廷,朝廷也不能薄待桑氏后人,可惜啊,朝廷与我一片丹心,最终却……”
  桑扎脸色涨得通红,没等贺融说完,便急急道:“安王明鉴,您是我们桑家寨的贵客,我们又怎会派人来刺杀您!”
  桑林也忙道:“殿下,祖母对朝廷忠心耿耿,我们子孙不肖,可也不至于做出给祖宗脸上抹黑的事,这几名刺客,断然与桑家寨无关!”
  桑扎这时悔得肠子都快青了,他虽然还未决定是否归附朝廷,可也绝对是将贺融奉为上宾的,他之前不是没想过派人驻守贺融住处,保护对方的安全,但又怕对方误会自己是要软禁他,所以索性让贺融在寨中自由来去,心想贺融随身带着自己的亲卫,又有那名叫清安的高手在,想必是无大碍的,谁知还是出了这档子事。
  贺融微微一笑:“我自然相信,桑寨主不会做下如此蠢事,但这几名刺客,深肤高颧,又穿着南夷人的服饰,明显是你们的人,到底是谁,想借桑寨主之手来杀我,再嫁祸给你,让你背上杀害大臣的罪名,得罪朝廷?”
  还能有谁?凶手已经呼之欲出!
  桑扎咬牙切齿,上前狠狠踢了刺客一脚:“说,是不是黎栈派你们来的!”
  刺客连声喊道:“寨主,是你说要杀了安王,我们才动手的啊!”
  桑扎气得脸都白了:“胡说八道!”
  桑林:“阿爹,这几人不是我们桑家寨的,他们能潜进来,必然是有内应!”
  桑扎早就想到了,只是此事又涉及桑家寨内务,不便当着客人的面发作。
  他深吸了口气,对贺融拱手道:“贵客受惊,我等抱歉万分,还请贵客移居别处,我们一定会严加巡守,此事绝无下回!”
  见对方业已面青唇白,贺融也不想再恐吓威胁,就点点头。
  “想来此事也是桑寨主一时疏忽,我不会向朝廷奏报的。不过,恕我直言,若归义夫人还在,一定不会发生这种事。”
  桑扎听得又是羞愧,又是苦涩,只得拱手躬身赔礼,半句话也说不出来。
  让桑林带贺融他们离开之后,桑扎立时沉下脸色,对左右道:“去将侗阿爷叫来,他若不肯来,就是五花大绑也得给我绑过来!”
  ……
  桑林给他们换了自己那栋竹楼,又派人将竹楼重重围起来,重兵把守,这回真是连半只蚊虫也飞不出去了,但贺湛余怒未消,从头到尾都没给什么好脸色,桑林自知理亏,也不敢吱声,跟小媳妇儿似的忙前忙后,亲自帮他们换上新的被褥,又将艾草点上。
  贺湛见状,皱眉道:“不要再点香了,贼人就是在香里加了迷魂安神一类的药材,才令得我们的人睡得太沉,未能及时警醒。”
  桑林认真道:“这次不会了,这些艾草是防虫的,这里蚊虫多,没点不行,这次用的是我平日里常用的,我都检查过了,今晚我就睡在殿下隔壁,帮忙盯梢。”
  他诚心诚意解释的样子看起来有些可怜,贺湛冷下脸,没再为难他。
  桑林本想多说几句,见他没有好声气,也不敢多言,对贺融施了一礼,就告退了,临走前还不忘偷偷看贺湛一眼,欲语还休。
  贺湛瞥见,冷冷笑了一声,吓得桑林脚底下一个踉跄,差点没连滚带爬地离开。
  贺融有点好笑,对贺湛道:“你吓坏他了。”
  贺湛没好气:“活该,谁让他们把刺客放进来!”
  贺融意味深长道:“有了这一出,也算是锦上添花。”
  贺湛却开始挑三拣四,他拎起被子,啧啧出声:“这被子是桑林盖过的吧,也不换一床新的,一股子味道,皱巴巴的,床帐还破了个洞,晚上不会有老鼠吧?”
  贺融:“南夷人并不富裕,之前他们给我们住的竹楼,已经是竭尽所能安排出最好的了,归义夫人殚精竭虑数十载,就是为了给南夷人谋一条出路,只有彻底与中原融合,南夷人才不会自取灭亡。”
  这些道理,贺湛不是不知道,他纯粹只是因为今晚的刺杀而心情不爽,故意找茬罢了。
  “你屋子在隔壁,别扰我清眠!”
  贺湛被三哥无情地赶了出来,他撇撇嘴,对着门嘟囔一句“过河拆桥”,悻悻回房休息去了。
  一夜无话。
  遇刺没有影响贺融的心情,他这一觉直接睡到天色大亮才起来,桑扎原还担心贵客受惊,下半夜休息不好,见贺融神采奕奕地出现,方才长长松了一口气。
  “安王殿下,昨夜之事,您虽然宽宏大量,不与我计较,但我却深感不安,唯有负荆请罪,方能稍解负疚!”
  没等贺融说话,桑扎快步上前,纳头便拜,拱手过顶,双膝跪地。
  在他身后,桑林和其它寨中长老,也都跟着跪下。
  贺融将他扶起:“桑寨主不必如此。”
  桑扎一夜无眠,内心惶惶不安,他抓着贺融的手臂,叹息道:“我万万没想到,桑家寨竟然出了叛徒,还是一个曾经跟随我母亲多年的人!”
  贺融想了想:“莫不是我昨日见过的那位长老?”
  桑扎懊悔不已:“不错,怪我太轻信他人,昨夜您遇袭之后,我立马让人去找他,谁知他却已经提前一步跑了,侗阿爷在寨中德高望重,他想离开,谁也不会去拦,更不会想到他会勾结外人,想要陷害我们!”
  贺融:“桑家寨里,像他这样的人可多?”
  桑扎道:“在座这些长老,都是赞成桑家寨归附朝廷的,支持侗阿爷的那两名长老,昨夜没来得及跟着侗阿爷逃走,已经让我控制下来了。”
  贺融道:“包括桑寨主在内,大部分的南夷人,与天底下所有百姓一样,只想居有屋,耕有田,平日能温饱,过年有酒肉,娶个媳妇,子孙满堂,如此安稳度日,但也有一部分南夷人,视岭南为自家地盘,认为归附朝廷以后,势必得遵守朝廷法度,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任意妄为,所以暗则煽风点火,借刀杀人,明则像黎栈那样,公然与朝廷作对,妄图将南夷与中原割裂开来,打着南夷人的旗号,谋的却是一己私利。这样的人不多,但也绝不会少,依我看,桑寨主最好还是整顿一番,以免奸贼趁机浑水摸鱼,到头来反倒连累了你。”
  桑扎叹道:“殿下所言甚是,今日起我便让人整顿寨中上下,绝不令可疑人等混迹其中!”
  一名长老道:“安王殿下,其实南夷人与中原百姓的怨隙由来已久,中原人瞧不起我们南夷人,你们朝廷派来的官员,也不肯对我们一视同仁,您自然深明大义,可您也不可能一辈子待在此地,敢问殿下,朝廷打算如何安置我们?若像以往那样,说句难听的,您一走,这里很快又会起兵乱,我们南夷人,绝不会忍气吞声,任由天朝官员欺侮的!”
  这番话有些尖锐,厅中气氛一时紧张起来,桑扎有些怪怨这长老说话太直,但他也想听听贺融到底是如何回答的,想看看这位安王殿下,到底只是夸夸其谈之辈,还是真正有备而来。
  想要收服南夷民心,可不是像追封归义夫人那样,赐几个空泛的爵位,立一块石碑,就能解决的。
  厅堂之中,十数双眼睛,都望住贺融,等着他的答案。
  “想要治理南夷,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非一朝一夕能成,我有几个法子,权当抛砖引玉,诸位不妨听听。”
  贺融神色淡淡,说完开场白,直接语出惊人:“这头一个法子,就是设立两位五府经略使,一位是朝廷派驻的官员,另一位,则由南夷人来担任。”
第89章
  众人面面相觑,
桑扎听见设立南夷人的经略使时,
不由心头一热,斟酌话语问道:“敢问殿下,这南夷人的经略使,要如何设立法?”
  贺融:“朝廷派来的官员为经略正使,南夷人为副使,
平日里讼狱断案,
一切照旧,
但如果涉及中原侨民与南夷百姓的讼案,
便须经由正副二使共同决断,
以免出现一方偏袒的局面。副使同样有监督岭南各县与直奏君前之权,若遇地方官贪赃枉法,或裁断不公,可上奏御前陈情。”
  这样看来,
经略副使权力并不大,但多了一个监察权,
可与正使互相制衡,
令正使有所顾忌,不至于为所欲为。
  桑扎不奢望南夷人能一下子当上县令或刺史,
他也知道朝廷不可能放任这块地方,让他们彻底自治,如今贺融能提出这样一个官职,已经算是良好的开端。
  他没有理会几名长老的交头接耳,沉思了片刻,
询问道:“经略副使可是终身任?”
  贺融失笑,桑扎想得倒美,但这是不可能的。
  “自然不是,朝廷京官三年一任,外放官员五年一任,南夷经略使同样五年一任,任命方式,是先由你们内部推举出一到两人,再由朝廷来最后任命。”
  如此一来,既可兼顾南夷民意,又能让岭南不至于脱离朝廷掌控。
  见桑扎等人都未说话,贺融也没有留给他们太多思考的余地,便接着道:“南夷各寨中,懂汉话,识汉字的南夷人委实太少,语言不通,难免滋生矛盾,我会上奏天子,命各县扩充县学,每个寨子都可派出孩童就学,县学之中,每年也会收纳一定数额的南夷孩童,我希望五年,八年,乃至十年之后,在科举中,可以看见来自南夷的士子,在朝廷之上,也能看见来自南夷的官员。”
  他环顾众人,面色严肃,一字一顿:“这是我,也是朝廷,对南夷的期许。还望在座各位同心同德,不要辜负陛下与朝廷的厚望。”
  站在父亲身旁的桑林,看贺融的眼神已经完全变了。
  他总算明白为什么堂堂安王殿下会不惜此身,亲自来到这里,充当说客。因为这样重大的决策,若随便来一个官员,肯定无法取信于他们,只有安王出现,才具有这样强大的说服力,才能让他们相信,朝廷是真的对南夷抱着善意与决心的——而非像以往一样换汤不换药:大军过境,武力镇压,令人敢怒不敢言,数载之后,矛盾激发,又有人叛乱闹事,往复循环。
  再看父亲和其他长老,他们虽然没有像自己这样激动,但有的沉思,有的颔首,有的面露微笑,显然心情与自己相去不远。
  桑林定了定神,继续听贺融说下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2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