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趾(校对)第1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204

  虽说那些花多是天生天养,不过天这么热,有点水喝总能长得更好吧?
  不过贺融还未走到门口,外面便来了一名侍卫,双手捧着一个长匣子,匣子上方,又放着一封信笺。
  “哪来的?”他问。
  “回殿下,信是灵州转寄过来的。”侍卫道。
  不用他说,贺融也已瞧见上头的落款。
  贺湛。
  “匣子也是他寄来的?”
  侍卫却摇头:“匣子是南边有人送来的,对方不肯说身份,只道是殿下故人,交给门口一名小娘子,人就离开了。”
  “知道了,你下去吧。”贺融点点头,挥退侍卫。
  换作往常,贺湛来信就是他最好的放松时刻,兄弟俩虽然久未见面,可透过信笺,透过那些或抱怨或撒娇的话,贺湛仿佛真就在他眼前一般。
  可现在,贺融还真不怎么愿意看见对方的信。
  算算日子,局势变幻莫测,两人竟已将近一年没有通过信了。
  他也曾有意让人打听贺湛的动向,得知对方一直在岭南,便稍稍放心,但局势越来越坏,恐怕五郎在岭南,也坐不住了吧?
  短短的一年,却似乎比十几年还长。
  天下至此,信上肯定也不会是什么风花雪月,儿女情长。
  贺融叹了口气,开始拆信。
  不想看,可还是不能不看。
  万一有什么重要的事……
  信封被拆开,轻飘飘拎出一张信纸。
  上面大片是空白,唯有中间写了几个字。
  为何不救?
  只有四个字。
  劲透纸背,可见写信人下笔之用力,可见心中之愤懑。
  没有前因,没有后果,但贺融知道他想问什么。
  对方想问,为什么当初贺融明明有能力派兵去协助陈巍,阻止突厥人更进一步,却偏偏按兵不动。
  彼时,贺融虽然带人去甘州驰援嬴子瑜,但灵州还有兵马,若想分兵去帮陈巍,其实也不是不能做到的。
  在“可出兵”与“不必出兵”之间,贺融最终选择了后者。
  这就是贺湛这四字质问的由来。
  贺融看了好一会儿,面无表情,将信笺放在一边。
  他又拿起那个匣子。
  匣子里是一幅卷轴。
  卷轴徐徐展开,上面却是一幅画。
  画工不甚精湛,看得出画匠匆匆挥就,笔意仓促,但画面却清晰入眼,让人一目了然。
  明德门,曲江,青龙寺,桃花桥。
  长安一景一物,尽收眼底。
  只是明德门前,无数头颅死不瞑目,被堆积燃烧。
  被突厥人屠戮的百姓尸首分离,漂流在曲江之上。
  青龙寺外,铭刻佛经的墙壁溅上鲜血,僧人跪在旁边,后背却被突厥人一刀穿胸。
  桃花桥旁,一名幼童被高高举起,眼看就要摔落在地上,旁边妇人抱着行凶者的腿作苦苦哀求状,衣裳却被另外一名突厥人撕裂尽半,肌肤裸露,神情悲恸。
  贺融的目光慢慢扫过,最后落在画卷开头。
  《长安恶鬼图》。
  光天化日,烧杀抢掠,做尽一切丑恶之事,可不正是恶鬼行径么?
  没有落款,没有署名。
  从笔触来看,并非名家所作,但这样一幅图,是名家与否,已不重要。
  贺融甚至不用重看一遍,只要闭上眼,画卷里的人物就已经深深印在他的脑海,而且还会自动将那些人间惨剧重新演绎。
  不知过了多久,他睁开眼,将画轴慢慢卷起,捆好,放入匣子。
  这时陶暄从门外匆匆而入,惊慌失措。
  “殿下,殿下!”他喘着气,显是心绪难平,但看见贺融之后,又忍不住勉强想要把激动的情绪压下去。
  贺融抬眼望他,无声示意他继续说。
  陶暄咽了一口口水,握紧拳头,勉强镇定下来,方才开口道:“纪王死了,陛下、陛下也驾崩了。”
  贺融沉默片刻:“怎么死的?”
  陶暄道:“纪王……独自留在长安,行刺伏念,事败,被杀。”
  他看了贺融一眼,没敢说对方的首级被挂在城楼上的事,又道:“陛下是急病驾崩,据说与裴皇后有关,朝廷已经到了建康,并昭告天下,说、说裴皇后图谋不轨,暗害天子。”
  陶暄觉得安王的反应有点不对。
  实在是太过平静了。
  平静到陶暄甚至怀疑他没听进去。
  但对方嗯了一声。
  然后他看见贺融将手上的匣子放倒一边,扶着桌案准备起身,冷不防上半身往前微倾,忽然吐出一口血来。
  作者有话要说:
  说明两点:
  1、门阀世族的没落,历史上是在唐代中后期开始,同样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战乱,比如安史之乱,比如五代十国,所以到了宋代,基本上所谓的几百年门阀就已经不像两晋隋唐那时能够威胁王权了,很多逐渐消亡,也有的因为逃避战乱而零落四散。本文里同样有这样一场战乱,所以其实李宽的引狼入室,在客观上反而是打破了世家的垄断,让他们的势力变小,这是连先帝在位时都做不到的事情,也给以后的执政者,在客观上清理了道路。这一点,因为有些盆友不仔细看文的话,会看不出来,所以特别说明一下。
  2、至于贺融对萧重说阿青改变了他的想法,那明显是在收买人心,为了打动萧重,别人觉得假不假不要紧,但他知道萧重就好那一口,所以对症下药。贺融虽然是主角,但并不是凡事都伟光正的角色,他虽然有底线,但也有私心,不要老把他当成沈峤那样很正面的角色去看。
第155章
  “殿下!”陶暄大惊失色,
想也不想就扑上去,扶住贺融,生怕他下一刻直接倒地。
  谁知贺融却站得很稳,他甚至没看自己吐的那一口血,
还有余力去拿竹杖。
  如果抛开他惨白如纸的脸色,
陶暄真要以为吐血是自己的错觉了。
  “殿下保重,我这就去找大夫!”陶暄颤巍巍道,抖得异常厉害。
  他们这群人,早已将性命前程都押在安王殿下身上,
哪怕陶暄这样八面玲珑的人,
嘴上不说,
心里也已认定安王才是最有可能带领大家重新收拾河山,平定天下的那个人,要是安王忽然有个万一……
  陶暄想也不敢想。
  甚至连天子驾崩的消息传来,
都没有让他这么害怕过。
  贺融似乎察知他的心情,
还有余裕对他说:“我没事。”
  淡淡血腥气伴随着对方开口,若有似无蔓延开来,
陶暄捧场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事实证明并非陶暄反应太大,
贺融这一口血,几乎惊动了甘州上上下下,
就连嬴子瑜和萧重也跑过来,忧心忡忡瞅着正在给贺融把脉的大夫,那一双灼灼目光几乎将大夫的衣裳都燃烧起来。
  “殿下身体如何,您倒是说句话啊!”
  嬴子瑜最看不得对方这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恨不得揪着大夫的衣襟左右摇晃。
  “郁气淤积,内火炽蕴,发出来也未尝不是好事,不过以后殿下要注意安神休养,不要过于劳心劳力,否则哪怕吃了药,也不会有什么起色的。”大夫道。
  陶暄不由问:“您这意思,是殿下的身体无碍?”
  大夫不亢不卑:“现在无碍,不代表将来无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2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