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趾(校对)第1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204

  “你觉得应不应该追?”
  贺湛沉吟道:“他们即便撤退,路上指不定还要抢点什么东西,不如明日就由我带人出城去追,还能趁机多杀些突厥人,直到将他们赶出中原。”
  想将突厥人赶尽杀绝是不可能的,一来就算没了伏念,他们依旧人多势众,骁勇善战,逼急了只会让他们更加嗜杀,最后遭殃的还是手无寸铁的百姓,二来现在还有李宽与义军等势力虎视眈眈,他们无法将实力全部押在对付突厥人上面。
  贺融若有深意地看着他。
  贺湛自打独当一面之后,一直驻守岭南,可以说,南方才是他更为熟悉的地盘,但现在他却主动提出将突厥人赶出中原,也就意味着贺湛起码要一路打到原先中原与突厥的边界上,才算告捷。
  五郎到底知道自己这么说的意义吗?贺融思忖道。
  贺湛忽然抬眼,朝他粲然一笑。
  “三哥,你永远是我三哥。”他将脑袋靠在贺融肩膀上。
  “重死了。”贺融皱眉,伸手去推,那脑袋却像块石头一样,岿然不动。
  “就今晚,让我靠一靠吧。”贺湛低声道。
  天下大变,贺湛心中又何尝不是掀起惊涛骇浪?前面是一条浓雾弥漫的路,走错一步都有可能坠下深渊,无人可以借鉴,虽有谭今与周翊在身边,他们也不敢指点贺湛,他只能凭着自己的判断去摸索。
  好在此时,终于有个人在身边,不必孤单。
  ……
  翌日天蒙蒙亮,众人刚聚到一起,还未来得及议事,前方就有急报传来。
  不是突厥人的消息,亦非李宽那边有了变故,而是来自灵州。
  灵州以裴皇后的名义发布檄文,昭告天下,称李宽谋害先帝,勾结突厥人,逼迫皇后与皇子,侥幸自己趁早识破其图谋,千里逃亡,得保性命,如今将李宽野心告知九州百姓,以免为其所惑,并号召天下人群起而伐之,以正视听。
  时局动荡,这檄文从灵州发出,现在到达邓州,恐怕还要再过几日,才能被李宽看见,等传至岭南,那就更久了。
  但不要紧,檄文的出现,意义重大,令在场众人俱都精神大振。
  谭今笑道:“此事实乃大喜,原来皇后早已逢凶化吉,还到了灵州,有这一道檄文在,李宽想要假借先帝之名,拥立李氏之子的立场就荡然无存了。”
  贺湛却不乐观:“只怕以李宽的狡诈,定会说裴皇后早已伏诛,那檄文是假的。”
  贺融道:“真假与否并不要紧,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只要有因由,别人就会怀疑,李宽污蔑皇后,可以信口开河,皇后当然也可以将他的假仁假义公诸于众。”
  谭今手里还拿着檄文,闻言就道:“殿下,这檄文还有后半段。”
  “念。”
  谭今注目檄文,娓娓道:“先帝曾留遗命,诸皇子中,以三子贺融年长聪慧,友慈温慧,可承继大统,奈何李贼蒙蔽朝野圣听,谋害忠臣贤良,以致社稷危殆,宗庙难存,其心可诛,日月昭昭……”
  他没有再念下去,后面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了。
  厅中一时无声,众人都还沉浸在这个意外的消息中。
  在场诸人,萧重固然坚定站在贺融这边,谭今也暗暗觉得贺融很有可能才是将来最有可能定鼎天下之人,但谁也没想到裴皇后会以檄文的形式布告天下,传得人人皆知。
  这固然是在为贺融正名,但也有可能引起反效果,那就是让那些有意称帝的人,个个都冲着贺融而来,想要杀他而后快。
  贺融蹙眉思索,不置可否。
  却是贺湛最先反应过来,朝贺融跪下,拱手郑重道:“人心所向,正统所在,还请三哥早日登基即位,以安社稷!”
第161章
  贺湛在岭南时,
眼见天下大乱,未尝没有生出一丝逐鹿中原,问鼎宝座的心思,这种心思伴随着长安沦陷,
李宽乱政,
义军纷起时就越发强烈,身为皇子,既有兵权,且有能力,
若没有一丁点私心,
又如何称得上铁血男儿?甚至在得知三哥袖手旁观,
并未南下驰援长安时,贺湛心生怨怼之余,未尝没有“将皇位夺过来,
看你如何自处”的想法。
  但看见贺融满面风霜的那一刻,
贺湛生出的,竟然不是幸灾乐祸,
而是沉甸甸的心酸。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
他就意识到,自己对皇权的执着,
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深。
  当兄弟情义与权力摆在面前时,贺湛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人生总要有取舍。
  而这一次,他选择了对自己来说更重要的事物。
  见贺湛表态,谭今与萧重对视一眼,
也都拱手道:“请殿下早日称帝,以安民心!”
  对上贺湛的眼神,贺融心头微热,却没有被冲昏头脑,反而摇摇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殿下……”
  贺融摆摆手,阻止谭今想说的话:“突厥人还在中原,我们也还未回到长安,谈何大局底定?”
  谭今明白他的意思了,长安乃数朝帝都,对本朝的意义也非同一般,当初先帝匆匆离京南下,说是暂避,实际就是逃亡,眼下是乱世,大家顾不得其它,一旦将来盖棺定论,先帝这个决定肯定会让他的身后名受损,也让后来的继承者面临难题,若能先回到长安,自然更加名正言顺。
  安王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和众人的拥护所蒙蔽而飘飘然,这让谭今感到有些高兴,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所追随的主公是个短视之人。
  贺融望向萧重:“突厥人虽然此役大败,伏念也受了重伤,必然会图谋退回关外,你一路带兵追过去时,若有机会,金银倒还在其次,务必让他们将掳去的奴隶放还,但也要给他们留一条后退的生路,以免狗急跳墙,逼得他们背水一战,反倒不利。”
  萧重点头领命,出去整军。
  他本来就是熟谙兵事之人,不必贺融絮絮叨叨交代许多,战场上瞬息万变,贺融也没有强迫将领时时都要遵循自己命令的掌控欲,对萧重这样的人,只需点拨两句,他就能做得比自己想象得还要多。
  贺融又道:“珍时,阿林,你们俩准备一下,与我启程回长安,等我们快到长安时,你就发信给灵州那边,恭请皇后回京。”
  谭今与桑林拱手应是,告退下去准备。
  余下兄弟二人。
  贺湛有点意外:“三哥,你是想让我去对付李宽?”
  贺融道:“你自己的想法呢?若是不愿,可以北上,或者与我一道回长安,李宽那边,我会让萧重去。”
  贺湛那一跪,到底意味着什么,虽然大家都没说,可并不代表贺融不明白。
  贺湛眨眨眼:“那我跟你去长安,天天给你做炸虫子吃。”
  贺融似笑非笑:“我身边不养闲人,你若是跟我回长安正好,往后高门世家那些事儿就都交给你了。”
  贺湛嘴角抽搐了一下,心说这还真是亲哥。
  他想了想,道:“李宽对我们家做的事,也该有个了结了,让我去吧,若有机会,我定要当面问他个清楚。”
  问他为何要对三哥的生母下手,问当年齐王发动宫变,其中是否又有他的手笔。
  贺融明白他在说什么,嘲讽一笑:“问与不问又如何,人死不能复生。”
  自己生母也罢,贺嘉也罢,只怕连尸骨都已与尘土同化,不复存在。
  贺嘉的死,是横亘贺家所有兄弟心头的一根刺,当初太子与纪王之间的不和初现端倪时,贺融以贺嘉的名义给贺秀送了东西,立时将对方心中的躁动不满都安抚下来,可无论他们梦里多少回跑上城楼将将欲坠下的贺嘉拉住,醒来时面对的,依旧是冷冰冰的眼神。
  “三哥……”贺湛心头隐痛,却说不出半句话。
  贺融招手让他过去,像小时候对他那样,摸了摸他的头顶,温声道:“李宽是知兵之人,哪怕多年不上战场,也不可小觑他,若是没有把握,就不必强求。比起打败他,我更希望你平安无事。”
  他轻轻一叹,轻若流云消散无踪:“父亲去了,大哥二哥没了,嘉娘也早走了,袁庶母更是……我们这一家子,死的死,散的散,出家的出家,我身边,就只有你了。”
  “我明白。”
  贺湛眼睛有点酸,他握住贺融的手。
  “放心吧,我不会抛下你的,三哥,我还要看着你当上明君,看着天下海晏河清的。”
  ……
  李宽手一松,檄文轻飘飘落地。
  “不过伪命而已。”他冷笑一声,“伪造遗诏谁不会?在灵州的裴皇后是真是假,谁又能说得清?安王为了谋权夺位,宣告正统,捏造遗诏,假称皇命,这种事有何稀奇?”
  卫王皱着眉头,迟疑道:“但是……”
  贺湛与贺融会师,大败突厥人的消息传来,卫王就有些动摇了,他开始后悔自己太早上了李宽的船,如今想要下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比起他的无措,李宽却堪称冷静。
  “你慌什么?突厥人虽然败退,但不可能就此罢休,贺融必须分出兵力继续对付他们,我们现在离长江只有一步之遥,只要渡了江,隔着天险,就不必害怕,最后至多也就是个划江而治的结局罢了。至于檄文,裴氏能发,我们自然也能发,就说裴氏谋害先帝,事败之后自尽身亡,灵州那个乃是假的,贺融假借裴皇后之手昭告天下,不过是想为自己夺位赢得名分罢了。先帝遗诏,立十皇子为储,玉玺加印,无论如何也做不得假。”
  虽然没能看到兄弟阋墙有些可惜,但李宽并不认为自己就这样输了。
  贺融有兵,他也有,贺湛从岭南北上时,没有带走全部兵力,贺融还要分兵对付突厥,能够分出来与自己作战的兵力数量,目前比自己还少,大家势均力敌,正可好好打一场,像卫王那种未战先言败的人,李宽打从心底瞧不起,语气自然也就没那么客气。
  看着心神不宁的卫王被打发走,英国公陆赟有些担心:“此人恐怕不足与谋,会不会暗地里跑去投奔贺融?”
  李宽摇头:“不必担心,他早已骑虎难下,如今不过是作些无谓的挣扎罢了,就算去投靠贺融,对方又如何会相信他?贺绘不是傻子,自己能想明白的。”
  顿了顿,他望向陆赟,似笑非笑:“还是说,老弟也不相信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2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