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宝钗缘(精校)第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129

他这酒壶一推暗藏内劲,是一招很厉害的招式,实是想试一试史若梅是否懂得武功。史若梅倘若老练的话,尽可以佯作不知,置之不理,那道士试她不出,绝不敢胡乱伤人。但史若梅早就讨厌这两个人,见他突然向自己袭击,更是心头大怒,一声骂道:“贼道,无礼!”掌缘在壶边一擦,举起筷子倏的就点那道人的虎口“寸脉”。
史若梅用的是上乘内功的“带”字诀,那道士的功力深湛,本来在她之上,但史若梅同时用了筷子点脉的功夫,动作又是快到了极点,那道士一时之间难以兼顾,只得连忙缩手,就在这时,只觉虎口一麻,那酒壶已是脱手飞去!
那和尚正在旁边,酒壶恰恰向他飞来,虽然没有打个正着,却已泼了他一脸的酒,热辣辣的好不难受。和尚大怒,“呼”的一掌拍出,那酒壶转了方向,向史若梅打去。
史若梅听这风声,心头微微一凛,“这两个恶贼口出大言,果然有几分真实本领!”她怕接个不住,当场出丑,连忙用小巧的身法闪开,那酒壶飞出了窗子,跌进河中。但酒珠四溅,史若梅也给溅了满头满面。
那乡下少年这时却伸出了头,啧啧叹道:“可惜,可惜,好好的一壶酒糟蹋了。”
那和尚大吼一声,一手就向史若梅抓来,史若梅筷子点去,“啪”的一声,筷子业已断为两截。原来这和尚练有金钟罩铁布衫的功夫。但史若梅用的是独门手法点穴,却也点中了他的寸脉,那和尚有金钟罩护身,虽没受伤,也好似被利针刺了一下似的,跳起了半天高!
那道士平素谨慎,他吃了个小亏之后,便暂时袖手旁观,这时看了史若梅与他的同伴对了一招,心里却不由得大大奇怪。
你道他何以奇怪,原来刚才史若梅的筷子实在还未点中他的“寸脉”,筷尖只是沾着了他的袖子一下,但他已是手臂酸麻,禁受不起,不由自已地摔出酒壶。点穴功夫最厉害的是“隔空点穴”,那只有内功到了上乘境界才能运用;其次是不必点个正着,也能以内力封闭对方穴道的功夫。史若梅的点穴功夫似乎是介于两者之间,她的筷子并未触着对方的经脉,但却又不是距离很远的“隔空点穴”,她的筷子和对方的“寸脉”只是隔着比一张纸较厚的衣袖。道人就是因为吃了这个亏,所以不敢鲁莽从事,要瞧个究竟再说。
这一瞧却给他瞧出了个破绽,心里甚觉奇怪。要知倘若史若梅真是有他所想象的功力,那和尚即使有“金钟罩”护身,也是绝不能抵御的。但现在这和尚却并没受伤,只是跳了一下,而史若梅的筷子却给碰折了。同时,他还看得出来,史若梅的点穴手法虽然精妙,但运用得却并不纯熟,似乎是个初出道的雏儿。这道士莫名其妙,“这是什么道理?难道她此际是故意未尽全力么?但为什么刚才对我却又是一出手就是这等厉害的点穴功夫?”
那和尚跳起了半天高,大吼一声,使出“破碑手”的掌力,人在半空,一掌便击下来,史若梅滴溜溜的一个转身,只听得“砰”的一声,这和尚没有打中史若梅,却把一张桌子打翻了。
他们在酒楼上大打起来,只打得堂倌叫苦不迭,客人纷纷躲避。那和尚力大招猛,每发一掌,呼呼带风,杯盘碗碟,碎了满地。乒乒乓乓之声,不绝于耳。史若梅仗着轻灵小巧的身法,在桌子、板凳之间,穿来穿去,那和尚总是打她不着,打得性起,又接连打翻了几张桌子。
这道士眼看史若梅遇了几次险招,每一次都是只能闪避,不敢硬接,断定她已是技尽于此,并非假装,放下了心,一声笑道:“史姑娘,在这酒楼上打架,太不雅观,咱们还是另找个地方去谈一谈吧。”到了此时,这一僧一道都已认定她是史朝英了。
史若梅又羞又怒,说时迟,那时快,那道士已向她扑来,史若梅掀翻一张桌子,挡了一挡,倏地拔出剑来,喝道:“你们再上前一步,我的宝剑可没有眼睛!”那道士笑道:“你的宝剑没有眼睛,我可有眼睛。”长袖一拂,竟把史若梅的宝剑拂过一边。那和尚大吼一声,张开双臂又来擒拿,史若梅横剑削出,对准那和尚的喉咙,喉咙是“金钟罩”练不到的地方,和尚连忙抓起一张板凳来挡。
史若梅这一剑却没有用实,一碰板凳,剑尖弹起,倏的转了个方向,就向那道士刺来。那道士见她变招奇速,招数轻灵,也自暗暗佩服,“这丫头的剑法可比她的点穴还更高明,只可惜功力未到而已。”当下仍展长袖拂开,但却不敢去抢她的宝剑了。
史若梅仗着一身轻灵小巧的功夫,借那些七横八倒的桌凳作为掩护,一口青钢剑指东打西,指南打北。居然又抵挡了十来招。那和尚身躯肥胖,虽有一身横练的外功,究竟还未练到刀枪不入的地步。他的板凳使得又不顺手,险险被史若梅刺中。那和尚大怒,扔开板凳,脱下袈裟,说道:“道兄,咱们来个网里捞鱼。”他舞起袈裟,俨似一片红云,向史若梅当头罩下;那道士则在另一头挥动两支长袖,着着进迫,乘瑕抵隙,要卷走史若梅的长剑。他们的包围圈越缩越小,史若梅的剑法已是渐渐施展不开。
酒楼上的客人都已走得干干净净,堂倌掌柜也都已躲了起来,碗碟碎裂,桌子翻倒的声音混成一片,闹得震天价响。
那和尚大喝道:“看你还往哪里跑?”袈裟舞得呼呼风响,向史若梅迎头罩下,忽听得“哎哟”一声,突然有人抱着和尚的腿,大叫道:“踩死人啦!”原来还有一个未曾走开的客人,正是那个穿着粗布大褂的乡下少年。
那和尚大怒,用力一撑,把少年踢了个筋斗,那少年也已在他的大腿上狠狠咬了一口。那和尚练有“金钟罩”的功夫,竟然被他这一口咬得鲜血淋漓!
那和尚的袈裟扑了个空,说时迟,那时快,史若梅已是反手一剑,正刺中他小腹的“愈气穴”,饶是那和尚铁骨铜皮,也自禁受不起,大叫一声,“卜通”便倒!
那少年在楼板上一滚,恰恰又滚到那道士的身旁,那道士腾起一脚踢去,少年大叫道:“救命,救命!”把那道士的脚牢牢抱着一拖,道士也险些跌倒。
道士的功夫却比那和尚高明,单足倏地转了一个圈,那少年抱持不住,只得松手,那道士一个连环飞脚又踢了到来。那少年叫道:“打死人啦,救命,救命!”突然一个筋斗,从窗口翻出去了。
史若梅还糊里糊涂,不知这少年是暗中助了她一臂之力,那少年叫声一起,她便慌忙过来救他性命,一剑向那道士刺去。
以前好几次史若梅的剑锋刺到,都被那道士挥袖拂开,这一次却大不相同,只听得“嗤”的一声,道士的衣袖已被削去了一幅,剑锋划过,在他的小臂上割开了一道五寸多长的口子。原来这道士刚才被那乡下少年扭伤了脚踝的筋脉,非但跳跃不灵,而且功力也因之受损,最多只及原来的七成了。
史若梅不为已甚,一剑刺着,便即收招,冷笑说道:“你说你长着眼睛,我看你是有眼无珠。下次再敢无理取闹,乱作非为,撞在我的手上,我就索性挖掉你的招子(江湖术语,即眼珠)。”
那道士明知史若梅的武功远不如他,但自己却莫名其妙的输了,气得七窍生烟。那和尚伤得更重,正自运气解穴,哼哼唧唧,根本就说不出话来。
史若梅正想走开,忽见那掌柜的伸出头来,捶胸大哭。史若梅道:“掌柜的你别哭,我赔钱给你就是。”那掌柜的收了这副急泪,但见史若梅摸出的只是铜钱碎银,好生失望,又讷讷说道:“客官,这、这、这……”“这”了半天,才鼓起勇气说道:“这、这点不够呀!”史若梅哑然失笑,心想:“我真是糊涂了,这次是几乎毁了人家的店子,怎能只付房饭钱。”将未曾兑换的金豆索性都掏了出来,一把扔在地上,说道:“这是真金,绝不骗你,总够了吧?”她记挂着那个少年,匆匆忙忙也从窗口跳了下去。那和尚和道士见史若梅出手如此豪阔,越发认定她就是史朝英。
只见那少年正在河边一跛一拐地走着,史若梅放下了心上的石头,说道:“这位大哥,我向你道歉,刚才打架,连累了你了,你没受伤吧?”那少年道:“托赖,托赖,幸亏老天爷长着眼睛,没叫我掉到河里喂王八,只是擦损了一层油皮,伤了脚踝。你打赢了吗?恭喜,恭喜。”史若梅见他能够走路,知道只是轻伤,无暇与他多说,便掏出了一锭大银,又取了一条手帕,挑了一点药膏放在手帕上,说道:“这是上好的金创药,你将药膏搽在伤处,过两天便好。这锭大银,给你过活。”她心想这少年这两天不能干活,因此便给他这锭大银作为补偿,她以为那少年一定会喜出望外,哪知那少年却变了面色,说道:“这是什么意思,我可不是叫化子呀!”
史若梅满面通红,收回不是,不收回也不是,恰巧有个叫化子经过,那少年忽地笑道:“我代你赏了他吧。”将那锭大银给了化子,那化子呆了半晌,这才一口气说出了十几个“多谢”来。那少年说道:“银子是这位、这位相公的,你多谢他吧。嗯,你身上长了许多癞疮,这药膏也给了你吧。也是这位相公的。”
史若梅给他弄得啼笑皆非,拂袖便走。走了一会,渐渐冷静下来,蓦地想道:“这个乡下少年的举动倒是很不寻常!”越想越是起疑,回头一看,那少年的影子早已不见了。
史若梅心道:“我笑那道士有眼无珠,看来我也是看错人了。这少年若然一点武功不会,从高楼摔下,岂能只受轻伤?想不到我无意中又得罪了人了。”可她还没有想到,正是这少年刚才在酒楼上暗助于她,她才能够取胜的。过了一会,也就把这件事情忘怀了。
史若梅一口气跑到聂锋门前,午时方过了一刻,那老门公很诧异地看着她,问道:“你找谁?”史若梅“噗嗤”一笑,说道:“老王,你不认识我了?”这老门公叫道:“原来是薛小姐,你这副样子,要不是你开口说话,我可还真的不敢认你呢。”聂锋和薛嵩两家以前比邻而居,史若梅小时天天和聂隐娘在一起,这老门公在聂家几十年,是看着她们长大的。
那老门公道:“老爷出门去了,小姐还在家中,正在后花园练剑呢,我带你去吧。”史若梅道:“不用了,我自己会找。”那老门公笑道:“薛小姐,你作男子打扮,长得更俊了。我一点也看不出来。唉,可惜不是真的,要不然和我们的小姐,倒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史若梅洋洋得意,为了自己的改装竟能瞒过老门公的眼睛而大为高兴,笑道:“老王,你不用替你的小姐担心,她早已有了人了。”老门公诧道:“小姐许了人家了?怎的我不知道?”史若梅笑道:“再过些时候你就知道了,我就是来给她做媒的。”
史若梅进了花园,果然看见聂隐娘练习剑术,正自使到疾处,但见剑光过处,片片花飞,练的是玄女剑法中“飞花逐蝶”的招式,这剑法若练到最精妙的境界,可以削下花瓣而不至伤损花枝,刺下蝶儿而不至将它弄死,聂隐娘还未到达这个境界,但亦距离不远了。史若梅走近去大声嚷道:“好剑法!”聂隐娘倏的收招,脸上却也是带着诧异的神情向史若梅凝视。
史若梅笑道:“你看什么,难道你也不认得我吗?”聂隐娘道:“你来瞧瞧你的模样,你刚刚和谁打架来了?”拉了史若梅到荷池旁边一照,史若梅这才恍然大悟,说道:“怪不得那老门公瞪着眼睛看我。”原来她云鬓凌乱,衣衫不整,身上沾了尘土,脸上还有几种不同的颜色,想是被泼翻了的汤水、菜汁、酱油之类沾污了的,史若梅又好气、又好笑,说道:“哼,那老门公还故意作弄我,说我是个俊小子呢。”
聂隐娘掏出手绢,醮了荷叶上的露珠,替她抹干净脸上的污秽,笑道:“你为何这样淘气,临到我的家门,还和人打架?”史若梅道:“亏你还取笑我呢,什么好事,简直气死我了。”当下将酒楼上的遭遇说给聂隐娘听,愤然说道:“我与那牛鼻子、臭和尚根本就不认识,却不知是什么人指使他们来找我的麻烦,你说这可不是倒霉透顶吗?”
聂隐娘诧道:“有这样的事,该不会是你听错吧?或者他们说的是另一个人?”史若梅道:“我对那些江湖切口,虽然还未完全知晓,但也听得懂七八分,决计不会听错,说的当然是我。你想想,天下哪还有另一个‘姓史的丫头’,也是和那个什么‘姓段的小子’在一起的?”她复述那道士的话,脸上也不觉红起来了。聂隐娘笑道:“这就的确奇怪了。这是谁泄漏出去的,怎的连这些毫不相干的人,竟也知道你是为了段克邪的缘故,和家里闹翻了?”史若梅道:“他们还知道我的师门来历和武功深浅呢,不过也有一些地方是说得不大对的。”当下将心中起疑的地方也说了出来。聂隐娘的阅历见识比她较深,听了隐隐觉得其中定有蹊跷,但她也像史若梅一样,并不知道还有个史朝英,所以也认为那一僧一道说的自是史若梅无疑。至于何以话中又露出那些破绽,她就百思不得其解了。
史若梅自始至终未曾提及那乡下少年,聂隐娘笑道:“你已打了他们一顿,这口气也可以消了。看来他们不过是二三流的角色,吃了你的亏,想必也不敢再找你的麻烦了,可以不必再放在心上。好,还是谈谈你和段克邪的事吧,你们到底怎么样了?”
史若梅低声说道:“正要请教你呢……”刚说得一句,忽见那老门公匆匆走来,说道:“小姐,有客人,是求见老爷的。我说老爷不在家,他递上名帖,叫我拿给小姐,问小姐可不可以见他。”聂隐娘拿过名帖一看,说道:“哦,原来是神箭手吕鸿春。好吧,你请他到客厅坐坐,我换了衣裳就出来。”史若梅“噗嗤”一笑。
聂隐娘诧异道:“你笑什么?”史若梅道:“你知道吕鸿春是为什么来的?”聂隐娘道:“我怎能知道?你这么说,敢情你知道么?”史若梅道:“他是给你做媒来的。媒人登门,姑娘总是要先躲起来,你却亲自去接见媒人,这不好笑么?”聂隐娘笑道:“你简直是信口开河,把一个少年游侠编作媒婆。我瞧呀,他多半是为你来的。你欺侮了他的妹妹,他找你的晦气来了。”史若梅道:“我绝不骗你,吕鸿春实是受了铁摩勒的请托,来给牟世杰做媒的。你若是不信,你尽可以去听听他怎么说。”聂隐娘道:“别开玩笑了。你赶快换了衣服,和我一同去见客人吧。”史若梅道:“一来我不是主人,二来我若出去,他反而不方便说话了。”聂隐娘笑道:“你当真怕他找你晦气么?好,你不敢去,我只好一个人去见见他了。我总不能为了你的风言风语,怠慢客人。”
聂隐娘吩咐贴身的丫环服侍史若梅,匆匆换了件衣服,便出去会客了。史若梅洗了个澡,换上了丫环给她挑选的衣裳。她比聂隐娘略矮几分,那丫环给她挑选了一件聂隐娘两年前做的,只穿过两次的衣裳,刚好合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1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