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天师(校对)第3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0/592

  听到这里,我忍不住喷出一口饭,但见师父扭头向我瞪了一眼,我马上歉意的摆手,端着碗走到了堂屋门口蹲下继续吃。心想师父真是谦虚,还多少能帮得上忙,试问天下的邪乎事儿,有哪件能够难得住师父的?可惜这里的村民们还不知道师父的名头,若是我将师父茅山密宗宗师的名头亮出来,估计这蔡老先生都能打开大门说话。
  “茅山道士的威名,我们这一带的人多少还是听说过一些的,所以杨先生既然是茅山道长,那我也就不怕什么了。”
  说着不怕什么,但这蔡老先生却还是咽了咽唾沫,谨慎的向堂屋门的方向看了一眼,才低声说道:“杨先生,我们村子叫沙井村,我们这个村子……我们这个村子最近在闹鬼啊……”听到蔡老先生最后一句话,我最后一口饭忍不住又喷了出来,随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二狗!你笑什么?!”
  师父顿时怒瞪了我一眼,吓得我急忙闭上嘴,随即,师父又训斥道:“不得无礼!”
  蔡老先生则是一脸尴尬的看着我,接着师父的话茬子说道:“二狗小兄弟,你有话不妨直说。”
  “蔡老先生,我刚才的确是失礼了,不过你所说的话,也的确不是什么秘密。你看外面,你们沙井村整个村子的路都铺了一层黑狗血,就是傻子也知道你们村子出了什么邪乎事,外面那个疯汉不都是在唱着两句诗吗?叫什么血染十里……白幡罩天……一准儿就是闹鬼,不然还能是什么事情?”
  我将空碗放在桌子上,只见师父双眼一眨不眨的盯着我,我急忙低下头,一脸歉意的笑道:“我多嘴我多嘴,你们说……”
  “杨先生不必责怪二狗,二狗刚才所说的,真是一点不假。看来我们老蔡家真是遇到了活神仙啊!”
  蔡老先生满脸激动的制止了师父,并把我从头夸到脚,最后又说道:“杨先生,那疯汉叫大民,是我们沙井村唯一的一个光棍汉。前些年据说跑到镇上调戏别人家的女人,被人家一家子围着打,结果就打成了这样。他口中所念的那两句诗,并不是他自己编的,这两句诗,我们全村的人都知道,他知道也无可厚非。还有就是,那两句诗并不全,后面还有两句呢……”
  “嗯?”
  师父讶异一声,紧接着追问道:“还有两句?”
  蔡老先生想了想,随即念道:“血染十里,白幡罩天,活人禁地,六畜不安……这是整首诗!”听到后面两句,我浑身的汗毛顿时倒竖起来,恁娘的,这首诗真是够狠够毒,而且恐怖之极……得多大的怨恨,才能作出如此富含仇恨的一首诗?不单单是我,就连师父也怔住了,久久的没有开口。
  顿了顿,蔡老先生接着说道:“这几句诗,要说起来,和我们老蔡家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牵扯的……”
  紧接着,蔡老先生将这首诗的来历,说了出来。要说这首诗的来历,必须先从另外一家人说起,这沙井村的大户,在这一带也是最有钱的人家,叫郭大海,郭大海在附近开了一个沙场,是早些年第一家富起来的,现在家底也是最殷实的。他有个儿子,叫郭清明,现如今二十六岁出头了。
  要说郭清明的老子郭大海这么有钱,还是这当地的首富,怎么他的儿子到了二十六岁还没成婚呢?要知道二十岁左右成婚,都是民间各地的常事,家家户户都怕好的被人抢走,事先订好婚,然后早早的结了亲家。也或许是郭家实在太有钱了,当然不是因为这个问题,乃是因为郭大海在没有起家之前,曾与邻村的一户人家,给儿子定了娃娃亲。
  对方姓冷,叫冷雁秋,非常文雅的名字,因为这个冷雁秋,年轻的时候非常有学问,之后在这一带的私塾任教。冷雁秋有个女儿叫冷小霜,当时和郭大海的儿子郭清明同在冷雁秋的门下上私塾。或许是郭大海当时觉得文人更容易有出头之日,故而与冷雁秋一来二去的相熟,并笑言给两个孩子定个娃娃亲事。
  没人知道他们两家是怎么商量的,冷雁秋竟然也同意了。当时还传开了这事儿,要说也真是缘分,郭清明小时候与冷小霜真可谓是青梅竹马,很好的玩伴,一直到长大,俩人经常到对方家串门。而两个孩子自然也渐渐的知道什么是娃娃亲,感情那是没的说了。人算不如天算,正值冷雁秋有调任的机会时,却是赶上了抗战。
  从此冷雁秋一病不起,到这全国大解放之后,冷雁秋的身子骨,更是一天不如一天,家里也是穷得叮当响。而郭大海在抗战期间援助国家的一些物资,助他立功保住了自己的家业,附近沙场的生意,几乎都到了他的名下。从而郭大海更加暴富,说起冷家那边的事儿,或许是冷雁秋撑着一口气不肯走,就是想亲手把闺女送出门去,然后再彻底的撒手西归。
  哪知,这郭家和冷家之间的差距大幅度拉大后,郭大海逐渐的疏远了冷家,更是对冷小霜那个半死不活、病怏怏的父亲不闻不问。要说退婚,也不是不可能,人家穷家,可以不巴结你富家。但巧就巧在郭大海的儿子郭清明,对那冷小霜是一往情深。并多次背着父亲郭大海,前往冷家看望冷雁秋。
  或许是念及儿子这一层纠缠,郭大海迟迟没有退婚,那边没退婚,这边照常找媒婆为儿子说媒,当然,尽管如此,媒婆还是跑断了腿。谁不想把自己的闺女嫁到郭家享福哩?能抢在冷家前头谁都愿意,只可惜郭清明一概不同意,可把他老子郭大海气得暴跳如雷。毒打了郭清明好几次。
  事情并未完,郭清明为了能够与冷小霜走到一起,尝试过私奔,被抓回来,又尝试私下里成婚,却还是被阻止了。最后无奈,郭清明彻底与郭大海翻脸,并明目张胆的找媒人去冷家下聘,试图让十里八村的人都做个见证,他要娶冷小霜为妻。此举,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无非是想用群众的口舌压制住郭大海,让郭大海不得不顾及面子而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但,事与愿违。
  谁也没有料到郭大海竟然做得这么决绝,他居然当着郭清明和冷小霜大婚之日,在迎亲队伍去迎接新娘子的时候,暗地里找了一些打手,将那一帮子迎亲的人,腿都打断了。这可是闹得轰轰烈烈啊!最后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冷雁秋病死,或许是气死的,谁知道呢?
  但更重要的是,冷小霜也死了,死得非常蹊跷!而且她死的时候,身上还穿着大红的新娘服,当时见到尸体的村民,都在流传着一句话,说是听到围绕着冷小霜的尸体半空中,回荡着四句话,就是先前蔡老先生所念的那四句。四句话回荡不绝,足足有半个时辰那么久,冷小霜死不瞑目,双眼暴睁,任凭谁也无法将她的眼合上。
  村民们都吓坏了!
  原本那几句话听了也就听了,人死就应该入土为安不是?隔壁村子的人,自发的站出来,将冷小霜的尸体从沙井村抬了回去,埋葬了。可,事情远远没有结束……
  
第四章
厉鬼的预言(下)
  噩耗传遍了十里八乡,一个死人,一具尸体,居然从坟墓之中出来了。倒不是自己爬出来的,不过也没有人能够说出来个所以然,因为冷小霜的尸体,在埋葬了第二天后,又奇异的出现在当天的死亡地点。依旧是双眼暴睁,满脸的怨气。说也奇怪,冷小霜的尸体诡异的从地下跑了出来,那边郭清明的高烧也诡异的退了下来。
  这两者原本搭不上关系,只是事后,才被人所知。尸体跑出来可不是小事,得多大的怨恨多大的冤屈啊?于是冷家那边还算过得去的邻居远亲的,来到冷小霜的尸体跟前,又是烧纸又是祈愿的,反正是没少闹腾,闹腾了大半天,总算又把冷小霜的尸体埋回了坟墓之中。
  那边刚把尸体埋下去,这边不得了,郭清明的高烧又起来了。第二次高烧,让郭清明的父亲郭大海明白了,这是冷小霜死后化为厉鬼在作祟啊!但对付一个厉鬼,就算你一身蛮力又能如何?也鬼的衣角也碰不到,人再多势力再大也都是白搭,只能找抓鬼驱邪的阴阳先生。
  这沙井村往东约莫十里路的样子,靠近海边,据说住着一个阴阳先生,最近几年搬到这附近来住的,谁也不知道那个阴阳先生是从哪里来的,只是知道他叫廖古今,其人的名字就很有特点,廖古今,谐音就是料古今,也就是说,对于过去和未来,都能料事如神。名字古怪,人也古怪,平日里就喜欢垂钓,也不喜欢和人打哈哈。
  最早知道他是阴阳先生的,乃是在海边打渔的几个渔夫,据说有个渔夫大半夜的没回家,家人急坏了,跑到海边也没找到,于是就询问那个廖古今。廖古今二话没说,带着那个渔夫的家人从黑沟潭那里,把奄奄一息的渔夫捞了回来。黑沟潭是个非常缠人的地方,据说那里面有水鬼,但是在黑沟潭附近,鱼也出奇的多。
  很少有人敢去那个地方打渔,只有胆子稍大的,而且还得三五个壮汉结伴而去才行。那天不知怎么的,那个渔夫就跑到那黑沟潭去打渔,或许是白天没打到心有不甘吧。总之经过了那件事之后,附近几个村子都知道海边住着一个能掐会算的阴阳大先生,很多人都跑去算命解灾。
  那廖古今倒也爽快,一一回应,只是他为人孤僻,不喜欢与人亲近,也不喜欢村民们在他那久留而打扰他的清净。但越是这样,村民们越是觉得那廖古今厉害,谁家有个家长里短的邪乎事,都会去找廖古今解决,还别说,廖古今都能一一化解那些邪乎事。渐渐的他的名头越来越大。
  此次郭大海的儿子郭清明出事,找了那么多郎中都看不好,郭大海二话不说,亲自跑到那海边找到了廖古今。也不知是他使唤的钱多,还是他真是贵人,竟然请动了廖古今,廖古今与郭大海一道回到了郭家,检查了郭清明身子骨之后,直接询问那冷小霜的事情。
  再往后,他们私下里怎么说的,就没有村民知道了,流传出来的,就是廖古今打听到了冷小霜死后化为厉鬼,并在半空中回荡的那四句话语。就告诉郭大海,如果想让郭清明再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就必须按照那冷小霜的预言做,否则郭清明必死无疑,就算不死,日后也会和村儿里的那个疯汉一样,变得疯疯癫癫。
  怎么做,成了郭大海心头的难题,然而廖古今说完就走了。郭大海倒不是不知道具体怎么做,而是不知道这么做会出现什么后果,血染十里,郭大海找人把沙井村大大小小的路段测量了一番,加起来不多不少,竟然刚好是诡异的十里路。也就是说,要把黑狗血洒遍整个村子的路面,刚好凑齐十里路,而且白幡罩天,要做一个巨大的引魂幡,盖在沙井村的上面。
  只有如此,才能让冷小霜心中的怨怒之气平息,否则就是后面那两句,这沙井村将会变成活人的禁地,也就是说,人和六畜,皆不得好死!这哪是什么预言?分明就是怨魂厉鬼的诅咒啊!郭大海明白,也知道,而村子里的人,更是恨透了郭大海,你说说你自家的事儿,竟然连累沙井村整个村子都遭殃,缺德不缺德啊?
  可有什么办法呢?人家郭家有钱,但再有钱,人家也是想要命不想要钱,只不过胳膊拗不过大腿,这些村民对于郭大海的做法,也是敢怒不敢言,只能无奈的收了郭家的好处,各自关了大门闭嘴不言。于是这血染十里,白幡罩天的预言,就变成了真实的事情,而且据说那廖古今告诉郭大海,必须黑狗血铺满全村的道路,并且过上七天七夜才能收拾起来。
  否则那冷小霜的尸体依旧会从地下蹦出来,依旧会死不瞑目。而今天,就是第七天,按照郭大海应承下来的做法,明天天不亮,就会找人把沙井村的路面收拾干净。而我和师父也赶了个巧,如果早来几天,恐怕要慢慢的等待七天的时间,那郭大海才会消停。
  只是这么说来,郭大海家和冷家的恩怨,以及冷小霜之死,也就是这个月内的事情了啊!
  听起来是那么的遥远,但没想到距离我们是那么的近。
  等蔡老先生说完,我和师父皆是盯着他,由师父问出口:“那这些事情,与你们蔡家又有什么关系呢?好像这些事情从头到尾,都和你们蔡家没有半点牵扯才对!”哪知蔡老先生听完师父的话,竟是苦叹一声摇了摇头,不多时,但见蔡老先生的老伴儿走了出来,坐在蔡老先生的身旁。
  老婆婆先是没好气的瞪了蔡老先生一眼,随之一脸气愤的说道:“杨先生你还不知道,本来这事儿和我们蔡家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但就在那冷家的闺女没死之前,郭家不是四处找媒人给他儿子说媒嘛!结果……结果我家老头子脑子一热,不知道他是哪根筋搭错了,竟然把我们家的闺女许配给了郭家的儿子郭清明!”
  “啊?”
  我顿时忍不住讶异一声,随之又说道:“这,这可真是够乱的……没想到你们沙井村的事儿,居然像蜘蛛网一样,七弯八拐的,我都快听糊涂了!”但很快,我意识到自己失态,忙歉意的低下头。只是师父却没说话,很显然师父也赞同我的观点,这蔡家原本没事多好,竟然在郭家和冷家闹得不可开交的节骨眼上,横插一杠子,唉!
  蔡老先生紧接着叹息道:“也都怪我,其实我当时也是看上郭家有钱,想让闺女嫁过去享福,这也是人之常情不是?但谁也没想到那郭家的小子对冷家的闺女竟然如此的死心塌地,之后还闹出了这么多的事情,闹也就闹了,毕竟我家的闺女还没嫁过去,本和我蔡家搭不上关系。但,但这几天,我家闺女也……”
  “怎么了?你家女儿出事了?”
  师父紧皱着眉头,冷声问道。
  蔡老先生扭头和老婆婆相视一眼,二人皆是叹息个没完没了,随后,二人站起身,老婆婆开了口:“杨先生不妨到屋里看看,我女儿这几天一直昏迷不醒,气若游丝,找郎中来看过,也不知道是什么病症。真是快急死我们老两口了……虽说我们家女儿多,有五个女儿,但这个小女儿可算是我们老两口的心头肉,其他四个女儿都嫁出去了,现在还有这么个小女儿陪在我们老两口身边,我们是当宝贝一样供着,如果她出了什么事情,只怕我们老两口也没有什么心气儿活下去了……”
  说着说着,老婆婆的眼泪就下来了。师父忙安慰道:“老人家切莫伤感,如果真是邪祟所为,只要还没断气,有我在,不会出事的。但眼下还是要让我去看看令嫒的状况到了什么地步!”闻言,蔡老先生两口子顿时眼放光,细想也是,谁敢凭空担保一个将死之人能够安然无恙呢?
  天下间估计也就两个人敢这么说,一个自然是师父,身为茅山派密宗宗师,另一个,姑且不避嫌的说是谷谭,他虽说一直与师父不对付,而且处处与我们为敌,但不得不说,他的道行,在世间也是难觅其右了。只有师父和谷谭这两个人敢这么保证,如果他们两个都做不到的事情,别人,就不必想了。
  
第五章
魂断奈何桥(上)
  靠着床头,是一个书架子,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
  看来这蔡家的女儿,也是一位才女,而那些字画,想必正是她所画的了。似乎见我观赏四周的字画,蔡老先生随口向我介绍了一句:“我家女儿从小喜欢画画,加上我们家的家境还算不错,也供得起,她大了点,就到省书画院学过几年,最近才回来。”说着女儿的事情,蔡老先生的脸上明显洋溢着骄傲的色彩。
  谁家父母不是以子女为荣呢?蔡老先生自然也是如此,和平常人家的父母一样,为子女而骄傲。只可惜,现在我们都没有欣赏这些画作的心情,转回身,但见师父已经与老婆婆走到了床沿跟前。注视着躺在床上的女子。床头和床尾都被纱帐遮挡着,再加上师父与老婆婆正面挡在我面前,我根本看不到蔡老先生的小女儿长相如何。
  但能够配得上此地的首富公子,而且又这么的有才气,长相应该不会差。
  老婆婆将女儿的手拿出来,师父随即在床边的椅子上坐下,并为蔡老先生的女儿把脉。过了许久,师父依旧紧皱着眉头,不言不语,蔡老先生两口子皆是盯着师父,我也是闹不清楚了,师父很少为人把脉把这么久的,难道蔡小姐的症状真的很严重?
  又过了一会儿,只见师父额头微微冒出了冷汗,终于,他的手指瞬间松开,扭头向蔡小姐的母亲说道:“老人家,点一盏油灯来,切记,碗要新碗,油必须是第一锅的新油,灯芯也必须是新棉,去吧!”
  听到师父这么说,我心头一惊,暗道不妙啊!点灯,很明显是引魂灯,想到此,我急忙问道:“师父,难道蔡小姐的魂魄丢了?需要引魂灯引她回来?!”听到我的话,刚欲转身出去的蔡母顿时一颤,与蔡老先生齐齐的向师父看了过去,师父轻叹一声,微微点头,算是默认了我的推测。
  蔡母当即掩面痛哭,而蔡老先生即刻搀扶着蔡母走了出去,准备油灯的材料去了。此刻,我算是有机会来到床沿跟前,可还未等我走近,却是被师父伸手拦住,师父一脸严肃的说道:“你不要靠近这张床,这张床前不能有太多的陌生人!”说着,师父也站起身,带着我转身走了出去。
  我心里那个郁闷,让我看一眼那蔡小姐长得什么样有什么关系?直到师父关上内屋的门,我才问道:“师父,为什么那张床前不能有陌生人啊?”
  “因为……”
  师父犹豫了一下,扭头看着忙碌中的蔡老先生两口子,才接着说道:“因为蔡小姐的魂魄迷失在外面,但她的心脉未断,魂魄随时可能回来,故而她若是看到陌生太多,便会误以为那不是她的归处,若是耽误了回归躯壳的时机,那她可就真的会变成孤魂野鬼!要知道人的魂魄游历在体外,如同人在做梦一样,混混沌沌,记不得那么多事情,只能凭借潜意识来判断事物,除非智慧很高,定力又很深的高修,在魂魄离体之后,还能安然的回来!”
  高修魂魄离体,那就不是一般的灵魂出窍了,而是出阴神。普通人灵魂出窍,就和做梦是一样的,梦境是什么样,灵魂出窍就会看到什么,一般人的梦境都是灰色的,或者是黑色,看不清别的颜色,也没有别的颜色。不知道梦境什么时候开始的,也不知道醒来的那一刻,梦境又是从什么地方醒来的。
  如果能够在魂魄离体后醒悟大道,便能证果,至少也是鬼仙的果位。但能够在那种混沌的状态醒悟大道的人,很少很少。当然,也有祖师爷现身点醒梦中人的,那样也是可以成事的,只不过每个人缘法不同,不可能每个人都会走那个过程。也有在世上活着就修成的,总之三千道法一门中,无论走什么样的路,经历怎么样的机缘,最终,都是万法归宗,回归道境。
  只是……“师父,你为什么要和我解释这些?还解释的这么清楚?”
  师父当即瞪了我一眼,说道:“怎么?现在就嫌弃为师话多了?你这个臭小子,才修道几天啊!就敢嫌烦了!”
  “没没,嘿嘿……”
  我连忙挥舞着双手,转而岔开话题:“蔡老先生已经做好了油灯,师父,现在可以点了吗?”
  “当然要点,引魂灯能够为蔡小姐的魂魄照亮回家的路,她看到灯火所在,就会知道什么地方才是家的方向!”师父点了点头,随即吩咐蔡老先生点亮油灯,似乎又想到了什么,说道:“蔡老先生,你们再准备一些米饭,米饭需要五分熟,每晚子时喂令嫒吃下一小碗即可,三天之内,她便会醒过来!”
  喂她吃半熟的米饭,一则是维系她的身体不至于衰竭,二则是让她的魂魄也好有力气在阴间赶路。不过师父今天未免大话说得太多了,竟然保证蔡小姐三天之内就会醒过来,但师父既然这么说,那或许她真的会在三天内醒过来。我深知师父不会随便许诺什么,更不会开玩笑。
  蔡老先生让蔡母把油灯拿到内屋,自己留下来答谢道:“杨先生真是活神仙,我们蔡家有您的帮助,定然能够逢凶化吉的!到时小女醒来,让她给杨先生磕头答谢,如果杨先生不嫌弃,不如就让小女认您为干爹,您认我小女为干女儿如何?”
  “不不不,我们乃是道门弟子,不能与俗世有过多的牵连!”
  哪知师父神色一下子慌乱起来,急急的摇头解释:“虽说我们符箓宗门也能过俗世的生活,没有太多的清规约束,但是我们师徒现在还有很多要事要办,不便沾染太多的俗事。认干女儿这件事,可是万万使不得的,倒不是杨某嫌弃,而是杨某没有这个福气,令嫒乃是一位才女,又是人中龙凤,为了前程着想,也不应该与我这个山野道士有什么干系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0/5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