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天师(校对)第4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2/592

  “这是封身法,那纸衣补魄,总归是替代之物,若是不能与他的三魂六魄相合,最后还是会消散。现在用封身法将其三魂七魄封住,以后外邪难入,而其内的魂魄也难出……除非到了寿终正寝之日,别的就没什么可担心了!”
  师父紧皱着眉头,依旧是神色复杂的盯着这个小孩儿。
  “师父,那纸衣补魄,将三魂七魄补齐后,是不是和正常人一样了呢?”
  我再次疑惑的问道。
  “不,这孩子……”
  师父摇了摇头,但话才说个开头,便说不下去了。过了好一会儿,才低声说道:“这孩子的最后一魄是假借纸衣所补,好比是三坛海会大神的莲花化身,当然,这自然是比不了莲花化身,只不过是用一道黄纸替代了最后一魄,所以这孩子日后若不修道,最终也只能庸碌一生。”
  “师父的意思是……这孩子日后会变成低能儿?”
  我试探着问道。
  师父的意思很明显,这个黄纸替代的一魄所其的作用非常特殊,除非这小孩儿日后修道参佛,终究与佛道有缘,否则便是比正常人要差许多。因为他若是修行,必能领受天命,带有天命,自然不受七魄所欺,那么这最后一道魄灵,反而会成就他,可最终是不是会去修道,这个就难说了。
  修道要看缘法,有的人注定一辈子没有修道的缘法,只有看其造化了。当然,师父既然这么说,就说明这个小孩儿有着修道的天赋,但有此天赋,和修不修道,是两码事……
  师父再次摇头:“倒也不会变成低能儿,不过稍微会比同龄人笨拙一些而已。嗯,你把他的父母叫进来,为师有话说!”
  我当即把周桐夫妇喊进内屋,在看到依旧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儿子后,周桐和其妻子的神色,皆是慌乱无所依从。师父声音温和的说道:“你们不必担心,三魂七魄,已经重聚,明天天亮以后,让他照一下太阳光,就能醒来了。现在我要和你们说的事情,并不是这些,你们记住,他最后一魄,乃是后补,所以他的灵智会很难打开,除非出家修行,当然,你们家也就这一棵独苗,想必是不肯这么做的。那还有第二种方法,能够让他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什么方法?杨先生请说!”
  周桐急急的问道。
  师父点了点头,说道:“这孩子日后,要多习圣贤书,二狗,把那本手抄的《悟真集》拿出来,交于他们!”闻听此言,我忙打开了黄布袋,找了找,最终将一本手抄的经籍拿了出来,双手递到了周桐的手中。师父微笑着又说“此乃悟真开慧之法,一定要让他通读才是。另外道教经书,可凭其喜好,选出几本,让他参悟读诵,假以时日,他的灵慧一开,定能够成为人中龙凤!”
  “这真是太好了!”
  周桐听到师父的嘱咐之言,与其妻子激动的相视点头,随即二人重重的跪在师父的面前,表示答谢。师父忙把二人搀扶起来,再次嘱咐:“开慧之法,只此一途,你们要切记,这孩子命中与别人不同,所走的路自然也与常人不一样,你们做父母的,要多费心了啊!”
  “多谢杨先生搭救小儿,我们夫妻两个,一定谨遵杨先生的指点,好好的栽培孩子,不会辜负杨先生的大恩大德啊……”
  周桐说着说着,却是激动的流出了泪水。
  看着他们一家子圆满团聚,我也是从心底为他们高兴,但忽然想到一事,我悄悄的凑到师父身旁,嘿嘿笑道:“师父,那纸衣补魄之术,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呀?您老人家什么时候教教我?”
  “此法乃是不得已而为之,仅仅是权宜之计,并不是什么正途,你学这个干什么?”
  师父瞪了我一眼,随即又说了一句:“等你的魂魄也残缺的时候,为师一定给你补一个真正的化身,如何?”
  “那那,那还是算了吧,我还是觉得原装货比较好……”
  我伸手抓了抓后脑勺,转身开溜。
  莲花村的事情,如暴风骤雨一般开始,也如同暴风骤雨一般结束了。没有那么多的拐弯抹角,也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但这里的经历,我还是会深深的记在心里。当师父走了出来,我便已明白,我们的行程,又要开始了。下一步,想必就应该是我梦寐以求要去的地方,茅山!
  
第九十九章
茅山的传说
  道教的上清派亦是由茅山而发源开来,故而茅山又有上清宗坛之尊称。此诸多美誉,并非虚言,此山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胜景,峰峦叠嶂,云雾缭绕,仙气氤氲。置身其中,宛如置身在仙境天宫之中,山上奇岩怪石林立密集,大小溶洞深幽迂回,灵泉圣池星罗棋布,曲涧溪流纵横交织,绿树蔽山,青竹繁茂,物华天宝。
  九霄万福宫雄居其上,二茅峰、三茅峰蜿蜒而下,与主峰高低起伏,相映成辉。真是个神仙居住的地方,万福宫又称之为顶宫,地处金坛。入宫首为灵官殿,过藏楼沿级而上为太元宝殿,殿后有台曰飞升,台后一殿为二圣殿,左右分别建有白鹤厅、养真仙馆、迎旭道院、花厅、仪鹄道院、道舍、斋堂等,均依山借势,层层而上。分别为藏经、圣师二楼阁,太元、高真、二圣、灵官、龙王五殿堂,毓祥、绕秀、恰云、种壁、礼真、仪鹄六道院,左右两侧道舍、客堂等建筑百余楹;整个宫观雄伟壮观,金碧辉煌!
  师父告诉我,茅山派在道教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早在道教未形成之前,约莫五千多年前,就有高辛氏时代人展上公,于句曲山伏龙地修炼。句曲山就是现在的茅山,到了先秦时期,有燕国人郭四朝在句曲山玉晨观修炼,秦朝时期,又有李明真人在古炼丹院修炼有成。
  再到东晋时期,葛洪祖师在茅山抱朴峰修炼,并著书立说,后东晋兴宁二年,杨羲、许谧制作了《上清大洞真经》,在茅山创立了上清派;之后南朝齐梁道士陶弘景隐居茅山四十余年,集儒释道三家精华,承袭上清宗坛,而改茅山宗派!
  自此,茅山派始于流传后世,除了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美誉,茅山派还被后世尊奉为“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的美称。从南朝梁到了唐宋时代,茅山派鼎盛了数百年之久,有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之说。
  茅山的历史记载中,最早要追溯到茅山派所尊奉的三茅真君说起,相传当初江苏省境内有两座茅山,一座在长江以南,称之为南茅山,而另一座在长江北岸的兴化市,称之为北茅山。西汉景帝时期,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最初在北茅山修道拯民,因而称为茅山。后来他们受请往江南句曲山,这才有了南、北茅山之分。
  清乾隆时期的道学大家任大椿的《过茅山碑记》中记载:北茅山为三茅真君初炼道之地。便有此佐证。
  相传早在汉代,陕西咸阳,有茅氏三兄弟,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看破红尘,写下“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的感叹,遂寻山修道。
  他们披星戴月,餐风宿露,昼夜兼程,行至黄海之滨,见一高山,林木参天,绿荫蔽日,芳草如茵,香茅遍地,便留山隐居,修道养性,采药炼丹,济世救人。
  日久,茅氏兄弟,终成正果,名列仙班。
  后人因此建三茅道观,称他们为三茅真人,称山为三茅山。慕名来山学道者、求医者,不绝于途。其时,江南句容一带,瘟疫流行,闻江北茅山有三茅真人道法高超,医术高明,能治百病,便来人求治,三茅真人欣然前往,居句曲山华阳洞。经真人救治,病愈者数百人。三茅真君仙逝后,人们感恩戴德,建庙山巅,塑像供祀。此后,句曲山改称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称北茅山,简称茅山。
  现如今的茅山派,乃是以南茅山为首,北茅山自有另一脉之说,北茅山所习道法,称之为北茅术法,而南茅术法,则统称为茅山派道法。现在茅山派实际被谷谭的显宗所掌控,而师父为首的茅山派密宗一支,虽说与显宗相互抗衡不下,但总归是隐修居多,而且传承多为单传,我所认识的,关于师父的师兄弟,要么还俗,要么飘忽不定,不知仙踪何在。
  不过师父在茅山派的地位,并不比谷谭差半分,而且大江南北,谁人不知显宗宗师谷谭,密宗宗师杨远山呢?不过谷谭掌控茅山派多年,以显宗居首,再加上密宗的传人又不多,所以师父在茅山派处处受到谷谭的排挤。但师父说过,茅山派也并非谷谭一手遮天,其实山中另有许多茅山派的祖师大德,隐修在其间,若茅山派真是出了什么巨大的变故,那些老头子绝不会看着茅山派消沉下去,一定会现身主持大局。
  当然,现在的茅山派还远远没有到那一步。
  早期在宋哲宗时期,宋哲宗赵煦的昭慈圣献孟后,因误吞银针终日戚戚,投药无效,御药院苏圭被鞫。后由皇后姊推荐,诏茅山道长刘混康治愈,宋哲宗感念茅山派道法神妙,遂赐镇山八宝,并令茅山派镇守一方,斩妖伏魔,造福苍生,而这镇山八宝分别为《辽王诗简》一卷
玉剑一把、《上清大洞卷简诗》十二卷轴、《上清大洞秘录》十二轴、九老仙都君印、玉圭、呵砚、合明天帝日敕玉符等八件珍宝,茅山派乃是作为镇山之法器。
  此镇山八宝后散落民间,故而师父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遍天下的寻找此镇山八宝,而与显宗宗师谷谭约定,谁能收集到茅山派镇山八宝,便有资格统一茅山派,继承茅山派正统传承!谷谭与师父相持不下,最后各得几件,却未能如愿以偿的得到统一茅山派的资格。现如今显宗和密宗不得不请出祖师信物,也就是当年祖师爷创立茅山派时,所依仗的天地至宝,也就是我现在与师父苦苦寻觅而不得的天地秘鉴。
  这件镇派根基,乃是天地间至高至上的宝贝,据说早已是诸灵之祖,而周游太虚之中,遍天下八方,非得道成仙之人而不能见。显宗和密宗要想统一茅山派,必然要寻找到祖师信物,方可完成心愿。可祖师信物又岂是那么容易便能寻得的……
  虽然苦苦寻觅而不得,无功,但求无过。然而谷谭为求得到祖师信物,不惜聚集三茅神谕来作为线索的突破口。为阻止谷谭酿成大祸大劫,我师父不得不前来茅山,将谷谭聚齐三茅神谕的美梦,彻底打破!
  茅西镇,位于茅山西十余里处,月色皎洁,夜风习习。我趴在茅西镇的一家客栈的房间窗户上,遥望着外面的明月,倾听着师父将茅山派的过往,一一说了出来。沉默了片刻,我突然扭回头向师父问道:“师父,我们都已经到了茅山,为什么不直接上山找谷谭呢?却是要在这茅西镇落脚,还住在小客店里面,弄得我们好像是外乡人一样!”
  师父轻叹一声,说道:“现如今我们密宗势弱,而谷谭善于利用门派弟子施压,为了不让他挑起事端,我们还是多了解一些茅山派的近况再说吧!都已经到了这里,也不在乎多等两日不是吗?”说到此处,师父忽然神色凝重的来到我身旁,望着外面空荡荡的大街,又奇怪的说“这附近好生稀奇,居然有一股腥邪之气缭绕在这一带,看来茅山派四周所镇压的那些老家伙,想要趁着茅山派最近欲起的事端,而重出世间啊!”
  “师父,你说什么?茅山派四周所镇压的老家伙?那些老家伙是什么啊?难道茅山派四周还有凶邪之物为祸不成?!”
  我急忙看向师父,又急忙看了看外面,且用力的嗅了嗅空气,似乎并未察觉到什么不妥之处。
  师父皱起眉头说道:“正邪对立,自古皆是如此。无正邪不能行,无邪正不能彰。所以正与邪永远都是相生相克的存在,只要有正道的地方,就一定有邪道的存在。当然,茅山派传承数千年的仙道精华,自有镇压四方诸邪的威神之力。但随着茅山派日渐衰微,这茅山派脚下四周的凶邪之物,似乎又要蠢蠢欲动了。”
  “师父,究竟是什么样的凶邪之物,敢和茅山正道抗衡?”
  我伸手抓了抓额头,一脸不解的问道。
  师父闻言,深深的看了我一眼,说道:“希望你不要遇到才好,那些凶邪之物,早已有着灵根传承,而且能够随意幻化,表面看起来与常人无疑。若非他们故意显露真身,只怕是你现如今的天眼都看不穿,就是为师也很难看透……曾经有四种凶邪之物,盘踞在茅山派山脚下四个方位。自从出现了密显之争后,那些凶邪之物似乎也为了霸占地盘,而相互厮杀,最终留下来的,只有一个古老的隐族!”
  “是,是什么?”
  我震惊的看着师父,到底是怎样的凶邪之物,却还有着灵根传承,这句话非同小可,要知道普通的邪祟,都是后天经过修炼,才打开了灵智,能够通灵性,夺造化。但若是有着一脉灵根传承,那么这一脉所有的凶邪之物,都必然是灵智极高的家伙,就连我现如今的道行,也无法催动天眼之威灵看破一二,而师父也自认不能达到辨识的境界,那,那这就太厉害了,太可怕了……
  粗略的估量一番,这所谓的古老隐族,其中气候最高者,恐怕是要有着抗衡正道宗师的能力了啊!
  “啊!”
  就在师父准备向我解释时,突然间,只听到远处的街头,传来了一道撕心裂肺的惨叫之声。听到这个声音,师父面色大惊,闪身拿起天罡剑,且急道:“二狗你留下来,为师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这空气中的腥邪之气不止,只怕是真的有什么大来头儿的东西在作怪!你小心一些!”
  听到师父的嘱咐,我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便是看到师父闪身冲出了小客店,身影一闪消失在茫茫然的大街之中。不知何时,或许在我刚才和师父说话的档口,这镇子四周,便是席卷起一层灰白色的雾气,逐渐的将整个镇子吞没在其中。尤其是听到师父临走时的话语,此刻还在我的心海内不停的回荡,我的心脏莫名的砰砰乱跳起来,不知这神圣的茅山派祖庭之下,到底是什么凶邪之物在作祟!
  我随即用力的关上窗户,转身来到床沿坐下,但刚坐下,我又忍不住站了起来,来回的在房间内度步。心绪杂乱,脑袋里面更是乱哄哄的不知道在想什么,或许有好奇,或许有惊惧,或许,或许是担心师父的安危……不知过了多久,我伸手把黄布袋挎在身上,并从黄布袋内,将炼神鞭取了出来,飞快的冲出了房门!
  
第一百章
戒律堂,燕照临
  莫名的吸入一丝阴寒之气,我浑身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四下里看了一眼,似乎并没有别的什么感觉,除了清冷,就还是清冷。眼前这条弯曲的街道,就是师父刚刚消失的地方,他是寻着前面尽头处传出的一声惨叫而去的。那声惨叫,像是人临死时的叫声,绝望,无尽的绝望……
  这个地方死人,而且还是惨死,可想而知,事情非同小可。师父不让我出来,也是在保护我,在不知情的状态下,若是我和师父都卷进那未知的惨案之中,怕是非常不利的。再加上我们肩负着重任,综合所有的设想,我都不应该贸然的冲出来,往往我不听从师父的劝告,似乎都会出事。
  但我非常担心师父,不知道为什么,论修为,世上能够与师父比肩的,几乎是寥寥可数,论自保的能力,我也是与师父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但凡师父办不成的事情,我就更别想了。
  往常师父独自行事,我根本没有半点担心,可是这次,我也说不清楚,自从师父冲出小客店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就一直揪着,莫名的揪着,没有理由,只是心底油然而生的一股强烈的不安,像是要有什么不详之事发生,而且就应在师父的身上。以师父的道行,我不相信师父会出什么事,但我就怕我有这种感觉……
  咬了咬牙,我还是毅然决然的向着师父消失的方向寻了去。
  血!
  不远处,我突然看到地面出现的一抹抹血迹,这些血迹,还是新鲜的,像是刚刚滴落在地面上一样,鲜红得可怕!我弯身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前面还有血迹,随即寻着血迹往前快步而行,不多远,我突然停下了脚步。但见一处荒凉的空地上,瘫倒着三具惨死的尸体,而这些血迹,似乎就是从那些尸体上面流下来的。
  师父他正站在那三具尸体的跟前,双眼一眨不眨的盯着尸体,脸色,尤其的可怕,那是愤怒!我很少见到师父有此愤怒的表情,我微微张了张嘴,顺势又看向了那三具尸体,仔细看了看,我惊愕的发现,这三具尸体,似乎都穿着宽松的青色道袍,而且他们的手边,还散落着一把把青色长剑!
  这几个死者,是道士?
  难道……
  我突然抬起头,且飞快的跑到跟前,张口问道:“师父,这三个死者,难道是我们茅山派的弟子?”按理说此地是茅山派的祖庭,那么这一带的道士,应该就是茅山派的弟子了。当然也不排除是别派的弟子来此游历,但我还是直接当成了茅山弟子来询问师父。因为能够让师父如此愤怒的,除非这些死者就是茅山弟子。
  身为茅山派的领袖之一,师父看到门派弟子遭难,怎能不愤怒?
  哪知师父扭头看了我一眼,却是错愕的问道:“二狗,你怎么来了?为师不是让你呆在客店之中吗?唉!”师父说到最后,竟然深深的叹了一声,这声叹倒是把我搞糊涂了,我担心师父的安危,出来看看有什么错?往常师父也是带着我去除魔卫道,怎么这次就那么不待见我呢?
  不等我反问原因,师父急忙四下里看了一眼,又说出了一句让我摸不着头脑的话语:“茅山派弟子遭难,这不是小事!而且此事就发生在茅山派的山脚下,凶手又下手如此狠毒,可见是不把茅山派放在眼里啊!然而,这还不是眼下最关键的,眼下最关键的是,凶手早已不知去向,而只剩下你我二人,与三具死者,要知道现今的茅山派被谷谭所掌控,他处处都想打压为师,这次我们的目的就是阻止他得到《神鬼谕》,那么,万一现在有人给我们师徒设下圈套,结果可想而知!”
  “啊?师父,我我,我没有想到这些,我以为你是茅山派的密宗宗师,应该不会有人敢随便栽赃陷害吧?但师父你刚刚提到谷谭,那,那就难说了……”
  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师父说得没错,谷谭现在已经恨师父入骨,恰巧这次遇到一件惨案,保不齐这就是谷谭痛下杀手,而为师父布置的困局。目的就是不让我们前往茅山派阻止他得到《神鬼谕》,如果这真是一个圈套,那师父肯定说不清楚。显密二宗势同水火,一旦谷谭将这盆脏水泼到师父的身上,老百姓又能分辨什么呢?还不是说什么就是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2/5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