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笑傲行(校对)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156

  任我行哈哈笑道:“玉面仙狐桑三娘,这个名号当年在江湖上也是响亮的很,不知道有多少侠少,欲求与一亲三娘芳泽而不得呢。若是早二十年,我可不放心让你和三娘见面呢。”
  桑三娘居然脸色一红,“教主,您老人家,怎么还是喜欢拿奴家开玩笑呢。”
  看她这模样,郑国宝瞅了瞅任盈盈,暗想:你若是不盯紧些,说不定,哪天你多个长辈出来孝敬,也不一定。
  鲍大楚见任盈盈看着自己几个人的目光不善,急忙分辨“大小姐,你可不要误会。我们几人,如今早已与东方狗贼一刀两断,划清了界限。正所谓受蒙蔽无罪,反戈一击有功。我们可是有功劳的。我们也不是从黑木崖来,而是从淮上盐滩来。从国舅大索盐帮时,我们就在淮上,这些日子担惊受怕,日子过的也苦坏了。我们已经下定决心,听教主的话,跟教主走,赴汤蹈火,刀山油锅,也决不变心。”
  按照国朝的经济结构和地区发展看,江南绝对是好地方。这里经济发达,百姓富庶,又远离京师,朝廷的威慑力不如北方。且苏松赋税半天下,按照所谓常理推断,此地百姓当是民不聊生,人心思乱的局面。只要二三子振臂一呼,就能群起响应,揭竿而起。再一卡住大运河,断了京师的漕粮运输,使九边无粮,京师断炊,江山也能打的下来。
  从历史渊源上看,方腊自江南起兵,曾撼动大宋半壁江山。因此江南也得算是圣教龙兴之地,属于有特殊意义的老根据地。在光明顶被捣毁后,还师于旧都,借当年积累的龙气,重建基业的呼声,一度在日月神教内占据了主流。
  当年魔教也的确曾把苏州当做办事处,将黑木崖建在苏州,发动群众,意图谋反。不够事实证明,这一决定,是日月神教犯的又一大错误。百姓并没有像他们想象中的那样,群起响应,向朱明伪朝宣战。反倒是积极跑到官府报信领赏,引着捕快官军来抄山门。
  从那以后魔教也算知道了,江南这地方,已经不是宋朝时的江南了。这里生活条件优越,百姓远比北方人混的好。至于苏松重赋,摊到每个人头上,完全负担的起。更别说,那重赋是停留在纸面环节,苏州欠税已经成了常态,大家早就习以为常,没人会认为那赋税真征的起来。
  同时两淮为当年龙兴之地,虽有黄河夺淮入海之患,但是要想借此就煽动造反,也不容易。加上官府赈济得力,百姓们早就习惯了躲灾逃难的生活,并不想用命去换个虚无缥缈的未来。
  南方文人又多,什么无生老母,真空家乡,三世应劫等宣传方法。很难骗过这些才子,动员工作,开展不力。渐渐江南就从圣教的宝地,变成了鸡肋。再后来,随着盐、漕等帮的兴起,把日月神教也当做了眼中之钉。江南武林联合地方官府,对魔教开展过几次扫荡活动,使魔教在江南的势力,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尤其后来随着倭寇猖獗,江南重视兵备,各地备倭衙门林立,地方上募勇,练新军成风。各自设立营头,以营兵取代卫所,战斗力大有提高。魔教想要搀沙子,财力上不方便,想要造反,又打不过营兵,在江南的影响力,也就日益衰退。当初戚继光抗倭时,砍的魔教子弟不知多少,长老、香主、堂主乃至护法多有殉难,江南也就成了个富贵险中求的地方。
  再说现在魔教总坛设在山东,与南方关山阻隔。到了江南,就等于远离总坛,不在教主身边。不能天天接受教主的教诲,离教主越来越远。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你与圣教的距离在日渐加大,说明你正在脱离核心,滑向一个危险的边缘。
  于江南任长老是肥差不假,可是却不是什么好差。在这做长老的,比起到九边做长老的,也没好出太多。总不过是个以命换钱的岗位,且每年还要完成上解黑木崖的财政任务,压力也是不小。
  梅庄四老算是在江南混的最成功的魔教中人,可是又有严令,其他教中同仁,非奉教主令者,不得私自前往梅庄与四老接触,否则,以叛教论。有这严令在,就是有些长老想要找四老打打秋风,也是不敢。
  鲍大楚叹息一声,“杨莲亭那贼子,现在是越发跋扈了。我们即使在黑木崖,也见不到东方不败。只能隔着帘子,望见个轮廓而已。一切命令,都由杨莲亭代发,俨然一个太上皇的模样。今天说要改组,明天说要优化,后天又说要搞什么末位淘汰制。论资历,论年头,他算个球?无非仗着东方不败的势力,飞扬跋扈,目中无人,典型的小人得志。教中老兄弟,被他害了不知多少,我们也是与他合不上来,便被他打发到江南做了日月神教江南地区总代表。每年负担上解白银十五万的重要任务,完不成就要影响考评。去他娘的,这么高的任务,谁完的成啊。”
  桑三娘也道:“是啊。虽然说江南财力雄厚,可是咱们江湖人,又不是官府。哪那么容易弄钱?三年清知府,才十万雪花银。我们江湖人,一年上解十五万,他也是想钱想的疯了。”
  以鲍大楚等人的本事,以及桑三娘积累的人脉,若是说一年时间搞十五万银子,虽然困难,但也不是做不到。只是,大家出来做外委长老,图的就是手头方便,能多弄点零花钱。若是把钱都上解上去,自己拼死拼活,却拿不到结余,那还有个什么奔头?
  总坛拨发的活动经费,向来是拿实物顶数。这些东西乱七八糟,从三尸脑神丹,到番薯、玉米、地瓜、辣椒等等泰西农作物,全都当经费发了下来。鲍大楚道:“杨莲亭那个混帐,还说什么,这些都是宝贝。要我们卖给农民,说农民得了这些,就能亩产增加,是个一本万利的好宝物。这辣椒,说是价值昂贵,可以按着胡椒的价格卖。他还要教我们什么烤肉?说是靠这手艺,就能换来大笔的金子。简直是白日做梦,哪个富商也不缺会烤肉这种粗鄙玩意的厨子啊。人家要的是做席面的,可我们哪会啊?再说做席面的厨师,一年也弄不来十五万银子啊。”
  他与葛乾元,在江南接任总管长老,负责江南数省教务之后,就发现帐目混乱不堪。前任留给他们的帐上太多的呆帐、烂帐,简直就是个填不满的大窟窿。两人又从中大做手脚,自己发了一笔,结果这窟窿就越弄越大。现在听说黑木崖经费紧张,杨莲亭准备派人前往各省催收上解钱款,顺带审核帐目。必要时找几只肥羊来杀,填补总坛空虚。
  这两个人制造的亏空,加上在桑三娘那欠的清楼帐,也要被砍好几次了。两人盘算了手上的积蓄,再加上亏空的公帑,已经想要逃到泰西避难了。赶上任我行重出江湖,又抱上了国舅的大腿,大杀四方,横行扬州。这两个人经过一番观察,确定任我行是最后的赢家,这才来上门投靠。
  桑三娘则更惨一些。她本来也是个女侠出身,后来因为追求某少邪,就连人带私房,都投入到日月神教的光复大业里。之后,那少邪又说什么为了大业,要筹措经费,要刺探情报,需要桑三娘去扬州做瘦马这一有前途的职业。
  当时桑三娘已经吃了脑神丹,身不由自主,全部身家也都投了进去,想不去也不成了。郑国宝问道:“既然您是女侠,满身武艺,想必是卖艺不卖申的了?”
第三百零八章
投诚(下)
  桑三娘听了这话,苦笑一声。“国舅何必拿人打趣?教坊司的事,难道还能瞒的过您这样的风流班首,花国元帅么?卖艺不卖申,那是用来骗那些没经过事的毛头小伙子冤大头的,到时候拿点黄鳝血,就对付过去了。满身功夫,当不了钱使。女侠身份,只不过叫客人更卖力些罢了。既然做了这一行,就不光卖艺,也得卖申了。”
  不过她下海卖申之后也发现,这一行赚的确实是多。她本钱好,又会功夫,很受客人喜欢。短短几个月时间,所得缠头,远高于做女侠的收入。这时那少邪与她已经不大联络,她也就安心做起了花魁。等到年纪大些,就做了鸨母,她有人脉,有手段,还有武艺护身,因此生意做的不错,这些年积攒了偌大家私。
  可是总坛追索解款的事,也是让桑三娘不胜其烦。三尸脑神丹她离不开,与总坛彻底抓破面皮不大现实。可是要是真把款解上去?自己养的姑娘,挣的辛苦皮肉钱,凭什么交上去啊。单是来江南的长老,可以在她这白玩,签单挂帐,已经桑三娘不胜其扰,至于解款的事,那欠款又该怎么办?
  因此鲍、葛二人一说投奔任我行,桑三娘也没什么意见。她见国舅势大,早就有了投奔之意。再说国舅手上,掌握着那么多大姑娘小媳妇,投奔了国舅,做了国舅门下走,是不是买那些姑娘,能走个内部价?
  现在对桑三娘而言,教务什么都是扯淡,只有经营好自己的清楼,才是正经。郑国宝道:“桑大家是人才啊,她调教的瘦马,那在扬州也算的上一流。这样的技术型人才,是未来圣门的宝贵资产,可以为圣门创收的,一定要享受最高级别的待遇。本官那个嫦娥基金里,新来了些丫头,还望桑大家有时间,去给指点指点,教教她们规矩,免得将来闹笑话。”
  鲍大楚与葛乾元也不是两手空空来投奔,除了三尸脑神丹几箱,以及几种作物的种子以外。更重要的是,整个江南的日月神教联络图,都在他们手里。这些人力倒是不多,可现在任我行还是两手空空,人力匮乏,有人总比没有好。
  鲍大楚更拍着胸脯道:“我们在黑木崖那,也有朋友。只要教主能拿出来银子,咱保证给您拉出一支队伍来。凭您老人家的威望,加上军饷,到时候您打到黑木崖,肯定是一呼百应,绝无问题。圣教主千秋万载一统江湖,文成武德,泽布苍生。”
  任我行一摆手“你们都是最早站出来抗击东方不败的义士,以后就是我的兄弟手足,这些俗礼,就不必讲了。打回黑木崖,这个建议好啊,老夫也想着一步踏回黑木崖,将东方不败那鸟人撕成两半,让他也知道知道,得罪老夫的下场。”
  “教主。您现在若是回黑木崖,未免操之过急。小人之见,还是应该先将另一处要地拿下,只要掌握了另一支人马,黑木崖也就不成问题了。”
  “哦?莫非如今圣教内,又出了能与东方不败分庭抗礼的人物?”
  “回禀教主,这人,其实就是杨莲亭搞出来的。这也是他的一大罪状,居然扶植了个圣教的大敌出来,您说说这样的货色,有什么资格,骑在我们这些老人头上,作威作福。还想查我们的帐?呸!”
  “你们说的这人是谁?”
  “这人啊,便是滦州的石自然。如今他改了名,叫做王森。又与当今皇后认了亲,靠着这关系,搞起了什么闻香教。在地方,连官府都不敢过问,如今这教门十分红火,在北直隶一带,信徒也有好几万人呢。这些人纷纷将土地投到闻香门名下,石自然可发了大财。原本他就是一穷鬼,破落户。如今是要房子有房子,要田有田,要婆娘有婆娘,那是神仙一般的日子。一文钱的款也不曾向黑木崖上解,杨莲亭那孙子,连话也不敢多说一句啊。”
  石自然的问题,确实是杨莲亭搞出来的。据说当初就是杨莲亭做主,命令北直隶的神教中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石自然找出来。说是日后推翻大明,光复龙凤王朝的大业,这人是重要人物。
  等到找到石自然后,他又问了问,认不认识一个叫徐鸿儒的。石自然当时就是个无赖,哪知道什么徐鸿儒是谁。杨莲亭倒也不失望,对他用心栽培,使人教他教中要义,各种经文,务必背的滚瓜烂熟。又教他如何伪造神迹,如何装神弄鬼,画符治病,愚弄无知乡民。
  这石自然倒是个天生的材料,很快把这些手段学了个精熟,又加上后来与王皇后攀上了亲戚,这闻香教就越发兴盛起来。按他编撰的故事,是他家祖上曾经救过一只有道狐仙,得狐仙赠了条尾巴,这尾巴有异香,有道术。求之则灵,有求必应。他的骗术了得,口吐莲花,当真愚弄了许多无知百姓,又聚敛了大笔钱财。在另一个位面里,他这闻香教一直绵延了大明几个省份,教众聚集了百万之数,成了大明朝一大祸害。
  此时的王森,还远远没发展到后来那么大的势力,其声势也仅止北直隶一地而已。他靠着王皇后亲戚这个身份,地方官不敢问他,反倒将他放纵起来,越发的横行无忌。百姓们只当他确实有术,连官吏都肯服他,对他越发信任。
  可是王森有了这泼天的钱财,又有了几万信徒,对于日月神教倒有些看不顺眼。自己当惯了教主,凭什么还要受日月神教羁縻?干脆跟日月神教脱离关系,钱款上也不肯上解,反倒把日月神教在北直隶的势力吞并了许多,反噬了老东家。
  杨莲亭为这事,在总坛丢尽了面子,不少人背地里对他指指点点,说都是他搞出来的好事。结果白白养虎为患,留下好大话柄。
  杨莲亭倒也想过对石自然动手制裁,挽回面子,可问题是他却派不出像样的讨伐队。“这狗贼,当年与东方不败阴谋篡位之后。就解散了您老人家当年一手打造的金雕宿卫军。还要清查这宿卫军当年犯下什么过错,逼着宿卫军的人,向那些教众磕头认错,算是寒了将士的心。后来总坛的几支常设部队,又要搞什么改军制。又是废长老,旗主,改团长、连长,又是要设什么上尉、少校。鬼知道这都是些什么东西,哪个记的住?还要练什么新的军队,要打造天下第一强兵。让大家改用火器,练火器操。那火器也是能用的?泰西来的还好,自己造的火器,第一次出来十枝,试射时就炸膛了两枝。儿郎们拿火枪时,都怕被自己的家伙要了命,谁敢用啊。最要紧的一点,是他不发军饷啊。”
  杨莲亭是一个异常重视军魂建设的人,没事就要给部队做思想工作,讲道理,摆事实,希望大家明白,你们是为了自己打仗,为了伟大的圣教中兴打仗,你们是新时代的军队,和腐朽落后的明军应该有区别。其中最大的一点区别就是,你们不该要军饷。
  按照杨莲亭的思路,要军饷的部队,都是为了钱打仗,根本不可靠。只有靠伟大的精神支持的部队,才是战无不胜的军队。可问题是,没有军饷支持,这些人凭什么要接受严格的纪律,高强度的训练啊。自从黑木崖改军制以来,逃兵日多,战斗力反倒严重下滑,想要收拾弥勒教,总坛居然派不出一支可靠的部队。
第三百零九章
闻香教
  任我行听了勃然道:“神教原来地方上的人马呢?咱们在北直隶有不少堂口,还有许多山头受咱的羁縻,如何就派不出一支人马,去把闻香教的香堂扫了?难道石自然武功高强,竟是打他不过?”
  “教主英明。您老人家当初在位时,确实咱们在北直隶有许多山头。可是自从东方狗贼篡位之后,总坛连发文书,不是要起义,就是要筹划起义。杨莲亭还编制了什么计划书,订立了个详细的起义战略。还要重新喊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又要说什么开开城门迎圣王,圣王来了不纳粮。您也是知道的,咱地方上的香主、堂主,确实都是穷鬼出身。可是自从做了香主、堂主,谁家不是买田置产,大起房舍?便是那最穷的香主,家里也有十几间大瓦房。均田免粮,这不是要他们的命么?这指令,根本就传达不下去。”
  日月神教正如任我行所说,历经过无数次失败之后,如今教里,已经是明白人占了主流。起兵谋反,想要打江山,坐江山的蠢才,已经越来越少。那些地方上的香主、堂主,靠着日月神教的招牌,搞点产业,弄点钱使还成。真要他们均田免粮,他们怕是第一个起来向官府报信。
  石自然那边一来有三尸脑神丹可以提供,二来教义里又没有均田免粮这一条。对于那些地方势力而言,这闻香教的待遇比日月神教好,又不会去夺他们的田产,那自然是大大的好人,值得效忠的新主。
  地方上受日月神教羁縻的山头,在东方不败上台之后,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要求上解的款项越来越多,同时还要他们筹备粮草、准备军械,以备他日起事所用。这些匪徒都是能抢钱的,可没有几个能打战的。以往连上任卸任的官都不敢动,至于造反,那就更别提了。他们倒向闻香门,比那些香、堂主还要早的多。日月神教拿这闻香教,确实是干瞪眼,拿不出好办法。组织过几次远征,口号一次比一次响亮,也是一次比一次输的惨,阵亡者又不付抚恤金,还有谁愿意去?
  “教主,您老人家只要收复了闻香教。就能把那几万人马拉过来,内中怎么还选不出千把精壮?再靠这功绩,杀回黑木崖,不怕东方贼和杨贼,不束手待毙。我们几人定要豁出性命,相助教主,成就大业。”
  任我行面带微笑,频频点头,又拿了一笔银子奖赏鲍、葛二老,更把桑三娘那积欠的亏空全都补上。他现在是两帮副帮主,手上又有盐票,富的流油,解决这点钱倒是不成问题。
  见任我行出手如此大方,鲍、葛二人暗中对视,都觉得这一宝算是押准了。有这么大注的钱财在手,什么样的高手雇不到?东方不败本事再好,也万万敌不过那么多钱砸下来,这回任我行重出江湖,再登宝座,几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等到这几人先下去用饭,任我行对郑国宝道:“国舅。滦州离京师不过咫尺之遥,石自然却在那里立教传教,发展信徒,横行不法,戕害人命。这样的魔头不除,于京师治安也是个大患,您看是不是……”
  任盈盈比他爹倒是要直接的多,只说道:“这是我爹复位的第一步,一定要走的漂亮。再说,将来圣门成立,咱儿子要做未来的掌门人,这事,就是咱自己家的事,你不管,谁管?赶快想个办法,帮我爹把石自然收拾了再说。大不了,我对你睁一眼闭一眼,让你去张芙蓉那基金会那,偷吃几回。”
  郑国宝道:“方才听几位长老一说,这闻香教的手段忒也残忍,确实是留不得的。不过也不能急于一时,眼下扬州的事,得要先处理完毕,然后我还要回一趟京师,毕竟我可是快要做爹的人。不想婉盈生孩子时,我还不在她身边。”
  任盈盈听了这话,心里吃味,可是看看自己平坦的小腹,却也只能暗自叹息。都怪自己不争气,明明每次都被这坏人弄的筋疲力尽,怎么就偏偏怀不上呢?往后内宅里人会越来越多,分到自己的日子会越来越少,没个孩子防身,终归是心里不踏实。
  郑国宝又问道:“拉羊这种手法,到底是他闻香教独创,还是日月教早已有之?老爷子,咱们丑话说在前面,要是他日圣门也用这种手段拉人,那就别怪我要派官兵上门,开枪杀人了。我可不是那些颟顸的地方亲民官,还要讲什么三推六问,口供情实,只要有人搞拉羊,我就把这个教门彻底端了。谁敢反抗,格杀勿论!”
  这拉羊的手法,也是听鲍大楚等人方才提起,闻香教崛起之快,与之有很大关系。此时大明地方上小教门林立,大多不成体系,还有的则也属白莲旁支,在地方扎根发展。闻香教作为新兴教团,与之较量,根基不足。就使用了拉羊的手段,对这些教门的骨干人员动手。
  这些骨干人员每人手上都掌握着一部分教众,闻香门就派了自己教里的“天香圣女”前去伪造成信徒,与之接触。在教众里宣讲闻香教的好处及灵验,又对那些骨干负责人或以女色勾引,或以金银贿赂,将这骨干人员,拉到闻香教里。每拉来一名骨干人员,就带来了他手下的一部分教众,如此,闻香教的发展便十分迅捷。
  这种手段,简直就是任我行吸星神功的具象版,对于原本的教派损害之大,不言自明。这且不说,对于那些拉不动的骨干人员,闻香教则更采取了残杀的手段。派了心腹弟子前去暗算,往往是将其满门皆行杀戮,以血腥暴力的手段,震慑其他人。
  甚至于闻香教发展的教众,若是再三表示不愿意入教,不想信闻香教的,也被他们定义为邪魔。然后派了手下的圣卫军,前去予以杀害,往往也是满门皆屠,并美其名为,除魔卫道。
  凡是入了闻香教的,只要一人入教,全家的财产,就都算教产。由不得你不上缴,连家中女子,也要算是教中的天香圣女预备人选,只要被挑中,就得交到石自然手中,由他派人教导,他日为教中出力,与家族无关。
  不少富户财主的产业、田地,就那么被闻香教夺了过去。稍有不从,闻香教就在教徒内散布流言,挑拨离间,使父子反目,夫妻成仇,甚至白刃相向,也不新鲜。
  任我行也知,这些手段实在是触动了官府的底线,连忙分辨道:“这些都是杨莲亭想出来的办法,绝非圣教的法门。老夫以身家性命担保,我圣教绝不用此种手段。”
  “不用就好。这手段丧尽天良,坑害百姓,谁用都是畜生不如的东西。还有他日圣门重建之时,不管是衙门,还是县学、私塾、社学乃至国子监,都不许前去传教。乃至百姓聚集的酒楼茶肆之中,也是不许去传,否则就等着官兵上门贴封条吧。”
  他是圣门的幕后大老板,也是圣门最大的靠山。任我行虽是他的岳父,也惹不起这姑爷,只好全都点头答应。等到回了两淮衙门,蓝凤凰道:“夫君方才的模样,倒是威风的很,凤凰看了,心里喜欢夫君了。”
  任盈盈道:“他那是冲我爹发脾气,你自然看了没什么反感。我这心里可恼火的很。再说,他还要回京去陪申大妇,这想想就有气。”
  蓝凤凰向前凑了凑,“大小姐,你也不必太过计较了。咱这宅子里,还有个有身子的呢,到时候,那申大妇怕是比您还要吃醋。”
  任盈盈听她一说,猛的一拍额头“我说他一回来,就不见了人影,准是跑到基金会那边,去陪张芙蓉那个贱货去了。真气死我了,她那那么多女侠,个个教的跟她一样,摆出一副冰山美人的模样。男人都是一样,都想着把这样的女神在窗上变成当妇,我看啊,他准是又去偷吃了,气死我了,今晚上定要他抱着被子睡,凤凰,你也不许他进屋。”
第三百一十章
上京(上)
  其实任盈盈这倒是冤枉了郑国宝。他去基金会,当真是没有偷吃任何一个女侠,只是拉住了张芙蓉,说着情话,又把耳朵贴到她肚子上去听动静。张芙蓉任他拥着,脸上露着甜蜜的笑容,“夫君,你现在听,为时过早,什么也听不到的。不过我却可以感受到,咱们的孩子,在我的肚子里一点点长大,他一定会是个健康、活泼的好孩子。等将来他长大了,我也不求什么富贵,更不要他做什么大官,只要他平安快乐,夫君不要忘了我们母子就好。”
  郑国宝听她这么说,心里也是充满歉疚,连声赔着不是,又道:“这几日是有些冷落你了。今天我哪也不去,就睡在你这好不好。咱们在一起说说话,什么坏事也不做。说到咱的孩子,我郑国宝的孩子,怎么可能不富贵?怎么可能没了权柄?你就放心把孩子生下来,他肯定会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家财万贯,妻妾成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