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笑傲行(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156

  这些百姓倒也实际,直接要求王森与任我行斗法。任我行冷笑道:“你们也太高看了这个神棍!他不过是蓟门一无赖,编了些不着边际的鬼话,糊弄百姓而已。还说什么他母亲梦感成孕,完璧生子。这种事无从验证,自然随他信口胡言,你们也当真是太好骗了些。若说天兵天将,他王森招不来,只有郑国舅,郑缇帅,才能招来天兵天将,扫荡这些妖邪。”
  这时,远方也有旗花火箭升起,郑国宝知道是约好的人马到了,对百姓喊道:“乡亲们。你们这些人,内中大多是本性善良的,无非是受了奸人愚弄,入了邪门,可能做下些错事。朝廷宽宏,既往不咎。往日之事,一概不问。只是那些枉死的无辜,你们要记在心里,若是有那妖人托言鬼神,自封神灵,认定除己之外,皆为妖孽,还要你们奉献产业妻女,杀戮无辜者,只管一顿拳头捶死了他。这天下的真神,乃是京师之内,紫禁城中的天家。万岁乃是天子,他才是真正的神仙,有求必应。你们想要吃要喝,想要过好日子,一就是要忠于天子,二就是要安心本分,农人务农,商人经商,不可偷漏赋税,不可投机取巧。只要作到这些,自然日子就越来越好。你们想想,自从入了闻香教,你们的日子,是过好了,还是变坏了?身体不好的,去找郎中调治,喝那符水,是拿自己的命在赌。至于其他神通,这王森会的,我也会,他不会的,我还会。你们看,这天兵天将不就到了么。”
  只见远处烟尘起处,先是数百苍头铁骑列阵而来。这些人一水都是河曲骏马,装具齐全,从外面成包围态势。再后面几十匹快马,来到这广场之上。为首一人,滚鞍下马,磕头施礼道:“末将吴惟忠,奉缇帅军令,前来剿灭魔教,来迟一步,国舅恕罪。”
  郑国宝笑道:“吴将军何必客气,你来的已经够快了。我与令侄吴天德,乃是旧识,咱们之间没这么多礼数,起来说话吧。叔侄双参将,一门两指挥,你吴家也算是一家将门了。今后好好打仗,多多立功,我保你吴家子侄后辈,世代簪缨。”
  他又对百姓道:“你们可知,这是何人?他便是如今的蓟门参将,挂指挥使衔。在边关统帅数千虎贲,与蒙古鞑子,一刀一枪,保着大明江山稳固,保着你们生活安定的大功臣。想当年,倭寇在东南肆虐,吴将军少年从军,跟随戚爷爷,将倭寇杀的落花流水,斩首无数。如今又在边关,把蒙古北虏打的不敢正视我大明,你们说,这样的人是不是天将,他带的兵,是不是天兵?”
  吴惟忠也算是一员老将,在边关作战多年,立下赫赫战功。只可惜因是浙兵旧部被清算打压,几次革职。后又与郑国宝扯上关系,也成为了朝廷清流的攻击目标,兵科给事中孙善继弹劾他“吴惟忠起自纳级,滥竽参将,旋蹶旋起,武弁中第一神钻。”
  现在他是在郑娘娘党人的保举下,又起复原官继任蓟门参将,但是这蓟辽防线,被李成梁家看做是自己的基本盘,对于这支南兵势力并不十分友好。吴惟忠的日子,过的十分艰难。好在李家要忌惮郑家的势力,李成梁也没有造反之心,见他抱上了郑家的大腿,从广义说,两家算一个靠山,逼迫的不那么紧。
  这次剿灭闻香教,郑国宝起用南兵,算是给他一个刷战功的机会,吴惟忠心里自是感激。听了郑国宝的夸奖,更觉如同喝了一碗烈酒,身上说不出的舒畅。二次跪倒“末将不才,当年跟随戚爷爷保境卫国,今日依旧是保境卫国。所立微末功劳,皆是天子洪福庇佑,大帅调度得法,末将不敢贪功。天兵天将的称呼,更是不敢担。当年戚爷爷教过我们,当兵的,就是要替天家看大门,谁的手伸进来就砍手,谁的头进来就砍头。今日末将带了三千儿郎前来,国舅您吩咐吧,让我们砍谁,我们就砍谁。”
  郑国宝调兵之时,也曾做过权衡。按说蓟辽这地方,调北兵,属于大家都好的事情。因为四平大银矿的事,李家和郑家关系好的蜜里调油,若不是怕内外勾结的嫌疑,李成梁恨不得把郑国宝招了女婿。可是按北兵的风格,这些教民一个活人也别想剩下。相反,倒是纪律性,服从度都十分优秀的南兵,更适合这项任务。
  郑国宝道:“吴将军,这些百姓都是受了王森愚弄的。只要他们肯揭露王森的罪状,保证与王森一刀两断,朝廷就既往不咎。若是有人要为王森张目者,定斩不饶!”
  即使是当前闻香教全部人马都在,也不是三千打老了仗的浙兵对手。何况王森的谎言一被戳穿,他维系的形象就支离破碎,信徒们恨不得将他生吃活剥,谁还肯为他卖命。
  原本他们见官兵来了,只当是要用他们人头换赏金,可是听国舅发话,肯给一条活路,自是没人会为了王森殉葬。因此纷纷表示要与王森反目,丁壮们跟是冲过来,猛扑那些教丁。
  王家的卫队倒是有些战力,可是在浙兵,苍头军以及洋兵的共同压力下,谁还敢抵抗?只好乖乖做了俘虏。这时王森也发现,那些日月神教的旧部,也混在教徒队伍里,来捉自己的卫队及子侄,大喊道:“你们这里也有魔教妖人,凭什么捉我?浙兵老爷,那些百姓里,有魔教!”
  郑国宝哈哈大笑“王森,你这人看来真是不够聪明啊。那些人哪是什么魔教?那是圣门,是一心护我大明的江湖豪杰。谁是魔教,我说了算,你说了不算。你连这个都没闹明白,也就不怪,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了。今日我要你王家满门死绝,也免得将来祸害我大明朝廷。”
第三百三十二章
密使
  抓捕王森宗族的行动,在教民的帮助下,进展也异常顺利。这个地方本就是教民的实际人数远多于王家的宗族人数,一旦教民反戈,王氏宗族的灭亡,也就顺理成章。
  教民们长年往来石佛口,对于这弹丸之地早已经了然于胸,为官兵们带着路,直扑各个总坛要害之处。王好古此时也从王宅方向出来,边跑边道:“国舅,我给您找到要紧的东西了。王森这老不死的,勾结蒙古土蛮汗,答应为土蛮刺探我边军情报,还要破坏粮草输送,罪证确凿,看他这回怎么逃脱?”
  郑国宝看了一眼孙大用,“那东西是你放的?行啊,手脚够快的。”
  孙大用却摇头道:“我想放来着,这不没来得及么。那东西,我估计着,是真的。”
  锦衣卫为了办案稳妥,不出乱子,向来随身都带着证据。可是这回,他们还没来得及把自己的证据放上去,王好古就抢了他们的生意。从王宅里,直接抓了两个蒙古密使出来。这两个密使,乃是土蛮汗派来的特使,也带了一大笔金银过来资助佛事。他们身家丰厚,王森也不能对财神不敬,因此格外的优待。
  今日王森前来讲法,那两位特使,便到后宅去与王森的姬妾共悟无上大道,却与同往内宅打秋风的王好古撞上,结果光着身子就被捉了过来。郑国宝一声吩咐“与我绑。”
  王好古带着他的亲信哈哈笑道:“绑什么?这不都绑着呢么?”
  此时一群浙兵已经扑上来,带队的百总抬手一拳,将王好古打翻在地。“他们绑着,你不还没绑了么?国舅吩咐,那必然是绑你。”
  王好古见对他上绑,高喊道:“冤枉!国舅你答应我的,要捧我做闻香教教主,你可不能说了不算啊。”
  郑国宝笑道:“我怎么说了不算了?闻香教的教主,我肯定是捧你来做。不过闻香教,这说话就要没了,只好请你,到下面去做教主了。到时候我让人烧上几百纸兵纸马给你,算是送你一支精兵,保证你能打赢你叔父,坐上这教主宝座就是。”
  王森才知,自己的基业这么容易被倾覆,原来是自己家族之中出了内鬼。破口骂道:“你这个蠢驴!你咋就这么糊涂呢。我要是当教主,你好歹能当个镇省仙师,如今你自己要谋反,勾结外人,却连命都保不住了。从来借外兵来扶自己上位的,能有几个好下场?你个糊涂虫啊,这回全家都被你害了。”
  女兵痞从后面踢了他一脚,“你自己脑袋都绿绿,哪还有这么大的闲心。这回好了,你居然连蒙古人都勾结上了,看你这回怎么个死法!”
  她家虽然是蒙古人归附大明,可是从她这辈根本就没有任何蒙古人的自觉。更别说她这套虏出身与土蛮汗的部落更是世仇,因此在她眼里王森勾结土蛮,简直就是十恶不赦,死有余辜,出手也格外狠辣。有了前面那一抓之威,王森对这女兵痞畏之如虎,连一句话都不敢回,只好乖乖闭嘴。
  这时那位王亭王国舅已经苏醒过来,只在那里发出痛苦的哼哼。听了王森与蒙古人的关系,心知,作为一个不怎么招皇帝待见的外戚,惹上勾结蒙古的罪名,差不多就可以去死了。忙道:“郑兄,郑兄,借一步说话。”
  “我没见过你?这个事,怕是不方便吧?”王亭的脑力或者说歹毒程度,比起郑国宝实在是弱了一筹,此时此刻,还想要说几句好话,再用一笔银子,来买一个平安,甚至希望让郑国宝表示,就没在石佛口见过他。
  此处是特意挑选出来的僻静之所,左右没有外人,只有那几个郑家女眷伺候。王亭也不再讲那勋贵的面子,哀求道:“郑兄,看在咱们都是外戚的份上,就拉兄弟一把吧。只要这事上你肯帮忙,我定有一份重礼酬谢。我王家名下的买卖还有几处,我情愿都转到你老兄的名下,还有田产。我家也有几个在朝居官的朋友,咱们两下若是联手,日子就能好过一些。郑娘娘在宫中虽然炙手可热,可自来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焉知日后,宫中不出新的绝色?只要你今天放过我,我姐姐定要报答,将来有了新人,咱们两家联手对付,彼此同盟,定能维持住当前这个局势,不让外人占了便宜。”
  郑国宝也不像在外面那么多顾忌,冷笑一声,猛的一脚,将王亭踢了个跟头。“放你一马?王亭,实话告诉你,我想打你已经很久了。你姐姐本就在天家眼前不讨喜,又要嫉妒我妹子受宠,你当你姐姐在老太后面前说过我妹子什么话,我不知道?告诉你,我知道王森姓石,不姓王,可是那又怎么样?我说他姓王,他就得姓王。你们家也认了他姓王,现在再想反悔,还来得及么?这回这事,我钉不死王喜姐那个贱人,但是钉死你,我想还够用。你信不信,这事闹大之后,第一个想要你死的,就是王喜姐。还放你?易地而处,你王家会放过我净街锣?我又凭什么放你一马?”
  王亭被他踢这一脚,又骂了一通,知道这回躲不过。也发起横来。“郑国宝,你也不要太过得意,咱们一般都是国舅,你惹的祸也不比我小。我与王家有纠缠,你与魔教一样有往来。我的今日,就是你的明日。我是皇亲国戚,你休想靠诬陷手段害我。等将来平反昭雪,我姐姐不会放过你。”
  “你是皇亲国戚,可惜是不招待见的皇亲国戚,这就是咱俩的区别所在。你这官司,太大了,牵扯到了通虏,这官司还能旷日持久?真要旷日持久,三推六问,这官司打的大了,王喜姐不怕把她也牵进去。丢卒保车,这个道理,我懂,王喜姐也懂,王国舅你也该懂啊。认了吧,谁让你来的不是时候呢?我本欲射一鹿,谁想又来一虎,过瘾过瘾。”他说的兴起,一把拉过一旁伺候的女兵痞哱云,狠狠亲了一口。
  王亭那“你不得好死”的哀号,在郑国宝身后回响着。哱云道:“夫君,要不要我回去,割了他的舌头?到时候只要他能写就可以了,舌头也没什么用。”
  “不用了。割了他的舌头,又有什么意思?咱就让他会说话,又能怎么样?他这官司,是铁案,到时候他也没有什么说话的机会。把他弄成哑巴这种事,有王喜姐替咱做,就省了咱的事了。咱去看看,那两个蒙古人怎么样了。”
  那两名土蛮汗派来的使者的审问,倒是一上来就遇到了障碍,那两人说的话,锦衣卫这边听不大明白。锦衣卫这边的问题,那两个人也表示听不懂。就算后面又找了几个苍头军出身的锦衣过来,也是审不清楚。
  任盈盈听了这事扑哧一笑道:“这有什么难的?他们说与不说,有什么分别?夫君只管让你的人写一份口供,让这两个人签字画押就是。他们有没有嘴,听不听的到,都没用。反正他们听不懂汉话,也不会说汉话,那就刺聋他们的耳朵,割了舌头,这多便当?”
  郑国宝点头道:“还是盈盈的见识高明。来人啊,还不按任姨娘说的办?”
  蓝凤凰却道:“急个啥子?我这里的毒物,要吃血食的。平日里只是牛啊,羊啊,未免委屈了这些宝贝。今天正好两个活人,正好让我的宝贝开开荤。”
  那两个蒙古使者见这美人大方的从身上放出毒蛇、蜘蛛、蝎子等几样毒物,要往他们身上驱赶。再大的胆子,此时也顶不住,扯开脖子喊道:“大明的官爷饶命,我们会说汉话!”
第三百三十三章
讨魔
  王森在石佛口传教,财源广进,名声大噪。只是钱财一道,与武道一样,总是没有止境。王森手上银子日多,却总感觉不够使用,就想起了去四处化缘,筹措经费。
  土蛮汗当年戚继光坐镇蓟门,打的元气大伤,到如今也没能恢复起元气。草原上又流行起了称汗风,手下有几千控弦健儿的就敢弄个汗来当当,让他这扎萨克图汗的声望大跌,已经动起展示当年大元玉玺来宣布正统性的念头。
  可是草原上除了实力之外,信教者也多。当年俺答汗靠着喇嘛的势力,压制住了西蒙古各路枭雄。若果能请来一位大神通的高僧,宣布他扎萨克图汗才是草原上的真正主人,则他一样能在草原上声望大增。王森在石佛口的名声,土蛮也有所闻,对于上门化缘的闻香教徒十分友善,一次性就拿出了许多珍贵药材、皮毛、珍珠等等。
  王森从蒙古人拿到了巨款,就也得接受蒙古人的册封。这两个使者就是来送册封王森为活佛的诏书,并请他前往漠南蒙古,宣布札萨克图汗的地位乃是天授。另外经过这些年的修养,土蛮汗实力有所恢复,加上草原最近又闹了白灾。听说戚继光已死,土蛮各部蠢蠢欲动,想要再次寇掠中原。想要闻香教发挥自己的势力,为蒙古人刺探军情,破坏大明钱粮输运。
  吴惟忠听了这口供,剑眉一挑“好个大胆的土蛮汗,本以为当初将他打老实了。没想到,这厮是个贱骨头,当年的打没挨够,几年没打,就又想要来讨打了。现在蓟辽边关修着许多棱堡,还有咱练的长枪阵,又有一批新炮铸出来,正好拿他,试试刀。”
  也不知是哪位穿越者前辈,在蓟辽搞了一系列军事改革,棱堡这些大杀器也全都用上。朝廷又从盐商手里搞了近千万盐课,朝廷军饷充足,底气就足。吴惟忠这支南兵粮饷补足,又把车营恢复了起来,更是不怕打仗。
  闻香教积蓄极多,粮米金银搬运不停。除了部分发还教众之外,其余部分,就都成了浙兵的犒赏。另外郑国宝爱惜物力,最是节俭。石佛像都命人仔细搜检,看看有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一律敲下来带着。锦衣卫中几位中郎将出身的角色,则专门带上一支铲子队,对王家那占地百亩的祖坟下了手,各色随葬品一扫而空,涓滴不剩。乃至墓碑石羊等物,也全都砸毁。虽然他们手上拿着国舅发明的利器洛阳铲,可这工作也是要消耗时间的,一时间大军不能开拔。夜间,石佛口灯火通明,王家养的牲畜全成了锅里的熟肉,郑国宝又吩咐下去,今日犒赏三军,全部都用细粮。
  还是吴惟忠仔细,吩咐在细粮里搀一般的粗粮,又向郑国宝道:“若是儿郎们吃的口滑,把嘴巴养的刁了,可是不好养活。国舅还是可怜可怜小将,别让他们将来骂我的祖宗。”
  二人推杯换盏,越谈越是投机。吴天德的官职全靠郑国宝保举,这份恩德,吴惟忠也没忘。他自己知道,浙兵的靠山倒了,若是攀不到新靠山,任是如何能杀善战,也免不了完蛋大吉。小少保戚金在广东练兵,听说已经被国舅保了总兵,即将调任到蓟辽防线,只要能保持住这份关系,浙兵的复兴指日可待。
  “国舅,末将是嘉靖年入的行伍。当初跟着戚爷爷打倭寇,后来又到了蓟辽打北虏。当年跟着我一起投军的老弟兄,已经走了八成,冲锋的时候,身边左右,全是生面皮。末将只知道冲锋陷阵,想着为后生们,打下个大好局面出来,没想过其他,也不知怎的,就落了个第一神钻。这名声,担的冤枉啊。”
  “吴将军,这事对不住了。你们浙兵,是受了郑某的连累,那些人是朝着我下手,你是吃了我的亏。”
  “国舅,您可千万别这么说,这个连累,别人想求还求不到。”吴惟忠憨厚的一笑,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我是戚爷爷练兵时入的伍,没考过武举,蓟辽这地方,您也清楚,是李家的地盘。我们南兵虽然没想和北兵争什么,可是人在这,李家的人看了难免碍眼。我这个官职,到了三品衔的参将,也就算到了头了,再想上升也升不上去。可是我那侄儿,他是考过武举的,也比我聪明,将来他的前程,还望国舅爷多多费心。”
  “吴将军放心。吴天德将军与我也算有缘,我们前后合作过两回,您说我不捧他,还能捧谁?他的前程,我定然会想办法。乃至小少保戚金,以及整个浙兵,我也会尽力保全。李家那边,你们不去与他争,他们也知道做人要留个底线,不会不知进退。要立功劳么,放心,功劳有的是,足够你立的。仗是打不完的,功也是立不完的。我这次办了闻香教,下面就是要到黑木崖打魔教,吴将军,那魔教教主名叫东方不败,号称海内无敌,要是让你打这样的敌人,你怕是不怕?”
  吴惟忠借着酒意,哈哈一笑道:“国舅。这话您算问对人了。东方不败?那是什么东西,我没听说过。要说国朝武功第一,那得说是俞龙戚虎,当年二位长官活着的时候,任是什么样的高手,也不放在眼里。俞老将军单剑独闯少林寺,谁有这威风?戚爷爷的兵法武功,也不输俞老爷子。要说现在,四川刘大刀,云南邓子龙,我浙兵中的骆千斤,那都算的上是好手。可就算他们对上千军万马,也没什么用处,至于那些江湖中的好手,我们军中的人,从来不看在眼里。若是国舅一句话,小小的黑木崖,我们浙兵包打。”
  “好!要的就是吴将军这话。这事的手续,我来办,只要你这一营兵得力,将来登州的防务,你们也能接过来。”
  日月神教在登州设立总坛,登洲地方官府的失察之罪,自是逃脱不了。与滦州一样,文武主官摘印革职,已是定局。滦州的盘子,已经确定由浙兵来接,若是再把登州的盘子接过来,浙兵的回旋余地大为增加,日后即使有人想对浙兵动手,再想随意裁撤也不容易。
  吴惟忠的人马都是营兵,如果国朝太平,这些人裁撤之后,就得回家去种地。现在通过郑国宝的运作,这些人可以打入地方行政军事体系,成了吃皇粮的。岗位这种事,自来能上不能下,只要不犯这种原则性错误,谁能摘了他们的印把子?就冲这份恩情,郑国宝就如同当年的张江陵一样,是浙兵的大恩主,自是火里火里去,水里水里去。
  “国舅放心。我们浙兵,吃着朝廷粮饷,就是要为朝廷卖命的。魔教妖人,想要背反朝廷,那就是我们的仇人。国舅一声令下,任是什么样的高手,我们浙兵全都不怕。”
  这一顿酒喝的畅快,到了二更时分才散。等回了房里,任盈盈将脸孔一板“好啊。你答应过,为了孩子,也要戒酒的,这才刚说几天啊,怎么就又破戒了?你今天啊,就自己抱着被子睡吧。还有,别想出门,老实在这屋里待着,免得你溜到不知谁的房里去寻热被窝。”
  也不知任盈盈在哪听的讲座,认定丈夫喝酒会影响将来孩子的健康,为了让自己生出的孩子比申婉盈和张芙蓉的都强,硬逼着郑国宝戒酒。若是胆敢破戒,就别想同房。
  可是有个蓝凤凰总是大开方便之门,有云腿佐餐,这禁酒令就执行不下去。这回任大小姐动了真怒,郑国宝只好腆着脸摇着任盈盈的肩膀哀告。
  “你啊。我这也是为了孩子好,万一这回要怀上呢?你不知道,喝酒对孩子真没好处。”挡不住郑国宝那作怪的魔手,任大小姐最后还是得放弃了原则,任着郑国宝搂住自己的娇躯,只是那呛鼻的酒味,还是让任盈盈忍不住大皱眉头。
  “你啊,先别忙着使坏,我先问你。打黑木崖,你真有把握?那里高手如云,还有东方不败练的新军,还有许多火器,只靠一营浙兵,到底行不行啊。不要到时候打不胜仗,反倒吃了亏,那时候脸可就都丢光了。不成的话,还是让我们自己去试试,丢江湖人的脸,总好过丢官兵的脸。”
第三百三十四章
露馅
  任盈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嫁夫随夫,既然已经成了国舅的如夫人,就得为丈夫考虑。江湖人的面子不算什么,朝廷的面子丢不得。两个门派交战,可以输几十次也不叫事,可若是朝廷败给江湖草莽一次,哪怕日后赢了,也是丢人。
  “怕什么?我这浙兵一营,足以打的东方不败那几营新兵找不到北。你别皱眉啊,我说的不是酒话。你想,黑木崖连军饷都开不出,还有什么可怕的?那一营兵,就为了银子,便被岳父策反了。其他的几营兵,又有多少胆子,和官兵死拼?杨莲亭是个聪明人,可惜他太聪明了,注定计划不成。”
  从日月教长老的口中,郑国宝已经确定,这杨莲亭与自己一样,定是穿越者。不过这改变不了他处事的原则,最多是砍头时,自己会送杨莲亭一碗饯行酒,算是份交情。
  杨莲亭在日月神教的改造可称是教科书一样,不论是练兵还是引进泰西作物,种番薯、种玉米、种洋芋,听说又从泰西引进了马卡,称为让男人重振雄风的宝贝。前者平一指制作的玉女摇头,就是那东西为主要原料做的。
  这些举动不能说是错,可惜用来造反,就不合时宜了。那些泰西作物稳定高产,老百姓吃的饱,这是好事。可是吃的饱了,他们又为什么要去造反?
  “我听说杨莲亭在黑木崖搞粮食统购统销,又强行推广泰西作物种植,搞的民怨沸腾,已经有人想要到衙门去告发他了。登州这地方本来地力就薄,老百姓也是饿的怕了,谁敢试种新种啊。不过是他勉强维持,又有武力,那些百姓才暂时被压住。他在登州,不比王森在石佛口,要对付他,没那么难。我现在最担心的是东方不败闻风远遁,而不是打不下来。”
  日月神教自明教大败以来,练就了千里眼,顺风耳,外加飞毛腿的绝学。要打败日月神教容易,要想摧毁黑木崖,可并不简单。若是东方不败听到风声,先行远遁,再要捉他就不容易。
  这事还多亏上官云,他这次奉命攻打闻香教,正好以得胜之师的身份,返回总坛。至于任我行等人,就可以夹杂在队伍里,混进总坛。至于郑国宝等人的身份,上官云也有办法“国舅可以扮做收货的商人,前往黑木崖,保证出不了闪失。只要您有钱,就是您这官府身份暴露了,也没人敢动您分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