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笑傲行(校对)第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156

  十八门的僧人,本来听说自己的儿子、孙子、入室弟子被官府拿了去,也曾有人动过不如归顺叛军的念头。这回彻底算是凉了心,只好去积极想办法营救。不过钦差行辕那边的门路十分难走,守门的兵士门禁森严,塞了门包,也未必能见的到钦差。即使见了钦差,钦差也是咬住牙关,就是收不到罚款不放人。可是那罚款的数目,又确实太大了些。
  院主们最后坐不住,亲自去探望自己的那些子嗣后代,只见个个都被打的皮开肉绽,哭爹喊娘。官军用的军棍,比起戒律院的棍子还要狠上几分,这干和尚哪里受的起?更可怕的是,已经有一些实在交不出钱的和尚,被官军押上大车,据说是要往边关上送。
  听说河套那边自从复了前套,后套的虏贼时不时就来骚扰,前套那地方就是个夺命窟,十人去了九个回不来。可是按郑国宝的说法,就是少林高僧武艺高强,自觉自愿为国出力,前往边庭抗击虏贼,为国分忧。赤胆丹心,可昭日月。顺带还能拿出那些和尚写的请战书、请愿信等等。
  院主们心里有数,在这军棍的作用下,任是什么内容的请战书,都能要的来。自己要是不出钱,儿子可能就真要被塞到大车,送到大西北去垦荒战鞑兵。只好四方筹钱赎人,又求到方正头上,代为说项。
  方正大师倒也急公好义,不顾自己年老力衰,也不顾自己佛事繁忙,每每奔走于少林与钦差行辕之间,为下院的僧人分忧解难。而且大师的面子也确实好用,每次出面都能把赎金的价格打个七到八折,保证款到放人,绝不拖延。顺带赠送新衣一套、烙饼炖肉一顿,服务十分周到。
  可是方正与郑国宝每次都是把赎金定的十分惊人,打了七到八折,也不是个小数字。十八门手里现银有限,颇有些周转不灵。方正听了这消息,倒也不急,反过来安慰几位院主“你们不必担心,钦差那边人性化的很,没钱的话,拿地契去就行。要不店铺的契约也行。还有就是让店铺把未来给你们的香油钱免了,改交朝廷正税,都可以抵扣赎金。”
  左冷禅那边冷眼旁观,心头暗喜。这帮秃贼经过这么一折腾,元气大伤,日后河南武林第一的宝座,说不定就要轮到我嵩山派了。可是他这还没高兴两天,自己的娘就派人招自己回家,进了家门,只见母亲哭的两眼通红“大事不好了,我儿在嵩山派处理公务,昨日有一群官兵还有和尚,将你的侄子,我那可怜的孙孙拿去了。”
  在和尚身上刮够了油水,就开始轮到嵩山派遭殃。尤其在方正大师与十八门院主交谈时,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之所以这次钦差抓人能抓的这么准确,完全是因为他有内线。这个内线透露了这些僧人的真实身份及重要性,并帮助钦差制定赎金数额,保证这个数额够高,却又让各门负担的起,不至于拿不出来。
  这个内线是谁,虽然钦差没说,但是也能分析的出来。最了解我们的,就是我们的敌人。在河南地面,我们的敌人是谁?少林寺遭受这千年不遇的浩劫,谁又是最大受益者?
  听了方丈的分析后,方荣大师怒喝一声“左冷禅,佛爷不把你砍成十八段,誓不为人!难道只有你知道我们的情形,我们就不了解你嵩山派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你左家那些败家子,在外面有什么相好,干了什么丑事,我们也一清二楚。你们左家有多少产业,佛爷们也清楚的很,你给我等着!”
  少林的反击迅速而有力,十八门的院主,提供了准确的情报,使官军的抓捕行动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针对性。被拿的,都是左家各房的嫡出子孙以及重要人物的嫡子、长子、爱子、私生子。最后一个也不必介意,在很多时候私生子在继承权等方面虽然吃亏,可是在老爹心里,却比正常的儿子更重要一些。
  为了防止左家暴力拒捕,十八门的高手从头到尾参与了抓捕活动,少林的龙爪手、虎爪手、多罗叶指、拈花指以及铁山靠、疯魔棍等功法发挥了巨大作用,往往是不等官兵过去,少林高僧就一拥而上,把事主打成了猪头三。那些官兵们捆人时,都有些犹豫“已经都打成这样了,回了行辕,我们都不好意思再打军棍了。”
  左冷禅也没想到,自己家里,居然有这么多的不肖子弟,比起少林寺,也没好到哪去。左家作为一个大家族,靠宗族亲情维系的势力,这种事,还不能不管。如果这事,他置身事外,那么这个家族还怎么维持?离开家族的帮衬,在下一次嵩山大选上,他又怎么继续连任?
  因此他只好也学着方正那样,频繁往返,放下面子说情。可是他又没有方正的回扣可拿,赎金的价码也砍不下来,他心里有数,知道钦差醉翁之意不在酒。只得将用来作为储备军粮的粮食拿出来,外加交了一部分土地、店铺上去。总算保住了那些族中子弟,不至于被拉到边关去为国效劳,抗击鞑虏。
  要说这里唯一的例外,就是大阴阳手乐厚。他自度是嵩山太保团成员之一,为人又一向自律,没什么小辫子可抓,怕者何来?就从没想过躲避的事,结果走在街上,被瑞恩斯坦带着手下一群洋兵扑倒之后,绳捆索绑,压上马车,跟一群交不出罚款的和尚一起,送到前套那去抗击鞑虏保卫大明了。至于罪名么,谁在乎?
  对这事最支持的,却正是左冷禅。连乐厚的出行路线,都是左冷禅事先派人通知给郑国宝。一来,这乐厚在华山大大得罪了郑国宝,属于嵩山与国舅友谊上的障碍,必须清理,表明态度;二来,上次折了三个太保,通过召开嵩山临时会议,由嵩山弟子投票,选了左家两个宗族以及一个左冷禅的干儿子递补,这回处理了乐厚,左家在太保里还能增加一个席位。从此左冷禅地位更加巩固,他还有什么可不满意的?
  杨一魁原本担心打胜之后,因为犒赏无着,或是民不得食,还要引发新一轮民变。没想到河南最大的两个地主,被钦差收拾的像孙子一样服帖,乖乖交钱交粮认栽。其他的地主大绅见了,也知若是自己不明时务,和尚和嵩山派弟子也会到自己家来抓人罚款。
  光棍不吃眼前亏,这些河南的缙绅们,都表现出了体恤百姓、忠于朝廷的一面,踊跃输捐报效,捐钱捐粮投献土地。郑国宝又向朝廷上了本章,准于河南开捐监,允许士绅用钱来买功名。
第二百零二章
报信
  在当下国朝也有纳粟得监生的事,但是要到南北两京去办,其中门户重重,关窍复杂,往往一个监生头衔办下来,要花去几百两银子,比起官方定的价格高出数倍。河南开捐是就地解决,捐了钱,就有功名,不用再跑南北两京,只等过段时间礼部送文书过来,方便省事。
  此例一开,便是邻省的士绅都有人往河南来捐钱交粮,图个快当。再者这次兵变牵连甚广,河南八府摘印的文武一半以上,虽然永远是官比岗位多,可是一下子空出来这么多职位,也是出现了人手危机。这个时候,如果头上有一个功名,再加上一点巧妙的运作,那么补一个官缺,也并非难事。因此对于捐监纳粟的事,都十分踊跃。湖广、陕西的富翁也憋着混个官身来干。
  这一举动,又刺激了河南本地士绅的神经。本来这些监生名额就有限,万一都被外地人抢走,我们如何对的起河南父老?河南的官,能轮到外地人当么?于是有的本已经有了头衔的,也要重复排队,为的就是不让外地人排到。
  郑国宝又在办捐监的衙门旁边开了个集市,把从乱军手里查抄到的赃物以及从少林、左家仓库里抄出来的部分货物,拿出来统一贩售。这是无本的生意,价格上自然比普通商铺要便宜的多,所得的钱粮,也都拿到打压河南粮价,救济灾民,发放犒赏、抚恤之上,因此这一场空前大捷,并没引出什么乱子。
  签押房里,任盈盈看着一摞摞的地契、租约,手里的算盘打的飞快。郑国宝从外面进来,见她这副专注模样,笑道:“怎么?人还没过门,就开始盘算起财产的事了?”
  任盈盈瞪了他一眼,嗔道:“别打岔,正算帐呢。你那大妇申小姐,既是名门闺秀,必然是理财的好手,我可不想被她看低了。虽然我不能执掌财政,但是这不代表我就真不如她。”
  她看了看手里的帐簿,叹了口气。“原本我们卖三尸脑神丹,与总教那边别着苗头,出生入死,却不如你这身不动膀不摇的来钱便当。这许多的田地、店铺还有那些现银,这得够我们卖多少脑神丹啊。”
  郑国宝坐在椅上,端起茶碗边喝边道:“这有什么啊?我在陕西那一笔,玩的比这个还大呢。现在花马盐池的盐引,八成以上都在我手里掌握着,这进项,比这些地什么的大多了。再说这些地,我也不是自己想要都留下,有给天家做皇庄的,其他的也是暂时先存在我手里,免得被秃驴们夺回去。将来,说不定还要送出去。”
  他没法对任盈盈说自己是穿越的,按照自己的记忆,很可能将来自己的胖外甥就要就藩于洛阳。当时据说是河南没有足够的田地,又从邻省把地划到福王名下,补足了数字。福王要的地也没到一个河南都供应不起的地步,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只能要没主的地,不能要有主的田。更何况僧产,那是能动的么?
  他固然千方百计要扶外甥坐上龙椅,可是万一有了意外,也好事先作好准备。到时候把自己名下的土地都交出去,也就省得他去祸害其他几省。乃至他招募河南绿林两营,留在洛阳附近驻防,则是为了京里的那位潞王千岁。潞王的藩国在卫辉,这次回京,一定得想办法让他就藩,然后么,这两营营兵,一定能让他永生难忘。
  任盈盈不知他的想法,只当是他要拿地送礼。摇头道:“这可不成。田地与盐引一样,是发家根本,哪能随便送人?绿林两营万一兵饷不济,靠着田里的收成,还能帮衬着他们一些。再说你不许我在河南卖三尸脑神丹,我的进项也少了,这支部队啊,可要掌握不住了。”
  郑国宝一拍胸脯,“怕什么,这事有我呢。两营兵在河南,没他们的亏吃。再说这帮家伙虽然穿上了官衣,老本行也没扔下,还怕没钱用么?”
  那些绿林人之所以千方百计要成为官兵,为的就是做贼更方便,因此不会因为入了兵营就断了老行当。不过郑国宝这段时间,不遗余力的在两营兵里掺沙子,又把彼此不对的人放在一个营里,使他们难以形成凝聚力,将来这队伍怕是除了国舅,谁也指挥不动。
  任盈盈想起一事,问道:“那蔡公冲、周伯符他们你是怎么打算的。他们带着六百儿郎来投,你留下了伏龙军,拨给了杨一魁的抚标,其他都被你发到西北去抗击鞑虏去了。两人如今手上无兵无将,你莫非打算杀了他们?”
  郑国宝摇头道:“哪能这么办事?好歹他们是对朝廷有功的,不可薄待功臣啊。贼兵做乱之后,地方上急需恢复秩序,此正是豪杰用武之时。彰德府临漳县缺少捕快弓手。这两人绿林出身,熟悉匪情,做这差使正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将来立下大功,朝廷自有封赏,前途不可限量啊。我既然答应他们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世袭罔替,不能说了不算啊。”
  二人正在闲谈,外面有人来报,说是有方申院主,前来求见钦差。郑国宝一愣“大悲庵的?他来干什么?这几天我好象没抓大悲庵的和尚吧?只有前两天抓了个清凉庵的,可是这跟他有什么关系?”
  等来到客厅,见方申早已经等候在那。见了郑国宝,方申急忙上去施了礼,见了钦差。又从怀中拿出个小盒子,递了过去。“钦差大老爷,这是贫僧从总院药王院那边特意为您寻的龙虎神丹。想那魔教妖女,必然精通采补邪术,钦差虽然天赋异禀,也怕被她伤了本元。只要吃了这丹药,包您大展雄风,杀的妖女跪地求饶。”
  大悲庵仗着是方正起家的根本,这段日子,受的打击不大。可是方申大师手上的东西,被郑国宝联合方正敲去十之七八,也只好拿这个神丹来送礼了。
  郑国宝见左右无人,不怕有人看见,急忙把丹药揣在袖中。然后问道:“大师今日前来,不知有何贵干?方才我检点了一下,没抓贵寺的僧人啊。至于支应粮饷,也还不到日子,我记得现在是万寿庵支差的时候吧?”
  为了避免官兵无序征收,重复征收的乱现象,郑国宝干脆定下规矩,每十天一轮换,十八门从头到尾按顺序来,不许错乱。各分院也按照时间准备钱粮,不可怠惰。如果钱粮不济,可由当值分院带领官兵前往嵩山派补足差额,均不济者,则可以土地抵扣。
  在这种有序的管理体制下,十八门哪十天上门送礼,求钦差高抬贵手,少要一点,也是有规律可掌握。像今天方申这种,就实在太不合规矩,这钦差行辕,可是和尚们顶不愿意来的所在啊。因此,郑国宝只能猜测是自己手下不争气,居然没按规定排程去下面征收,这要不管一管,那便没了组织纪律,长此以往,如何管束部下?
  方申一笑“钦差误会了。这是没有的事情,贵部一向遵守规矩,从未违背约定,胡乱征收。贫僧今天来,实在是打听到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要来禀报钦差。今有泰山、峨眉、衡山、昆仑、以及河南的武林世家中人并江湖草莽数百,云集开封,似是要做什么不法之事。贫僧恐怕是他们要聚众做乱,特来相告。”
第二百零三章
张芙蓉
  河南原锦衣千户刘得意因为与崔少白来往密切,兼且对于河南兵变的事不能第一时间掌握上报,已经被革职查办。整个河南的锦衣系统,也在之前的兵变里,遭受了巨大破坏,如今还不能正常运转,因此对这么大的事情,居然没能掌握消息。
  国朝对于流民聚集向来查的很严,虽然路引制度如今名存实亡,可是刚刚经历了兵变的河南,有数百江湖人聚集,这绝对是一个重大安全问题。郑国宝对方申千恩万谢,当场拍板,到大悲庵轮值时,只用准备七天的钱粮就行,另外三天,到嵩山派去吃。
  方申摆手道:“那倒也不必。大军支差,也是小僧应尽之责,只是昨日被拿来的那个清凉寺的僧人,还请钦差高抬贵手。他是贫僧……一时糊涂,一时糊涂啊。”
  那位僧人,郑国宝收到的情报,是清凉庵班首的儿子,没想到,却和方申有这层关系。这一个儿子两个爹保,倒也是上天垂怜,郑国宝也不等方正,就自己批了条子放人。然后点起人马,按着方申的指点,朝少室山脚下的望嵩亭而去。
  方申大师领着儿子出了钦差行辕,先到酒馆为儿子摆酒压惊,嘱咐他回庙里该如何说谎,骗他那便宜老子。喝到酣处,方申一派桌子“张芙蓉,你这骚狐狸。我儿子这么好的和尚想与你结缘你不肯,我就把你弄到国舅那,看看你还能不能摆的起臭架子。”
  望嵩亭位于离少林小半日路程的一片旷野之上,那是旷野中供行旅憩息之用,构筑颇为简陋。郑国宝怕打草惊蛇,带的人马不算太多,连瑞恩斯坦那群洋鬼子也都没带。只有任盈盈、王家姐妹以及几十名锦衣卫,河南绿林中又选了数十人同行。这些人都换了装束,内穿甲胄,外着便服。杜松又点了三百马队,等到郑国宝出发后,远远跟随,听令而行。
  行不多远,郑国宝从远出跑来五骑快马,为首之人三十开外,生的十分英武,见了郑国宝这支队伍,略一定神,面上神色颇为凝重,拱手道:“朋友。莫非你也是受了张仙子所请,前来捉拿妖人的么?”
  见郑国宝茫然不知所措,身后一人说道:“大哥,不必多问了。这说不定是哪位富家公子带着娇妻美婢出来打猎也说不准。点子就在望嵩亭,还是赶紧过去,免得点子溜了。若是去晚了,张仙子面前,准有小人买好,可就显不出咱们洛水五义了。”
  那汉子也不再与郑国宝交谈,打马而行。郑国宝大队远远跟着,行出里许,穿过一片松林,眼前突然出现一片平野,黑压压的站着少说也有六七百人,只是旷野实在太大,那六七百人置身其间,也不过占了中间小小的一点。
  郑国宝暗自皱眉,“怎么来了这许多江湖草莽?他们所图为何?自己带的人手似乎单薄了一点,那杜嵩的马队为了不露行藏,离此还有一段路程,待会可不要远水不解近渴。”
  这些人虽凑在一处,但是彼此之间,仍然有一定距离。而在一处高坡上,一群锦衣华服的公子哥,带着一群跟班,众星捧月一般,把一个人围在垓心。由于这些人围成个人墙,中间那人反倒看不清楚。
  王芊芊看了两眼,忽然小声叫道:“是堂兄。”
  王巧巧也道:“是啊。还有叶公子、白少侠、秦少侠他们,今天真是热闹啊。咱们河南几大世家的公子少当家,怎么全都露面了。这些人平日里眼睛都长在头顶上,不把谁看在眼里的。能被他们这么恭敬的,又是何方神圣?”
  任盈盈见那洛水五义连边都凑不上前,就被各位公子少侠带的跟班给挤开,心中已经猜测出几分。又想到说什么张仙子,冷哼一声“我当是何人?不就是冷面罗刹,千手观音张芙蓉么?看来今天这场盛会,居然是她组织起来的。说来也不奇怪,这贱人平日里最会自抬身价,江湖上有的是傻蛋把她当女神供着,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奇怪。”
  郑国宝听了张芙蓉三个字,牙齿咬的咯咯做响,怒道:“怎么?今天这事居然是这贱人搞出来的?盈盈,你跟我说说,她是怎么回事?”
  任盈盈是魔门妖女,按说是最能吸引江湖侠少,在屁股后面猛追的职业。在很多江湖话本里,魔女一出,江湖少侠就会抛家别派,甘愿为魔女赴汤蹈火再所不辞。可是这要有个前提,那就是没有仙女与自己抢生意才行。一旦有了仙女出现,侠少支持哪边,就不大好说了。任盈盈是魔女,张芙蓉就是仙女,她的存在,恰恰严重影响了任魔女颠倒众生的计划。
  江湖上从来就不缺少女侠,姿色出众的女侠更不匮乏,事实上,行走江湖的侠女,大多是漂亮的。各大门派招收女弟子时,根骨资质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看是否是美人坯子,能否包装出来,成为本门派的门面招牌,在江湖上,能不能替本门拐些侠少回来。
  毕竟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美丽才是正义所在。至于武功什么的,倒并不重要。反正只要够漂亮,嫣然一笑,就有大批侠少热血上涌为你冲锋陷阵,还学武功干什么?要学的是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娇嗔发嗲,什么时候又该装楚楚可怜,什么时候该做豪放洒脱。乃至如何笑如何哭,如何甩头,如何皱眉,见了什么人要给点甜头,什么人要解开罗衫,这些都是要培训的。
  可以说江湖女侠的成功与否,全看她们所遇到的导师是否有丰富的包装经验,团队是否专业,指导老师是否合格。张芙蓉与这些女侠相比,却更像是一匹黑马,横空出世。行动举止没受过训练,反倒少了几分雕琢,完全是发自本心。加上她艳若桃李,偏又冷如冰霜,任你是江湖大豪,还是一方之雄,她全都不给面子。只靠一手三暗器的功夫,在江湖上也闯出了好大名声。
  这些侠少们,见多了半推半就,欲拒还迎的女侠做派,见了张芙蓉这种风格,顿时惊为天人。甚至有人传说,她才是古墓派的真正传人,看那气质、看那眼神,这才是当年古墓派龙女侠的风采呢。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张芙蓉在江湖上拥有了许多名门侠少组成的亲卫队。又称护花卫士团,成员遍布各大名门正派,少林和尚里都有不少是团员骨干。至于女侠们,也有不少把张芙蓉当做偶像,千里追随。称为红粉扈从,也有几百人。而这几百女侠,更是引来不知多少人对张芙蓉感兴趣。
  张芙蓉走到哪个地方,当地的武林世家,成名少侠集体迎接,更是不在话下。她于江湖上没有山寨,没有帮手,就敢吃水道生意,也是靠的这卫士团和扈从之力。郑国宝听了这介绍,冷笑几声,“好个贱货,这回遇到我,就让她这女神吃苦头。”
  任盈盈等看了张守本写的卖身契,也眉飞色舞道:“太好了。国舅,待会还请千万让我出手,拿下这个贱人,任国舅发落。到时候先由我好好收拾她一通,保证让这贱人服服帖帖,让她做什么都行。”
  郑国宝知道,任盈盈可不是个大方的人,什么“只要你心里有我,你有多少姐妹我都不在乎”这种好品质,显然不存在于她的身上。自从她住进钦差行辕,不但自己不让郑国宝得手,还把王家姐妹留在身边做丫鬟使用,结果郑国宝守着三个美人,却要做起了真和尚,个中辛苦也是一言难尽。今天,她抽的这是什么疯?
第二百零四章
向问天
  正想着这是不是任盈盈给自己下的什么套,却听她又说道:“不过将来,她只能做奴婢,有了孩子,也不许有身份。我要她被我指使一辈子,我让她干什么,就得干什么。”
  他哪知道,任盈盈在江湖上被拿来和张芙蓉对比过几次,结果都是完败。谁让她今年二十六,张芙蓉还不到二十,她出身魔门,张芙蓉却是正派出身。更何况妖女一向与私生活不检点联系在一处,更有传说她擅长采补术,男人遇到她,轻则丢一身功力,重则连命都没有了。
  张芙蓉走的则是冰山美人路线,对所有人全都不假辞色,反倒让自己身价倍增,行情大涨。同行是冤家,任盈盈想剪除这个眼中钉,倒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好不容易得了个机会,自然是想着怎么把夙敌踩在脚下,过一把女王的瘾,再说自己即使不说这话,张芙蓉多半也逃不了。
  说完这事,任盈盈举目看向凉亭正中,只见亭中赫然有个白衣老者,孤身一人,坐在一张板桌旁饮酒。此人虽然坐着,几乎仍有常人高矮。她一看之下,这不是日月神教现任光明左使,天王老子向问天,又是何人?想到父亲能否安全脱险,全要看此老的手段,没想到他竟身逢险地,张口就要把向叔叔三个字喊出来。
  郑国宝在旁一拉她,“别嚷嚷。这人是你们教里的?”
  任盈盈点一点头,小声道:“他便是我说的向叔叔。国舅还请你发发慈悲,千万要把向叔叔救出来,我爹的安危,就要着落在他的身上。只要你救了向叔叔,我……我……我今晚就把芊芊放到你房里去。”
  郑国宝微笑一声,放眼四望,忽然道:“盈盈你帮我看下。那边那些人的衣服,怎么那么奇怪?与我在五霸冈宰掉的那几个,怎么那么相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