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军(校对)第1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496

  客房内,这时正被愁云惨雾笼罩着,程大小姐身上换了一身缟素,哭的死去活来,程老太夫人闭目不语,脸上神色也很难看。十格格与翠玉在旁安慰着,直看到赵冠侯回来,两个女人才离开程小姐,都过来看赵冠侯。
  毓卿前后看着,翠玉则干脆就快哭出来,赵冠侯只好安慰着两人,又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翠玉将赵冠侯拉到门外,小声道:“从简森夫人那里得到消息,程军门,殉国了。”
  程功亭在八里台与扶桑兵交战,虽落下风,但并未溃败尚可维持。飞虎团抄了程家,劫女眷而去的消息传来之后,战局就彻底败坏不可挽回。程功亭听到消息之后既惊且怒,调动了一营兵马去救家眷,追杀飞虎团。
  哪知其时,武卫前军之内,飞虎团的势力已经极为庞大,收容的败兵里,团民更多。听说程功亭要剿团民,顿时发生哗变,还有人高喊程功亭归顺洋人,背反大金,随即就向程军开枪射击。
  金兵内讧,局面一片混乱,扶桑军趁机以炮火猛烈轰击,随即以白刃冲锋,将好不容易收容起来的部队,彻底打的分崩离析。程功亭于阵前指挥,一枚榴弹在马前爆炸,其身中数发弹片,当场阵亡。连尸体都落在扶桑人手里,未曾夺回。
  这个消息得到了扶桑军方确认,由于击毙金国驻津最高军事武官是重大胜利,是以租界这里得到消息比之金国还要更早一些。信息传来,程小姐顿时晕厥,虽经抢救得脱,但已经哭的不成样子。
  程太夫人虽然没见悲容,但老来丧子,心情可想而知,赵冠侯想起前者与程功亭对饮谈笑的情景,摇摇头“可惜一员虎将,死的却非其所。飞虎团与洋人,到底谁是他的仇人,倒是真的难说了。”
  简森则大方的挎住了他的胳膊“好了,现在里面哭的是一位姑娘,你并不适合安慰,这种事还是交给十格格她们来做比较好,我已经让人去烧水了,现在你需要进食,然后洗个澡,换一套衣服,才好去拜见瓦德西元帅。”
  食物准备的很简单,等到吃过饭,水也烧的热了,正可洗澡。简森神通广大,里面的衣服不算,这个当口,已经让仆人送来了一套二品武官服,甚至还有一件黄马褂,与赵冠侯穿的那件几无二样。
  “只要有钱,我们就可以买到一切,尤其是现在。”简森微微一笑,朝赵冠侯伸出手“就算是你想要一柄国王的权杖,我也可以找到门路。来,我们现在需要洗去你身上的血,这样见元帅,实在太不礼貌了。”
  她的房间里本就有洗澡房,赵冠侯在此,也曾多次与简森做个戏水,并不陌生。两人多日未见,此时正好借着洗澡的当口,重叙旧情。而简森表现的兴奋异常,竟是比以往更为大胆和热情。在潺潺水声中,她一边摆动着自己的腰,一边说着
  “我的愿望……愿望……终于要实现了……该死的城墙……这回要拆掉!”
  津门沦陷之后,联军军官已经取得初步共识,要在津门设立一个联合管理机构,将金国衙门的权力完全接收。其中一项议题,就是在管理机构成立后,立即组织人力,拆除津门原有的炮台、城墙,将津门变成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简森一直以来,就想在津门建立自己的电力、电车公司,影响电车设立的重要原因,就是城墙存在,铁轨无法铺设。现在城墙一拆,铁轨建设有望,另外还有几笔大生意在等着她,也就难怪她如此的兴奋。当然这里是否有向十格格及翠玉示威的因素,就只有她自己明白。
  直到两人重新穿好衣服,躺在藤床上休息,赵冠侯为简森理着乱发,问道:“你说的大买卖我明白了,但是我能帮上忙么?毕竟现在津门已经是联军的天下,要想修电车,也是他们说了算。”
  “不,要想修电车,必须得有金国朝廷同意。联军并没有想过吞并金国,这是一次惩罚战争,并不是占领战争。你也该明白,他们是联军,任何一个国家提出占领金国,都将遭到其他国家的反对。何况,泰西的国家并没有力量来做到这一点,有可能吞并金国的,无非是铁勒和扶桑。而铁勒并不讨人喜欢,阿尔比昂对于铁勒的发展一直采取限制态度,为此,他们愿意和扶桑结盟,遏制铁勒的势力。如果铁勒想要吞并金国,那么它最先要面临的,就是泰西各国的制裁。至于扶桑……它太小了,连高丽都没有消化,又怎么可能打金国的主意?”
  “那好,假设你说的有道理,那也不代表我能施加影响。毕竟即使将来和谈完成,津门是谁的地盘,也不好说。”
  简森一笑“我相信,津门一定会是袁慰亭的。联军之中,有不少人看好他,尤其在飞虎团肆虐的时候,你们山东主动接收保护各地的教民、侨民。这个举措,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赞扬,认为袁阁下是一个文明世界的绅士将军,而不是一个野蛮人的军事主官,大家愿意和他交涉。战争之后,金国要想和各国搞好关系,就需要派出袁慰亭这样的人,来担任直隶一带的管理者。我知道,真正做好这一切的是你,将来你的责任会更大,权力也会更大。”
  赵冠侯点点头“我明白了,如果真如你所说,那这件事就交在我的身上,肯定会让你修成电车。不过你也得明白,那是需要天下太平的时候,像现在这个德行,什么都修不成。所以,津门需要快点恢复秩序,不能这么乱杀人。”
  “还有第二笔生意,也和你有关。”简森没回应秩序的问题,而是戳起第二笔生意“板西希望在袁大人身边担任军事顾问,除他之外,他还会带去一个顾问团,帮助袁慰亭训练士兵。这个问题,扶桑方面会出面运作,但是现在袁慰亭身边都是普鲁士人,他对于聘用扶桑人未必感兴趣,肯定会询问身边人的意见,他希望你能说一些好话。”
  赵冠侯想了想“那我能得到什么?或者说,你能得到什么?”
  “正金银行的合作,以及,一张正金银行的存单。”简森毫不隐讳“这次我在租界做生意,正金银行和扶桑的洋行提供了一些协助,我们算是生意上的伙伴。而且,庆王爷也会收到正金银行的存单,如果他说一句话,袁慰亭也只能服从。但是我想尽量为你争取一些利益,板西也相信,你是一个出色的人,且对袁慰亭有影响力,所以也愿意送一笔重礼给你。”
  她介绍道:“普鲁士虽然很强大,但是在泰西,它同样缺乏盟友。有很多人并不喜欢这个国家,在普卡战争以后,普鲁士开始要求日光之下的领土,这也导致他的盟友越来越少,更多的国家组成了军事同盟,防范普鲁士的扩张。如果不是飞虎团……也就不会有联军。所以,不要把所有的筹码,都押在普鲁士身上,聪明的客人,这个时候该学会,几方下注。”
  赵冠侯回想着扶桑兵杀进来,解决铁勒人的情形,其部队素质比之铁勒绝不逊色,亦是东方劲旅。只是自从高丽战后,慈喜对于扶桑并无好感,北洋将弁对其恨意也深,自己是否该为其开口说项,却是下不了决心。
  简森道:“扶桑在未来,很可能帮你们一个大忙,到那个时候,你们的老佛爷,说不定会变成扶桑的坚决支持者。铁勒这次出兵,在关内的兵力很少,主力部队都放在关外。如果没有意外发生,大金的关外领土,将全部被铁勒占领。到那个时候,不但那位章桐章中堂会很麻烦,你们大金的外交政策,也会发生极大偏移,为扶桑人说话,到时候就不再是什么错误,而是绝对的正确。”
  赵冠侯听到这里,终有所悟,压在简森身上“你胆子倒大,居然连这生意都做起来了。这可是涉及到几个国家战争和领土的大笔买卖,搞不好,是要赔掉性命的。”
  简森的眼中,却流露着兴奋的光芒“正因为风险大,它的利润也大,为了高昂的利润,我可以冒任何风险。再说……我还有你。”她的胳膊搭在赵冠侯脖子上“金国现在是一艘破旧不堪的船,在它沉没之前,你应该找到救生艇,并带上足够多的粮食和清水,而不是给他殉葬。我现在做的,就是在为你找救生艇,在帮你准备粮食……还有水。”
  赵冠侯看看时间,现在却是不适合再继续下去,只好起身道:“晚上回来,有什么话再说。现在先得去看瓦德西,还有,你帮我办两件事,都很重要。估计现在只有你这个本事,也只有你有这个关系……”
  瓦德西的公馆设在过去的总督衙门,虽然在津门战乱中,衙署被炮火摧毁多处,但是经过抢修,已经可以入驻。瓦德西本人也是个军人出身,对于住宿不是十分挑剔,是以因陋就简,将就可行。
  四点钟不到,各国的司令官以及军官已经纷纷到来,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消息,联军于河西务初战告捷,大金临时派出的最高军事统帅李秉衡,兵败自尽。联军进入京城的通道,已经畅通无阻,神秘的宝库大门,已经敞开了。
第二百五十二章
都统衙门(一)
  发生在武备学堂的交战,于大多数司令官来说,都不能算做一件事,没人会去在意。谁能第一个进入京城,用军靴踢开紫禁城的大门,才是他们更为关注的问题。瓦德西元帅这次宴会,也是为了平衡一下各国之间的关系,争取让事态得到最圆满的解决。
  与此同时,津门的治安问题,也需要有一个解决方案。联军远至,并没有一个可靠的兵站提供补给,所有的物资,都需要借助津门向京城运输。如果津门后方不靖,则前线的战争也难以进行。
  普鲁士国王在军队出发前,曾下达过杀戮的命令,要求对金国实行残酷的屠杀,以报复克林德的被杀。可是瓦德西此时考虑的却是,一旦把津门杀到人烟稀少,则拉夫抽丁都大有困难,部队很可能面临无粮乏弹的窘迫地步。
  他指着眼前的地图道:“先生们,请你们看一下,从这里到金国的都城,沿途的铁路线已经为飞虎团所破坏。我们的火车不能运输补给,所有的前线补给品,都只能靠畜力及人力运输。我们自己的部队并不够多,而在沿线,我们要面对的是十万名以上的大金帝国士兵。虽然他们的战斗力并不高,可是现在我们要进攻他们的都城,将要面对的,是他们最为顽强的抵抗。除了这些正规军,还有那些不能明确具体数量的飞虎团。现在的季节,是金国的玉米成熟期,道路沿途广大的玉米田,将是这些袭击者天然的藏身地,我们的进展将会很缓慢,物资补给的压力也很大。”
  前任联军司令西莫尔点头道:“没错,我认同瓦德西元帅的观点。金兵虽然软弱,但是我们要知道,他们也有以新式武器装备起来的武卫军部队。如果其在沿途构筑阵地,与飞虎团相配合,我们面临的,将是一场苦战。要想打赢这样的战争,我们需要补给,充足的补给。而我们可以在租界,购买到足够的补给品,但是,我们需要人力把补给品运输到前线。而在战斗兵匮乏的前提下,我不可能把战斗兵当成运输兵用。只能让金国人,为我们运补给。”
  阿里克谢耶夫中将笑了笑“这很容易,只要我们枪毙掉一部分人,剩下的人,就会好好的干活了。金国的人很多,我们可以每天让一部分人干活,等到晚上杀死他们,明天再继续找新的人来。”
  “就像阁下在津门干的一样么?”福岛安正打断了他“瓦德西元帅,我不认为铁勒方面提出的是一个好建议,这种野蛮的屠杀,与万国公法相违反,也有损一个文明国度的形象。对于铁勒帝国的规矩,我不过多评价,我只想说,扶桑帝国绝不允许自己的部队做出这种强盗行径。”
  铁勒扶桑矛盾日深,这种场合也不能相容,而阿尔比昂作为扶桑盟友,对于铁勒的扩张也看不过眼,此时附和道:“我支持扶桑方面的意见。我们是以文明惩罚野蛮的立场,对金国作战,如果我们表现的像飞虎团一样野蛮,那么我们的国民会怎么评价我们?”
  阿里克谢耶夫冷笑着“各国部队的作为,其实并没有什么差距,在这种场合,我想大家都应该说实话,没必要用糊弄记者的话,来糊弄我们自己。铁勒士兵做的事,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在做。比如天竺锡克士兵,你不让他们抢劫,他们就不会作战。你不让他们找女人,他们就会找战友……”
  “对不起,阁下,我无法容忍你对我国士兵的污蔑。阿尔比昂士兵的纪律,一向出色,请不要把铁勒士兵身上发生的事,强加到我们头上。”
  瓦德西举起元帅权杖,“先生们,我想我们应该停止争吵,谈论一下有意义的事情。中将阁下,贵国士兵的行为,必须得到控制,否则的话,其他各国军队的名誉,都会被他们损害,这一点,请你务必注意。”
  见阿里克谢耶夫没了话,瓦德西又道:“我认为,要想保证金国人为我们输送物资,就必须在津门,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机构。这个机构,将由我们各国派军官及留守部队组成。其职能包括,搜捕飞虎团,清理缴获物资,维持地面治安,以及组织义务输送队。”
  他这番话的意义实际就是将无组织的抢劫屠杀变成有组织有计划的抢劫屠杀,论起效率,自然比铁勒那种士兵自发行为高的多。其他几国代表,对于这个安排,也都没有什么意见。由于各国出兵多寡不一,用这种方式统一抢劫,统一分配,对于这些出兵少的国家,更为有利。
  相反,铁勒方面出兵次多,如果是按这种分配方式,所得与其他各国一样,自然充满意见。可是出兵最多的扶桑第一个带头支持,铁勒反对的话,也很难出口。
  瓦德西又道:“这个机构,按照金国人的习惯,我们应该称呼其为衙门。其拥有执法权,这个执法权不止对于金国平民,也对于联军士兵。如果有联军士兵违反我们的纪律,擅自行动,衙门有权对其,执行纪律……”
  就在此时,一名副官进来,在瓦德西耳边说了几句,瓦德西道:“简森夫人来了。大家知道,我们现在的粮食、弹药、药品甚至我们的马掌都要靠她来提供。对于这样一位美丽女性的邀请,我无法拒绝,所以,要暂时失陪一下。至于衙门的组成,等我回来之后,咱们还要仔细商讨。”
  总督衙门的签押房,已经改成了小会客室,瓦德西进门之后,简森与赵冠侯同时起身,与他见礼。瓦德西看看赵冠侯“赵冠侯?我听安德鲁主教提起过你,他现在就在津门,你们应该见一面。你在山东的作为,证明你是一个开放文明的官吏,与你同僚不同,我可以向你保证,只要你不对联军表现出敌意,就没人可以威胁你的生命安全。”
  简森笑了笑“元帅阁下,今天发生在武备学堂的情况,我想您已经知道了。我认为,作为一支文明世界的军队,这种行为,实在是太羞耻了。”
  瓦德西与简森有生意往来,况且联军军需多赖其筹措,言语间也就比较平和“夫人的指责很有道理。不过我要向夫人说明一点,如果把铁勒算在文明国度的行列里,那就是对文明的一种污蔑。它的帝国就和它的士兵一样,野蛮愚昧而且落后,对他们的行为,我会尽力约束,但是也希望你们能够理解……这毕竟是战争。”
  赵冠侯开口道:“元帅,山东方面对于各国居民以及教民的态度,各国应该很清楚。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老百姓,都对联军持敌对态度的。可是,如果采取铁勒帝国的方式对待百姓,我将保证,飞虎团的人数会越来越多,而联军将会寸步难行。”
  元帅的身份,联军的军威,赵冠侯并没有在意,或者说,在谈判的时候,这些东西根本不用考虑进来。
  “联军远征,兵势固强,但补给无着。沿途铁路已经被摧毁殆尽,要想运筹军资,必须靠人力和畜力,这都离不开拉丁征夫。再有,我想这次战争不会无限制的打下去,将来我们还是要恢复和平。普鲁士的公民还将在金国境内生活,将双方的关系变成血仇,对谁都没有好处。请元帅相信,一个稳定的后方,远比一个充满仇恨的后方,更利于联军的军事计划。”
  瓦德西道:“事实上,恢复秩序,保证良好的治安,也是联军的目的。在你们到来时,我们正准备成立一个管理机构,按你们的习惯,我们会将之称为衙门。我相信,等到衙门成立之后,秩序会变好的。”
  “衙门也要人来维持运做,如果是铁勒士兵负责治安维持,则相当于给强盗打开了枷锁,这个衙门就将毫无意义,为祸更大。我想元帅也该认同一点,很多时候,金国人出面,比你们出面,更容易和金国百姓打交道,也更容易完成工作任务。”
  简森附和着“从商业的角度看确实如此,租界里有大批的买办、华账房,他们的工作都非常出色。安德鲁主教,也要借重华人教民的力量,才能维持教会的运转和工作。”
  瓦德西对此并不质疑,这确实是事实。语言风俗等问题,都是客观障碍。让洋人去管理城市,确实有可能是有力使不上,最后反倒是把事情搞的一团糟的可能性。他不可能派出大批中国通留在津门,可一味的野蛮,如果激起更大规模的民变,即使靠军事手段可以战胜,但是前线的战机就会被延误,进展也会缓慢。
  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他非常清楚,联军虽然强大,但是孤军深入,大金坚持的时间越长,对于联军就越不利。毕竟这个国家有着海量的人口,君主制的国家,又不需要对议会负责。如果陆续有勤王援军赶到,把联军拖入战争泥潭,则这场惩罚作战,就不好说是惩罚谁。
  瓦德西曾经是普鲁士皇帝的宠臣,甚至一手导演了放逐自己恩主,导致一带铁血宰相黯然收场,乃是个重权谋而超过重军略的谋臣型武官,其所图也大。但后来失宠于皇帝,被放逐去地方统帅部队,名爵虽重,但已经无缘宫廷核心,不复往日的权柄。
  这次由他担任联军统帅一职,看似风光,实则只能算是一次治安战性质的行动,瓦德西的战斗热情并不高。比起取得的战果,他更在意的是,如何快速的结束战斗,让皇帝看到自己的才干。同时尽可能多的捞取政治资本,争取早日回到柏林宫殿内面见皇帝,继续担任自己的总参谋长。
  是以,对他而言,最担心的并不是战争走向,而是耗费的时间,花费的代价,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如果由其统率的部队,师老无功,而国际影响又差,对其自身的名誉以及普皇对他的看法,都极为不利。且,简森夫人为社交名人,与瓦德西的扬基妻子也是好友,在柏林也有一定能量。如果能获得她的协助,让瓦德西早日重回柏林,这比起在金国指挥战争的利益要大出许多。
  他看简森与赵冠侯同来,对于两人的关系,也有所推敲,见简森附和,便问道:“夫人,你对于津门的治安维持,有自己的打算么?”
  “事实上,是赵大人有打算。”
  赵冠侯指了指身上的官服,又露出来一点黄马褂“这些东西,在联军眼里无足轻重,可是对本国百姓,依旧有巨大的威慑力。这种威慑力,甚至要超过一个全副武装的步兵连队。依下官所想,现在津门应该一如过去,设立租界与华界。联军负责一部分地区的治安维持,而金人衙门,则负责其余地区的治安。一切支差,都由联军衙门照会金人衙门,本国衙门代为支应。这远比联军自己去面对百姓,效果会更好。”
  “即使成立联军衙门,我想我们也会用许多中国人。”瓦德西不温不火,语气平和“事实上,现在为止,已经有很多华人,在和我们接触,愿意提供帮助。”
  “没错,那些人中,教民应该占了绝大多数。可是元帅阁下,我想您一定明白,金国普通百姓,对这些教民的看法本就不好。何况现在双方都有仇恨,谁也不可能保持公正的态度处理问题。借刀杀人,报复之类的事件必然会发生,仇恨也就越积越多。如果不是之前教民的狂妄,民教之仇,不至于搞的这么严重。如果继续使用那些人来代替衙门的工作,就等于是让仇恨延续下去,为将来的变乱埋下种子。”
  简森也道:“瓦德西阁下,要想保证后方物资的及时供应,除了需要鞭子和刺刀以外,也需要温和的语言,和合适的人选。如果在后方继续发生变乱,那么,谁也没有办法保证,前线的士兵,能够得到粮食和弹药。”
  瓦德西点点头“你们说的,我都明白,对于维持津门治安的重要性,我也能够理解。但是,我想你们也要明白一点。联军衙门除了这些工作以外,还要负责搜捕残存飞虎团。如果任用金国官府,那么谁能保证,他们不包庇那些罪犯?我出发时,皇帝陛下曾经下过命令,必须,为克林德男爵报仇,不能放过任何飞虎团。”
  “元帅阁下请放心,我们将不会姑息一个飞虎团,事实上,对他们的仇恨,我们可能更大一些。为了确保联军方面可以相信我们的决心,华衙门的官员使用中国人,但是武装力量,还将是由各国来承担,搜捕及处决飞虎团的任务,也由他们来进行,我想这样,阁下总该放心了。”
第二百五十三章
都统衙门(二)
  瓦德西本人对于成立一个华衙门的问题并无意见,或者说,他对津门的归属看的极淡,他的志不在东方,也没打算在这里当总督,是以于这些关注不高。其更在意的是如何保证军队补给畅通,尽快结束战争,为自己赚取名誉以便回国。
  对于简森和赵冠侯的建议,他本人并无意见,但是眼下在金国,兵力最多的是扶桑,其次为铁勒,他必须考虑一下这两方的意见。赵冠侯提出,以洋兵担任华人衙门武力部队的想法,倒是让他颇为认同,这样至少铁勒和扶桑在台面上,很难找到合适的理由,拒绝华人衙门成立。
  他思考了片刻道:“我会去和各国司令官商量一下这个问题,二位也请留下共进晚餐,我们会尽量就这个问题,讨论出一个结果。”
  等他再次回到会场时,会场的气氛已经变的很有些紧张,这原因就在于,对津门地面的势力划分。成立各国共管衙门,派谁担任管理者,军队由谁构成,又分别负责哪一区域,这都是极实际的问题。
  铁勒方面,一开口挑选的就是膏腴之地,大宅门最多,显然是想从中大发一笔。福岛安正针锋相对予以反驳,阿尔比昂方面也坚决反对铁勒主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