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重阻(校对)第4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1/616

第674章
世界和平
  地球。
  人类们正在弥补大失电时代的损失,在这个时期东西方意识形态已经基本相近了。
  首先东方弥补了一段历史进程。
  在二十一世纪前,东方大陆和西方世界在社会文化上始终有一种差异性。虽然同为工业文明,东方大陆也地的确靠着自己的努力完完全全的进入了工业化时代。但是有一段历史进程东方的中国是相对相对其他工业文明是欠缺的。而这段历史欠缺造就了社会文化不同。
  这种欠缺就是就是几乎世界上所有工业化的国家,对国际生产链高端进行占领的工业国,都进行了对外掠夺的过程,唯独中国在二战完成工业化之后,好不容易补了欠账后,发现国际秩序不能大张旗鼓的强权掠夺了。(至于在二十一世纪,不适合举国掠夺的原因就不再赘述了。)
  这种欠缺有利有弊。
  利:在二十一世纪和世界各国打交道的时候,被中国外交官拿来做“我们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典范。
  而事实上,任何在地球上,完成工业化的国家,都有着极其强悍的战争基因。
  如果把一百万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年轻人放回十九世纪,无论这批中国人是左翼还是右翼,第一时间是签订共识,先操翻满清,然后规划发展,把全世界列强揍一顿,然后对着列强外交官展示这样的嘴脸————新中国外交官们指着全球各大殖民地,比如说非洲,美洲,澳大利亚,加拿大,南美,然后用贪婪的嘴脸说道:“我的,我的,统统都是俺们中国的,是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一个中国,一个中国,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就是工业国该有的嘴脸。欧洲人到了二十一世纪后想要披上讲法律懂礼貌的绅士了,但是亚非拉各国的对19世纪欧洲人展现的嘴脸依旧是心有余悸。在二十一世纪,欧洲非常努力的想让亚非拉忘掉这种“幻觉”记忆。努力想用普世价值来进行亚非拉民族进行历史记忆替换手术。
  但是西方主导的“全球历史伤痛记忆修复手术”很不顺利,而不顺利的原因就是东方那头没能在食肉季节吃到肉的,现在在啃竹子的熊猫在亚非拉的小朋友们面前,装“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萌兽。时时刻刻强调什么:“熊猫和其他大型有犬齿的动物不一样,是还好和平的,是不吃肉的。这句话反过来就是,西方文明是殖民文明,东方不是。”西方各国:“呸,不是美利坚压着,亚洲那个是你那一身钢筋铁骨的对手?不吃肉,不吃肉你干嘛长着全套军工体系的肌肉和獠牙。”
  所以,外交官的话,都是捡好听的话来说。背地里,流氓没少耍过,但是也最多都是国家层面的耍流氓。
  弊:那就是整个社会文化是食草的。在二十一世纪,在各国中中国人胆小懦弱容易被当地民众排斥。几乎在美国,南美,欧洲总有非洲人,中东人喜欢抢劫华人,这就很说明问题了。中国人的胆子不够大,不够肥。缺乏欧洲人那种在外地一不爽就弄大事情的胆量。
  这是因为缺乏历史造就文化,而国家民族方面,只有巨大利益,才能诱民间的胆量。西方人在各个领域方面,只有有利益,胆子都非常大。这是大殖民大掠夺时代养成的,从西班牙几百人灭印加帝国开始,鼓舞着西方人到外地大搞特搞,甚至胆子大了直接勾结当地军事势力,灭国的胆量。这种强悍的风格是东方民间资本具备的。东方资本家在国外,更习惯于使用贿赂,习惯于让当地官府赚三分,自己赚七分。
  二十一世纪东方资本积累太过和缓了,基本上就是地主老财们,一年舍不得吃肉,过节啃一块豆腐的性格积累出来的的。这样的社会,这样的资本,没吸过血液,不知道血液的鲜美,没咬过活物,对獠牙刺破喉管,非常陌生。就和从小驯养的老虎一样,就算长大了也是一个大号的橘猫宝宝。而这样的大号橘猫,欠缺一个过程,一个真正可以随意在外吃人的历史过程。而这有就是工业国应有的本性释放。
  而上述过程中,东方在大失电时期弥补了,而西方也弥补了一个历史进程。
  由于西方在工业化进程中,走的是列强历史进程,文明没有遇到过,“需要以一个真正的大集体才能扛过灾难的时期”,(和苏联卫国战争,东方抗日战争,希特勒在西欧很人道主义)。而没有这段历史,西方社会中文化表现(电影,电视剧等文学作品)都表现着浓厚的个人主义。而大失电时代死伤了至少一千万人后。这段历史被弥补了。
  过去穷奢极欲,葡萄酒,松露,数千平方米豪宅,而且豪宅内日耗电上百度的能源消费。则过去一切一切的上流社会文化,在大失电时代彻底消失殆尽,而当灵能出现后,更清晰的划分了人类社会中的等级,填补了西方文化中给贵族等级留下位置。所以都西方的高层在这个时期放弃了大失电前的浮华。
  在大失电时期,他们维持良好的洗浴,维持每天面包,清水,还有罐头的饮食,维持每天用电,阅读的习惯,在全球电力逐渐恢复后已经不是奢侈的代表,但是电力恢复了,他们也没有恢复过去的浮躁的“上流社会”生活。
  欧洲没有诞生无产阶级,但是有产阶级正视无产阶级的概念,开始将个人低级趣味消费降低。也相当于历史进步。
  ……
  李三祥作为东方的大使路过了欧洲街道上。
  观察这欧洲现在的风景。发现了欧洲社会上弥漫,讲道德,讲究自律,抓生产的宣传。
  而此次东西方会谈,用两方的高层的话来说,东西方现在距离前所未有的近,且各种目标前所未有的一致。双方达成了战略共识。将给地球带来长久的和平。双方决定在共同治理地球(一起压迫小国),保证双方都不相互在国际上相互拆台,相互尊重了对方的国民的生存权利。
  然后东西方开始共同全球消费制度。
  两国的数据统计员,分别交换了国民日常生活物资的平均消耗。衣食住行的消耗,按照东西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对双方来国民来说都是公平的标准。然后用这个标准来统合整个世界。——而这样做将彻底消灭世界山战争的根源。
  从工业时代到现在,世界各个工业国之所以发展到一段时间后,会抱着团和其他国家你死我活的打的要命,就是为了活的好一点,更主要的是活得不能比其他国家差,如果其他国家在国际资源上多分配了一点,这就诞生了两个国家国民之间高喊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打仗的矛盾。
  ……
  z国国民:凭什么我在我的国家辛辛苦苦工作,外国就能国民能够吃福利。
  z国政府:“因为我们国家目前划的国际蛋糕太少,等国家强大了就行了。”
  z国国民:“祖国强大,为了子孙后代的,现在要努力要发展,谁打断我们的过程,战争也在所不惜。”
  ……
  就是上述这个逻辑,让国民参与了战争。东西方的领导层正在试图消除工业时代以来,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爆发战争的根源。对于两个文明的普通平民来说“既然我劳动取得的兑换点(财富数字)和另一个国家的普通人的消费指标是相同的。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去和对方的国家打仗呢?”
  东西方势力计划制定的指标对全世界执行,双方国民的劳动所得被认可。双方的劳动成果也要被尊重。在相互开放的同时,尊重双方的技术科技的创新。双方国民劳动创新所获取的消费自由,和政治权利,是机会均等的。
  ……
  当然东西方国民工作,消费劳动标准接轨,这个预备让世界大同的制度。在各种光明伟岸的宣传中筹备,但是实际上并不覆盖,除两大强权之外的国家。
  也就是说,其他国家,其他政权力量被并不在这个体系内。也没有能力让迫使两大两强权完全开放这个体系。对于世界其他国家,东西方决定也很一致,每个人经过严格审查考试后,才能纳入这个体系。
  也就是说,平等和自由是等不来的,人类时代中,每一次战争都是活下来的强者们平等,弱者被忽略,等待弱者都死光了,世界就没有不平等和不公正了。两大强权都没有打算为为这个体系添加不稳定的负资产。
  ……
  李三祥的车辆来到了凡尔赛宫。而刚刚抵达会场大门口时,就遇到了欧洲方面七级灵能者的迎接,这位灵能者在看到李三祥后,给了李三祥一个熊抱热情的说道:“朋友欢迎你的到来。”
  李三祥笑着说道:“当然,我们都期待世界和平!”
第675章
交流哲学。
  直接和平会谈开始了,双方代表团进行了详细的商谈,签订了密密麻麻有关市场和国民消费的条约,针对东西方的消费差异,双方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比如在食品消费方面,东方乳糖不耐症是不能消费大量奶制品,需要消费大量大豆。而西方则没有大规模豆油的消费,而且双方人种体格差异。在拟定标准的时候,双方谈判人员要慎重考虑。
  在新的体系下,任何一国国民的勤俭节约节省的社会资源,不能称为另一个国家国民奢侈浪费的理由,同理任何一个国家开拓进取开发技术,大规模运用该项技术的国家,也必须要给予实质性的回馈。所以这牵涉到了大量的利益计算。双方会进行进行对冲抵消。这种相互抵消的对冲计算,是建立在一个一个浮动公式,因为社会是浮动的。
  甚至双方在议定公式前,也都承认目前的体系是试用,未来每年将进行更改。且双方都有权利宣布暂停执行,宣布重新讨论标准的权利。
  而眼下在凡尔赛和故宫(有两个会场)的会议也诞生了一个新的名词——地球联盟。
  ……
  地球联盟的大会议,在巴黎和北都同时召开,李三祥是东亚朝着欧洲地区派的代表,(欧洲也朝着东亚派遣了代表)。在欧洲这边李三祥跟随汉斯(七级)参观了欧洲大陆上机械制造工厂,以及在建的航空,航天工程。双方都对七级灵能者的大使们展现了自己文明对深海,深地下,宇宙,微观世界,的技术工程。
  汉斯带着李三祥参观了一个个在大失电前可以称得上是国之重器的实验部门。当然李三祥表示了赞赏,双方跑开了过去种族国家质检的矛盾,对人类未来进行有建设的协商。
  会议如火如荼的召开了一个星期,而汉斯和李三祥则是在欧洲考察了一个星期。
  ……
  在莱茵河畔,汉斯给路颛递了一杯当地桶装水工厂生产的水源,(在战争阶段,这种桶装水工厂供应了整个欧洲的饮用水。至于洗澡洗衣服的用水是另一个指标。
  )汉斯问道:“听说李先生,在东方是主管教育的。”
  李三祥说道:“是的,我个人很赞赏近代德意志的义务教育制度创举,这个制度是不亚于东方科举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听到这汉斯不由得点头道,然后叹息的摇头说道:“社会文化中的教育理念是否厚重,才是文化力量的基础。”
  ……
  两个人谈到了教育话题,随后唏嘘了一下美国而命运。在大失电时期欧洲方面很遗憾美国并没有加入他们。但是这是错误的,美国最精英的力量并没有缺位。
  在大失电时期,美国的人才几乎全部回流到了欧洲。而现在留在美国的是精英被榨取干净后的美国。而美国是孤立的,孤立能够跳开旧大陆的传统思维。进行创新。而孤立同样会掩盖问题。
  美国二战时期就吸纳了全世界优异的人才,最后成就世界第一科技大国位置的,也很大多数要归功于移民政策。移民政策成就了美国科技,但是也掩盖了了美国基础教育薄弱的弱点。大学和小学不同。相对于小学,大学更相当于一家百年老店。
  因为相对于旧大陆的多灾多难,美利坚这块土地远离战祸。各种教育机构的设施基础科研设施,不会像遭遇两次世界大战的欧洲那样被战火侵蚀。科研历程,以及科研团队不断层,可以承上启下的稳定积累上百年,这就是一个一流大学真正的底蕴。
  至于中国大学在二十一世纪初期难以跻身遗留,不在于校园大小,甚至不在于短期时间能挖到多少教授,更不是生源的问题。而因为一切都需要长时间积累,科技文献的积累,基础研发设备和配套研究方式的积累。最最重要的是大学的开拓的市场。
  没错大学是百年老店,老店是卖东西的,大学卖东西,也就有买东西的一方。大学是搞学术的,这个概念是民国大师的留下的遗毒概念。
  大学是现代社会必要的组成部分,是是工业时代社会的研发力量,一个百年以上的大学,是和工业社会各个企业有着稳定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是企业的底蕴,也是大学的底蕴。
  常言道科研成果能看到一个大学的水平。但是人之常情是,你给钱干的就多,不给钱干的就少。大学的为多家企业研究,研发成果被这些企业预定,然后购买。也就是企业家资助研究,好莱坞大片中,大老板赞助某个某个项目。一旦项目看不到成果你大老板就断掉资金,科学家就苦求继续赞助。就是建立在这个社会模式上。
  大学并不清高,甚至很市侩。为了钱,西方大学甚至可以给给一些金主们儿子们镀金——西方富二代几乎个个都毕业于名牌大学。拨开“科学”“科技”“人类未来”这些神圣的皮。大学组织就是科学家们用脑力服务社会的换取报酬的店。
  而百年老店怕的就是战争。美国大学避开一战二战的破坏,结果就成为了老字号。但是这家老字号的人才,并不是自家基础教育培养的,而是吸引全球一流的学生进来,相当于面向全球招工召过来的。
  所以美国有资本不重视基础教育,别国大规模基础教育,是为了千里挑一选出来优异的科学家种子。而美国的利用经济优势,以及移民政策吸引别国的科研人员过来发展。(二十一世纪初期东亚科研人员往美国追求更高发展是潮流,二十一世纪上半液期中国加大对科研人员的吸引力,硅谷那边就都是印度帮了)
  当然为利而来也会利尽头而散。但是当灾难同时降临到了旧大陆和新大陆的时候,美利坚的大学教育,充分暴露了无根之萍的隐患。整个美利坚的科研繁荣时代一去不复返。
  “一大批科学家重新返回美国,不计利益,怀抱建设美国伟大崇高思想境界,重建哈弗”嗯这画风想想就貌似就不美国。
  ……
  李三祥和汉斯对美国千古唏嘘了一番。其实这就是两个活下来的强者装“无敌是多么寂寞”的逼。美国都死了。怀念死了的对手,然后表现很空虚的样子。以表现自己战胜对手后,觉得不过瘾的样子。——这就和打电子竞技游戏时,一方大优势,一方大劣势,大优势的一方往往不是劝降对面,而是“鼓励”对面不要逆风投。如果逆风一方真的雄起,用蹲草丛的方式,开始人头反超,那么原本优势一方绝对一改态度,隔着屏幕将cnmb喷出去。
  不过两人就这个共同话题,继续深入交谈,很快就聊到了东西方的哲学。汉斯从西方的希腊哲学和德国哲学,介绍了唯心和唯物。
  随后汉斯对李三祥询问东方哲学的唯物?还是维心?的问题。
  李三祥微微思考了一番,给了这样的回答。
  李三祥:“唯物和维心,概念,是西方哲学思维解读世界的世界观。而东方以孔子派系的哲学是建立在‘人本位’的基础上的。你可以理解为‘唯人主义’”
  汉斯颇有兴趣,用中文说道:“以人为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1/6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