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校对)第1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513

  这可不是客套话。
  汨水城属于野牛部族,跨越部族之间的盟约并不常见。这意味着除了正常的商业来往,还将涉及到共同利益,以及战争时期的攻守同盟。尤其磐石城目前虽然发展迅速,势头正旺,却依然面临着种种问题。最直接的威胁来自虎族、狮族和豕族。
  尤其是豕族,他们人口虽少,却是天生的战士。灭掉钢牙部之后,天浩派出大量斥候,平俊的情报部也将工作重心转向豕族,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探听豕王的反应。
  之所以委派天峰前往漳浦寨担任头顶,一方面是为了扩大势力圈,另一方面是要打造稳定的战略后勤供应基地。磐石城易守难攻,但城内人口多达数万,天浩不怕短期战争,就怕对手绕过磐石城,在自己的腹地打死破坏。如果辛辛苦苦种下的庄稼被毁,粮食颗粒无收,将直接影响明年的发展计划。
  汨水城有八万人。按照特殊时期的动员标准(总动员),宗具至少可以派出多达两万的军队(非职业战士)。
  这是一支实力强大的盟军。如果运用得当,天浩有把握从豕族身上狠狠啃下一块肉。
  更重要的是,作为牛族的老牌城主之一,宗具有着天浩无法比拟的庞大关系网。雄厚的人脉,可从各方面调集大量资源,甚至能影响到好几位部族之王……有了这层关系,甚至可以正面硬怼其它族群。
  这不是毫无根据的幻想。
  宗光是宗具的独生子,父亲对儿子的疼爱达到了极致,甚至不惜搞出大规模迁移人口的把戏,只为了把宗光捧上位,成为一位年轻的城主。
  只要与宗光搞好关系,成为铁哥们儿,以后我的事就是你的事,你的麻烦我负责解决。
  ……
  第二天,宗具带着大批货物离开了磐石城。
  与宗光一起留在磐石城的还有一百名卫兵。宗具临走的时候反复叮嘱:让宗光在这里住上半年,跟着天浩好好学习如何管理一座城市。
  大清早,吃过丰盛的早餐,看着父亲与满载货物的车队朝着汨水城方向缓缓远去,宗光感觉整个人都变得轻快起来。他兴奋地搓着手,兴高采烈地问站在旁边的天浩:“阿浩,从今以后我听你的,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天浩爽朗地笑道:“别这么说,你是客人,咱们又是兄弟,不管怎么样,哪有让客人动手的道理?”
  “我可不是跟你开玩笑。”宗光年轻的脸上显出一丝倔强:“阿爹一直说我是长不大的孩子,本来这次是我一个人押运泥炭和矿石,可他不放心,非要跟着过来。”
  “他是关心你。”天浩的笑容很温和:“你很幸福,有一个好父亲。”
  “但我现在是城主。”宗光异常坚决:“我要让下面的人每天都能吃饱,还有衣服穿,就像磐石城这样。”
  “听你的意思,是真想跟着我好好学学?”天浩饶有兴趣地问。
  宗光认真地点点头:“你在黑角城帮了我那么大的忙,从今以后你就是我大哥。”
  天浩意味深长地看着他:“那你得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
  宗光挺起胸脯,用力拍了拍:“没问题。说吧,我该怎么做?”
  天浩笑着表示同意:“那行!你先到管事那里领一套衣服,跟着豕族人下矿井挖泥炭。”
  ……
  粗麻制成的衣服穿在身上有些硬,身材干瘦的宗光只能穿小号。他觉得很新奇,学着豕族矿工的样子,扎进袖口与裤管,带上藤编背篓,扛起矿镐,跟随大队下了矿井。
  井下黑乎乎的,从洞口折射进来的光线很少,只能勉强分辨四周环境。出于照顾,黑齿特意安排宗光在靠近井口的位置挖掘。他戴上口罩,跟着其他人用力挥舞铁镐,从墙壁和地上挖出大块泥炭,装进背篓,拴上绳索,让地面上的人一筐筐拉出去。
  宗光从未干过劳动强度如此之高的体力活。挖了不到一小时,他觉得浑身发软,手脚无力。
  黑齿用胳膊肘拐了他一下,递过来一个水壶。宗光放下铁镐,拉下口罩,拧开壶盖,清凉的净水顺着喉咙灌下去,他觉得清醒多了,只是体能消耗太多,一时间难以恢复,酸软的手脚发颤。
  “我挖了多少?”他把水壶还给黑齿,满怀希望地问。
  “六筐。”黑齿的回答简单又残酷:“按照规定,每人每天至少要挖一百筐,才能得到足份的口粮。挖得越多,挣得就越多。”
  “……一百筐?”宗光下意识地吞了一下喉咙,“困难”两个字如烙印般在脑海里浮现:“这么多?”
  黑齿憨厚地笑笑:“大伙儿都得卖力气干活。其实一百筐只是听起来多,认真做下来,每人每天都能挖出超额的泥炭。这活儿不难做,还有免费的衣服,平时给咱们吃的东西也实在,油水很足。只要耐下性子老老实实做下去,每天超额的数字至少有十筐。”
  他很感慨:“比起以前在崮山寨的时候,现在的日子已经好多了。那时候大伙儿连吃饭都成问题。地里种的粮食不够吃,还得交给族里一半,每年都有人饿死。我们年年都要出去打仗,拼死拼活,一年到头吃不上几顿饱饭。春天挖野菜,夏天烤虫子,秋天打猎,辛辛苦苦到了秋天连老人和孩子都养不活。哪像现在,只要肯卖力气挖泥炭,顿顿都有好吃的,而且管够。”
  这话顿时在附近的豕人当中引起共鸣。
  “是啊!还是磐石城好,肯干活儿就饿不着。”
  “城主是个好人,要不是他愿意收留咱们,哪儿有现在这种好日子?”
  “别说每天一百筐了,就算再多也不是问题。我老婆昨天还在念叨:她有两个妹妹早年嫁到别的寨子,得找机会去走走亲戚,把这里的好事儿跟她们说说,大家都搬来磐石城,一起过好日子。”
第一百七三节
教育
  如果只是一个人这样说,宗光也许半信半疑。可所有人都这样,就由不得他不信。
  中午,地面上的人吹哨子发信号,井下所有人沿着坡道顺序爬上去吃饭。
  每个人都要去河边洗手,顺便擦脸,然后挨个来到管事面前接受检查,确定手上没有污垢,才能排队领取食物。
  干净的藤筐里装满了馒头,有拳头那么大。负责发放食物的妇人穿得很干净,系着白色围裙,带着口罩,她们把一个个馒头掰开,塞进一块块煎鱼和肉片,还有炒熟的蔬菜,外加一碗表面漂着厚厚油层的鱼汤,装在陶碗里,一份份递过来。
  馒头吃了不够可以再要,鱼汤也管够。前提是不能浪费,拿多少都必须吃完,如果发现有人偷偷扔掉或者剩下,就必须接受严厉的惩罚。
  宗光大口咬着夹菜的馒头,他从未感觉像现在这样饥饿。其实这份饭菜多肉少,约为二比一,但肉块很大,分量十足。
  整个下午他都在拼命,手掌磨起一个个水泡,尽管如此,还是没能挖够预定的数字,只有六十六筐。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地面的管事再次吹响哨子,让所有人收工。
  宗光几乎是拖着步子回到自己的房间。他感觉快要累死了,根本顾不上床榻的柔软与舒适程度,除了好好睡一觉,麻木的大脑没有任何想法。
  两名侍卫拖着他来到隔壁,强行脱掉衣服,抬进装满热水的大木桶里。
  天浩走进来,笑着问:“感觉怎么样?”
  宗光疲惫又舒服,哼哼唧唧虚弱地应道:“……我快累死了。”
  “再累也得吃饭。”天浩并不打算就这样让宗光休息:“洗快点儿。吃完饭,我带你出去转转。”
  泡在水里,宗光发出绝望的哀嚎。
  ……
  热水澡有助于恢复精力。
  晚饭很简单,数量也少。天浩解释:没有挖够定额的泥炭,只能吃到这些。
  没有吃饱的宗光依依不舍放下空碗,跟着天浩离开房间,在一群手持火把的卫兵簇拥下,穿过大街,来到位于城市东面的工棚。
  这是一座半露天的建筑,四周点起好几个火堆,不是为了取暖,而是为了照明。
  多达数百的女人在工棚里忙碌着:白天挖出的泥炭在这里集中,她们用水将一种粘稠的胶泥稀释,像和面那样与泥炭混合搅拌。
  这项工作是在一个边长三十米的方形地框里完成。湿漉漉的泥炭被她们用金属盖板用力碾实,用一个半径二十厘米的钢制圆形筒状模具压成扁圆,再用一个形状奇特,焊着六根粗大钢棒的平面把手用力按压,拔起来的时候,扁圆的泥炭块规则又完整,中间均匀分布着六个孔洞。
  宗光觉得很好奇,看着整整齐齐叠摞如小山的泥炭块,他不解地问:“泥炭直接放在火里烧不就行了吗?何必这么麻烦?”
  “大块的泥炭不好烧,这是物体结构与形状带来的问题。”天浩弯下腰,信手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眼睛里透出超越这个时代的微笑:“烧火做饭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事情。平时我们引火大多是用干草和枯树叶,因为它们很薄,一点就着。在它们燃烧的基础上添加细树枝和松明,然后在逐步添加大块的木柴或泥炭。”
  宗光点点头,他知道这是蛮族人平时生火的正常程序。可是听天浩说了这么多,感觉与眼前这些打孔的泥炭毫无关联。
  “树枝为什么好烧?因为它们体量不大,有足够的空间让火焰钻进来。大块的木柴和泥炭则不同。你想想,那么大的一块放进去,刚生起来的火一下子就被压灭了。”天浩没有提及空气,这对没有科学概念的野蛮人来说根本无法理解。他只能从体积方面进行解释,显得通俗易懂。
  宗光思考了很久,恍然地扬起眉头:“就像一间只能住两个人的屋子,偏偏要挤进去六个人。”
  天浩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没错,就是这个道理。”
  只有明白问题根源才会想到去解决。至于其中真正的原因,需要更多好奇者朝着这个方向进行探索。科学就是这样产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揭开秘密的欲望。
  自己找到答案的感觉非常好,兴奋在宗光的身体里涌动,看着那些正在忙碌的女人,他眼睛里再次产生了新的疑问。
  “为什么在这里干活的都是女人?”
  “问得好!这说明你真正用脑子思考,而不是随便看看就过。”天浩赞许地回答:“无论村寨还是城市,都不可避免存在着人口结构的问题。男女比例,老人和孩子,健康的人与病患……如果把最强壮的成年男子劳动力标准定为一百,女人就是七十,老人酌情减半,约为六十至五十,孩子最少。”
  “我明白了。”宗光觉得眼前豁然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他惊喜地叫起来:“让劳动力标准一百的男人下矿井挖泥炭,因为他们最强壮?”
  天浩点点头:“女人负责对泥炭进行加工处理,劳动量没那么大,她们完全可以胜任。你今天跟着黑齿下井挖矿,很清楚具体的劳动强度,干了一整天活儿的男人需要休息,男女混合搭配,这是一个正常循环的工作流程。”
  停顿了一下,天浩继续道:“磐石城没有闲人,我这儿不养懒汉。十人首是最基层的监管,每个人必须按照当天的工作量领取食物。工人与农民的划分很明显,如果选择得到耕地,就必须在收获季节足额上缴。如果是工人,不好好劳动同样混不下去。总之一句话,磐石城有很多工作岗位,只缺人。”
  宗光忽然想到另一种可能,他把声音压得更低了:“阿浩,如果负责监管的十人首欺上瞒下……那怎么办?”
  “有一个杀一个,有两个杀一双。”天浩的声音很平静,有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冷酷:“磐石城实行连坐制,一个人出问题,与他有关的所有人一起受罚。轻则每人二十鞭,重则全家一起死,分尸,脑袋砍下来做成骨碗。不怕死的家伙都可以试试,反正人头只有一颗,砍掉就没了。”
  宗光心中一片凛然,却对天浩的做法赞叹不已——这才是真正的恩威并施。
  “老人和孩子劳动标准低,他们能做什么?”这是宗光的新问题。
  “很多。”天浩深黑的眼睛仿佛可以看穿一切:“你今天跟着黑齿下矿井,身上穿的衣服,还有装泥炭的背篓,都是出自老人和孩子之手。裁剪缝纫,采集麻藤搓绳子编织各种工具,这些事情坐在家里就能完成。不要说是老人和孩子,就算是病人、残疾人,同样可以做。”
  他的语气平平淡淡,宗光却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5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