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校对)第1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513

  其实是因为你太高太壮,我担心一块饼子里下的药分量不够,闹不翻你,所以才给了两块。
  ……
  老祭司早早就站在磐石城的高塔上,远远看见地平线上缓缓蠕动的黑色人群,连日来惴惴不安的心情终于变得狂放起来。
  “我们赢啦!我们的人回来啦!”
  风一般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城,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的人们蜂拥来到城市入口,一双双眼睛里透出惊喜,看着越来越近的庞大队伍。
  折损消耗,加上沿途从其它村寨掳掠而来的人口,磐石城的总人口经此一役突破了十万!
  庞大的城市再次变得拥挤,按照图纸规划的新增建筑沿着城市外围不断扩大。
  天浩一秒钟也没有耽误,当天夜里召集磐石城所有高层人员,紧急商议后续政策。
  “安定人心是首要任务。还是老办法,城内不设万人首,城主以下只有千人首。从狂牙城过来的这些豕人俘虏全部打散重编,十人一个小队,百人一个中队,有家户的另外计算,由我们的人负责进行规则化教育。”
  让一群野蛮人学会在规则框架下生活,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天浩为此准备了多达三千人的惩戒人员。套用文明时代的话来说,就是“武装警察”。
  惩戒人员权力很大,他们以小队模式在全城范围内巡逻,无论何种形式的违规事件,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如果有人真是强悍到连杀头都不怕,尽管可以试试。
  决不能对任何俘虏给予怀柔,必须在第一时间用强硬姿态让他们明白什么叫做“服从”。人类思维存在着妥协概率,如果第一次犯错处以较轻的惩罚,潜意识会认为再犯同样错误接受的惩罚级数有可能降低。
  “初犯轻罚,再犯重惩”是文明时代的做法,但并不适用于北方蛮族目前的社会框架。
  讲人权是没有用的,天浩只需要他们服从。
  ……
  豕人战俘们聚集在广场上,他们惊叹于四周高大的塔楼,对坚固的砖石建筑表示赞叹。这里不同于任何一座豕族城寨,几乎看不到木制建筑,平整的地面异常坚硬。北方蛮族很早就知道如何使用泥灰(初级混凝土),但豕族是个例外,即便是已经被毁的狂牙城,也只是用传统的重物夯实方法平整地面,根本像现在这样,大面积使用泥灰铺地。
  按照从狂牙城至磐石城行军路上排定的顺序,十人首们开始领人。并不是强制规定每十人为一队,基本上以家户为单位,超出或少于十人的情况都有,通常做法是“逢九补一”(单身未成家男女),等到自然繁衍,该户人家新增成员,再视具体情况进行删减,组成新的十人编制。
  半军事化管理在目前状况下很有效。磐石城外敌太多,随时可能遭遇外族进攻。半军半民的做法可以维持强大的军事力量。以这次对狂牙部的军事行动为例,真正是做到了全民皆兵。
  居住空间不足一直是困扰天浩的大问题。他对此也很无奈……扩张速度太快了,各种突发事件总是打乱预定计划,但总不能因为房屋不够就停止战争。机会稍纵即逝,各种不足只能留到以后逐一弥补。
  接下来,是所有战俘最关心的食物问题。
  他们很幸运,磐石城有充足的粮食储备。
  对盖伦帆船的仿造一直没有成功。虽有图纸,却不能依样画葫芦,文明断层导致牛族工匠在数学和工程方面产生了缺陷。船坞连续建成了五艘帆船,在下水试航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导致侧翻。所幸是沿着海岸航行,人员伤亡不大。
  一次次事故积累了大量经验,现在船坞平台上正在制造的新船技术点不断得到修正。天浩从未催促过主管元凯,他知道这需要时间,也有足够的耐心等待。
  同时建造的船只均为平底,只能在近海使用。目前渔场所属各型船只多达六十艘以上,天浩抽调精干人员驾船出海捕鱼,用这种最原始的方法训练水手。
  鱼汤的鲜美,盐的咸味,构成了新加入磐石城豕人们的幸福生活。
  赤鼻端着比自己头还大的土碗,用筷子夹起大块鱼肉,吃得满嘴流油。
  他终于相信碎齿没有撒谎欺骗自己,这家伙的确有一个外貌与自己相似的弟弟——如果不是因为对死去亲人的思念,碎齿在狂牙城的时候就一刀把自己宰了,根本不会留到现在,能吃上如此美味的食物。
  在豕人的印象当中,油和盐是如此珍贵。
  临时架设的大锅里炖着鱼,浓烈的香气笼罩全城。每百人为一个单位,群聚在土灶周围,眼巴巴看着掌勺的牛族人把一个个空碗装满。
  是货真价实的鱼,没有掺杂使假。浓汤表面浮泛着厚厚一层油,光是看看就忍不住直流口水。
  坐在赤鼻身边的几个老人一直在哭,边吃边哭。
第一百八六节
幸福的生活
  “我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多的鱼。”
  “天哪,这是鱼,是真正的肉啊!”
  “你吃出来了吗?这汤里有盐!”
  人老了,絮絮叨叨话就多。老人们端着大碗,抹着眼泪,回忆从前,想起死去的亲人。
  “我儿子要是还活着就好了。那年一直不下雨,地里长不出庄稼,全族都在闹饥荒。那时候咱们还在偏远的寨子,没有合并到狂牙城。我儿子出去挖野菜,就再没有回来。后来我听说,有人在野地里看到很多骨头,算算时间,估计就是他。”
  “饥荒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办法。我老婆是个心狠的,趁我睡着,把我闺女带出去,跟城里另外一家的孩子换了。我醒过来的时候,那孩子已经死了,被我老婆切成好几块……呜呜……”
  “我媳妇儿生孩子的时候就想吃口盐。一年多了,没吃过带咸味儿的东西,平时走路都觉得飘,身子骨也没有力气。后来我从鹰族人那里学了个法子,去挖平时撒尿那地方的土,带回来用水溶了,把那水装锅里放在火上煮,一直熬,干了以后把凝在锅里那层灰扫下来,就能当盐吃。可惜……我媳妇儿没撑到最后,还是死了。”
  “尿盐”是豕族平民家里常用的调料。人体尿液含有一定的盐分,在经常小便的位置取土,掺水,澄清,将这过程重复几次,再把这种恶臭肮脏的液体煮开,熬干,就能得到少量的盐。
  赤鼻背对着这些老人,在别人看不到的位置无声抽泣。
  他想起早年在平民窟里一起长大的朋友,有些被活活饿死,有些因为吃不上盐导致病死。豕人粗鲁又野蛮,他们认为死者是上天赐予自己的礼物,从不浪费。女人们对这种事情也看得开,孩子没了就再生一个,反正怀孕期短,小孩子长起来也快,只要十年功夫便可成年。无论生死,都是神灵的旨意。
  只有经历过磨难的人,才会明白现在的幸福。
  “磐石城主是个好样的,今天吃了这顿鱼,我死也能闭眼了。”
  “我傻啊!早先在城里被抓住的时候,我还想着要干掉几个牛族人,死了也不算亏。还好我打不过他们,后来被逼着发誓……要是那时候我一下子想不开自杀,哪儿能吃上这么好的东西?”
  “算了,都过去了,反正咱们原来的城主也死了。跟了他这么多年,算是仁至义尽。磐石城是个好地方,要不崮山寨的人为什么早早就投奔过来?咱们现在也不算晚。牛族人没杀了我们,让我们活着,还给这么好吃的鱼……我决定了,以后就跟着牛族人,在这里安家,好好过日子。”
  赤鼻一边听一边想,没注意碎齿什么时候走到身边。他皱起眉头看着赤鼻手里的空碗,再看看体积明显膨胀的肚皮,摇摇头,大声制止。
  “别吃那么多,差不多就行了。”
  他的声音很大,周围的人都能听见,纷纷转过头,把目光投向这里。
  赤鼻扬起脑袋,不解地问:“为什么?”
  “你们在狂牙城的时候每天都半饥半饱,现在看见这么多好吃的就很难控制自己。”碎齿蹲下身,叹了口气,从赤鼻手中拿过空碗:“我刚从城东头过来,那边有几个人吃得太多太猛,撑死了。”
  撑死?
  这种事情在赤鼻听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倒是周围的几个老人纷纷露出紧张的神情。他们见多识广,知道碎齿没有乱说话,赶紧放慢了进食速度,多喝汤,少吃肉。
  “这才第一顿,差不多就行了。”碎齿拍了拍赤鼻的肩膀,脸上露出善意的微笑:“既然来了,就饿不着你。我们城主是个有能耐的大人物,只要踏实肯干,就能过上好日子。”
  赤鼻对碎齿已无怀疑。他深深吸了口气,认真地问:“大哥,我能做什么?”
  “你是个能打的,力气大。我看看能不能把你弄到卫队里去,但你还得发一次誓效忠城主,还得通过考核。这很简单,没有你想的那么难。”碎齿颇有把握地回答:“耐心点儿,等我的信儿吧!”
  ……
  来到磐石城的第一个夜晚,很多豕人在临时搭建的草棚里度过。
  “政治委员”是天浩特设的新职位,每百人设一人,地位相当于百人首,只是烙印图案有些复杂,额外增加了一颗五角星。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夜晚,所有政治委员都在忙碌。
  他们必须尽快熟悉所辖百人队的情况,知晓各家各户的困难。城主制订的各种条例必须无条件遵守,政治委员在其中起到缓冲与解释的作用。比如某个新加入磐石城的豕族人随地大小便,巡视的惩戒人员会保持沉默,第一时间联络这个豕族人所在百人队的政治委员,由他出面,私下对这个违规的豕人进行处罚。大多是体能劳动方面的加倍惩处,同时还要单独谈心,让他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此以后彻底杜绝。
  这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基层处理。
  城主制订的规则不容触犯,森严的等级有助于豕人在短时间内形成服从意识。但任何条例都有可容商量的一面,这种时候就需要基层官员挺身而出,他们承上启下,是底层平民与上层建筑之间的最佳粘合物。
  太阳出来了。
  早餐依然丰盛:鱼汤炖白菜、杂合面馒头、咸菜。
  这份菜单让所有豕人都很满足。很多人都在议论:比年节时候吃得都好。
  还是以百人队为单位,按照性别、体质等情况,壮劳力上山采石,女人负责纺线织布,老人和孩子搅拌泥炭,制成蜂窝煤。
  超过五万名壮劳力上山采石的场面极其宏大,整个山上密密麻麻全是攒动的人头,人们沿着事先修好的坡道,将大块的岩石顺坡滚下,等候在山脚的人用铁索将其拴住,然后拉开,在空旷的位置以铁锤和钢凿进行切割,分成小块,运回城里。
  建造住房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夏天一过就是秋天,如果冬季来临前没有足够的住宅避寒,会有很多豕人冻死。
  石料运输与牛之间的关系,永远都是无法绕过去的话题。
  按照老祭司巫行的解释,本部落之所以用“牛”为名,是因为远古时代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大量牛群。北方蛮族捕捉野牛并对其驯化,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样子。
  这是一种有着令人畏惧外形的巨兽,站立的时候高度超过三米,比起文明时代天浩熟悉的同类动物有着更庞大体型。尤其是向前凸伸的犄角非常坚硬,锐利的尖端仿佛两把刀,杀意十足。
  其实它们性情温顺,老老实实吃草,只要打穿鼻孔并穿过一根绳子就会闷着脑袋跟你走。它们对食物从不挑剔,无论青草还是干草,只要能吃就行。唯一的缺点就是动作缓慢,无论拉犁、运输、推磨……迟缓的速度令人崩溃,怀疑人生。
  天浩一直认为部落里的这些牛与水牛同种,外型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这种动物不适合作战,也不可能像马那样用作乘骑,成为人类提升行进速度的承载。
  在磐石寨时期,曾经有过两百头以上的牛群。但饥饿摧毁了人们对幸福的憧憬,随着一头头牛被杀死填充空瘪的胃囊,大量重体力劳动也不得不由村民们承担。再加上当时的寨子头领孚松一心想要获得姓氏,每次神灵祭典都很隆重,宰杀牲畜均为“十”的倍数,久而久之,磐石寨也变得破败,在毫无前途的困境中挣扎。
  从头领那天气,天浩就执意推行自己的商业互融计划。他很清楚,磐石寨附近虽有大量资源,可就实际利用效果来看,对寨子的成长几乎没有任何帮助。这种情况无法通过区区几百个村民的努力就能得到彻底改观。从长远来看,最主要的任务是增加人口,其次就是与周边其它村寨之间的物资交流。
  分批购买耕牛,进而形成庞大的种群。卖出盐和鱼干,购入第一批二十二头牛群,直到现在全城拥有的耕牛超过六千头以上,这一切只花了短短数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5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