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校对)第2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8/513

  战争结束,锁龙关不需要太多士兵,各部族派来的军队纷纷返回。
  师正浩对驻关士兵要求很高,他挑选出三百名豕人,其余的全部归还天浩。
  锁龙关进入了全面修补阶段,因为所在位置接近,虎族和狮族派来了大量工兵,各种建筑材料一应俱全,关隘内外密密麻麻到处是人。这样的情报下不需要大量士兵驻守,本着平衡各部族实力的原则,各部族的人都留了些。反正短期内不会再有战事,有充足的时间对他们进行训练。
  算算时间,半年的驻扎期已经到了。
  天浩带着军队离开锁龙关,往北面的牛族领地而去。
  临走之前,他特意征得虎勇先同意,前往关隘西北方的山林。
  这里是守护神的藏身处。
  其实“藏”这个字并不准确,这一战过后,重型机甲的所在地众人皆知。
  残余能量仅能维持它越过死亡平原,回到出发前的那片山岭。巨大的钢铁巨人以蹲姿静处在两座山头之间。那是一个巨型坑洞,透过缝隙可以看到破损的金属内壁,整体歪斜超过三十度,蹲坐在里面的重型机甲更像是半躺。因为缺少能量,内部空间因为地震变得狭窄,它有四分之一的部分暴露在外。
  天浩来到现场的时候,整个山坳里全是蛮族工兵。他们用各种工具搬运泥土,从最底部开始,将庞大的重型机甲一点点覆盖。
  “这是守护神的意志,是它让我们这样做。它在大地深处沉眠,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无论任何时候它都与我们同在。赞美神灵,赞美守护神。”
  面对天浩的质疑,一名在现场指挥的祭司这样回答。
  望着被大量泥土从肩膀一直向上堆积着,逐渐形成一座山丘的文明时代产物,天浩沉默了很久,转身离去。
  他不知道这样做是否管用。
  守护神也许永远就这样沉眠下去,再不可能醒来。
  这一战,无法用简单的“胜利”或“失败”定义。
  王国联军总计战死了两百一十三万人。这是蛮族打扫战场拣算人头得出的数字。实际损失肯定大得多,毕竟践踏、粉碎、撕裂、残片等类型的死者头颅没有计算在内。这是北方蛮族的习惯:只有完整的人头才能计入战功,残肢手脚只是身体的一部分,就算一颗人头被砍成两半重新拼合,最多只能证明你力气大,却不能当做战利品。
  整个死亡平原上堆满了白人尸体,一向节俭的野蛮人此时也变得挑剔起来。他们在距离锁龙关三里左右的空旷地带专设了一个处理场,用长刀剖开死者身体,挖出内脏,将无头的躯干装上大车运回关内用水冲洗……这套流程沿用了千百年,所有环节他们都很熟悉。
  相比之下,蛮族方面四万余人的战损可以说是轻微到极点。
  然而,账不是这样算的。
  以南方白人庞大的人口基数,区区两百多万人对他们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十五年,甚至用不了那么久,他们就能得到补充,整体实力比现在更加强大。当然,这段繁衍期对蛮族同样有效,人们可以生养众多,以数量抹平伤痕。
  关键在于守护神。
  天浩很清楚,这台重型机甲已经废了。五十年、一百年,甚至更久……无法判断它是否还可以吸收能量,内部机械运转功能是否保持完好?退一步看,就算它残存的机能仍可以接受下一次召唤,从沉睡中苏醒,恐怕也难以应对实力强大的南方白人。
  他们的科技水准一直在稳步提升。进度虽然缓慢,却有条不紊。前装火炮会变成后装形态,钢铁实心炮弹会变成爆炸型榴弹,甚至穿甲弹。火绳枪演变到燧发枪的时间很短,尖锥形弹头很快就能代替圆形子弹。
  在很多人眼里,鹰镇全是个英雄。
  可是在天浩看来,他是个眼光独到,能看到未来的人。无数迷茫笼罩着现实,鹰镇全挣扎过,也抗争过,最终却毫无用处,他深陷于痛苦深渊,只能用无比悲壮的方式得到解脱。
  重型机甲为什么止步于神威要塞不肯寸进?
  除了能量不足,是否还有别的原因?
  北方蛮族与南方白人之间的战争持续千年,“守护神”之名本身就能说明问题。它之前几次出击肯定不是这种状态,就算武器系统自然磨损,但依靠庞大的身体仍可以给对手造成巨大伤亡。
  它没有前进,也没有帮助北方蛮族统治这个世界。
  电脑程序规定了它只能走到这里?
  大陆南方存在着某种令它恐惧的东西?
  问题很多,天浩却找不到答案。
  他对这台老旧机甲的控制方法毫无兴趣。就算处心积虑绞尽脑汁从虎勇先那里得到控制器,问出所谓的“祈祷咒语”,最终得到的极有可能只是一堆废铁。
  与其把精力浪费在至少五十年后才能使用,而且还不是确定能发挥作用的虚无寄托上,不如转移到其它方面,踏踏实实做些事情。
  未来的路,只有我自己独自前行。
  ……
  回家的感觉令人期待,无论狮族还是虎族都没有拦截,只要出示虎勇先签发的文件,各个关口哨卡都会予以放行。
第二百七九节
底蕴
  廖秋一路上保持沉默,几乎没怎么说话。
  队伍很快离开狮族领地,进入了牛族辖区。
  磐石城位于边境,天浩一直派人在道路附近设置暗哨,一方面便于查探消息,一方面也能加快往来讯息传送速度。进入领地的第二天,前方大路上一名骑士策马疾驰,在大队前方被拦住,他连忙取出磐石城用作证明身份的特制铭牌,亲卫验证后,这才被带到天浩面前。
  铭牌上没有文字,正面刻着一只眼睛,后面则是数字编号。这是天浩设计的款式,情报部门专用。
  看着来人从贴身衣袋里取出一个精巧的金属管,恭恭敬敬递到面前,天浩微微一笑:“阿凯,你家里人还好吗?”
  他记得这个精壮的年轻人。
  阿凯有些惊讶,更多的还是喜悦和感激,他连连点头:“多谢领主大人记挂,我阿娘在城里泥炭场干活,一直很好。”
  天浩熟练地旋开金属管,从里面倒出一卷手指粗细的纸,侧了下身,在只有自己能看到的角度展开,目光扫过纸面的同时,他脸上笑意不改:“你媳妇快生了吧?”
  阿凯再次鞠躬行礼:“差不多了,还有两个月。”
  天浩看完纸面上的内容,将那张纸仔细折叠,与金属管一起装进衣袋收好,略点下头,挥了挥手:“我知道了,你先去吧!”
  阿凯离开后,大队继续前行。
  跟上次一样,廖秋带着雷角城的人马在岔路口与天浩道别。
  他的情绪不是太好,脸色沉闷,声音比平时沙哑:“阿浩……我先走了。”
  天浩用复杂的目光注视着他:“想开点儿。其实这次我们打赢了白人,他们死了那么多,我们损失不大,这很值得庆祝。”
  廖秋闷闷不乐地点了下头,偏投朝着被押在队伍中间的白人俘虏望去:“你打算怎么对付这些家伙?”
  “还能怎么样,当然是杀了吃肉。”天浩咧开嘴笑着。
  廖秋摇摇头,根本不相信他的话:“我知道你没有那方面的嗜好。”
  天浩止住笑容:“你得多来磐石城走走。”
  廖秋若有所思地注视着他:“你的意思是,这些白人能帮你做事?”
  “也许吧!”天浩的回答模棱两可:“不管怎么样总得试试。”
  “有机会我一定来。”廖秋不喜欢猜谜,此时此刻他也没有那个心情。拽动缰绳拨转马头,他用双腿夹住马腹坐稳上身,双手抱拳,神情凝重,冲着天浩行了一礼:“再见了。”
  望着他带队远去的背影,天狂从后面赶上前,在天浩身边停住,小心翼翼低声问道:“老三,出什么事儿了?”
  身为天浩的心腹,又是磐石领的重要统领,天狂对情报部的工作流程很熟悉,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信息,不会专门派人直接递交到天浩面前。而且阿凯与天浩之间的问答应对也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而是有外人在场情况下约定的暗号,表明事态紧急,必须优先处理。
  年轻的领主脸上笑意早已消失,他沉吟道:“巫源失踪了。”
  一明两暗三个监视哨同时失去了巫源的消息,他以极其诡秘的手段从监控网里消失。
  天狂脸上显出一丝狰狞:“我早就说过应该宰了他,一了百了。”
  “事情没那么简单。”天浩摇摇头:“一个人想要行凶作恶,必须拥有对应的力量才行。他之前做过的事情我已经分别通报给牛伟邦和大国师,除了凶牛之王,巫源在牛族内部几乎没有可供他依附的实力派人物。牛凌啸之前带队增援锁龙关,巫源刚好在同一个时间点失踪,情报部已经查明,他应该得到了牛凌啸身边几个亲卫的帮助。由此推断,巫源和牛凌啸之间可能发生了一些矛盾,促使他趁着牛凌啸前往锁龙关的时候逃出了凶角城。”
  天狂皱起眉头低声骂道:“这家伙跟苍蝇没什么区别,走到哪儿都会带来一大堆麻烦。”
  天浩笑道:“一个人能活到这种境界也是本事。你说得对,他就是一只苍蝇。没必要为了一只虫子浪费精力,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这话让天狂想起了在锁龙关见过的白人火枪,他顿时变得浑身火热起来:“老三,这次回去我要去济州岛,好好试试曲齿造的那些新枪。”
  “你一定要学会如何使用这种武器。”天浩很认真:“长刀和战斧总会过时,未来战场属于热兵器。”
  “热兵器?”天狂咀嚼这个从未听过的新词,不住地点头,双手比划着问:“老三,你是指白人的大炮?”
  天浩微笑着说了一句文明时代广为人知的话。
  “真理只存在于大炮的射程之内。”
  ……
  天浩第一时间召集了所有高层人员。
  宽敞的会议室按照文明时代风格进行装修,顺序摆放的座椅多达两百个,天浩坐在主席台上,接到通知紧急赶来的参会者集中在会议室最前端,所有人的目光纷纷聚集到年轻领主身上。
  在拉近彼此关系方面,圆桌子肯定比长桌子好,然而亚瑟王与圆桌骑士那一套在这个时代并不适用。天浩用孢子把一部分手下变成了自己人,这个绝对俯首帖耳的圈子仍在随着时间逐步扩大。蛮族社会需要上下尊卑,准确的身份定位有助于政令下达与实施。高坐王位的好处不是为了脚踩人头,而是为了得到绝对意义上的服从,进而将个人意志转化为现实力量。
  天峰是天浩的兄长,无论地位还是身份都排在众人之前。现在是深秋季节,天气已经颇冷,厚棉布外衣加上兽皮坎肩的搭配使他看起来很精神。天峰从椅子上站起来,认真地说:“各新寨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主要是寨墙和防护塔。上周我跟各个寨子的头领开过会,今年开荒很及时,粮食收成也不错,新建的仓库全部装满,但麦子还是太多,只能临时加盖新的库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8/5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