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校对)第3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7/513

  亚成终于明白老威为什么临死前一直重复着那两个字,无论有声还是无声——必须把消息带回去,必须让锁龙关大统领知道这件事。
  我得活着,不能死。
  ……
  幸运之神眷顾着亚成,他马不停蹄一路冲回锁龙关。为了提高速度,亚成扔掉了装有土石沉甸甸的麻袋,扔掉了随身携带的干粮,还扔掉了盾牌和兵器。想要跑得快就必须减轻重量,尤其是那些石头。只要打赢胆敢来犯的白人,到时候仍然还能回到队长和老威战死的地方,把失去的东西再拿回来。
  “什么?白人又来了?”
  得到消息的大统领虎勇先满面惊疑,他并非不相信亚成,只是这件事实在匪夷所思,也超乎想象。毕竟南方白人在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之短的战争间隔。从上次大战至今,还没有超过十年。
  他立刻派出多达上百人的斥候,出关后立刻分散,从不同方向对神威要塞进行围拢式集中,搜索一切情报。
  至第二天凌晨,十几名伤痕累累的斥候带回更加准确的消息——南方白人出动了大量军队,他们此次出兵规模不会少于一百万。
  还有一个更可怕的消息:神威要塞北面的旧河道已被填平,多达数万的白人劳役正沿着已经出现,宽度超过五米的中央地带向河道两侧延伸。看样子是打算把这条横拦在要塞前面的河谷通道宽度继续增加,以便让更多的军队依次通行。
  这不是白人正常做法。以前出兵的时候,他们从不填平河道,而是分派大军从河谷两侧绕行。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如果战事不利,被迫退回南方,神威要塞就是抵挡蛮族追兵的最重要据点。在那样的情况下,任何形式的防御设施都不嫌多,何况白人拥有火枪,占据着射程优势。
  虎勇先第一时间召开了紧急会议。
  “诸位,说说你们各自的看法,那些白人到底想干什么?”面对多达数百名不同阶位的军官统领,虎勇先直言不讳。他眉头皱得很紧,自从接到亚成的报告至今,他一直保持这表情。
  “难道他们想开战吗?”一个坐在虎勇先下首的高级统领对此感到疑惑:“上次大战距离现在才过了多久?按照以往的经验,白人矮子至少要保持三十年的休战期,甚至有可能长达上百年。他们上次损失惨重,光是我们打扫战场带回来的尸体就多达八十万,这还不包括被我们俘虏的十几万伤兵,加起来就是上百万人啊!就算白人数量比我们多,他们也很难承受这种程度的伤亡。所以要我说,大规模开战是不可能的,顶多就是试探性的骚扰。”
  “试探?”对面,一位左臂上烙着万人首标志的统领对此抱着不同意见:“我们跟白人矮子打了这么久,你什么时候见过他们会在休战期派人试探?”
  另一位统领对问题考虑得更深,也更加细致:“一百万军队在我们看来的确很多,可对于白人来说就真的不算什么。我们没去过南方大陆,对那里的情况也不熟悉。但我觉得,白人的这次大规模出兵肯定是有某种倚仗。他们的国王可不是白痴,不会傻到明明知道我们有守护神庇佑还要强行开战。”
  议论很多,各种声音都有,参会者很那说服彼此,因为无论哪种都无法拿出足够的证据。
  副统帅狮正浩推开椅子站起,他用力咳嗽了几下,以威严认真的目光扫视全场:“这样争下去是没有用的。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太少,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白人矮子这次出兵的规模与历次战争差不多,甚至更多。”
  一直沉默着听取众人意见的虎勇先侧转身子注视着狮正浩:“你也认为白人会发动全面进攻?”
  狮正浩摇摇头:“我不知道。但那些白人有可能只是装模作样。”
  “装模作样?”坐在他左侧的一位高级统领对此持不同意见:“一百万军队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就算是从神威要塞出动,每天所需的粮草就是个大问题。难道他们真是粮食太多吃不完,已经到了可以随便浪费的地步?”
  “我只是说可能!”狮正浩加重语气:“白人知道我们有守护神,然而召唤守护神很难,何况打一场全面战争就必须调动各个部落所有的力量。如果白人知道这一点,他们派出大规模军队其实不是为了打仗,只是想要我们变得紧张,从后方征调大批的资源……这样一来,他们也就达到了目的。”
  统领微微一怔,随机恍然大悟:“副帅,您的意思是,白人故意用这种方法消耗我们的粮食?”
  “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狮正浩脸上的神情依然凝重:“必须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状况,尽量减少我们的损失。”
  面对纷乱的会场,主帅虎勇先很快做出决定:“命令各部做好准备,警戒等级提到最高。加派斥候打探白人的进军路线和实际人数。另外,派出信使向各为部族之王说明情况,让他们提前准备好军器粮草,征召军队,以防万一。”
  ……
  沉重的车轮碾过冻土,在坚硬冰冷的表面留下一道道车辙。身穿杂役制服的人们牵着牛马牲畜从南面缓缓走来,他们挥舞着铁镐,使出吃奶的力气撬开土壤,更多的人俩俩一组,握着钢钳,用铁锤猛砸,在冷硬的地面上凿出一个个土坑,进而扩大,插入并埋下长达四米的金属撑杆,以此为基础开始搭建帐篷。
  弗拉马尔公爵有着偏于柔和的脸部线条,他的肤色乍看上去介于综色与白色之间,凑近了看实际上还是更偏重浅白,只是因为常年在外作战,风吹日晒,皮肤显得很粗糙,远不如呆在王国宫廷里的那些贵族细嫩光滑。
  他很英俊,上唇和腮帮上精心修饰过的胡须透出沧桑与厚重。这是专属于中年男人的魅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必须通过一次次战斗,从刀枪与血火深处才能获取。那双深蓝色眼睛则是维京王室血统的最显著证据,在深邃中透出隐隐的冷漠,以及坚如磐石的心性。
  每个王国都有自己的战神——卡利斯公爵是莱茵的骄傲,上主之国的英雄是阿巴斯,撒克逊王国有布拉克巴恩侯爵,金雀花王国最有名的将军是艾奥里迪斯。至于弗拉马尔,无论维京王室还是下层平民,都认为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军事统帅。
  五大王国及教廷对大陆南方的统治并非达到了每一个角落。在大陆最南端,靠近被冰雪覆盖,终年寒冷的那些区域,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野蛮人部落。不同于锁龙关以北的巨人,这些居住在南方冰天雪地里的蛮族身高、体格与白人相仿,最大的区别在于肤色。
  他们是体表如炭块般漆黑的人种。
  最初,是一位名叫威尔逊的船长发现了黑人。他是撒克逊王国的一名海军军官,积累功绩升任为船长。与上主之国交战期间,威尔逊奉命带领三艘二级驱逐舰执行破交任务,他所在的“阔剑”号因风暴迷航,误入人迹罕至的南方极地。为了寻找补给,威尔逊船长带领数十名武装水手上岸,他们发现并攻占了一个黑人部落,得到了大量海豹肉,并抓获了多达上百名黑人。
  《威尔逊游记》这本书在南方白人文化历史上有着很高的评价。威尔逊本人喜欢写诗,日记也就偏重于诗文参半的形式。在那个距今遥远的年代,眼光独到的出版商从威尔逊的经历当中嗅出了钱的气味。他们把日记改为游记出版,上市后引起轰动,无论平民还是贵族纷纷争相购买。这种特殊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北方巨人所产生,毕竟谁也没有想到遥远的南方极地竟然存在着如此特殊的人种。
  从南方温暖地带到寒冷极地之间,同样有着类似于锁龙关的高大山脉阻隔了两地交通。“阔剑”号的迷航开启了南方大陆全新历史篇章。随着更多的船只沿着所谓“威尔逊航线”前往极地,人们惊讶的发现那里生存着大量黑人,而且南方极地不完全是想象中被冰层与严寒笼罩,其中有多达几十处温暖的盆地,更有常年无积雪的大型岛屿。所有这一切,构成了黑人的天堂与乐土。
  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多少黑人?从来就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字。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自威尔逊船长发现南方极地的秘密以来,各国都在派遣军队打通与极地之间的联系。来自文明世界的征服者用火药炸开山石天险,以强大的军队攻占一个个黑人部落。在过去的两百多年,各大王国及教廷至少从南方极地带回五百万黑人奴隶。
  即便是兔子急了也会咬人,何况是黑人。面对生死存亡的威胁,黑人们学会了团结,他们从无数同胞的悲惨遭遇中得到经验,开始以灵活的游击战术对付外来者。
  弗拉马尔公爵常年在南方作战,就是为了解决来自黑人部落对上主之国的威胁。千万不要小看南极冰原,那里与文明时代有着很大区别。冰海中有丰富的水产,气候温暖的盆地农作物收获量极其丰富,足以维持庞大的族群消耗。黑人对这片区域远比白人熟悉,他们捕猎海豹白熊,极地狼和雪豹,得到大量兽皮,平时食用多脂的兽肉和鱼肉维持体能。有了足量的物质基础,加上灵活的游击战术,倒也勉强维持战力平衡,有时候甚至可以抓住机会进攻南方腹地,占领城镇。
  白人与黑人之间的战争不死不休。前者需要奴隶,在征服过程中会杀光老幼,只留下强壮的黑人男女。后者因为仇恨与生存问题对白人进行报复,他们同样不会留手,攻占白人居住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屠城。男人和老幼全部杀光,掳走女人。这并非是因为性(和谐)欲需求,而是作为己方战功的标榜。这些白人女子会当做礼品送往各个黑人部落,她们的结局很惨,备受凌辱后当众杀死,被整个部落的人分食。据说这样可以提升部落成员的勇气,甚至有可能在面对白人火枪的时候,产生对子弹的神奇免疫能力。
  渐渐的,黑人也学会了使用火绳枪。这一切都是因为该死的商人。他们为了追求利润什么都敢卖,无视王国禁令。毕竟黑人不同于北方巨人,他们的体型与白人相仿,语言方面也有颇多类似。他们虽然没有太多的黄金,却可以拿出大量毛皮作为交换,在加上其它种类的特产品……久而久之,黑人也仿照白人军队的做法,出现了熟练的火枪手,学会了线形射击阵列。
  弗拉马尔从不认为黑人能打赢这场战争。他们也许偶尔会占上风,却无法避免失败的结局。原因很简单,黑人的数量太少了,而且五大王国与教廷将他们视作共同的敌人。除了抓捕强壮者充当奴隶,其余的老弱都是抓住就杀。按照这样的消耗速度,黑人就算学习能力再强也撑不了太久。
  现在,战争的主要对手变成了北方巨人。
第四百四二节
双方
  平心而论,弗拉马尔根本不愿意参加这次战争。他一直认为必须先解决南方极地的黑人问题,才能腾出手来对付北方巨人。当然,无论黑人还是巨人,在弗拉马尔看来都是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怪物。他们的肤色与外形是如此诡异,除了老老实实接受死亡与被奴役的命运,他们根本没有第三种选择。
  很遗憾,弗拉马尔只是一位公爵,却不是维京国王。他有权反对出兵,但在已经做出决定的国王面前,弗拉马尔只能表示服从。
  国王之所以愿意出兵,是因为接到了教皇的密信。
  加百利城来了一队信使,维费国王看过他们带来的密信,第一时间召见了弗拉马尔。
  公爵的信中所述感到难以置信——教皇承诺,这是对北方巨人具有决定性的一次战争,而且必能攻破锁龙关。
  这是信中的第一部分内容。弗拉马尔当时的反应是想把信纸撕成碎片,狠狠扔到那些教廷信使的脸上。类似的保证他看得太多了,每次出兵教廷都会说些类似的话。然而历次战争从未赢过,那些驻守在坚实墙壁后面的巨人总会在战况最危险的时候召唤金属怪物,也就是所谓的“守护神”。
  可是这次不同,在密信的第二部分,教皇保证:教廷愿意以未来两年的什一税作为担保,如果此次作战无法攻克锁龙关,教廷就放弃这部分收益,作为对出战各国的补偿。
  这才是弗拉马尔公爵与国王真正对战争本身产生重视,并作出最终决定的原因。
  年度征收的什一税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虽然上主之国与其它四大王国信仰不同,可是在征收税金方面却站在相同立场。什一税是教廷搞出来的玩意,“上主”与“圣主”的称呼也差不多,可即便如此,上主之国国王阿巴斯仍然同意在国内征收什一税,为的就是从平民与贵族身上刮油。
  相比之下,崇信圣主的维京王国就更没有理由拒绝。
  弗拉马尔公爵非常谨慎,他拿着那封信翻来覆去看了很久,确定印鉴和加盖的密封的确出自教皇本人只手,这才犹豫着表态,愿意参战。
  弗拉马尔知道教廷手里掌握着一些秘密。平民对此一无所知很正常,可到了公爵与国王这个层面,对各国与教廷之间的情报收集就变得重视。虽然不清楚那具体是什么,但教皇在心中做出郑重承诺,想必也就有了足够的倚仗。
  维京王国此次派出了五十万军队。
  神威要塞以北的这片荒原存在着太多故事和记忆。很多弗拉马尔认识人都在这里倒下。他们连尸体都没能带回去,不是腐烂消失,就是成为北方巨人的战利品。
  新的营寨正在建设,同样是装满土石的布袋加上各种填充物充做围墙,内壁上架设着小口径火炮作为防御。这只是初级营盘,后续工作会交给尾随而来的劳役完成。
  储粮。
  屯兵。
  一个个小型营寨的功能其实没有区别,但只要相互连通形成区域,就能产生巨大的防御效应。
  看着那些在寒风中辛苦劳作的人,弗拉马尔裹紧身上的皮袍,饱含沧桑的脸上透出一丝苦笑。这样的营寨构筑法延续了很久,对南方极地黑人的历次战争都显示非凡作用。可是北方巨人不同,他们以超常的体格无视这类基础防御,唯一能让他们退缩并畏惧的武器就是火炮。
  至于火枪……只有多名士兵同时射击的密集火力,才能让一个全副武装,穿戴铠甲的巨人当场毙命。
  想到这里,弗拉马尔公爵不由得转过身,把目光投向更北面的莱茵王国营地。
  卡利斯公爵是个英勇的战士,可惜他是莱茵人。如果愿意更换国籍加入维京,弗拉马尔愿意在国王面前保举卡利斯成为一名统帅。
  莱茵人研制出一种新型大口径火枪。昨天两军汇合的时候,弗拉马尔专门去卡利斯的营帐参观,那玩意儿口径粗大,堪比一门简易型小口径炮。因为过于沉重,必须由两名士兵协同操作。而且必须用钢架之类的附件架设射击,才能确保其稳定与精准度。
  这种新式武器很快显示出令人惊讶的威力。在前几天的斥候接触战中,莱茵人在远距离隐蔽位置射杀了多名巨人斥候。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巨人斥候身穿铠甲,相当于多了一层金属保护层。但在新型大口径火枪骇人的威力面前,巨人铠甲彻底失去了作用。
  在弗拉马尔公爵看来,大口径火枪其实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充其量不过是对武器的使用和操作剑走偏锋,却达到了出乎意料之外的绝佳效果。
  这是一种令人振奋的鼓舞。弗拉马尔开始对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了兴趣。有了教廷的担保,有了威力更大的武器,说不定这次真的可以攻占锁龙关,消灭所有的北方巨人。
  ……
  天亮了。
  莱茵王国的军队离开营地。他们排着整齐的队列,沿用固定的行军模式,长戟兵在前,火枪兵在后,炮兵位于第三阵列……在长达两小时的行进与不断调整过程中,整齐有序的战阵出现在锁龙关下。随着军官们此起彼伏的号令声,人们开始就地巩固防线,长戟阵列变得更加紧密,后方也以超过平时训练发挥的速度构筑炮兵阵地。
  卡利斯公爵没有骑马,他选择了与卫队成员们一起步行。这个早晨令人期待,不仅仅是因为昨天晚上的临时会议上教廷使者给与莱茵王国(和谐)军绝对支持,承诺“首先出阵的王国将得到战利品优先分配权”。更重要的是,卡利斯亲眼看到了教廷军异乎寻常的活跃表现,他们没有像往次大战那样龟缩在后方,而是与莱茵王国的步兵一起行动,出现在战阵的右翼。
  虽然实际出动的教廷军数量不多,约为两万人左右,却成为了整个战场上最醒目的焦点。
  这只是表面现象。
  教廷对这次战争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足足派出了八十万军队。主力兵种为使用火绳枪的步兵,居于第二顺位的是长戟手,第三是炮兵。
  在庞大的教廷军中,还有多达四千多名身穿不同颜色长袍的教士。他们绝大部分穿着黑袍,只能通过用丝线绣在胸前的米字架徽记判断其等级和身份。红袍主教属于教廷高层,执掌的权力更大,一些在军事方面颇有研究且经验丰富的红袍主教甚至可以领军上阵,成为专属于教廷的将军。
  如此浩大的阵仗使其他王国纷纷感到震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7/5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