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校对)第4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0/513

  父亲经营的农场收益情况正在变好,据说是一位贵族无意中来到农场,他对这里牛奶和乳酪的品质大为赞赏,于是对相关的乳制品开出了很高的价格,父亲以此扩大经营规模,收益在一年后翻了四倍,无论农场面积还是牲畜的数量都有明显增长。
  大哥为人老实,以他这个年龄不可能再回到学校念书。他帮助父亲认真做好一切,农场能有后来的规模与他密不可分。好名声就这样在周围传开,一个奶酪经销商对常来送货的大哥很满意,把女儿嫁给了他,从此两家产销结盟,生意规模迅速扩大。
  三弟很聪明,他在学校里的成绩很不错,尤其是数学。马克西米利安在神学院上三年级的时候,他顺利通过了郡级税官考试,成为了一名被农夫们平时开玩笑所说“国王的仆人”,也就是文明时代的公务员。
  最小的妹妹长相普通,但她性格温顺,也因此嫁了一个好男人——对方是个身份显赫的贵族,一位真正的男爵。
  大家的发展都很不错,马克西米利安以当年神学院名次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成为了一名年轻的二级教士。一年后,他得到所在教区主教的推荐,成为了一名教堂主持神父。
  在接下来的几年,马克西米利安的人生仿佛开了挂,身份如火箭般迅速上窜,越过了地区主教、执事、大区主教、裁判庭执事、副审判长、二级红衣主教等一个个令人羡慕的阶位,以尊贵的身份前往莱茵王国担任宫廷神父。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与卡利斯家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父亲的农场规模扩大了至少二十倍。因为向国王进献品质优异的农产品,他与大哥甚至得到了“骑士”的头衔。那一年,父亲在给马克西米利安的信中写到:家里今年的收入不会低于十二万镑,甚至有可能达到十三万。
  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即便是一些老牌贵族,子爵甚至伯爵,他们通常的年收入大约为五万镑左右。
  三弟成为了一名郡级主政官。他虽然没有获得爵位,却掌握着很大的权力,甚至可以影响到更高级的省级行政长官做出某项决策。
  小妹是幸福的,有一个深爱她的丈夫。他现在已不是男爵,而是一名子爵。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马克西米利安见到了跟随教廷使团前往莱茵的约瑟夫。
  他主动约了马克西米利安私下密谈。
  对方的第一句话,马克西米利安感到不可思议:“其实你是我的家人,呵呵,真正的直系后代。”
  马克西米利安第一感觉“这家伙脑子不太正常,是个疯子。”
  约瑟夫显然看穿了他的想法,面带微笑告诉了马克西米利安更多的秘密。
  按照血统排序,约瑟夫应该是马克西米利安的曾祖,也就是他的第六代祖先。
  那是很多年前,约瑟夫当时很年轻,他是一名负责研究的三级教士。
  教廷从未放弃过对加百列城地下的探索工作。那片区域太大了,尽管很多地方因为大灾变坍塌,被岩石和各种杂物封堵,教廷高层却认为在这些阻塞物的背后还有更多秘密。他们从庞大的信徒群体当中挑选出信仰最虔诚的人组成工程队,由教士们带领,进入地下,挖掘并寻找着淹没在时间长河的文明遗留物。
  已经探明的地下区域由圣教军负责守护,未知区域的探索进度非常缓慢。除了复杂且难以挖掘的古老地形,更重要的必须在探索过程中面对各种潜在危险因素。
  比如照明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有些地方在开挖过程中莫名其妙发生爆炸,后来才知道这是因为挖开的封闭空间内部有瓦斯溢出,被照明用的油灯引燃……总之每次地下搜索都有人死去,连尸骨都找不到。
  约瑟夫的运气很糟糕,他在挖掘过程中从裂开的缝隙掉下去。那是一个巨大的空间断层,漆黑的环境无光,站在断层顶部的人们在这样的情况下无法搜救,只能把约瑟夫列入失踪人员名单。
  他很幸运,正好掉在古老基地中下部分层的管道开口,刚好被柔软的部位抵消了下坠力量,顺势滑入一具仍在运作的培养舱。
  那是一台以地热为能源供应的古老仪器。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基地大部分区域被毁,但这台培养舱刚好处于医疗区,周围的外壁非常坚硬,外来撞击没有引发空间坍塌,只是引发了主控电脑程序紊乱,自动打开了舱门……就这样,仪器在漫长的岁月里一直处于开机状态,因为能量供应稳定,附带的清理程序仍在持续着,不知疲倦维持运转。
第五百三七节
约瑟夫
  约瑟夫顺着管道滑入了培养舱,触发了这台机械的自动控制系统,他当场被当做入舱灌入大量麻醉气体,进入了封闭休眠状态。
  文明时代末期,各国制订并执行的秘密计划区别很大。严格来说,约瑟夫不慎掉入的这具培养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休眠舱,更不具备天浩所使用那种机械应有的长期休眠效果。再加上频繁的低烈度地震,导致加百列城地下这座古老遗迹不可避免受到影响。虽然负责这一区域基础功能的电脑能量来源稳定,却出现了程序方面的偏差,导致培养舱每五年一次的清洗维护间隔提升至三年。
  三年后,熟睡的约瑟夫被唤醒。
  他对这个陌生的地方感到恐惧,但约瑟夫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心理素质过硬。他虽是圣主信徒,却并未因此禁绝了他对自然世界及科学的理解和认识。负责控制该区域的电脑与“老嬷嬷”类似,都有着文明时代特有的智能问答系统。约瑟夫虽是外来者,可是他在培养舱内休眠了三年,已经通过血样和基因方面的初步认可(同族)。智能电脑当然不可能将他误认为主人或最高指令下达者,却因此给予了约瑟夫在基地内部最低级别的使用权限。
  “只对同族开放”,这是文明时代所有国家基地通用的规则。
  大部分培养舱都集中在基地医护区,也就是约瑟夫意外掉落进入的这个区域。基地空间按照不同功能进行划分,通常分为战斗、生产制造、后勤、训练等几个大类。其中“后勤”这个大区内部又细分为多个小区,包括医护、仓储、饮用水净化、食品加工……
  约瑟夫很幸运,他一直把自己在那时候的遭遇归结为圣主显灵,以及对自己的眷顾——虽然整个医护区损毁严重,却仍有两具培养舱保存完好。走过六十多米长的通道,对面就是第一百一十八仓储和食品加工区。
  天浩在大陆北方发现的基地使用中文,约瑟夫在加百列城地下发现的这个古老世界使用英文。
  冷库里封冻着多达数百吨的猪肉和牛肉。这些文明时代的遗留物从宰杀时就被剔骨,在生产流水线上被切割成块,送入特制模具,压成三十厘米见方的正六面体,送入冷库长期封存。来自地底的岩浆确保了这座基地能量供应,也因此在大灾变的时候启动了应急措施,这一区域的冷库没有受到影响,以至于约瑟夫打开仓库大门的时候,这些密闭了漫长岁月的冻肉仍可以食用。
  作为拥有最低权限的外来者,智能电脑授权并以图文方式教会了约瑟夫使用某些生理维持功能,其中包括食品生产与加工车间的基础操作。那是一个巨大的圆柱形房间,各种农作物种子在预制的人工平台上播种。没有土壤,整个平台其实是规则分部的密集孔洞,机器在每一个小孔里播下种子,注入营养液和所需的水分,通过设置温度及光照,确保作物在预定时间内成熟。
  第一次走进多功能栽培车间的时候,约瑟夫目瞪口呆,内心充满了巨大的震撼。
  他终于知道原来小麦这种东西不需要土壤就能存活,只需要自己在控制台上随意敲击几下键盘,面积超过两千平方米的栽培车间就会自动运转。“单层栽培面积两千平米”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数字,在这个巨大的,从地底朝着地表不断延伸的圆筒状房间里,无数个培育平台层层叠叠,就像整齐有序的蜂房。站在车间正中的控制器旁边抬头仰望,可以看到大量机械臂围绕着这些平台工作。这相当于数百个“两千平米”,甚至上万个“两千平民”栽种面积的叠加。
  只要精确设计好每一季的采收时间,注入对应的营养液,小麦就可以在四十五天内成熟。
  一个半月,栽种一季粮食……约瑟夫在备受刺激与震撼的同时,也明白如果将这里的秘密公开,将会引起何等的混乱与疯狂。
  通过对电脑资料的查询,他很快明白这种短期栽种不可能常态化。即便是以文明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基地生产的小麦成熟期正常情况应为三个月,也就是九十天。四十五天周期的栽种模式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比如粮食储备因为某种意外全部损毁,必须尽快生产一批粮食以供维持生命。超短周期栽培的农作物味道不算好,无法保证足够的人体所需元素,可是这样做的好处也很明显——能在关键时候救命。
  约瑟夫完全不明白电热原理,但这并不妨碍他从智能电脑那里学会了如何使用电磁炉、微波加热器、电子保温箱、电烤炉等各种家用电器。
  他是真正意义上的超时空鲁滨逊。区别在于这里不是荒岛,而是文明时代在时间长河中留下的一点点遗骸。这里没有山羊、海龟和鸽子,却有着口味稍差但并不影响食用的巨量冻肉。鲁滨逊那个可怜的家伙对区区十几颗麦种万般珍惜,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好不容易才攒够了成熟麦子吃到面包,约瑟夫根本不用镰刀和锄头就能得到这些,而且还有着储存在电脑里关于面包烤制的各种工艺流程。法式长棍、德式黑面包、俄罗斯列巴、英式小甜饼和意式松饼……只要不过分追求味道和口感,忽略因为没有牛奶等配料的问题,就能轻轻松松填饱肚子,甚至在闲暇的时候尝试制作意大利面和简略版汉堡。
  在这个相当于独立王国的地下世界,约瑟夫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硅胶人体,也领略了岛国式动作猛片的精华。他那段时间对影视作品很是着迷,沉溺了好几个月。没有圣主、没有米字架,也没有每天必做的功课,更不要说是每周一次的弥撒……放纵果然是快乐之源,也没有高级教士对自己进行监督,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样的生活虽然有趣,却很孤独。约瑟夫每天都在与智能电脑进行交流,他知道了很多关于文明时代的秘密,当然,仅限于他拥有的“同族”身份。
  军事、文化、科技……文明时代的一切在约瑟夫眼前展开。他通过影视作品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看到了一颗就能毁灭整座城市的原子弹,还看到了飞机和火箭,明白了世界并非《福音书》中所说的那样,而是一个围绕太阳旋转的球体。
  来自圣主的压力是如此沉重,这些事情如果拿到外面公开,约瑟夫肯定会被裁判所以“异端”的身份处以火刑。他的信仰崩溃了,进而萌发出想要离开这个地方的迫切心理。
  他从智能电脑那里得知了一些与自己相关的秘密——人类的寿命其实可以通过对细胞活化处理的方式加以改变。正常情况下,健康的人类生命极限为一百年左右。这是一个存在于理论上的极限数字,其实大多数人在九十、八十、七十,甚至六十岁就步入死亡。然而培养舱的出现使生命延长成为了可能。就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饮食规律,加强运动,直接效果会促使身体全面好转。只要进入培养舱,接受为期一年的休眠,就可以在电脑帮助下强化细胞活力,达到延长寿限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在休眠期间,智能电脑根据休眠者自身状况进行生理调节,使休眠者体能、精神、反应能力等综合数值达到最优状态。
  在文明时代,这曾经是顶级富豪与权贵的专享权利。随着科技不断进化,逐渐进入了中上等级人类群体。约瑟夫很幸运,他被智能电脑默认为“残存同族”,于是相关权限下放并得以扩大,除了无法接触到核心机密,他已经成为这部分基地空间实际上的主人。
  他花了大量时间研究自己掉下来的那条通道,并在智能电脑帮助下制作了一些简单的辅助器械。在休眠苏醒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约瑟夫对这些设备进行了安装,找到了一条自认为成功概率很大的逃生之路。确定了这一点,他再次进入培养舱休眠,开始了长达一年的生物调配期。
  第二次苏醒,约瑟夫感觉自己精力十足,浑身上下力量充沛无比,就像重新回到最具活力的十八岁。
  他离开了地下世界,凭着强健的体魄和过人技巧,攀上了悬崖,重返人世。
  在地下遗迹的那段时间,约瑟夫一直在思考自己的未来和人生。圣主和所谓的神灵在他心目中早已失去了价值,他再也不会主动亲吻神圣的米字架,听见圣主之名也不会主动下跪祈祷。但这并不妨碍约瑟夫继续以教士的身份隐藏在教廷内部。他对教廷内部制度非常熟悉,直接把目光瞄准了研究部。那是专属于教廷的“科学部门”,尤其是那些颇具身份的教士研究员,他们深居简出,身边几乎没有朋友。
  约瑟夫选择了其中一个叫做鲍勃的家伙,将其暗杀,成功取代。
  长时间久居地下,加上充足的营养与运动,约瑟夫外貌产生了一定幅度改变。再加上他第二次进入休眠仓的时候要求智能电脑以内部调节方式对自己外观进行修整……他出现在人类世界的外表与之前相符程度约为百分之八十。
  确定无人怀疑之后,他开始抛出具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米伽尔药剂。
  是的,就是佩里亚斯神父研制的那种同名药剂。“米伽尔”这个药剂代号实际上是约瑟夫提出,当时并没有佩里亚斯研究成品那么显著的效果,只是一种强化型精神药剂。
  约瑟夫之所以选中这种药剂作为重返教廷的突破口,是因为这种药剂有着广泛的受众。他曾经是个下级教士,知道很多神职人员在每天日课的时候都会打瞌睡,尤其是晚祷就更是感觉疲惫,却必须打起精神以应付来回监管的神父和戒律执事……这不是区区几杯浓咖啡就能解决的问题,毕竟提神饮料不可能对所有人产生效果,但经过提炼富含咖啡因的浓缩成分则不同,只需要成年人手指大小的那么一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更重要的是,提炼成本不算高,刚好在教廷可接受的范围内。
  初代的米伽尔药剂一经推出,立刻在教廷内受到欢迎,也彻底改变了教士们在日课与晚祷时恹恹欲睡的怠惰形象。约瑟夫因此获得嘉奖,并受到时任的红衣主教和教皇接见。他充分利用了这些机会,利用自己的谈吐和不凡见识,巧妙与神学领域结合在一起,很快成为了教廷高层眼里的“优秀神职人员代表”。
  接下来,就是一次次晋升,约瑟夫也顺利成为了裁判庭的副审判长。
  这是他曾经担任过的职位。
  约瑟夫从未想过要谋求更高的位置,他选定的目标就是副审判长。这刚好位于权力核心,有资格参与重大事务讨论,却不会被红衣主教等人视作潜在竞争对手。在中、下级教士眼中,裁判庭通常是黑色的威严形象,副审判长受人尊敬,能指挥圣教军,拥有军事实权。
  三年时间过去了,约瑟夫培植起隶属于自己的庞大教士系统。他拉拢了多达数千名下级教士,尤其是神学院当年毕业的学生。他很清楚,想要拉拢那些在职者难度极大,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则不同,在他们看来自己已经是身份极高的大人物,一句话,甚至一个赞许的眼神,都会让他们备受鼓舞,甚至直接成为自己最强有力的拥护者和支持者。
  保罗二十一世、施瓦本、黑色朗顿、红鼻子卡尔森、善良的都铎……约瑟夫侍奉过多任教皇。他从一开始就目的明确:辅导者、暗中引导、控制大部分,但绝不能成为出现在公开场合的主要人物。
第五百三八节
想法太多的人
  约瑟夫给自己规定的在教廷存在时间只有三年。时间一到,他就以各种借口和方法从人们视线中消失,沿着那道深不见底的悬崖通道进入地下世界,重新进入培养舱,开始长达一年的休眠期。
  智能电脑说过:培养舱可以修复和强化人体细胞的,只要按时进入舱内休眠,就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换句话说,只要定时返回那个孤独的地下世界,就能长生不老。
  智能电脑一丝不苟执行着固定程序,约瑟夫是它感应范围能接触到唯一的白人。在接下来的时间,约瑟夫重复着一次又一次在人类世界出现,做好各种布置,然后一次又一次进入地下世界休眠的过程……就这样,他活了好几百年,身形相貌仍然没有变化。
  他小心翼翼进行着秘密计划。为了掩盖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消失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约瑟夫以裁判庭“审查资料”为借口,编造了离开教廷前往其它地方“调查”的谎言。他选择了一些下级教士成为亲信,加以培养,扶持这些人不断往上爬,得到更高的位置。这样一来约瑟夫就得到了保护伞,也能顺理成章进行他的各项秘密工作。
  人总是要死的,一百岁的长寿者令人惊叹,两百岁还仍然活着只会令人产生“怪物”的想法。在漫长的岁月里,约瑟夫总共“死亡”了六次。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他真不愿意这样做,但掩人耳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留下了大笔“遗产”,每次都会在“临死前”安排好后事。在旁人看来,约瑟夫是个具有天才般实力的研究者,那些得到他好处,被扶持上位的高阶教士对他心存感激。约瑟夫会给他们留下书信,在信中叮嘱这些人“帮帮我的家族后代”。
  每次都是一年后,一个相貌与约瑟夫年轻时极其相似的人出现了。他自称是约瑟夫的侄子,从小就接受约瑟夫在神学方面亲自指导,希望进入教廷研究部门,或者裁判庭……那些受过约瑟夫恩惠的高阶教士接下来会安排“新约瑟夫”接受理论知识考试,只要通过就能免去入读神学院这一必要环节。“新约瑟夫”总是应答得体,他在神学方面的知识丰富无比,甚至还有一些令人惊叹的独到见解,所有这些都证明他是一个虔诚的圣主信徒。
  最初,约瑟夫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生存。然而在第三次“复活”的时候,他开始谋求更多。
  人类的也行总是随着时间膨胀,约瑟夫也不例外。他不再把优秀人才当做培养目标,而是选择了自己久未联络的家族成员。
  他对自己的家族进行了长达十二年的观察,刚好是约瑟夫在人类世界的四个正常存在周期。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约瑟夫深思熟虑的结果——想要得到并长期掌控权力,就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支持者。对于外人,约瑟夫的计划存在各种不稳定因素。他寄希望于“血统”,尤其是那些优秀的,可堪培养的家族成员。
  在那个时代,约瑟夫选中的第一个培养对象名叫珍妮佛。她是一个相貌普通的农家少女。倒不是约瑟夫偏爱女性,而是他实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他出生在一个人丁单薄的穷困家庭,从掉落悬崖至今,前后过去了一百多年,约瑟夫以各种方法悄悄向自己的家庭及后人给予了各种好处。主要是金钱方面,总额度加起来超过六十万镑。按照约瑟夫的想法,这些钱可用于改善生活,更重要的是用于培养家里的年轻人。
  其实约瑟夫还可以给家里送去更多的钱,但他没有这样做。主要是因为连续多任家主,也就是他的父亲、弟弟、侄子……嗜好赌博的基因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尤其是约瑟夫的弟弟,在六十三岁生日那天,竟然在牌桌上一次性输掉七万多镑,如果不是约瑟夫得知情况后紧急派人暗中处理,整个家族完全有可能倾家荡产,进而分崩离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0/5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