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校对)第4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6/513

  约瑟夫身穿裁判长款式的黑色教袍,在两名技术人员的陪同下,站在简易塔楼顶端,手持单筒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那台试验车。
  地下遗迹有很多关于文明时代的武器资料,其中约瑟夫最感兴趣,同时也是可行性最大的一种,就是坦克。
  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提出了蒸汽理论,进而暗中完成了与瓦特类似的实验。很不幸,他被教廷密探发现,被抓进了加百列城永远囚禁。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这位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的研究者造出了这个时代第一台蒸汽机。
  很原始,很粗糙,但的确是一台划时代的机器。
  约瑟夫将这台机械封存,并在发明者死后,把相关资料和实物分别交给其他同类型囚禁者继续研究,加以完善。
  在过去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多次试验表明蒸汽机可以从根本上取代畜力,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庞大的机械王国。然而出于对文明时代毁灭惨剧引发的心理恐惧,约瑟夫拒绝任何带有“先进”前缀的事物。这直接导致了蒸汽机无法在后续研究中得以小型化,只能以纸面数据的形式存在。
  北方巨人的崛起,让约瑟夫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不得已,他解除了一部分封存科技的禁令,其中就包括蒸汽机。
  将热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并不复杂,一壶烧开的水就能说明其原理。然而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就不那么简单,尽管约瑟夫手上有图纸,也有着关于初代机械的详细结构图,可是在那些秘密召集的铁匠和手工匠人看来,这张图纸无疑于对伟大圣主的亵渎。
  “天啊,我看到了什么?这是一种只要用煤就能自己动起来的机器……不,这是巫术,这一定是该死的,邪恶的巫术!”
  “水的力量怎么可能推动沉重的铁块?这一定是在开玩笑。”
  “这是异端,这是对圣主的不敬。我要向裁判庭举报你们!”
  约瑟夫心中狂涌着无穷无尽想要杀人的念头,滑稽无奈,哭笑不得的思维占据了整个大脑空间。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隐藏在幕后那么多年对教廷的暗中引导和控制,到头来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挖了一个巨坑,现在到了被迫填坑的时候。
  愚昧无知会形成习惯,对民众来说尤其如此。当一切先进、新奇、具有想象力的萌芽被扼杀,甚至从思维土壤深处连根拔起,就再也谈不上所谓的“科学”。
  这不是铁匠的错。《圣主福音书》中明确规定:任何形状怪异的金属制品都有可能被用于巫术仪式。比如中空且扭曲的管子,大片光滑的薄铁皮,以及带有各种凹槽的圆柱形金属构件(轴承),铁匠不得私自打造该类物件。尤其是第一种,也就是中空的金属管,除了得到许可的军火工厂,以及专门为了生产酒类的企业(冷凝管),一旦发现民间私造,裁判庭将立刻介入,对该物件的具体用途展开调查。
  只要进入了调查程序就意味着死亡。那些黑衣教士们根本不管金属管究竟是用来造枪还是酿酒,他们只会拿出《圣主福音书》当众宣称“你是恶魔的帮手”。抓捕现场一句话就能定罪。当然想要不死也很简单,只要老老实实交出你的全部财产,再把你年轻漂亮的妻子主动献出去,就能留下一条命。
  在加百列城,以及教皇陛下统治的势力范围,普通民众对圣主的崇拜达到了极致。为了引导并更好的利用这种惯性思维,约瑟夫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最大限度发挥出信仰统治威力,对教廷区内的民众成功洗脑。
  在这片看似圣洁的土地上,魔鬼永远找不到安全的藏身之处。
  某个男人字吃饭的时候放了一个屁,恰好被从门口的邻居看到并听见,立刻以这个为借口向裁判庭举报。理由很简单:正常人吃饭的时候绝不会放屁,这一定与地狱魔鬼约定的暗号。至于他们之间究竟想要进行什么样的邪恶勾当,那只有圣主才知道。
  一个满怀邪欲的家伙看上了一个年轻姑娘,对其非礼却被没有得逞,反被她的男友痛扁了一顿。于是怀恨在心,跑到裁判庭举报她是女巫。理由同样简单:今天是斋日,这个伪装成少女的恶魔途经教堂,没有朝着神圣的米字架鞠躬行礼,也没有在胸前划神圣符号。
  这些举报的理由和借口都很荒谬,偏偏裁判庭的执管教士认为这就是私通魔鬼的证据。于是放屁的男人被抓起来打入大牢,家里人为了救他拼命花钱,直到缴纳了足够金额,填饱了执管教士的钱包,可怜的男人也终于离开监狱回到家里。他倍受打击,曾经富裕的家庭也因此变得穷困不堪,妻子受不了这一切跟着别的男人跑了,父亲被活活气死,母亲在绝望中上吊自杀……放屁男人的最后结局是进了疯人院,他被刺激得丧失理智,无论看到谁都会傻兮兮地笑着,随时随地鼓起腮帮,嘴里不断法出“啵啵”的声音。
  作为举报者,邻居得到了十个金镑的奖赏。
  年轻姑娘被抓进裁判庭关了一个多月。那里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地方,对于年轻漂亮的女性尤其如此。她沦为了多达数十个执管教士的人体专用品,残酷现实狠狠撕碎了她心中的最后尊严。为了活命,她什么都愿意做。等到那些黑衣教士玩够了,也玩腻了,终于把她放出来,曾经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的白色鸽子早已消失,变成了浑身上下到处都是脱毛伤痕的乌鸦。她自暴自弃选择了酒吧女郎这个行业,用放荡的笑容招呼曾经心爱的男友:“十个便士,这就是我的开价。”
  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世界,也是一个被残酷戒律和《圣主福音书》统治的世界。因为魔鬼对人类世界无孔不入的渗透,所以需要无时无刻警惕并发现来自身边的异动。在这块遍布狂信者的土地上,圣主是真正的帝王。作为祂的代言人,教皇只要动动嘴皮子就能决定一切。
  约瑟夫是教皇的代言人。
  如果没有该死的战争……不,应该说,如果不是该死的索姆森胡乱指挥,导致王国联军在北方被打得大败,事情根本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与虚幻的口号和幻想不同,现实是可以触摸的。如果没有强大的军队,先进的武器,北方巨人很快就会攻破边境,杀入教廷。
  约瑟夫迫切需要提升教廷的军事科学技术力量。然而他无奈的发现:在这片被神圣米字架覆盖的土地上,很难找出自己需要的人。
  教廷研究部的很多教士都可以算是科学家。但术业有专攻,那些人在理论研究方面没有问题,比如之前成功制造的“六号”,就是生物研究部的实验结果。然而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在于一、两件超级武器的出现,而在于某种强力武器的量产。
  约瑟夫在地下遗迹的时候,看过很多文明时代的战争类书籍。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负结果深以为然,尤其是苏德战争转折点,莫斯科战役与斯大林格勒战役,更是被约瑟夫奉为经典。他不认为在广岛与长崎投下的那两颗原子弹改变了历史进程,毕竟那个时代核弹金贵,就算摧毁了两座城市,可对于战争本身没有造成本质影响。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仍是军队。
  约瑟夫认为决定教廷与北方巨人之间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蒸汽机,这相当于虎式坦克与T34之间的较量。数量是关键,尽管前者性能优秀,却因为数量太少,抵不住潮水般涌来的后者。
  达芬奇曾经留下过一张关于“特殊战车”的素描结构图。那是一个圆盘形,可旋转的机械巨物。四周布满了环状的火枪射孔,分为上下两层。下面为动力层,上面是武器平台。整个机械可容纳三十至五十名士兵,适合在平原地区使用。厚厚的装甲足以挡住巨人的炮弹,无论他们的大口径火枪还是锋利战斧都不能伤其分毫,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性武器。
  文明时代留下了大量遗产,可约瑟夫无法使用,也没办法将它们实用化。他之所以绞尽脑汁好不容易找到了达芬奇的古老设计图,完全是出于无奈选择——石油精炼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内燃机从研发成功到具体实用化需要漫长时间。相比之下,蒸汽机就简单得多,操作方便,更重要的是一旦实验成功就能批量生产。
  远处的实验车远不如约瑟夫想象中那么灵活。圆形,准确地说应该是一个厚重的碟形。高达三米的下层动力部分被厚厚钢甲包裹,扁圆的上层有十个射击孔。这台被称之为“圣主之怒”的战争机械看上去极为沉重。顶部有两根很粗的烟囱,不断喷吐着浓密黑烟,即便是站在很远的地方,仍能听到“吭哧吭哧”的机械轰鸣,仿佛一个患有支气管哮喘的老人正在艰难爬行。
  速度太慢了。目测下来每小时最多前行十公里,而且前提必须是地形平坦,没有太大的起伏。
  但不管怎么样,就战斗性能来看,倒也勉强还过得去——之前组织了好几轮步兵齐射,火绳枪发射的子弹无法穿透“圣主之怒”外层装甲,呆在里面的士兵很安全,无人受伤。
  约瑟夫脸上微微泛起少许笑容,很快被深重的阴郁取代。
  这的确是优点,可相比之下,缺点实在太多了。
  煤的载运量不大,只能在战场上维持三个多小时。
第五百七十节
政策
  约瑟夫放下望远镜,仰起头,深吸了一口夹杂着煤炭燃烧烟雾的被污染空气。
  以前,他是如此厌恶这种气味。当然这是因为在地下遗迹生活了太久,受文明时代资料影响的结果。那时候有很多环保主义者,他们认为所有碳排放行为都必须被禁止。
  现在,约瑟夫觉得这股气味透出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也终于理解了“碳排放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强盛与否”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注视着远处仍在继续试验的那台样车,约瑟夫喃喃自语:“总得试试才知道最后的结果。北方巨人……来吧,让我看看你们是否真如传说中那么强悍无敌。世界只有一个统治者,只可能是我们。”
  ……
  撒克逊王国的崩溃比想象中更快。
  时间进入了十一月。
  秋粮收获季已经结束,空荡荡的田野看不到一丝绿色。从莫伦特郡以南,撒克逊王国的领土大多位于温带,这里四季分明,开始步入了寒冷的冬天。
  不得不承认,撒克逊人祖先在选择居住地这件事情上的确很有眼光。伦敦城周边资源丰富,有着充沛的水源,更重要的土地肥沃,且因为气候的缘故易于耕种,产量极高。
  天浩之所以派出气球部队进攻金雀花和莱茵两国,一方面是为了引发森林大火,大面积烧毁即将成熟的麦子;另一方面是为了最大限度摧毁当地民众的生活基础和战意。此消彼长,以今年的收成来看,金雀花和莱茵的大面积绝收已成定局,反观撒克逊,以伦敦为例,金灿灿的小麦一个多月前就完成了收割、脱壳、晾晒等过程,现在全部收纳入库。
  这笔财富以前属于国王和高阶贵族,现在属于天浩。
  对伦敦的清理工作一直持续到现在。主要是贫民窟和平民区,肮脏的部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清洁,沿着横穿城市的河流,在拆除战争中破坏建筑的基础上,一座座专属于北方巨人的高大建筑拔地而起。
  占领并控制一个世界需要大量人口。劳伦特伯爵因为“作战有功”,成为了第一个获得封地的投降贵族。天浩对白人实施严酷的生育管制,对龙帝国公民却大幅度提升各种福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在生育孩子方面由帝国政府给予补贴,从婴儿食品到上学受教育等方面,新生儿家庭都能得到来自所辖接到与社区的物质补助。
  “去南方,占领并得到白人的土地。”
  这在北方帝国已经成为几乎所有人耳熟能详的宣传口号。天浩在新占土地方面给予的优待政策力度很大。以磐石城现有的帝国公民为例,无论曾属于任何部族,只要愿意来到伦敦定居,就能免费得到一套房子,还有一百亩免税期为两年的肥沃土地。
  以后的伦敦,只有“白人区”和“帝国公民区”。可实际上,在帝国内部来往的秘密公文上,白人被统称为“奴隶”,代表他们不同身份的只是治维军、奴隶平民、三级奴隶、二级奴隶……
  只要有足够的粮食,生养后代速度极快。王国联军进攻锁龙关以前,磐石城人口在短短数年内增加了好几倍,这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来自北方的白人教员已经分赴各地。按照天浩的命令,他们将在未来一年时间里尽可能扩大帝国语言的影响,以及传播范围。
  巫林是新任的教育部长。他将今、明两年的教育计划合并,按照种族分为两部分。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今年即将结束,但年轻皇帝的意志必须得到贯彻。
  龙帝国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在占领区(暂时的过渡性称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白人儿童实施三年制免费教育。
  请注意,是“免费”教育,而不是“义务”教育。
  免费前提来源于劳伦特伯爵等投降贵族的建议。当然没有任何事情是免费的,针对白人儿童的教育资金其实由分奉在各地的投降贵族主动进献。按照天浩的计划,免费教育政策目前制定了三期,也就是前后九年的期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帝国整体财力与战争进程的影响。打仗历来都很烧钱,即便是认真执行“以战养战”的方针,帝国内部仍有对“白人儿童免费教育”这项计划抱有争议。
  如果不是天浩以强大个人意愿和权力威慑为支持,这项计划很难得到执行。
  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龙帝国虽然拥有强大的军队,却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国。军事、经济、文化、国民综合能力及受教育程度……与南方诸国比较起来,龙帝国只在军事方面颇有建树。其它方面的短板导致国民对相关问题无法看得更加长远,即便是在军方内部,也有很多军官和士兵提出质疑:所有白人都该死,他们是我们的奴隶,为什么还能享受与我们孩子一样的受教育资格?
  报纸在北方出现了。
  《帝国日报》最初的发行量不大。信息与新闻来源的基础,是分设在各城、村寨不同规模的电报站点。就帝国目前的工业水准来看,电缆无疑过于高上大,不过在制造电线倒也可行,加上在各地正在建设的不同规模热能电站,一个超越时代的信息传播系统开始建立,并初具规模。
  莫尔斯电码的出现,与英文密不可分。以信号长短代替字母的做法成为了电报基础。相比之下,汉语的大量文字想要以同样方式使用就显得困难。天浩的对策来源与文明时代,他编纂了密码本,那是以多达数千个常用汉字为标准,以拼音形式对照,同样使用信号长短进行发射,在信号末尾加注四声音节的做法。使用起来比莫尔斯电码要难一些,却免去了报务员必须学习英文的这一过程。只要手上有解码本,就能对照电波信号进行翻译。
  来自遥远南方的新闻和战报,随着电波传到北方各城,第二天中午就能刊印成报纸,出现在大街小巷。
  对民众的宣传工作极为重要,天浩的长兄,也就是被封为亲王的天峰同时兼任帝国宣传部长。按照命令,分派到各地的民政部宣传委员必须与政治委员一起,对帝国政策向民众进行解读,不得误导。
  一个新的行业出现了——读报人。
  “我知道你儿子是军官,可是你得把事情倒过来看。就算你儿子再勇敢,一个能打十个,或者二十个,可一场仗打下来,他能杀多少白人?你没看报纸上说的吗,南方白人太多了,光是一个撒克逊就有好几亿,是我们的十几倍。”
  “你以为陛下领军南下是一座座城市平推过去?那怎么可能……真要是那种打法,把所有白人全部杀光,那得花多少子弹?多少炮弹?投降的白人终究还是大多数,把他们都杀了终究不现实。这些年从南方押过来的奴隶很多,你看看光是咱们这城里城外的就有不少。我们说话他们听不懂,他们的鬼话我们同样听得莫名其妙。所以皇帝陛下要求对白人实施三年免费教育,就是为了让他们学会说话,说咱们的语言。”
  “我知道你以前是猎户,我就问你一个问题:你喜欢山林里野生的獠齿猪,还是老老实实呆在圈里的家养獠齿猪……肯定是家养的对吧!因为它们很听话,只要给它们吃的就不会闹腾,也不会像山上的野猪那样到处乱跑,吃饱了躺下睡觉,很快就能长肥……对白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给他们一些好处,让他们安安心心做该做的事,服从皇帝陛下的命令,就能给我们减少很多麻烦。”
  宣讲与解读比想象中困难,但只要做好初期工作,后面也就变得顺利流畅。再加上一大批从前线退下来的受伤军官分配到各地,在他们的影响下,很多民众成为了对年轻皇帝最狂热的支持者。
  总有些新的情况冒出来——各工程军团的奴隶们很快发现,那些脑子灵活,学习速度快,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龙语的家伙得到了最佳待遇。更令人羡慕的是,随着三年免费教育令的颁布,因为南方新占领地区大量缺乏教师,这些家伙得到了特赦,穿上了帝国教育部统一发放的浅灰色教师制服,口袋里揣着崭新的《临时教师资格证》,兴高采烈离开了散发着臭味,被跳蚤、蚊子、苍蝇和各种乱七八糟小虫子占据的奴隶窝,怀着踌躇与期待,踏上了回家的幸福之路。
  原来学好龙语还能得到这般优待!
  有了多达数千名活生生例子摆在眼前,各工程军团的白人奴隶迅速掀起了学习龙语言的狂潮。他们从不放过平时的碎片化时间,吃饭、休息、上厕所抓紧每一秒钟熟悉方块形文字,对词语和不同句式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多音字和一字多意最令人头疼,这种时候就必须依靠工程军团内部的语言教师。
  这是一个特殊的部门,所有主管均来自天浩亲自任命,大多是从磐石城“动物园”调派的警卫。他们接受过天浩亲授的相关培训,通晓英文。具体执教者多为白人,也就是从“动物园”中选拔出来的那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6/5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