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人(我家的表哥数不清)第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136

  正是昨日才见过的杨家九郎杨天佑。
  看到一身少年公子装扮的李绮节,杨天佑愣了一下:“表妹?“
  李绮节直接道:“李家人现在到哪里了?“
  杨天佑眉头紧锁,“他们往祖宅去了。“
  杨家的另一处祖宅在乡下。
  李绮节道:“杨天保在不在家?“
  杨天佑眸子中划过一丝诧异,“我父亲和五哥都去武昌府了。“
  李绮节抬头看一眼天色,匆匆道:“让县衙的差役去武昌府送信,他们有马,比水路走得快,告诉杨天保,他必须赶在明天巳时前回瑶江县,否则他的功名别想要了。“
  说完,扭头就走。
  “三娘——“
  杨天佑喊了一声,三步并作两步,跟在李绮节身后,顿了顿,右边脸颊的笑涡皱成一个苦恼的浅坑:“李家那边,可能是冲着我来的。“
  李绮节陡然停住脚步,回头看杨天佑一眼,“你抢了李家什么?“
  杨天佑以为李绮节会勃然大怒,看她竟然神色平静,不知她是真不生气,还是刻意压抑怒意,心里一时七上八下的:“城外滩涂那边的水田都是朱家的祖产,因为年年被洪水淹没,难有出息,上个月,朱家被催债的找上门,索性把那块田地拿出来抵债,债主转头把田地卖给附近几户人家,折换成现钞。我买到了二十亩,李家不服气,认为我借着官府的势力恶意压价。“
  李绮节长眉微挑,恶意压价,确实像杨天佑这厮干得出来的事儿。
  杨天佑看到李绮节眸中的怀疑之色,顿时恼羞成怒,涨红着脸道:“我是清白的!我杨九做买卖堂堂正正,从来不会用那些下作手段!“
  他薄怒时双眉紧皱,脸上并没有一丝凶相,眼眉极冷,倒是比平时笑嘻嘻的模样更显俊朗。
  李绮节脸上不动声色,淡笑道:“但愿吧。“
  杨家深处幽巷之中,门前并无多少行人来往,李绮节又是一副男儿打扮,不必顾忌,杨天佑不由盯着她微微弯起的眉眼看了许久。
  良久,他慢慢移开眼神,忽然轻笑了一声,眼里闪烁着一抹晦暗不明的幽光,“让表妹见笑了,我不该在你面前扯谎。“
  和杨天佑接触越多,李绮节愈发看不出他到底是什么性格,有时候他有些流里流气,有时候他也直接坦然,偶尔又正经温文,说话时他是一个样子,不说话时,又像是换了一个人,神色间时不时流露出几丝超乎他年龄的苍凉和落寞。
  她一时有些摸不准杨天佑话里的意思,在滩涂田地的买卖中,他到底动了手脚,还是没动手脚?
  当下懒得细想,跃上牛车,轻声道:“买卖上的事,哪里是一两句说得清的。先解决我那帮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叔叔堂哥们再说吧。“
  说完话,不再去看杨天佑探询的目光,扭头吩咐进宝即刻出城。
  牛车很快转过拐角,不见踪影,只能听到车轮轧过青石板街道的辘辘声响。
  小厮阿满走到杨天佑身旁,小心翼翼道:“少爷,我问过丫头们了,是太太把您买地的消息传出去的。“
  杨天佑冷笑一声,笑容凛冽,颊边的笑涡愈发深刻:“当初知道李家那一支是她们家认的亲戚,我特意连夜坐船赶回县里找父亲商量对策,就是怕买地的时候和他们李家起龌龊,没想到还是做了无用功。“
  不仅没能躲过争端,还让金氏抓住机会,把事情闹大了。
  阿满看杨天佑脸色难看,有些不忍,难得贴心道:“少爷,我看三小姐还是信您的。“
  杨天佑不由苦笑:信不信?又有什么所谓?成王败寇,愿赌服输。做买卖的,没有人能真的清白如水。
  他担心的是,李绮节根本不在乎。
  虽然他已经认定了李绮节,但假若这个软硬不吃的小表妹始终不肯点头,饶是刚硬麻木如他,心里还是会觉得一抽一抽的疼。
  另一头的李绮节,根本没把杨天佑那二十亩地的事放在心上,李家嫡支自诩世家大族,怎么可能因为区区二十里地就贸然朝杨家发难,不管是杨天保和她的亲事,还是杨天佑和他们争地一事,都是借口,他们真正的目标,很有可能是杨县令。
  她恍惚记得当朝的成祖差不多大限将至了,到那时,会有几个藩王蠢蠢欲动,不知道属于穷乡僻壤的瑶江县,会不会受到波及,李家嫡支,又是不是怀有其他更深层的目的。
  一时心绪翻腾,不知不觉间,牛车渐渐驶出城门口。
  忽然听得南边石桥上一人连声喊进宝的名字,“等等我!“
☆、第42章
  进宝将牛车赶到石桥下,
李子恒一掀袍角,
跳到牛车上:“刚才去哪儿了?我在墙根底下等了半个时辰。“
  “我去了一趟杨家。“李绮节道,
“阿爷呢?“
  “去杨家做什么?“
  李子恒接过进宝手里的鞭子,见李绮节没答话,便没多问,
指一指渡口的方向,“阿爷回村去找大伯想办法了。“
  “大哥预备怎么办?“
  李子恒一鞭子甩在牛背上,
老牛哞哞两声,牛车再度晃动起来:“能怎么办?反正事情不能闹大了,
不然你以后还怎么说亲事?“
  李绮节不由莞尔:“我还以为大哥会跟着嫡支那帮儿郎一起打上杨家门呢。“
  李子恒翻了个白眼:“我又不是没脑子,其他的事情我拿不定主意,
这事我还是能分得清轻重的,嫡支休想借你的名头闹事!“
  兄妹俩在渡口前雇了条小船,坐船回了李家村,李大伯和周氏已经听李乙说了来龙去脉,正在家急得团团转。
  周氏一见李绮节,
眼圈便红了:“要不,再让三娘到我娘家去避避风头?“
  李大伯叹口气:“两族相斗,
三娘就算躲到天边去,也躲不开,除非咱们家搬得远远的,以后再不回瑶江县。“
  乡人安土重迁,动乱打仗的时候都不愿背井离乡,李乙不可能因为害怕李绮节的名声受牵连,
就抛家舍业,搬迁到别处去。
  周氏一跺脚,恨恨道:“怎么就摊上这群亲戚了,求他们的时候,他们礼照样收,就是不肯张口,好容易风声平息了,又跳出来添乱!“
  李大伯捋着花白胡须,愁眉不展。
  一直沉默不语的李乙忽然站起身:“实在没办法,我带着三娘去武昌府,在那边赁间屋子,住上两三年,等风头过去了,再带她回来。“
  周氏看向李大伯:“这……这合适吗?“
  武昌府和瑶江县倒是离得不算太远,坐船的话,一来一回只需一天的工夫。可李绮节正是十一二岁说亲事的年纪,再过两三年,等她从武昌府回来,县里正当年纪的好儿郎早被挑光了。在武昌府那边替她寻亲事呢,又人生地不熟的,不知道人家的深浅底细,而且李家人口少,断不会把女儿家外嫁。
  远嫁的小娘子,碍于规矩,常有几十年不回娘家的,出嫁就等于生离。李绮节虽然不是周氏亲生的,但在周氏眼里,侄女儿就和自己的女儿一样,她舍不得让李绮节吃那份骨肉分离的苦头。
  “何必如此。“李绮节解开头上戴的网巾,端起一杯没人动过的泡橘茶,喝了两口,笑盈盈道:“族叔他们借着我的名头去杨家闹事,无非是为了一个利字,咱们只要找准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不愁没法应付。“
  李乙眉头紧皱:“三娘,莫要胡闹,宗族的事,哪是你一个小娘子能管的?都怪我素日纵着你,把你惯得无法无天的。“
  李绮节不吭声。
  见李乙斥责李绮节,李大伯顿时不高兴了,嘟囔道:“二弟这话就说岔了,宗族打着三娘的名头在外边要打要杀的,三娘难道就得老老实实坐在闺房里任他们胡作非为?泥人还有三分土性呢!你这个当爹的,不晓得护着自己的闺女,还怪起三娘来了?“
  李乙苦笑道:“大哥,今时不同往日,三娘都快十二岁了,哪能和七八岁时那样到处抛头露面,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宗族的事,她一个小孩子,什么都不懂……“
  李大伯一口打断李乙,冷笑道:“什么宗族不宗族的,原本就是没有血缘的远族。不过是咱们兄弟俩形单影只,没有族人依靠,想攀个远亲,才厚着脸皮认了他们家。这些年,咱们岁岁送礼,月月有供奉,把嫡支那边当成真祖宗一样孝敬,他们给咱们回过什么?每次你我兄弟上门,都把我们当成奴才一样糊弄,随随便便打发几个管家出面接待我们不说,时至今日,我们连正院都没进去过!人家是望族,看不上咱们兄弟俩这破落户,也算是情有可原。是咱们家配不上他们的门第,活该被人看不起,可他们收了咱们家的礼,拿了咱们家的好处,还来败坏咱们的闺女的名声,我李甲绝不答应!“
  李子恒立即附和道:“没错,大不了从今以后咱们不和他们家来往了!“
  李乙不住叹气:“好好的,怎么就要和宗族断绝关系……“
  李绮节趁机道:“阿爷,你若是还不想和嫡支闹掰,不如听听我的主意,我保管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既不用和嫡支那边撕破脸皮,也不会让杨家难堪。“
  杨家和他们家的关系,比那个莫名其妙的李家嫡支亲近多了,即使出了杨天保的事,杨、李两家依然打断骨头连着筋,祖祖辈辈联姻,关系错综复杂,不是说疏远就能疏远的。
  在李绮节看来,嫡支那边不容易对付,杨家同样不能得罪,他们家想在瑶江县住下去,就得和杨家保持不远不近的亲族关系。
  李子恒一撸袖子,露出矫健的双臂,瓮声瓮气道:“阿爷,先听听三娘的法子吧,反正坐着干等也不是事儿。“
  李大伯亦道:“没错,二弟,要么你现在去和嫡支划清界限,从此不相往来,要么你就听三娘的!“
  李乙看看一脸笃定的大哥李大伯,再看看跃跃欲试的儿子,最后看向李绮节:“三娘,你真想好了?“
  李绮节点点头,淡笑道:“阿爷不必担心,实在不行,咱们搬到武昌府去好了,那边比县里繁华热闹得多,说不定咱们还能在码头买几间铺子做生意呢!“
  李乙无奈地叹口气:“好,不过你得先答应阿爷一件事。“
  “什么事?阿爷只管说。“
  “如果杨、李两家还是闹起来了,不管咱们搬不搬家,从此以后,你不许再随意踏出家门一步。“
  李乙的话一字一句,说得郑重认真,显然是他在心里想过无数次的。
  李绮节愣了片刻,直直盯着李乙的眼睛。
  李乙的眼神有些躲闪,别开脸,颤声道:“你想清楚了,再回答阿爷。“
  李绮节心里一沉: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她早就明白,因为她幼年丧母,家中没有主妇教导,所以才能无忧无虑,到处闲逛。李乙不忍过多苛责她,也由着她去。但随着她一日一日长大,李乙终将不能容忍她的散漫自由,他希望她能够遵守三从四德,做一个文静乖巧的小娘子。
  李绮节并没觉得有多失望,早在几年前,她就知道自己终将会面临这一天,他们所受的教育不同,总会出现分歧和矛盾,这不奇怪,也不突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