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校对)第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1

--------------------------------------------------------------------------------------------------------------------------------------
☆本文由看帮网网友分享,仅供预览,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看帮网(https://www.kanbang.cc)-精品电子书☆
--------------------------------------------------------------------------------------------------------------------------------------
=================
书名:《大唐第一公主》
作者:罗青梅
文案:
爹不疼娘不爱的裴家十七娘,一朝成为武则天的养女,她妈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爷爷是皇帝,她爹是皇帝,她哥哥是皇帝……
她丈夫是皇帝,她儿子将来也是皇帝——总之,她全家都是皇帝。
谁说帝王家没有真情?
注明:
1、无血缘关系
2、这篇文中李治是腹黑,和武则天是真爱,喜欢李弘、李贤的亲勿入
3、yy之作,内容纯属虚构,人物年龄、关系、性格均有改动
[提示]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请大家不要在文下拉踩对比其他文章,也请不要在其他文章底下提起此文,谢谢理解!
内容标签: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青梅竹马
甜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裴英娘,李旦

配角:武则天,李治,李显,李贤,太平公主

其它:
  
金牌作品简评:
  穿越到了唐朝,成为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养女,裴英娘表示压力很大。效仿兄长李旦明哲保身,静观其变,还是放开手脚,积极参与朝政?裴英娘胆子小,首先选了前者,然而世事多变,自保不易,她干脆抛下顾虑,毅然走向一条不一样的荣宠之路。
大唐盛世,辉映千古。作者描写细腻,剧情流畅,重新解读历史人物的同时,尽量贴合史实,大唐的繁华盛世跃然纸上。高宗李治的塑造尤为饱满,有血有肉。不慌不忙间,将大唐宫廷皇室的感情生活娓娓道来,尤其是对父女、姐妹、亲人之间的亲情描写极为感人,值得一读。
=================
第1章
  上元元年,政通人和,百姓阜安。
  因为仰慕中原的繁华昌盛,各国商人、留学生、学者、僧人汇集京师长安,丝绸之路沟通东西,人文、物资荟萃于此,李唐帝国国力强盛,声威日益煊赫。
  这年孟秋时节,在尊唐高祖李渊为神尧皇帝、窦皇后为太穆神皇后,太宗李世民为文武圣皇帝、长孙皇后为文德圣皇后的同时,高宗李治皇帝称天皇,武皇后称天后,并称“二圣”。
  此后,朝中官员和民间百姓便以“天帝”、“天后”称呼二位圣人。
  因高宗李治衰弱多病、秉性懦弱,武皇后垂帘参政,逐渐大权在握。
  武皇后精明强干,机智敏捷,命人编纂上千卷各类书籍,著《列女传》、《乐书》、《臣轨》,大兴科举,提拔寒门文士,在民间的声望越来越响亮。
  腊月二十五,长安,金城坊西北角,裴宅。
  日暮西垂,寒风凛冽。庭前几株劲瘦的枯木在稀稀落落的雪中撑开虬曲的枝干,最干净的雪白,衬着最疏狂的墨黑,凭添几分诗情画意。
  雪花飘入长廊,扑在脸上,化成冷冰冰的水珠,像淌了一脸泪。
  裴英娘时不时伸手去抹,一张粉嫩的小脸蛋,被雪花弄得湿乎乎、黏答答的。
  她躬腰缩肩,一手攥着高齿木屐,一手提着六破红绿间色裙,小心翼翼穿过花园的回廊。锦袜踩在冰凉的地面上,凉意透过柔软的丝帛,钻进脚心。
  她冷得直打哆嗦,目光越过高高的围墙和宅邸之外更高的坊墙,眺望着远处义宁坊的方向。
  西域来的胡人大多选择在长安西部居住,义宁坊是长安最西边的里坊,自然而然成为胡人们的聚居地。
  义宁坊里的胡人多,因此那里修建有始建于贞观年间的波斯胡寺,有胡商信奉的火袄教举办塞袄会的袄祠,有摩尼教的教徒,有皈依犹太教的可萨人,有数不清的高鼻深目、络腮胡子的胡商,有妖娆妩媚、雪肤碧眼的胡姬。
  据说,裴英娘的生母褚氏现今住在义宁坊中。
  雪落无声,寂静中,隔壁院子忽然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剧烈响声。
  裴英娘回过神来,垫起脚探出长廊,看到几根翠绿色的长竹竿在风中摇摆,每根竹竿顶上系着一面色彩鲜明的幡旗。
  那是幡子,佛经上说能够避苦难,得福德。每年大年初一,长安家家户户都会立起幡子,为家中年幼的女郎、小郎君消灾祈福,祈求长命百岁。
  裴家的幡子却不是为十七娘裴英娘竖的。
  再过几日就是新年,婢女们在试竹竿的长度合不合适,郎君裴拾遗上朝前特意吩咐,要为十郎和十二娘竖幡子,她们不敢怠慢。
  裴英娘遥望着幡子上繁复的花纹,十分羡慕。
  上辈子她父母早逝,从小在各个亲戚家辗转长大,没有享受过被父母疼爱宠溺的滋味。
  这一世成为裴家十七娘,本以为能够弥补这点缺憾,没想到却摊上一个严厉冷淡的阿耶,长到如今八岁,她从没得过裴拾遗的好脸色。
  倒是她那对血缘上不知拐了多少道弯的从兄和从姐,被裴拾遗当成眼珠子一样珍视。
  裴十郎和裴十二娘虽然是寄人篱下,但一应吃穿用度,比正经的裴家嫡女裴英娘好多了,兄妹俩住着裴府最宽敞的院子,使唤着最多的使女僮仆,穿最好看的衣裳,吃最精致的事物。
  要不是深知裴拾遗个性迂腐,裴英娘真的要怀疑从姐和从兄的生母是不是和他有什么牵扯。
  “十七娘,娘子唤你呢!”
  婢女半夏急匆匆追上来,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有娘子护着您,您怕什么?”
  裴英娘连忙捂她的嘴,“别嚷嚷,我把十兄的脑壳砸破了,阿耶会打死我的!”
  裴英娘把从兄裴十郎给打了,原因很简单,裴十郎故意砸了她的鸭花汤饼。
  一大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面片汤,撒了芫荽和细葱,汤底是乳白色的羊肉汤,面片是玲珑可爱的鸭子形状,她还没吃上一口呢,就被裴十郎给摔了。
  当着她的面,砸她的饭碗,是可忍,孰不可忍!
  新仇加上旧恨,裴英娘忍无可忍,随手抓起一颗小石子,往裴十郎跑远的方向砸。
  本来只是想撒气的,结果裴十郎偏偏好死不死,非要停下来回头朝她做鬼脸。
  金风玉露一相逢,裴十郎的额头上顿时多出一个坑,被石子蹭破一大块油皮。
  裴十郎身娇肉贵,当场哭得惊天地、泣鬼神,躺在地上干嚎。
  听到吵嚷声赶过来的裴十二娘见状,说裴英娘心思歹毒,想打死她的哥哥:“你等着,等叔父下衙回来,我马上去叔父跟前说理,让叔父好好教训你一顿!”
  裴英娘平时谨小慎微,什么都没做,裴拾遗就看她不顺眼,现在她把宝贝疙瘩裴十郎打了,可想而知裴拾遗会怎么对待她。
  所以她要趁着裴拾遗还没回家、城中坊门还没关闭的时候,逃到义宁坊去,找她的生母褚氏。
  褚氏和裴拾遗从小青梅竹马、耳鬓厮磨,本是一对恩爱眷侣。多年前因为家族之间的纷争,褚氏提出和离,裴拾遗碍于面子,不肯答应。
  褚氏一不做二不休,翻出一把匕首,架在裴拾遗的脖子上,逼迫裴拾遗写下《放妻书》。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拿到《放妻书》后,褚氏收拾嫁妆,飘然离去。
  几个月后,她把襁褓中的裴英娘送到裴家门口,留下一句“此乃你裴氏女”后,再次消失。
  裴拾遗对褚氏又爱又恨,这份复杂的感情投诸到女儿裴英娘身上时,却只剩下厌恶和冷漠。
  裴英娘知道,不管自己怎么乖巧听话、孝顺知礼,阿耶都不会喜欢她。
  既然如此,那她和生母褚氏一样,也离开裴家好了。
  半夏揪着裴英娘的袖子不肯放,“十七娘,你是裴家女郎,外头市井腌臜,哪是你能去的地方?再说,坊门就要关了!”
  长安城的几条主干大道实行宵禁,每夜有金吾卫来回巡逻。日落时分坊卒关闭坊门,各里坊居民不能出入,直到第二天清晨坊门才再度开启。

< 章节目录 >   < >   当前阅读进度1/3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