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校对)第1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371

  她示意蔡四郎走到回廊下,“你拿去,派个妥帖的人,转交给你母亲。”
  马氏笃信佛理,南下时,除了盘缠衣裳以外,行礼中赫然有两本鸠摩罗什翻译的经书。她收到串珠肯定会很高兴。
  蔡四郎怔愣片刻,接过串珠,小心翼翼掩进袖子里。
  “阿婶还是不愿意回来?”裴英娘蹙眉问。
  蔡四郎神色颓唐,摇摇头。
  裴英娘叹口气,洗净手,欠身去够装茶食的花瓣三足盘,注意到他表情有异,似乎欲言又止,挑眉道:“想说什么?”
  蔡四郎脸上掠过一丝薄红,吞吞吐吐道:“我、我想求娘子为我取字。”
  裴英娘低头夹起一块醍醐饼,闻言筷子停了一下,抬头惊讶道:“我记得你没满二十岁?”
  蔡四郎淡淡道:“不一定非要满二十。”
  他身世坎坷,没有长辈在身边,确实不需要等到二十岁。
  取字不是等闲小事,裴英娘斟酌了片刻,“等我拟定几个好的,你自己挑选。”
  “娘子说哪个好,我就选哪个。”蔡四郎坚持道。
  裴英娘失笑,你要是见识过我起名字的本事,肯定会后悔今天说的这句话。
  她身边的使女,春夏秋冬已经凑齐了,外院伺候的几个,分别叫阿橘、阿杏、阿榴、阿梨,全是吃的。再有管茶房、花房的,不是照着吃食取名,就是菊呀、梅呀、海棠之类的花名乱叫一气。
  头一次为人取字,一定要郑重,裴英娘摩拳擦掌,预备去书室挑几本书。
  阿福穿花拂柳,走到凉亭前,“娘子,吐蕃使者求见。”
  “吐蕃使者要见我?”裴英娘愣了一会儿,放下吃了一半的醍醐饼,“是尚陵钦,还是那个自称叫阿芒的?”
  阿福道:“是一个满脸胡子的魁梧汉子。”
  那肯定是阿芒了。
  裴英娘低头看看身上穿的道装,扭头吩咐半夏,“把我的拂尘和丹炉取来。”
  丹炉不是炼丹用的,是她命工匠浇铸的烤炉,不过外表做成了丹炉的样式——作为一个“虔心修道”的女道士,观中当然要备齐道士的必需品。
  正如炼丹最难的是控制火候一样,烤鹅的火候掌控也是一大难题,半夏叮嘱两个穿道袍的小童,“看好炭火,不许打瞌睡!”
  小童已经熟练掌握烤鹅的技巧,笑嘻嘻应了。
  阿芒和随从在蔡四郎的带领下走进庭院的时候,看见内殿云雾缭绕,炭火烧得噼里啪啦响,不由肃然起敬。
  几人在青条石铺设的甬道上站了好一会儿,手执拂尘的裴英娘才慢慢踱出门廊,淡然道:“使者有何事指教?”
  “不敢不敢。”阿芒连连摇头,挥了挥手,两个随从抬着大箱子走上前,他掀开箱盖,顿时满院珠光宝气,箱子里金的、黄的、红的、绿的,堆满价值连城的珠玉宝石。
  饶是裴英娘不缺钱,也不由得眼皮抽搐了两下,含笑问:“这是?”
  阿芒道明来意。
  原来那天碰过莲花的两个随从回到鸿胪寺馆后,上吐下泻,手脚绵软,大病一场,一碗碗汤药灌下去,丝毫没有好转,五大三粗的壮实汉子,转眼奄奄一息、一副将不久于人世的模样。
  阿芒又是伤心又是惊愕,细细回想,觉得可能是两位随从冒犯了裴英娘,才会受到天神惩罚,想求裴英娘谅解二人的冒犯之举。说不定裴英娘原谅他们之后,他们就能好了。
  裴英娘听完阿芒的请求,沉默良久。
  她知道那两个随从为什么会生病,洒在莲花莲叶上的药水带有很强烈的毒性,他们直接用手接触,当然会中毒啊!
  阿芒看她半天不说话,惴惴道:“求真师大人大量,宽宥我的族人。”
  裴英娘眉眼微弯,扫一眼箱子里的宝石,叹口气,“我再三警告过,不能接近水缸。使者族人不听劝阻,执意靠近,该有此祸。”
  阿芒瞪大眼睛,哆嗦着道:“那,那还有救吗?”
  “也不是没有办法救治……”裴英娘故意停顿半刻,等阿芒和其他人呼吸都窒住了,才接着道,“我这便开炉为使者族人炼丹,请使者稍等片刻。”
  阿芒立刻两眼放光,点头如捣蒜,“等多久都行!我就站在这里等,劳烦真师了!”
  裴英娘回到正堂,“关门。”
  半夏和忍冬合上门。
  小童抹了把汗,一边擦手,一边道,“娘子,烤鹅还没好呢!”
  “不急。”
  裴英娘让小童烤鹅,只是不想浪费工匠精心设计出来的新式丹炉而已。
  她走到侧间,往软榻上一倒,抱着隐囊,眯起眼睛假寐,“取几颗赤色药丸,在铁屑里滚九遍,再在绿豆粉里滚九遍,等会儿拿出去给阿芒。”
  药水有毒,府中自然常备解药,赤色药丸就是两名随从所中之毒的解药。铁屑和绿豆粉一半是故弄玄虚,一半是针对药性,加一点能有助于解毒。
  阿芒站在日头底下耐心等待,虽然初秋天气凉爽,但当头晒大半天,不免口干舌燥。
  随从摘下水囊,毕恭毕敬递给他,他摇摇头,推开水囊。
  槅窗支起半边,整座庭院一览无余。
  裴英娘抬头间,看到几名随从注视阿芒的眼神越来越炙热,冷哼一声,想收买人心,什么法子不能用,竟然敢来利用她?
  算了,看在一箱子珠宝的面子上,随他在下属们面前塑造仁厚宽和的君主形象吧。
  阿芒求到丸药后,千恩万谢,离了永安观,直奔含光门,回到鸿胪寺馆,亲自喂两名随从服下丸药。
  半刻钟后,两名随从呼吸趋于均匀,脸上一点点浮现出红润神采。
  阿芒嘱咐左右侍从细心照料两名随从,回到自己的房间。
  海兽莲花纹地砖上铺有波斯毡毯,他扯开衣襟,露出幽黑胸膛,随意盘腿坐在毡毯上,饶有兴趣地打量房中的布置。
  如果不是此次出使亲眼见识到长安的繁华昌盛,他恐怕依然以为朝中内大相、内副相、副整事等人描述的唐国帝都只是一座人口众多的普通城邦而已。
  他确实艳羡唐国惊人的财富和广袤的土地,但真正震撼他的,是中原灿烂的文化和唐廷包容开放的气象。
  难怪当年禄东赞坚持劝谏波拉迎娶唐国公主……
  阿芒浮想联翩之时,一名方脸汉子推门进房,“王上,丸药入水即溶,火烤即化,药师无法辨别丸药到底是用什么炼制的,请王上定夺。”
  阿芒抬眸,表情由爽朗平静转为威严内敛,眼底的憨厚荡然无存,隐隐透出几分鹰视狼顾之相。
  他笑了笑,摆摆手,“不必浪费工夫,她既然敢大咧咧以丸药相赠,定然不怕我们验查。”
  汉子心思敏捷,皱眉道:“永安真师发现王上的身份了?”
  “发现与否不重要。”阿芒眼前浮现出莲花倏然绽放时的盛景,沉默了短短一息,淡淡道,“此次我们来长安并非为了求娶唐国公主,别忘了正事。”
  汉子恭敬道:“是。”
  阿芒低头轻抚腰间的佩刀,“尚陵钦呢?”
  汉子答道:“都护受鸿胪寺少卿邀请去宫中观看波罗球赛,走了大约两个时辰。”
  “别掉以轻心。”阿芒眼中掠过一抹坚毅,“参加完太平公主的婚宴,立刻动手。”
  汉子垂首应承。
  醴泉坊,永安观。
  裴英娘让半夏把阿芒所送的宝石一一登账造册,合眼欲睡,忽然闻到一股甜香。
  两名小童抬着刻花高足盘走进侧间,盘中的烤鹅金黄油亮,色泽浓艳,光是看着,就让人不由食指大动。
  她立刻坐起身,“拿一壶甜糟酒来。”
  吃烤鹅一定要佐酒,糟酒香醇,就着糟酒,她能吃光整只烤鹅!
  半夏去灶房取甜糟酒,使女进来安放食案、碗碟,忍冬洗净手,跪坐在食案旁为裴英娘撕鹅肉。
  裴英娘袖子高挽,眼巴巴盯着忍冬白皙的手——撕下来的鹅肉。
  门口传来脚步声,一道影子当头笼下来,遮住日光。
  裴英娘抬起头。
  穿一身绯红圆领锦袍的男子背光而立,静静看着她,清俊面庞半明半暗,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目光灼灼。
  “阿兄?”裴英娘起身相迎。
  李旦的手轻轻按在她肩上,“坐吧。”
  声音低沉。
  他扫视左右一圈,使女们对望一眼,默默退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3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