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371

  “他一个人不够。”李旦想了想,蘸取茶水,手指在几案上划出几个名字。
  裴英娘探头过去看,他写的名字,刚好都是保持中立,既不亲近太子和李贤,也未曾公开支持武皇后的朝臣。
  他还真是谨慎。
  裴英娘把名字一一记在心里,“好,我后天就去找阿父讨人。”
  “后天?”李旦扬眉,“后天你有空?”
  裴英娘啊一声,“后天就是阿姊出阁的正日子了!”
  “别让令月晓得你连她的大喜之日是哪天都忘了。”李旦接过半夏重新沏的茶,浅啜几口,“今晚早些安置,明天卯时我过来接你。”
  出嫁在即,李令月寝食难安,裴英娘早就和她约定好,最后两天会进宫陪她。
  两人又谈了些其他琐事,忍冬过来请两人挪去正厅用饭。
  吃过饭,李旦和书手们出发去书坊,裴英娘作为书坊的主人,没法躲懒,戴上帷帽,骑马同行。
  先去看纸坊,卢雪照等人看到满地晾晒的新纸,两眼放光,围着又摸又嗅,当场挥毫泼墨,赋诗几首。
  裴英娘立刻命人把他们写的诗篆刻在纸坊的粉墙上,工匠们看到平时高高在上的诗人竟然如此看重他们的活计,激动不已。
  看过纸坊,再去书坊。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砖墙小院围成一个巨大的圆形,最里面是一块平整的大场院,场院上空无一人,穿过场院,来到一间宽敞的小院子,雕刻匠人们或坐或蹲,正专心致志地刻写雕版。
  李旦随意拣起几块工匠雕刻好的雕版看,发现有的只雕刻文字,有的只有简单的线条。
  裴英娘看他疑惑,解释道:“分工合作,效率更高。十个人,每个人负责雕刻一样他们擅长的东西,比他们每个人雕一块完整的雕版快多了。”
  李旦很快明白她说的效率是什么意思,“不错,这样确实能加快进度。”
  参观完基本流程,书手们意犹未尽,议论纷纷,李旦不许他们多做停留,下令立刻返回。
  裴英娘暗笑:李旦这明摆是在报复了。
  一行人重又浩浩荡荡回到醴泉坊,在坊门前告别,各自散去。
  卢雪照走到裴英娘面前,抱拳道:“真师栽培,温明铭感五内。”
  温明是卢雪照的字。
  裴英娘扯紧缰绳,勉励卢雪照几句,待他走远,轻轻吁出一口气。
  “累了?”李旦和她并辔而行,刚才一直没说话。
  裴英娘掀开垂纱,拢在帷帽上,点点头,面带疲累之色。
  她许久不骑马,今天同行的人算是她的下属和同僚,她要在他们面前立威,就不能露出娇弱之态,因此来回路上都没有提出要休息的话,忙了大半天,早累得手脚发软了。
  李旦看她连打趣的力气都没有,不再多言。
  回到永安观,裴英娘几乎是被半夏和忍冬合力抱下马的,两人一边一个,搀扶着她往里走,李旦跟在后面,一直到内院。
  他站在门外,看着她拆下道冠躺在窗前软榻上,隔着半开的槅窗,眼眸微微低眸,轻声道:“明天我过来接你。”
  裴英娘实在累极,刚沾上衾枕就想沉入梦乡,勉强撑起眼皮,“好。”
  李旦没走,手指敲打着窗沿,接着道:“后天等薛绍接走令月,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嗯。”
  李旦看着她强打精神,想睡不能睡的样子,笑了笑,这个时候,她依然柔顺乖巧,没有因为困意上头而焦躁,他俯下身,“记住了,我有很重要的话和你说,不许到处乱跑。”
  “我记住了。”裴英娘听他语气郑重,干脆坐起身,打个哈欠,眼角闪烁着困倦的泪花,重复一遍,“真的记住了!到时候我哪里也不去,等着你过来。”
  李旦掀唇微笑,“说定了。”
第100章
  曲江池畔。
  天气愈渐寒凉,
池中仍然荷叶田田,莲花亭亭玉立,争相怒放。岸边亭台楼阁,
曲廊回环,栏杆前俱都摆满各色鲜花,
石砖地上铺设缠枝百花纹氍毹,彩绦飞扬,
一盆盆鲜花沿着波光荡漾的河岸铺展延伸,
光华灿烂,蔚为壮观。
  冯德站在船头,环视一圈,自得道:“不枉某家废寝忘食,这一番布置,就是仙境也差不离了。娘子看到此景,一定欢喜,心旌摇荡之下,
还不是郎主说什么,
她就应什么?有某家相助,
郎主不费吹灰之力,
就能心想事成!”
  杨知恩掀开纱帘,
长靴踏在洒满花瓣的甲板上,
有些滑溜,皱眉道:“花里胡哨的,我觉得不妥!”
  冯德白他一眼,
冷笑一声,“粗莽汉子,懂得什么风花雪月?”
  杨知恩被当面嫌弃,倒没生气,大咧咧道:“万一娘子不喜欢呢?”
  以他平时的观察来看,裴英娘似乎不喜欢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冯德一甩拂尘,坚定道:“娘子一定会喜欢的!娘子那样的玉人,怎么会不喜欢这样的繁花盛景?你这不解风情的臭军汉,趁早一边儿去,别把郎主的画舫熏臭了!”
  杨知恩摇摇头,待画舫靠近河岸时,撩起袍子,跳上岸,回望彩绸飘扬的画舫,心里直犯嘀咕:好像怎么看怎么不靠谱啊……
  扈从奔至曲桥前,拱手道:“郎主传唤。”
  杨知恩凛然正色,跨上骏马,向北飞驰至相王府。
  李旦头戴紫金冠,身着金线锦圆领袍,脚踏皂靴,坐在廊下吃茶。
  他刚把裴英娘送进宫去。
  “备好了?”
  杨知恩沉声道:“回禀郎主,仆刚四处看过,都备好了。”
  李旦点点头,“明天婚宴后,你先领她去坊门前,我稍后就到。”
  杨知恩应喏。
  婚礼当天照例是要戏弄驸马的。
  这天皇亲贵妇们入宫送添妆,太子妃裴氏、六王妃房氏、七王妃赵观音在殿中围观李令月的翟衣、花钗时,低声议论等薛绍入宫迎亲,要怎么为难作弄他,只是作诗太便宜他了,须得棍棒交加,把他打得服服帖帖才行。
  不管几位王妃私底下交情如何,出阁大礼这种大喜事,每个人都暂且忘却平时的不和,言笑晏晏,言语温柔。打眼望去,几位王妃坐在席上谈笑,除了衣着格外富贵、仆从格外恭敬以外,仿佛和民间送女出嫁的妯娌没什么不同——忽略掉裴氏、房氏之间的暗潮汹涌,确是如此。
  裴英娘仍是道装打扮,和几位王妃寒暄一阵,假装听不懂裴氏和房氏话里的机锋,找了个由头,逃之夭夭。
  赵观音心中暗骂裴英娘狡猾,房氏和裴氏频频试探殿中的命妇,她满心不耐烦,也想走,但是身为新娘的嫂子,她必须帮忙招待各位贵妇,不能和未出阁的裴英娘一样躲懒。
  宫中张灯结彩,喧闹了一整天。
  李治颁下敕旨,宣布赦免京兆府的罪人,大臣们歌功颂德不迭。
  至夜,众人们纷纷散去,明天是婚礼的正日子,还有的忙。
  李令月忧心忡忡,无心观赏宗室命妇们送来的添妆礼,婚宴前夜,悄悄和裴英娘商量:“三郎柔弱,你们下手轻点,别把他打伤了!”
  裴英娘哭笑不得,“王妃们说着玩罢了,明日表兄进宫,阿姊看谁真敢打他?”
  棒打新郎是为了显示女方家对出嫁女的看重,警告新郎新娘的娘家不是好惹的,婚后不能欺侮新娘。李令月是高高在上的公主,不欺负驸马薛家人就得梦中偷笑了,薛绍哪敢欺负她呀!
  因此,基本上无须棒打驸马,王妃们提起这节,只是凑趣罢了。
  李令月不放心,撇撇嘴,“万一有人暗中下黑手呢?”
  她翻来覆去,不肯入睡,撩开缠枝牡丹花纱帐,叫昭善的名字。帐外烛火未灭,光线罩在脚踏上,依稀能看清纹理间的鎏金卷草纹,“执失云渐是傧相,他身强体壮,比崔奇南可靠多了,我得叮嘱他几句!”
  裴英娘坐起身,亵衣滑落,半边香肩露在外面,入秋后天气凉爽起来,夜里渐渐有些冷,早起时能看到院中打了一层薄霜。她冷得一个哆嗦,抓起锦被拢在肩上,笑劝李令月,“明天让人给执失云渐递口信也来得及,这会儿宫门都关了,坊门也没开,打发人出去,也是白忙活。”
  她把李令月按回枕上,“阿姊早些睡吧,明天你可是新妇,得漂漂亮亮、精精神神的。”
  李令月在枕上翻来翻去,一闭上眼睛就忍不住想笑,使劲摇裴英娘,“英娘,我睡不着!你也别睡了,陪我说说话吧。”
  别家女郎出阁前夜,因为马上要离家,自此成为别家妇,不能和小娘子时一般娇宠自在,多半是喜忧参半,又希冀又惶恐,因而辗转难眠。李令月是嫡出公主,出阁以后照样能随心所欲,并没有一般新娘的畏惧忐忑,她是兴奋得睡不着。
  裴英娘白天陪着李治和武皇后料理李令月的婚宴仪程,累得精疲力尽,给她铺一张软席就能扑上去睡一觉。终于能安置了,又被李令月这么一番折腾,打着哈欠求饶:“阿姊快睡吧,明天天不亮就要起来装扮呢。”
  李令月眼睛睁得大大的,纱帐密密匝匝低垂,昏暗的光线中她目光灼灼,搂着裴英娘嬉闹,不许她入睡,“还早呢,你再陪我一会儿。”
  天大地大,吃饭睡觉最大。
  裴英娘翻个身,不理会李令月,“我不管,我睡了!”
  她可不想在李令月的婚宴上打瞌睡。
  任李令月怎么摇她、揪她的鼻子、挠她的痒痒,她甜梦一觉,一直睡到寅时。
  公主大婚,礼仪繁冗琐碎,册封公主、驸马,祭拜宗祠,设大帐,迎婚车,宣读婚书,催妆、障车、转毡、坐帐、对席、却扇、同牢、合卺、洞房……要忙的事情实在太多,使女们一夜未睡,寅时叫醒裴英娘和李令月,开始为李令月梳妆。
  天还没亮,窗外黑魆魆的,伸手不见五指,房里燃起数枝儿臂粗的红烛,烛火噼里啪啦燃烧,将殿中映得恍如白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3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