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校对)第2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8/371

  李令月捏捏她的脸,“你心里有数,我就放心了。这种事防不胜防,这一次交给我去办,用不着你亲自出马。”
  裴英娘呆了一呆,连忙道:“这是我的事……”
  李令月不等她说完,笑着打断她的话,“你才新婚,别为了这些腌臜事费心思。我也是趁这个机会向八兄赔不是——他现在看到我爱答不理的。”
  今天王府宴会,客人是裴英娘邀请来的,李旦作为男主人,宴席开始前特意过来陪她吃了几杯酒,和客人们交谈几句。
  期间李令月几次主动找李旦说话,他态度冷淡。
  李令月心虚不已,已经命人快马加鞭赶去广州,催促采购奇珍异宝的家仆赶紧回京。
  裴英娘忍笑道,“也罢。”
  “别和我客气,你是我妹妹,崔八娘竟然敢给你下套子,当我这个姐姐是摆设吗?”四个婢女搀扶李令月登上卷棚车,她坐进车厢,回头道,“再说了,我闲着怪闷的,正好想找个人出出气。”
  裴英娘噎了一下,忽然有点同情崔八娘了。
  回到星霜阁,李旦不在,冯德说他下午出门去了,似乎去的是六王李贤的王府。
  裴英娘有点忧心,吩咐半夏去厨房叫厨娘预备做五福饼,五福饼要现做的才好吃,得等李旦回府的时候开始煮汤水。
  李旦回房时已经是戌时了,他喝过酒,脸上微红,已经吃过晚饭。
  裴英娘一直等他,刚才只吃了一碗樱桃冻酪。
  半夏怕她饿坏肠胃,立刻去厨房催饭。
  “五福饼别煮了,蒸荷叶鳜鱼碧玉饭吃。”裴英娘放下手里正看的书,起身为李旦更衣。
  李旦后退几步,他记得她说过,不喜欢他喝得醉醺醺的回来。
  裴英娘笑着一把抓住李旦的蜀锦袍袖,接过忍冬递来的热帕子,给他擦脸,“阿兄累不累?”
  李旦怔了怔。
  裴英娘亲自服侍他洗脸洗手,又灌他喝下一碗醒酒的酸汤,打发他去净房洗漱。
  等他沐浴出来,裴英娘盘腿坐在侧间吃饭,婢女跪坐在旁边伺候。
  他缓步走到她身后,俯身抱住她,双手顺着她的肩滑到手腕,猛地握紧。
  她轻轻挣了两下,没办法继续拿筷子,“阿兄,我在吃饭呢。”
  婢女们面面相觑,躬身退至屋外。
  “乖,让我抱一会儿。”李旦双臂收拢,沉声说。
  裴英娘只好让他抱。
  水晶帘高卷,狻猊兽香炉逸出一阵阵清香,侧间灯火通明,烛光将两人的影子交融在一起,不分彼此。
  过了一会儿,她小声提醒,“一会儿到啦,等我吃完再抱,好不好?”
  她真的很饿。
  背后传来两声低笑,李旦松开她,拈起筷子递回她手里,“吃吧。”
  裴英娘说到做到,吃完饭,洗漱毕,披散着长发,主动往李旦怀里扑,“阿兄,给你抱。”
  李旦斜倚床栏,正低头看书,忽然温香软玉满怀,心里异常满足熨帖,抛开书卷,搂着她亲了几下,看她头发湿淋淋还往下淌水,皱了皱眉头,找来干燥的锦帕,一点一点为她绞干湿发。
  她悄悄打了个哈欠,伏着瑞锦纹锦缎软枕,回头看他,“怎么不高兴?”
  李旦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淡淡道:“英娘,阿父已经下达敕书,启程去九成宫之前,要我把主管刊印书目的事交给六兄去办。”
  平平淡淡的语气,却让裴英娘心头微颤。
  李旦微微一笑,“我没有不高兴,只是辜负你的苦心了。”
  今天的宴席上,李贤当众拿出敕书宣读的时候,他连眉头都没皱一下。不等其他人反应,他头一个恭贺李贤,语气真诚。
  李贤很满意他的识时务,宴后特意留他说话,兄弟情深,羡煞旁人。
  裴英娘叹口气,前期的准备工作李旦事必躬亲,面面俱到,最忙的时候,他干脆搬到永安坊去住,成亲之前要料理婚事,才搬回王府。
  李贤突然插手进来,不仅是空降的主管,还要抢走李旦的所有功劳。
  “我……”
  她刚说出一个我字,李旦俯身把她翻过来正对着他,“不要去求阿父。”
  他啄吻她的唇,“答应我。”
  裴英娘盯着他黑白分明的眼睛看了许久,“好。”
第145章
  李令月不愧是武皇后的女儿,
手段粗暴直接。
  不出半个月,
裴英娘听府中婢女提起,崔家八娘被家人送回河南东道老家去了。
  据说是为了养病。
  天气渐渐热起来,池子里的荷叶钻出水面,
竖起尖尖小角,
引得蜻蜓、蝴蝶围着飞舞。
  杏花、桃花慢慢落尽,石榴、紫薇开始冒出花骨朵,
玉兰捧起一簇簇花盘,鲜支早已悄悄送出阵阵浓香。
  牡丹、芍药开得更好,但相王府暖房催开的牡丹已经出尽风头,当季的牡丹花,对裴英娘来说,并无出奇之处。
  她推掉各种赏花宴的请帖,这头让家奴以行商身份和倭人签订契书,那头继续往陇右道派遣商队,
选出几个老成厚道的去广州、扬州看守邸店,
再挑人代替阿福去洪府运送最新一批的瓷器……
  忙着忙着,南下的阿福托商队送回书信,栈道还在修筑,
他暂时没找到蔡净尘。
  裴英娘思量过后,给南州刺史写了封信,
请他施以援手。
  棉花种植园就在南州,南州都督、刺史、县令都是当地少数部族人,每年会派人送些孔雀、象牙、香料、毛皮之类的土产给她。
  礼轻情意重,
南州都督豪爽大方,重情重义,看到信后,应该会帮忙。
  蔡净尘只比裴英娘大几岁,是马氏唯一的儿子,幼时孤苦,和她一样,饱受生父的苛待……
  她被武皇后带进宫,此后有慈爱的父亲,有大方的姐姐,有体贴的兄长。
  蔡净尘什么都没有。
  每次看到蔡净尘,她就会想起裴府里孤独无助的自己,所以她想帮他一把。
  她写完最后一个字,吹干墨迹,将信笺交给等候在廊下的阿禄,“拿我的帖子去驿站,让他们代为传送这封信。”
  驿站的人快马加鞭,送信的速度比商旅要快很多。
  阿禄接过信笺,没有立刻走,小心翼翼道:“书坊那边……人都接回来了,暂时安置在醴泉坊,书吏们人心惶惶,寝食难安,娘子看该怎么安抚他们?”
  别的事阿禄不敢这么直接问,但是关乎到书坊的事,他做不了主,只能硬着头皮找裴英娘讨主意。
  李贤接管刊印书目之事后,大刀阔斧,短短半月之内,把书坊扩建了一倍有余,安插了数十人进去。
  人多容易生乱,裴英娘把自己的人召回醴泉坊,只留下十几名雕版手艺精妙的工匠——印书是惠及万民的事,不能因为和李贤闹别扭,就赌气使坏。
  李贤文武双全,是个有抱负有才能的人。
  但是他太激进了,像夏日的骄阳,才华有多炙热,脾气就有多暴烈。
  “让他们先歇一个月,工钱照发,四季衣裳、节气礼物照给。”裴英娘翻找一阵,找出一本舆图,手指顺着河流往下划,“过几天我要派人去东都重建书坊,愿意去的,记上名字留用。不愿意离开京兆府的,去留随他们自己决定。”
  阿禄记下,问清其他几件事,默默退下。
  裴英娘低头在舆图上标注记号,几片玫红花瓣被风吹进长廊,落在书案上。
  她伸手拂去,余光看见有道高大的人影站在紫薇花树下。
  他背对她站着,肩头落满紫薇花,不知道站了多久。
  “阿兄。”她放下兼毫笔,起身时才发觉腿脚发麻,一手撑着书案,才缓缓站起身。
  李旦回过头,笑容和煦,几步跨上台阶,走进长廊,搀住摇摇欲坠的她,“脚麻了?”
  裴英娘点点头,她坐姿懒散,很容易腿麻。
  李旦刮刮她的鼻尖,让她靠在自己怀里,扶着她一步一步走,像教小孩子走路一样,耐心温和,“走一会儿就好了。”
  裴英娘紧紧抓着他的袖子,每走一步都觉得腿像针扎似的。
  “我认得崔八娘。”他忽然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8/3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