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校对)第2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6/371

  李显走的那一天,韦沉香气得牙关咯咯响。
  以李显的性子,说不定从此把她们母女抛在脑后,英王府的郭孺人,柔顺的婢女,貌美的胡姬……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李显一步三回头,还是走了,韦沉香抱着女儿哭得泣不成声。
  如今,她的指望全在女儿身上了。
  唯有靠女儿讨好太平公主和相王妃,她才有回长安的希望。
  太平公主是公主,生产之后一定会回去。相王钟情于相王妃,每天吩咐下属快马传递信笺,天天一封书信,一天也没落下,甚至有时候一天几封书信……相王不会忘了相王妃。
  只要打动她们俩,她一定能如愿返回长安!
  逗弄了一会儿小娘子,李令月留韦沉香吃饭。
  韦沉香感激涕零,不敢和她们并坐,坚持跪坐下首,还想挽袖帮两人递菜端汤水。
  她这么如履薄冰,李令月觉得心里不大舒服。
  裴英娘倒是不觉得如何,不过她不想和韦沉香太亲近,总有种随时会被对方算计的感觉。
  小娘子生得很顺利,不论是赵观音,还是韦沉香,没有在生产时闹出什么争执,但这不表示李显的后院真的就消停了。
  韦沉香察言观色,知道自己惹得李令月厌烦,连忙告辞回去。
  一转眼过了溽暑,入秋前,朝廷颁发《皇太子谥孝敬皇帝制》和《册谥孝敬皇帝文》,李治如愿追封李弘为孝敬皇帝。
  与此同时,他正式册立李贤为皇太子,大赦天下,命李贤监理国事,参与朝政。在最短的时间内选拔一批人才辅佐李贤,以期尽快为李贤完善东宫小朝廷的体系。
  他为李弘悲伤,并不耽误他帮李贤筹谋。
  梳妆楼翠竹环绕,四季景色宜人,秋风未起,池子里的荷花将要落尽时,李令月为薛绍生下长子薛崇胤。
  消息送到长安,李治终于从悲伤中缓过神,再次颁布大赦。
  李旦的手书和阿福的书信一起送到梳妆楼。
  裴英娘先拆开阿福的信看,他还是没找到蔡净尘。
  她眉头轻蹙,命半夏磨墨,再次给南州都督写信。
  上一次只是一笔带过,请南州都督给予便利,这一回得郑重提出请求。
  蔡净尘到底是生是死?
  莫非是马氏出了什么意外?
  她忧心忡忡,写完信后,一时没注意,直接卷起纸笺,墨汁晕染开,手上沾了大片墨迹,黑乎乎的。
  半夏捧来铜盆热水,服侍她洗手。
  李旦的书信搁在书案上,她气哼哼打开看。李旦每天一封书信,问她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瘦了还是胖了,嘘寒问暖,什么都要问到,就是不说什么时候来接她。
  手上这封书信和以前的一样,内容相差无几,字迹清晰端正,清隽挺秀,是李旦亲笔所写。
  她擦干手,铺纸准备写回信。
  李旦走得很匆忙,临走之前,他扣着她的双手,抓得非常紧,再三叮嘱她留在九成宫,无事不要下山,更别想偷偷溜回长安,杨知恩留下既是保护她,也是看着她,不让她乱跑。
  她的手腕被他抓出一道道红痕,过了很久才消。
  一开始她和李旦赌气,好几天不回信。
  李旦那几天的信就会突然变多,有时候一天好几封,送信的家仆刚刚快马奔至山下,身后又响起马蹄声——另一个家仆也赶到了。
  家仆们面见裴英娘,含泪说郎君收不到她的信,如何辗转反侧,如何不能安眠,如何辛苦煎熬,人都要瘦脱相了……
  她想到李贤对李旦的态度,很快心软,阿兄要应付李贤,要为李弘举哀,要试探李治为什么态度大变……
  他是那种什么心事都藏在心底的性子,没人在旁边开解,肯定过得很辛苦。
  她不敢再耍小脾气,每天老老实实一封回信,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到底能让李旦安心。
  “秋意渐深……望兄珍重……强饭为佳……妹诸事安好……”
  微风拂过,吹动庭中翠竹沙沙响,裴英娘写完回信,交给送信的家仆。
  想了想,把前些时自己亲手做的五毒香囊、五彩丝络一并拿出来,托家仆送回去。
  她知道李旦为什么要她单独留下来陪伴李令月,正因为知道,才会生气。
  她不怕蓬莱宫的风云变幻——即使李治可能真的不喜欢她了,她也不会伤心太久,九成宫的这段寂寞辰光,她完全想通了。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她已经做好准备,可以正面长安的风风雨雨。
  大雨滂沱。
  阿福身披蓑衣,行走在崎岖泥泞的山道间。
  仆从们驱使载着货物的果下马,默默跟在他周围,山风凛冽,没人说话,连一声咳嗽也无。
  壑谷陡峭幽深,一个不慎,脚下一滑,摔下峭壁,就是粉身碎骨。
  阿福抬头望一眼云遮雾绕的山顶,雨中的山峰秀丽挺拔,没人看得出巍峨壮丽的山顶,竟然藏着一座土匪窝。
  其实他早就找到蔡净尘了,可是他不敢告诉娘子。
  蔡四疯了。
  他撇开商队,一路逃窜进深山中,走到哪儿,带领灾民攻打县城,拆掉庙宇和富户的庄园,融化金身,劫掠财宝,救济百姓。
  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说,他做的是好事,于阿福来看,却是愚蠢至极。
  他可以告发贪官,可以逼迫豪门捐献物资,唯独不能举起刀枪,和朝廷作对。
  蔡四没有死……但是娘子的得力助手蔡净尘非死不可,堂堂相王妃,可以纵容家仆跋扈,杀人放火,都是小事,唯独不能倚重一个率领山民对抗朝廷的匪徒。
  从他的长刀砍死第一个朝廷命官开始,他不可能再回到娘子身边。
  蔡四一定有苦衷……阿福深信这一点,他不是那种会为几个灾民就热血上头,冲击府衙的莽撞少年郎,他感情冷漠,从来不关心其他人,自始至终,只效忠娘子。
  这样的人,怎么会抛弃大好前程,钻进山里当匪头子?
  队伍突然停下来,前方一阵骚动,果下马发出躁动不安的嘶鸣。
  “怎么了?”阿福抹把脸,擦去雨珠。
  商队的人惊慌失措,一路连滚带爬,“前面有土匪!”
  护卫们立刻抽刀拥上前,山路狭窄险峻,遇上土匪无路可躲,只能硬抗。
  阿福裹紧蓑衣,冲到队伍前列。
  土匪的目标不是他们。
  前方一处峡谷中喊杀震天,一伙粗衣麻布的匪徒冲入队列齐整的商队,很快把商队搅得七零八散。
  商旅们哭爹喊娘,顾不上价值连城的货物,抱头鼠窜。
  他们的脚步哪有山匪的刀快,刀光闪烁间,就像切菜一样,咔嚓咔嚓,到处是滚动的人头和一簇簇花朵一样盛开的血液。
  领头的山匪手执长鞭,横刀立马,气势万钧。
  他没有动手杀人,只静静地立马坡前,俯瞰着峡谷。
  然而所有人看到他,都面色大变,嚎啕大哭,仿佛马上之人并非一个偏于瘦弱的俊秀少年,而是地狱修罗。
  阿福目龇欲裂,就算那人化成灰,他也认得出来,匪头是蔡净尘!
  
第150章
  “快撤!”
  看到峡谷中那支客旅的惨状,
商队吓得肝胆俱裂,
落荒而逃,即使抛下所有货物,
也得逃下山!
  出乎他们的意料,山匪来去迅速,毫不眷恋,
风卷残云一般搜刮一番后,
扬长而去。
  唯有领头之人回眸看了一眼他们的旗帜。
  似乎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阿福和身边的护卫使了个眼神,
悄悄隐入人群之中。
  他这些年吃过许多苦头,练出一身本领,
嗖嗖几下,
顺着山崖边的枯树老藤坠下峡谷,跟上山匪一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6/3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