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校对)第2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9/371

  武承嗣?
  裴英娘拢上鎏金翠玉镯子,起身走出里间。
  武承嗣身穿小团花绫罗圆领襕袍,腰束金钩,戴幞头,看到她出现,眼神示意周围的婢女退下,垂眸道:“十七娘……你和我说句实话,姑母和太子,相王到底站在哪一边?”
  裴英娘挑眉,含笑道,“怎么,殿下让你来试探我们?”
  武承嗣沉默片刻,捏紧拳头,“不,我自己想知道答案。”
  李贤迟早要被废黜……武承嗣很肯定这一点,但是李显和李旦会拿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此事,他猜不出来,李显看着窝囊,谁知他会不会因为身份突然改变而一鸣惊人呢?毕竟是圣人的儿子,圣人即位之前,人人都把他当成长孙无忌的应声虫,没人想得到圣人手段之狠,远超于他的父亲。相王也不是省油的灯。
  回廊深处一人抱臂倚立,随时关注着裴英娘,长相平平,唯有双眼锐利,是郭文泰。
  裴英娘朝武承嗣走近几步,放轻声音说:“圣人站在哪一边,才是最重要的。你不该来问我。”
  武皇后占据主动,所以她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听话的她就听之任之,不听话的,蹦跶得太厉害的,她一个接一个收拾。
  他们要做的,是尽量做好万全准备,不去触犯武皇后的利益。
  在武皇后亮出獠牙之前,还有李治牵制她。
  武承嗣皱眉。
  第一次见到裴英娘的时候,他曾想过和她结成同盟,但是她断然拒绝他的示好。此后他肖想过她,恨过她,恼羞成怒时巴不得把她踩在脚下折辱。后来时过境迁,她成了相王妃,武家的嫡女,他的从妹,他们好像成了同一个阵营的人,但又好像不是。
  他直觉自己还是会和裴英娘为敌……其实如果可以选择,他并不想如此。
  但是他没有选择,他的荣辱全部寄于姑母一身,他必须听命于姑母。
  他早猜到裴英娘会拒绝回答他,她不傻。
  武承嗣叹了口气,然后咧嘴一笑,他确实是来套话的。
  这一招对其他命妇有用,因为那些命妇不了解他,或是恐惧他,或是看不起他,很轻易就露出破绽。
  他刚才一个个问过去,千金大长公主吓得直打哆嗦,发誓站在姑母这边,唯命是从。也有对他不屑的,骂他是走狗,让他滚远点。还有精明的,一个劲的和稀泥,等武家亲兵亮出武器,才老实答话。
  从她们说话的口气和动作,他很轻易就判定出哪些人真心效忠姑母,哪些人摇摆不定,哪些人心怀不轨,妄想浑水摸鱼。
  裴英娘既不畏惧他,也不轻视他,他反而看不出她的想法到底是什么。
  他笑了笑,道:“我明白了。”
  转身离开。
  
第164章
  回到相王府,
郭文泰罕见地越众而出,
想搀扶裴英娘下车。
  半夏和忍冬面面相觑。
  裴英娘朝两个婢女使了个眼色,两人意会,
退开几步。
  杨知恩犹豫了一下,
也没上前。
  郭文泰没有真的碰到裴英娘,虚扶一把,
待她站稳,压低声音说:“贵主,从您和相王成亲以来,圣人只让我护卫您的安全,您和谁说了什么,我从未探听过,
圣人也从未问起。”
  在武家时,他敏感地察觉到裴英娘的防备之意,这让他心生警惕,
因为一旦裴英娘对他起了戒心,
他就不好继续保护她了。双方互相猜疑,很容易被人钻空子。与其互相防着,不如把话说开,或者再另派一个人来担任她的护卫。
  裴英娘低头整理藕丝锦绣陂巾,微笑着道,
“我明白,你有你的难处。既然圣人没有问起过我私底下的言行,你以后更应该主动避嫌……你是从宫里出来的,
应该明白我为什么不想让你听见武尚书和我说了什么。”
  郭文泰愣住了,顿了几息后,忽然一个激灵,冷汗涔涔而下。
  他知道今天武家的赏花宴并非只是为武攸暨夫妇贺喜那么简单,接到帖子的世家公卿无一例外,家中都有男丁在朝中担任要职。
  宴席后,武尚书率领健仆,凶神恶煞,按着品级高低依次和命妇夫人们面谈,一个也没落下,那些命妇战战兢兢,有几个反应激烈的命妇被武家健仆当场抓起来捆了,塞到一辆卷棚车里,不知会被带到哪里去。
  除了太平公主,裴英娘是宾客当中最后一个和武尚书交谈的女眷。
  郭文泰大概能猜到武尚书在做什么,无非是在逼迫各家表忠心,他背后站着的人,是天后。
  所以裴英娘不希望他听见他们的对话——不是怕他向李治告密,而是将来一旦武皇后夺权成功,那他势必会遭到清算。
  不该他知道的事情,他最好装聋作哑。
  郭文泰心思电转,那头裴英娘已经进了内院。他定定神,抬脚跟上,背后伸来一只蒲扇似的大手,摁在他肩膀上,沉声道,“郭兄,我要出城一趟,王妃交给你了。”
  他回头诧异道,“出了什么事?”
  杨知恩扫一眼左右,低声说:“我刚刚接到消息,郎君遇险,生死不知,桐奴逃回来送的信……”
  郭文泰面色变了变,桐奴是李旦的贴身僮仆,跟随他一起南下。
  他心神未定,杨知恩已经转身走开,叮嘱属下,“守好门禁,保护好王妃。”
  亲兵们沉声应喏。
  他又扭头和郭文泰说,“别让王妃晓得。”
  郭文泰点点头。
  杨知恩翻身上马,一夹马腹,长鞭甩出一声脆响,领着八名黑氅甲士,匆匆离去。
  长史已经得到密探禀报,下令关门闭户,不管是府中家仆还是其他人,只许出,不许进。
  王府上下一时风声鹤唳。
  裴英娘不知道外头出了变故,回房更衣梳洗,拆掉发髻,卸下簪环,挽了个松散的垂髻,想小睡一会儿,冯德一路小跑进星霜阁,“娘子,天使登门。”
  宫里来人了?
  裴英娘只得坐回镜台前,让琼娘帮她打扮一番,天使代表二圣,不能随随便便穿着家常服饰去迎接他们。
  厅中熏香挂幔,婢女们煮茶调香,捧出时鲜果子、精美茶点,款待天使一行人。
  长史谁都敢拦,但宫中来人,怎么拦?一面让人领天使进院,一面匆匆换衣,亲自出面和天使寒暄,一个个打量过去,确定来者确实是宫中内侍,笑眯眯退下,和守在廊外的郭文泰说,“没有问题。”
  圣人疼爱王妃,时常颁下赏赐,或是召王妃去宫中说话,天使登门是常事。
  郭文泰嗯一声,隐入廊芜阴影之中。
  裴英娘很快换好衣裳,转出屏风。
  天使立刻迎上前,拱手道:“王妃,今天天气晴朗,大家晨起后游幸杏园,偶然听见乐坊有人在弹奏《春莺啭》,不知为何,忽然泪落不止,其后闷闷不乐,命我等请王妃入宫。”
  裴英娘看一眼外边的天色,沉吟片刻,皱眉道,“劳公公稍等,我去收拾几件随身东西。”
  内侍含笑道,“不敢当,王妃随意。”
  裴英娘进房,半夏和忍冬一边打包袱,一边问,“娘子要在宫中留宿么?”
  这时候已经不早了。
  裴英娘说,“可能要住下,多带两件春衫。”
  很快打包好行李。
  亲兵队正听说内侍们要接裴英娘进宫,不知道该不该放行,去请示长史,长史道,“宫里比王府更安全,何况圣人有命,谁敢不从?放行罢。”
  郭文泰随行,依旧是五十名亲兵护卫,把裴英娘乘坐的卷棚车围在最当中,浩浩荡荡出了王府后街,直奔蓬莱宫。
  过了永嘉坊和安兴坊,快到兴宁坊时,前方突然传来纷杂的吵闹声,壮牛哼哧几声,陡然停了下来。
  裴英娘掀帘往外张望,郭文泰扯紧缰绳,下马靠近卷棚车。
  王府的护卫前去查看情况,回来时道:“英王纵容下仆当街纵马,冲撞了刘侍郎家的内眷,刘侍郎拉着英王说理,非要英王当面道歉,两边吵得正凶。”
  裴英娘嘴角微微抽搐了两下,刘侍郎是东宫的人,而且刘家女儿是李贤的宠姬,李显得罪谁不好,得罪李贤的人做什么?
  等了小半个时辰,长街堵得越来越厉害,肇事双方都大有来头,巡逻的金吾卫哪边都不敢得罪,想息事宁人,劝了这边劝那边,奈何哪边都不买账。
  内侍们急着回宫复命,等不了太久,派人催促护卫。
  队正眉头紧皱,再堵下去天都要黑了,“掉头去大宁坊,从北边坊门走。”
  队伍调转方向,缓缓驶入大宁坊。
  听到车轮轧过石板的沉重声响,巷曲之中埋伏已久的军士打起精神,纷纷握紧手中的长刀、缨枪。
  东宫。
  春风拂柳,天晴如洗,亭台楼阁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轩昂壮丽。
  太子洗马撩着袍角,匆匆爬上台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9/3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