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校对)第3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0/371

  李令月掀开车帘,倚着车窗含笑道:“五郎,六郎,听说你们又升官了?”
  短短半个月内,女皇先后几次提升张昌宗和张易之的官职,眼下张昌宗已经升任为光禄大夫,张易之为控鹤府主事,赐给住宅、豪奴、健马、骆驼,甚至还追封他们的父母。
  兄弟俩的晋升速度可以说是青云直上,一步登天。
  朝野侧目,天下震惊。
  连李令月也吓了一跳。
  薛怀义至少还有国师这个身份来遮掩,张昌宗和张易之却是堂而皇之以男子身份出入宫闱。女皇十分喜爱兄弟二人,迫不及待以他们为核心,迅速建立起一支既不偏向李旦,和武家诸王也没有丝毫牵连的亲信势力。
  李令月印象中的母亲,总是从容不迫、冷静睿智,朝臣们畏惧母亲,母亲不说话的时候,他们大气不敢出,胆战心惊,汗如雨下。然而母亲其实从来没有当众发过脾气,她笑容温和,态度可亲,泰山崩于眼前,依旧不慌不忙。
  她没想到母亲会如此重用张昌宗和张易之。
  升官的两兄弟春风得意,大大方方道:“多承陛下厚爱。”
  说完这句,笑了一笑,夹一夹马腹,扬鞭离开,再无以前面对李令月时的恭敬谦卑。
  等兄弟两走远,昭善低啐一口,“得志便猖狂,公主在此,他们竟然不下马!”
  李令月沉默不语。
  女皇登基以后,宫中禁卫换了一批将官,守卫极其森严。
  李令月经过几重暗哨,走进正殿。
  女皇端坐在书案前,十几个穿半臂间色裙的宫婢立在折叠刺绣屏风前,或手执拂尘,或手捧金盘,或怀抱水盂,或手抱香炉,上官璎珞和房瑶光跪坐在窗下的坐席上,伏案写着什么。
  女皇开门见山,直接道:“魏王妃病逝了。”
  李令月愣了片刻,明白母亲的暗示,心口猛地一沉。
  武承嗣的原配妻子死了,女皇要为武承嗣再挑一位王妃。那个人选,就是她。
  女皇抬起眼帘,扫她一眼,“令月,你觉得武承嗣如何?”
  李令月脸色变了变,冷汗淋漓,“母亲,我和三表兄琴瑟和谐,育有两子,无意改嫁。”
  女皇没说话,看完两本汇报各地逃户情况的奏章后,才道:“薛绍真有那么好?”
  李治喜欢薛绍,李令月也喜欢薛绍……她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可这个女儿偏偏喜欢城阳公主的儿子。如果不是李治下旨赐婚,她不会同意这桩婚事。
  李令月握紧双拳,“母亲,他是我的丈夫。”
  女皇淡淡道,“你可以换一个丈夫。”
  李令月闭一闭眼睛,郑重稽首:“母亲,我和三表兄生了两个孩子,为什么要换一个丈夫?”她笑了笑,笑容略带讥讽,“只因为武承嗣姓武,所以我就非要嫁给他?”
  宫婢们垂首侍立,面无表情,即使听到母女俩的对话越来越剑拔弩张,也波澜不惊,宛如泥胎木偶。
  女皇接过茶盏,徐徐吹散杯口萦绕的热气。
  如果李令月有野心,应该欣然答应她的提议,痛快和薛绍义绝,嫁给武承嗣。
  成为魏王妃以后,她可以利用李氏血脉和武家媳妇的双重身份,为她自己积累政治资本。李旦不会防备她,武承嗣要巴结她,她可以左右逢源,不管谁占上风,不论风云变幻,她永远占据主动地位,高高在上,地位尊崇。
  可她却果断拒绝了。
  女皇呷一口茶,想起很久很久以前,李令月还小的时候,她对李治说,“令月类我。”
  李治很高兴,揽她入怀,含笑说:“她能有你一半的聪慧就好,以后长大了,我们不必担心她会被那些纨绔子弟哄骗。”他顿了一下,促狭道,“她可以去哄骗那些纨绔。”
  女皇长叹一口气,李令月像她又不像她,她经历了太多事情,心底永远保持清醒,即使是和李治两情缱绻的时候,她依然不忘为自己积存实力。李治对她很好……可李治最看重的,始终是江山霸业。
  她永远主动出击,决不允许自己陷入被动的情境。她筹谋多年,费尽心机,开创女子称帝的武周朝,前无古人,以后也可能后无来者,这一切得来不易,她不能软弱。
  李令月自小长在锦绣堆里,顺风顺水,不可能体会她的感受。
  杀了薛绍或许可以激起李令月的野心……
  “咚”的一声,女皇放下茶盏,这个想法曾无数次掠过她的心头,此刻她却犹豫了。
  没有人能长生不老,她已是垂垂老矣的年纪。前些时日她偶感风寒,卧病好几天,这种状况以前很少发生,她一直身体健康,思维活跃,亥时睡下,寅时便能起身处理朝政。
  可是最近她明显感觉到力不从心,奉御常常欲言又止,她依然思路清晰,但身体早就衰老了,无法承担太多政务。
  这种时候她很佩服李治,他对长生之说不屑一顾,驱走方士,看淡生死。他留恋尘世,但不会因为执着长生而丧失理智。
  女皇做不到那样的云淡风轻……但是她亦明白,即使她是坐拥天下的皇帝,也免不了一死。
  “罢了。”女皇翻开一本奏疏,把注意力放回朝政事务上,“既然你不喜欢武承嗣,不勉强你了。”
  李令月默然不语,足足一盏茶的辰光后,才长长吐出一口气。
  ※
  春风吹皱一池碧水,涟漪层层荡开,互相追逐,摇碎岸边垂柳的倒影,惠风和畅,晴空万里。
  薛怀义主持重新修建万象神宫的事,忙得脚不沾地,无心欣赏烂漫春光。
  他一怒之下火烧神宫,清醒之后肝胆俱裂,生怕女皇责罚他。好在女皇没有生气,依旧重用信任他,他这些天将功折罪,卖力表现,暗中和张家兄弟抗衡,那兄弟俩毫不避讳地出入宫闱,真是太嚣张了!
  薛怀义想起前几日路遇张昌宗,对方竟然不理会自己,气得咬牙切齿。
  女皇离不开他,等女皇厌倦张昌宗,看他怎么收拾那对兄弟!
  这时,下仆捧着一封信走到薛怀义面前,小声道,“薛师,太平公主遣长史给您送来一封信。”
  “给我的?”薛怀义疑惑道,“信上写了什么?”
  下仆拆开信封,仔细看两遍,回道:“禀薛师,公主府的杏花提早开了,太平公主特意准备了丰盛的赏花宴,请您过府一叙。”
  薛怀义哈哈大笑,太平公主是女皇的掌上明珠,如今公主上赶着来巴结他,以后谁还敢给他脸色看?
  他吩咐下仆,“告诉公主府的人,我一定准时赴宴。”
  三天后,薛怀义特意沐浴一番,换上一件华丽的袈裟,骑着高头大马,一路横冲直撞,行到公主府前。
  长史亲自出来迎接他。
  薛怀义一边往里走,一边左顾右盼,公主府殿宇宽阔,处处奢华。
  走到内院时,护卫拦住他们。
  薛怀义皱起眉头。
  长史看一眼薛怀义身后几个人高马大的亲卫,为难道:“薛师,内院是公主寝居之所,您乃白马寺高僧,陛下册封的国师,公主自当扫榻相迎,其他人进去,就不大合适了……”
  薛怀义不动声色,目光逡巡一周,庭院深深,鸟语花香,看似没什么危险。
  他停下脚步,微笑着道:“公主是贵人,不可唐突公主,我还是改日再来拜访公主好了。”
  说完这句,不等长史反应过来,他转身离开。
  他不聪明,但是嗅觉灵敏,公主府不对劲!
  长史一脸莫名其妙,没有阻拦薛怀义。
  快走出长廊时,薛怀义回过头,那些护卫一动不动,看都没看他一眼。
  他咦了一声,难道是他多心了?
  正左右为难,一名头梳双鬟髻的使女从夹道里走出来,拜了一拜,“薛师,请您借一步说话。”
  薛怀义看使女生得秀美,不自觉放慢脚步,“你是什么人?”
  使女抿唇一笑,“奴是伺候太子妃殿下的。”
  “太子妃?”薛怀义满腹狐疑。
  使女指指长廊另一头,“不瞒薛师,殿下身怀六甲,近日整夜不能安睡,心中不安,闻听薛师是得道高僧,专为京中贵人解忧,殿下想请薛师为她做法,求佛祖庇佑腹中胎儿。”
  薛怀义顺着使女的指尖看过去,长廊对面是一座四面敞着的圆亭,一个穿海棠红地花树对鸭纹绫半臂,赭色窄袖上襦,束宝带,系柳芳绿留仙裙的美貌女子凭栏而坐,双手放在隆起的小腹上,眉尖微蹙,面色忧郁。
  太子妃怀孕了?
  薛怀义清了清喉咙,怪不得太平公主请他来赏花,原来是真正想请他的人是太子妃!这么大的事,太子一直瞒着女皇,长史不许他带其他人进院,肯定是怕走漏消息。看到他要走,太子妃只好亲自出马来见他。
  一个孕妇而已,没什么好怕的。而且她身边只有几个身娇体弱的使女,没有护卫,太子妃想害他,也奈何不了他。
  薛怀义放下心来,回头示意亲兵等在原地,拔腿走向圆亭。
  圆亭内,裴英娘缓缓站起身,看着薛怀义越走越近,神色不变,仍旧是一副满腹心事的样子,嘴里却说着和她的表情完全不符的话,“动手。”
  一声落下,几个正提着花篮在树下摘花的使女猛地扑上前。
  薛怀义猝不及防之下,被使女们绊倒在地,他立刻扬声呼救,亲兵们却迟迟没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0/3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