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校对)第3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7/371

  等郑六娘睡下,武攸暨放下罗帐,吩咐使女在一旁守着,起身出了内院。
  正堂的抓捕仍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王浮和王洵站在庭院里商量怎么处置女眷。
  张宰相大马金刀,坐在正堂前,石阶周围横躺着几具尸首,他仿佛没看见四溢的鲜血,笑眯眯交待甲士仔细搜查,看到武攸暨,还捋一捋长须,和他打招呼。
  武攸暨走到王洵身边。
  王洵看他一眼,飞快和王浮说几句话,带着他走到长廊底下。
  “刚才多谢王侍郎相救。”武攸暨再一次郑重道谢。
  王洵凝望着高耸的院墙,“举手之劳而已。”顿了一顿,“有人事先提醒过尚书,你此刻应该待在政事堂,为什么没走?”
  他们奉太子的命令抓捕武家人,不会伤害女眷,武攸暨如果待在政事堂,绝对不会遇到危险。
  武攸暨咧嘴一笑,“这种关头,拙荆和一双儿女无人照拂,我放心不下。”
  王洵眼眸低垂,没说话。
  过了一会儿,武攸暨面露犹豫之色,鼓起勇气问他:“太子殿下……果真说了那样的话?”
  太子殿下真的不会对武家赶尽杀绝,愿意放他一条生路?
  堂内一股浓重的血腥味,王洵皱了皱眉,道:“不错,殿下亲口交待我保护尚书一家。”
  武攸暨松口气。
  王洵回头看一眼兴高采烈的兄长王浮,轻声说:“殿下不会要你的性命……不过你此生不可能再返回京畿之地,你知道殿下有多重视太子妃,至少在殿下有生之年,朝廷不会录用任何一个武氏族人,哪怕你们隐姓埋名,也瞒不过殿下。”
  武攸暨听懂他的暗示,太子诛杀武氏中犯下罪行的人,其他活下来的人,会被流放到荒原偏僻之地,任他们自生自灭。
  这比他原先预想的结果稍微好上一点,姑母登基时,李氏宗族灭门绝嗣的就有十几家。
  太子和武家人没什么交情,下手不会留情面。而且太子妃姓武,不管她会不会再改回原来的姓氏,朝臣们一定会抓着这一点不放,太子高瞻远瞩,不会给朝臣们攻讦太子妃的借口,曾经盛气凌人、无法无天,敢当街辱骂李氏宗族的武家人,注定随着女皇的退位一起覆灭,烟消云散。
  他们仗着是女皇的同族为非作歹,现在是他们偿还的时候了。
  武攸暨自嘲一笑,拱手和王洵作别。
  ※
  长生院。
  蔡净尘走到裴英娘身边,“娘子,李将军求见。”
  四面八方的喊杀声渐渐平息下来,女皇闭目沉思。
  裴英娘嘱咐半夏和郭文泰看好阿鸿,起身走出内殿。
  李将军面带喜色,大踏步走进长廊,隔得老远便抱拳道:“殿下,左右羽林军已经完全掌控紫微宫,是否开门放羽林军进来护卫殿下和皇太孙?”
  裴英娘抬手抚抚发鬓,“羽林军由谁统率?”
  李将军回道:“孙成珂孙将军。”
  裴英娘想了想,“先等等。”
  李将军愣了一下,不明白裴英娘为什么不让孙成珂进来,外面的人解决了,现在必须逼女皇写下退位诏书,孙成珂是太子的心腹,刚刚为太子立下汗马功劳,无缘无故的,把他拦在外面,好像不大合适吧?
  他摸摸后脑勺,转身出去。
  裴英娘没有和他解释什么,扭头吩咐蔡净尘,“跟上去,听听他们说什么。”
  蔡净尘应喏,悄无声息混进李将军的随从之中。
  一旁的崔奇南轻咳两声,干笑道:“我说十七娘……紫微宫里里外外都是太子的人,用不着这么谨慎吧?左右羽林军和南北衙全都跟随太子诛杀二张,拥护太子即位,等太子即位,他们马上就要飞黄腾达,肯定不会首鼠两端,左右摇摆。”
  二张兄弟以仙人转世自居,长生院栽植了许多奇异的香花草木,微风吹拂,暗香阵阵。
  裴英娘嗤笑一声,“七郎,你知道郎君为什么让你陪我进宫吗?”
  崔奇南噎了一下,试探着道:“呃……因为他查出我的身份,觉得我绝不会害你?比褚家其他人更可靠?”
  “就像你说的,紫微宫里里外外都是郎君的人,为什么郎君怀疑有人要害我?你真的明白吗?”裴英娘问完话,低头整理杏色地穿枝海棠花披帛。
  崔奇南一脸茫然,他以为今天只是走个过场而已,难道裴英娘真的会有什么危险?
  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一盏茶的辰光后,他突然反应过来。
  女皇身边没人可用,即使女皇贵为君主,没了亲信支持,现在只是一个病魔缠身的妇人,太子真正要防备的,是自己人!
  “谁要害你?”崔奇南脸色骤变,“他们为什么要害你?”
  裴英娘笑了笑,“他们不想看到大明宫内出现第二个武皇后。”
  柔软的春风擦过面颊,明明是温暖暮春,崔奇南却出了一身冷汗。
  原来如此……李旦执意要裴英娘入宫,并不是为了引开女皇的注意力,而是怕他的部属心腹趁他领兵诛杀二张,分、身乏术时,秘密除掉裴英娘。
  千防万防,防不住自己人背后捅刀。
  哪怕李旦运筹帷幄,能指挥千军万马,也来不及赶回去救自己的妻子。
  没有比这更好的时机了,这一头李旦领着左右羽林军追捕二张的爪牙,那一头躲在暗处的人悄悄潜入甘露台,杀了裴英娘,然后嫁祸给二张,这个计划一箭双雕,天、衣无缝。
  等女皇退位,李旦顺利登基,身份转换,要忙的事情太多了,政事可以慢慢抚平他的怒火和伤痛,朝臣们再联合起来上书请求他广纳后妃,过个几年,他说不定会把裴英娘忘得一干二净。
  崔奇南双眼微眯,“是谁?”
  裴英娘白他一眼,“郎君都不知道是谁,何况我?或许他只是以防万一。”
  她倒要看看到底哪些人急着“清君侧”。
  崔奇南急得跳脚,他虽然也会骑射,但只是花拳绣腿罢了,真遇到危险,他根本派不上用场,“怎么办?那个孙成珂是不是就是想害你的人?”
  裴英娘摇摇头,“不晓得,你别转圈了,耐心等着吧。”
  只要郭文泰这些人守在她身边,那些人没法得逞。
  李旦叮嘱了很多遍,除非他亲自来叩门,否则不管来的人是谁,绝不放那些人进长生院。
  假如她留在甘露台,那些人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杀害她。长生院深处宫城之内,到处都是李旦的耳目,他们肯定不敢堂而皇之闯宫,因为一旦这里有什么异动,李旦会毫不犹豫地抛下正事,掉头赶回来。
  今天跟随李旦的人都是功臣,从龙之功代表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犯糊涂的人应该只是极少数。
  “所以连李将军也不可信?”崔奇南心惊肉跳,越想越害怕,俊秀的脸孔惨白一片,摇摇欲坠。
  裴英娘继续翻白眼,“郎君谁都不挑,特意让李将军带兵守卫长生院,你说呢?”
  崔奇南长舒一口气,以李旦的为人,如果不是确信李将军值得信任,绝不会让他保护裴英娘和皇太孙,看来李将军不是内应。
  裴英娘接着道,“如果那些人深明大义,说动长生院的人,那么长生院也不安全,只有你们几个不会被说服,你警醒些。”
  明白事情的重要性,崔奇南收起玩笑之色,“我明白。”
  ※
  长生院外。
  孙成珂一脸无措,他奉命保护太子妃和皇太孙,太子妃为何紧闭大门,不许他进去?
  太子殿下说一不二,而据说太子殿下对太子妃殿下言听计从……
  孙成珂搓搓手掌,“行嘞!我们在外面护卫,也是一样的。”
  副将脸色变了变,“将军,此事不妥,见不到太子妃和皇太孙,我们怎么确定他们的安全?”
  孙成珂摆摆手,“李将军在里面呢!”
  副将脸色微沉,还想说什么,孙成珂喝令众人摆开阵势,军士们四下里散开,围住长生院。
  有人走到副将身后,沉声问:“里面有多少人?”
  副将气呼呼道:“不清楚……李将军营里的几千军士是跟随执失都督打败突厥人的精兵,个个能以一当百,前不久才秘密赶回洛阳,我们很少和他们接触。”
  那人思索半晌,低声叹息,“如果太子妃还在甘露台就好了,只有我们几人,根本没法混进去……”
  副将心有戚戚焉,“谁能想到太子妃会进宫呢?这里可是最危险的地方,也不知道太子殿下是怎么想的。李将军那人一根筋,和我们又没有交情,如果是其他人,或许还可以劝他和我们里应外合,偏偏这次跟随太子妃进宫的不是杨知恩……”
  杨知恩是太子的户奴,是他们的旧相识,对他们没有防备之心,说不定会放他们进去。
  问话的人怔愣片刻,忽然脑中灵光一闪,太子殿下……殿下早就察觉他们的意图了,宫变不仅仅是瓮中捉鳖,诛杀二张那么简单,同时也是引出他们这些人,殿下想把对太子妃抱有敌意的人一窝端,好为将来册封太子妃为大唐皇后扫清障碍!
  这是何等的深谋远虑,说不定早在很久以前,太子就打算好了这一切,他们以为跟随太子殿下多年,对太子的脾性了如指掌,其实不然,太子不在乎他们这些兢兢业业誓死效忠的忠仆,太子心里只有太子妃!
  顷刻间汗出如浆,这人毛骨悚然,手脚发颤,一把捉住副将的手,“快通知其他人,千万别轻举妄动!”
  然而为时已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7/3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