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校对)第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71

  看清裴英娘的五官时,李治呼吸一窒,瞳孔骤然缩小:“你……”
  他双唇翕张,发出一个近似呜咽的气音,两行泪水从眼角滑下,滴落在衣襟前。
  裴英娘瑟缩了一下,偷偷看一眼气定神闲的武皇后:李治哭了?
  作者有话要说:
  历史上的贺兰氏死在上元元年之前,文里让她多活几年,不符合史实哈,后面也会出现这种状况,大家当成戏说看就好了,不用当真。
  贺兰敏之就不写了,他和外祖母杨氏的那段,真的,不知道咋写……
  唐朝公主名字能够确定的只有少数几个,大部分公主名字不可考。太平公主的名字也没有官方的说法,有人说是“令月”两个字,也有人说“令月”只是单纯的吉词,不是指太平公主。因为这个最接近,文里就给太平公主安上这个名字。
第4章
  坐拥天下的九五之尊忽然对着你潸然泪下,你该怎么办?
  裴英娘不知道。
  她轻扭脖子,看向武皇后,大眼睛眨巴眨巴,等着后者的吩咐。
  武皇后说她是意外之喜,特地把她带到李治跟前展示,肯定怀着某种目的,只要她老实听话,武皇后应该不会把她怎么样吧?
  李治的反应全在武皇后的意料之中。
  这个温柔多情的男人,永远怀着一副慈悲柔软的心肠,哪怕当了皇帝,也依然如此。
  贺兰氏以为趁她和李治有矛盾的时候加以挑拨,就能趁虚而入?
  未免太小瞧她武媚了。
  贺兰氏的手段,甚至不如掖庭的低等户婢。
  而她从太宗身边不起眼的才人,到李治最为宠爱的皇后,再到参与政事的天后,起起落落,历经风雨,岂会怕一个乳臭未干、嚣张跋扈的小姑娘?
  贺兰氏忘了,她和家人享受的荣华富贵,全是靠着她这个姨母的庇荫得来的。
  想效仿她的母亲,做第二个韩国夫人?
  那就遂了她的心愿罢。
  武皇后眼含笑意,对着裴英娘点点头。
  这个裴家小娘子,年纪虽小,却镇定大方、乖巧顺从,倒是个可造之材,比武家和武家姻亲那群不知所谓的纨绔强多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裴家小娘子足够本分。
  裴英娘如果能看懂武皇后在想什么,一定会哭笑不得:她根本不镇定,手心都是潮湿的汗水好吗?
  她按着武皇后之前的嘱咐,鼓起勇气,抽出丝帕,递给李治:“请陛下莫要伤悲,我、我害怕。”
  反正她才八岁,说话不用顾忌。眼圈一红,别人就会软语温言哄她。
  李治恍然回神,接过手巾,拂去泪水,怔怔道:“你今年几岁?”
  声音又轻又柔,生怕吓坏眼前的小娃娃。
  裴英娘脆声道:“八岁。”
  “家住何坊?”
  “金城坊。”
  “父母是什么人?”
  裴英娘顿了一下,“我父亲是门下省左拾遗裴玄之,母亲出自江东褚氏。”
  听到褚氏的出身,李治眉峰轻皱,陷入沉思。
  他想起宰相褚遂良。
  褚遂良,以书法闻名天下,曾经位极人臣,极得李治信任。
  后来他因极力反对李治立武媚为后,被流放至爱州,死在荒凉的山野密林中。死后还被削职为民,两个儿子也相继去世。
  武皇后亲自下令捕杀褚遂良,今天竟然把褚遂良的外孙女带到他面前。
  这份胸襟,让李治大为诧异,诧异之余,是佩服,一直以来,武媚都比他聪明,比他果敢。
  在被武皇后带进宫的时候,裴英娘比李治更震惊。
  她的生母褚氏是褚遂良的小女儿,当年褚遂良之所以会被诬陷下狱,直接原因是裴家人告发褚遂良有谋反之心,根本原因是武皇后早对褚遂良起了杀心,恨不得杀之而后快,什么谋反,不过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罢了。
  几年前,褚氏在得知父兄全部葬身于流放地爱州之后,一怒之下,和裴拾遗断绝夫妻关系。
  其实裴拾遗挺无辜的,他本人是坚定的太子党,根本没想过要陷害岳父,而且他的从兄也牵连其中,被武后残忍杀害。
  裴十郎和裴十二娘就是那位惨遭戕害的裴郎君仅存于世的骨血。
  偏偏那个告发褚遂良的裴家人是裴拾遗的族兄,平时和他走得很近,而褚氏父兄私底下的谈话,基本上是裴拾遗无意间泄露出去的。
  他的无心之言,被那个族兄当成证据,呈交御前。
  褚氏怒不可遏,断然和离。
  裴拾遗一面痛恨族兄的背叛,一面恼怒妻子不信任自己,一面愤恨武皇后的只手遮天,几种情绪交杂在一块,他成为太子李弘的死忠。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报复妻子褚氏的绝情,裴拾遗收养裴十郎和裴十二娘,冷落裴英娘,将武皇后视作妖妇。
  简单地说:武皇后是裴英娘的仇人。
  她害死裴英娘的外祖父和舅舅,间接导致裴拾遗和褚氏婚姻破裂。
  正因为知道自己身份敏感,裴英娘才谨小慎微,战战兢兢。
  武皇后反而是最淡然的那一个。
  还没走出裴府时,她已经打听清楚裴英娘的出身。她并不在乎裴英娘是谁的女儿,谁的外孙女儿,权势之下,父母之仇也不过一哂而已。
  “陛下,我打算把十七娘接到宫中,亲自教养。”
  武皇后一语惊醒梦中人。
  李治回过神,目光重新落到裴英娘脸上,又露出那种悲伤、愧疚、怀念的表情,颤声道:“既然皇后喜欢,就留在宫里养大罢。”
  裴英娘一脸愕然:等等,你们还没问我的意见啊?
  不过想一想,武皇后是注定要登基做女皇帝的,做她的儿子,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可做她的女儿,倒是可以无忧无虑,尽情享受荣华富贵。
  当然,前提是不能得罪李氏皇族,也不能开罪武氏宗族。
  虽然前景堪忧,但是怎么说也是天帝和天后的养女,总比待在裴家受气强一点吧?
  不管裴英娘怎么想,李治和武皇后几句话之间,决定了她的命运。
  宫女进殿,把裴英娘带到回廊一间小耳房里。
  地上铺设坐榻,榻前支食案,案上一溜鎏金对鹿纹金花盘,分别盛着寒具、千层酥、粉糍、双拌方破饼、金乳酥,这些都是甜的。咸的少些,只有蟹黄毕罗、天花毕罗和鹅肉脯。
  旁边一碗蔗浆,一碗牛酪浆。
  宫女跪在食案边,挽起袖子,手执小银匙子,把琥珀色蔗浆淋在一盘盘点心上。
  一个头梳螺髻、穿襦裙的宫女跪在食案另一边,把浇了糖汁的点心夹到银盘子里,笑眯眯道:“女郎饿坏了吧?先用些点心。”
  裴英娘悄悄咽口口水,跪坐在坐榻上,专心吃点心。
  她确实饿坏了,在武皇后面前,还能勉强忍着,现在出了内堂,才觉得饥肠辘辘。
  之前换衣裳的时候,那一包藏在袖子里的巨胜奴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从打伤裴十郎,到入宫觐见李治,她米粒未进,如果不是因为紧张害怕,肠胃可能早就鼓噪抗议了。
  饿坏的结果是,裴英娘一口一枚点心,吃得很香甜。
  两个宫女一起上阵,飞快地替她夹点心,转眼间,几盘点心被她吃了个七七八八。
  宫女们悄悄对视一眼——不是因为裴英娘吃得多,也不是因为裴英娘吃得快,而是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裴英娘嘎嘣嘎嘣咬点心,她们也觉得好饿啊!明明她们交班前已经吃饱了呀……
  内堂中,武皇后坐在李治身旁,柔声道:“陛下,你这几天是不是又犯腰疼?”
  帝后二人冷战三个多月,生疏了许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